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等多种加热操作功能。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饭煲其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设置在导热板底部的发热管,发热管是首尾不相连,大多呈半月形并形成缺口,该缺口导致发热管沿周向所在平面围合区域发热不连续,加热不均匀,同时使得导热板的有效发热面积很小,大概只要一半的有效发热面积,影响产品的加热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均匀、加热效果好的电饭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饭煲,包括锅体、锅内胆、盖体和加热装置,所述锅内胆安置在所述锅体的加热腔内,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内胆,所述锅内胆设有若干个独立腔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首尾两端相连呈环状设于所述导热板底部,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锅内胆底部,可同时对所述若干独立腔体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发热管首尾两端相连呈环状设于导热板底部,形成连续封闭的围合区域,避免发热管作用在导热板的发热面形成缺口,保证发热管在导热板底面周向连续加热,使导热板发热均匀,加热装置加热效果好;而且,锅内胆设有至少两个独立腔体,实现一锅多用,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连接,使所述导热板安装在所述加热腔底部;通过这样设置,导热板装配连接方式简单,方便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包括外壳、保温腔体和连接架,所述外壳设有上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保温腔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保温腔体内,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保温腔体端口边沿,所述保温腔体与外壳底部连接使所述连接架安置在所述外壳上端边沿;通过这样设置,锅体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生产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内设有用于检测锅内胆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于所述发热管内侧;通过这样设置,使电饭煲具有过热保护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发热管外侧设有多个,所述发热管的外侧抵接在所述连接部;通过这样设置,使连接部对发热管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发热管的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的排汽结构,所述排汽结构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独立腔体的数量对应,各所述独立腔体设有独立的所述排汽结构;所述盖体对应所述锅内胆端口边沿和分隔壁上端设有密封结构;通过这样设置,锅内胆分隔形成的各个独立腔体具有独立的排汽结构,有效避免了各个独立腔体在烹饪食物时发生串味,保证各独立腔体食物的原始香味,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边沿密封圈和密封条,所述边沿密封圈密封所述锅内胆端口边沿,所述密封条密封所述分隔壁上端;通过这样设置,各独立腔体的独立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盖体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和所述出汽口的安装通道,所述排汽结构包括设于安装通道内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和外界的第一排汽通道;通过这样设置,排汽结构设置方式简单,第一密封件方便拆卸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顶部设有遮挡部,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遮挡部外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排汽通道的排汽口;通过这样设置,使锅内胆产生的蒸汽均匀缓慢地从出汽口排出,避免集中直喷的蒸汽朝向用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排汽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排汽通道的第二排汽通道;所述上盖设有一周向下延伸的上凸壁,所述底盖设有一周向上延伸的下凸壁,所述上凸壁和下凸壁相对拼合形成所述安装通道,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向外周延伸的密封挡沿,所述密封挡沿夹设于所述上凸壁和所述下凸壁之间;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密封件的作用有效避免蒸汽经上盖和底盖间空隙进入盖体内造成积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饭煲的爆炸图
图2为为电饭煲的剖视图
图3为加热装置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电饭煲的剖视状态的轴测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保温板和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盖体的底部示意图
图8为电饭煲示意图
图9为第一密封件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密封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包括锅体1、锅内胆2、盖体3和加热装置4,所述锅内胆2安置在所述锅体1的加热腔11内,所述锅内胆2上端两侧设有提手23,方便用户将锅内胆2提取出锅体1,所述盖体3用于盖合所述锅内胆2,所述锅内胆2设有若干个独立腔体22,具体为所述锅内胆2设有至少一个分隔壁21,所述分隔壁21将所述锅内胆2的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腔体22,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导热板41和发热管42,所述发热管42首尾两端相连呈环状设于所述导热板41底部,所述导热板41设置在所述锅内胆2底部,可同时对所述若干独立腔体22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发热管42首尾两端相连呈环状设于导热板41底部,形成连续封闭的围合区域,避免发热管42作用在导热板41的发热面形成缺口,保证发热管42在导热板41底面周向连续加热,使导热板41发热均匀,加热装置4加热效果好;而且,锅内胆2设有至少两个独立腔体22,实现一锅多用,使用更方便。
