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21 04:01:27|195|起点商标网
一种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模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纸浆双面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在进行生产过中,成型模具需在纸浆槽内的纸浆内上、下往复运动,以便吸浆塑形,传统的成型模具上、下运动进入纸浆槽内,冲击扰动较大,造成产品质量差,且传统的纸浆槽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的纸浆量需求量大;2、转动精度低;3、排液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纸浆双面成型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纸浆双面成型机构,包括纸浆槽和双面成型模具,所述双面成型模具两侧分别连接驱动转杆和排液管,所述双面成型模具通过驱动转杆和排液管转动连接在纸浆槽上,所述驱动转杆外侧连接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排液管通过竖直隔板分隔成两个排液腔,两个所述排液腔分别与双面成型模具上、下侧的排液通道连通,两个所述排液腔两侧位于不同位置均开设上、下排液孔,所述排液管位于两个排液腔的上、下排液孔分别连接两个套管,所述套管下端均连接与上、下排液孔连通的排液竖管,所述纸浆槽内设置可升降的升降内腔,所述升降内腔外围连接一圈橡胶圈,配合的纸浆槽至少一侧设置内凹段,所述升降内腔外围的橡胶圈可与纸浆槽位于内凹段部分的内壁接触,可将纸浆槽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纸浆槽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连接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双面成型模具通过驱动转杆和排液管转动连接在纸浆槽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所述内凹段设置在右侧板上,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靠近左侧板的位置可拆卸的连接内凹板,所述升降内腔的橡胶圈可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内凹段和内凹板内壁接触,所述底板上连接排浆套管和排空管,所述升降内腔下端连接排浆管,所述排浆管穿入排浆套管内。

所述升降内腔连接升降驱动部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连接在底板下侧。

所述左侧板上半段为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还与前侧板、后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连接翻转挡板。

所述纸浆槽内位于前侧板、后侧板上均连接模具定位座,所述双面成型模具上连接定位凸台。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纸浆槽外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滑座,所述滑座连接齿条,所述驱动转杆配合齿条连接齿轮,所述滑座连接横移驱动部件,所述横移驱动部件还连接在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位于滑座两侧连接定位调节螺栓和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导向座和缓冲头,所述缓冲头通过导杆穿在导向座内,且缓冲头和导向座之间连接缓冲弹簧。

所述滑座上连接交错布置的两条齿条,配合的所述驱动转杆上连接两个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纸浆双面成型机构,采用升降内腔可减少纸浆量;且转动精度高,保证双面成型模具转动水平;另外,通过下排液孔配合和套管下端连接的排液竖管,保证排液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排液管和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排液管和套管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排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纸浆槽;11、内凹段;12、底板;121、排浆套管;122、排空管;13、前侧板;14、后侧板;15、左侧板;151、翻转板;16、右侧板;17、内凹板;18、翻转挡板;19、模具定位座;2、双面成型模具;21、排液通道;22、定位凸台;3、驱动转杆;31、齿轮;4、排液管;41、竖直隔板;42、排液腔;421、排液孔;43、套管;431、排液竖管;5、转动驱动机构;51、安装座;52、滑座;53、齿条;54、定位调节螺栓;55、缓冲机构;551、导向座;552、缓冲头;553、导杆;554、缓冲弹簧;56、横移驱动部件;6、升降内腔;61、橡胶圈;62、排浆管;63、升降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包括纸浆槽1和双面成型模具2,纸浆槽1包括底板12,底板12上连接前侧板13、后侧板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双面成型模具2两侧分别连接驱动转杆3和排液管4,双面成型模具2通过驱动转杆3和排液管4转动连接在纸浆槽1的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上,驱动转杆3外侧连接转动驱动机构5,排液管4通过竖直隔板41分隔成两个排液腔42,两个排液腔42分别与双面成型模具2上、下侧的排液通道21连通,两个排液腔42两侧位于不同位置均开设上、下排液孔421,排液管4位于两个排液腔42位于上、下排液孔421分别连接两个套管43,套管43均连接与上、下排液孔421连通的排液竖管431,纸浆槽1内设置可升降的升降内腔6,升降内腔6外围连接一圈橡胶圈61,配合的纸浆槽1的右侧板16一侧设置内凹段11,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靠近左侧板15的位置可拆卸的连接内凹板17,升降内腔6外围的橡胶圈61可分别与前侧板13、后侧板14、内凹段11和内凹板17内壁接触,可将纸浆槽1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纸浆槽1的底板12上连接排浆套管121和排空管122,升降内腔6下端连接排浆管62,排浆管62穿入排浆套管121内,底板12下端连接升降驱动部件63,升降驱动部件63的驱动端穿过纸浆槽1与升降内腔6下端连接。

左侧板15上半段为翻转板151,翻转板151还与前侧板13、后侧板14可拆卸连接,翻转板151打开,方便安装内凹板17以及纸浆槽1内的清洗,前侧板13、后侧板14和右侧板16上均连接翻转挡板18。

纸浆槽1内位于前侧板13、后侧板14上均连接模具定位座19,双面成型模具2上连接定位凸台22。

驱动机构5包括连接在纸浆槽1外侧的安装座51,安装座51上设置滑座52,滑座52连接交错布置的两条齿条53,驱动转杆3配合两条齿条53连接两个齿轮31,滑座52连接横移驱动部件56,横移驱动部件56还连接在安装座51,安装座51位于滑座52两侧连接定位调节螺栓54和缓冲机构55,缓冲机构55包括导向座551和缓冲头552,缓冲头552通过导杆553穿在导向座551内,且缓冲头552和导向座551之间连接缓冲弹簧554。

本实施例的纸浆双面成型机构使用时,初始状态,在纸浆槽1内注入纸浆,且纸浆液面高度低于内凹段和内凹板下端,且升降内腔6沉在纸浆内,然后升降驱动部件63带动升降内腔6上升,使升降内腔6运动至内凹段和内凹板部分处,通过升降内腔6外围的橡胶圈61与前侧板13、后侧板14、内凹段11和内凹板17内壁接触,实现纸浆槽1分隔,升降内腔6带着纸浆上升,使纸浆与双面成型模具2一侧的模具接触,然后排液竖管431连接负压机构产生负压,模具吸起纸浆,纸浆被双面成型模具2上的下成型面上的成型网拦截,并在双面成型模具2下成型面上成型,纸浆内的水分通过双面成型模具2的排液通道21,进入排液管4的排液腔42,并通过下侧的排液孔421,送入排液竖管431内输送出去,下侧面成型完成后,升降驱动部件63带动升降内腔6重新下降落入纸浆槽1的纸浆内,然后横移驱动部件56启动,带动滑座52移动,滑座52移动即可通过两条齿条53配合两个齿轮31,即可带动驱动转杆3、双面成型模具2和排液管4一起转动,滑座52与齿条53移动会先与缓冲机构55先接触,通过缓冲机构55缓冲,最后通过调节螺母54挡住滑座52与齿条53,完成双面成型模具2翻转,且此时模具定位座19同样通过定位凸台22定位住双面成型模具2,保证双面成型模具2保持水平,完成双面成型模具2翻面后,升降驱动部件63带动升降内腔6再次上升,升降内腔6带着纸浆上升,使纸浆与双面成型模具2另一侧的模具接触,通过另一侧的模具进行成型操作,通过双面成型模具2两侧的模具不断翻转,即可不断进行成型操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成型机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