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包括外壳12、保温腔体13和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为中空框状,所述外壳12设有上侧开口的安装腔121,所述保温腔体13设于所述安装腔121内,所述加热腔11位于所述保温腔体13内,所述连接架14连接在所述保温腔体13端口边沿,所述保温腔体13与外壳12底部连接,使所述连接架14安置在所述外壳12上端边沿,所述保温腔体13与外壳12底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现有的螺钉连接方式紧固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锅体1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生产装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保温腔体13和连接架14可以通过粘连剂粘连的方式或其他连接结构连接。或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连接架14的开口内侧设有一周安装台阶,所述保温腔体13上端边沿搁置在所述安装台阶上,进而,所述保温腔体13与外壳12连接使连接架14夹设在保温腔体13与外壳12之间紧固;装配方式简单。
参见图1、图2和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41底部设有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底部设有开口的螺孔,所述保温腔体13底部设有连接孔131,所述连接部43与所述连接孔131通过螺钉连接连接,使所述导热板41安装在所述保温腔体13底部,优选的,所述连接部43和连接孔131设有两组或以上,使导热板41连接更稳固;通过这样设置,导热板41装配连接方式简单,方便装配。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41设有贯穿的测温孔91,所述测温孔91内设有用于检测锅内胆2温度的测温装置9,所述测温装置9设于所述发热管42内侧,所述发热管42位于所述导热板41底部的外侧,所述测温装置9与电饭煲的电路板连接,当锅内胆2达到设定温度时,测温装置9反馈信号至电路板控制加热装置4的加热状态,避免电饭煲工作温度过高或方式干烧;通过这样设置,使电饭煲具有过热保护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锅内胆2呈矩形状,所述导热板41与矩形状锅内胆2底部形状相适配,使锅内胆2底部受热均匀,矩形状锅内胆2相比相同尺寸圆形状的锅内胆具有更大的容易,使用更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43位于所述发热管42外侧设有多个,所述发热管42的外侧抵接在各所述连接部43;通过这样设置,使连接部43对发热管42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发热管42的固定效果更好。
参见图4至图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2的排汽结构6,所述排汽结构6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独立腔体22的数量对应,各所述独立腔体22设有独立的所述排汽结构6;所述盖体3对应所述锅内胆2端口边沿和分隔壁21上端设有密封结构7;通过这样设置,锅内胆2分隔形成的各个独立腔体22具有独立的排汽结构6,有效避免了各个独立腔体22在烹饪食物时发生串味,保证各独立腔体22食物的原始香味,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7包括边沿密封圈71和密封条72,所述边沿密封圈71密封所述锅内胆2端口边沿,所述密封条72密封所述分隔壁21上端;通过这样设置,各独立腔体22的独立密封效果好。
参见图4、图5和图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顶部设有出汽口31,所述盖体3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2和所述出汽口31的安装通道32,所述排汽结构6包括设于安装通道32内的第一密封件33,所述第一密封件33设有连通所述锅内胆2和外界的第一排汽通道331;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3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件33耐高温稳定性好;通过这样设置,排汽结构6设置方式简单,第一密封件33方便拆卸清洗。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33顶部设有遮挡部332,所述第一密封件33位于所述遮挡部332外侧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排汽通道331的排汽口333;优选的,所述遮挡部332与所述第一密封件33一体成型生产,方便生产制造;通过这样设置,使锅内胆2产生的蒸汽均匀缓慢地从出汽口31排出,避免集中直喷的蒸汽朝向用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汽口333呈长条状;通过这样设置,降低蒸汽从出汽口31喷出的厚度,使蒸汽喷出后的温度迅速降低,降低蒸汽灼烧用户的几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33外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通道32内壁配合的第一密封筋334;通过这样设置,第一密封件33在安装通道32内的密封固定效果好。
参见图5、图6、图9和图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包括上盖34和底盖35,所述排汽结构6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通道32内的第二密封件36,所述第二密封件36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3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件36下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33的上端,所述第二密封件36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排汽通道331的第二排汽通道361;所述上盖34设有一周向下延伸的上凸壁341,所述底盖35设有一周向上延伸的下凸壁351,所述上凸壁341和下凸壁351相对拼合形成所述安装通道32,所述第二密封件36设有向外周延伸的密封挡沿362,所述密封挡沿362夹设于所述上凸壁341和所述下凸壁351之间;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密封件36的作用有效避免蒸汽经上盖34和底盖35间空隙进入盖体3内造成积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汽通道361内径沿所述出汽口31方向逐渐增大,有效减缓蒸汽从第二排汽通道361喷出的流速。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挡沿362端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挡壁363,所述挡壁363套设在所述上凸壁341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36外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通道32内壁配合的第二密封筋364,使第二密封件36的防水密封效果更好;通过这样设置,使第二密封件36在上盖34的安装定位更精准。
在一种替换方案中(图未示),所述密封挡沿362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壁,所述挡壁套设在所述下凸壁351外侧;通过这样设置,使第二密封件36在底盖35的安装定位更精准。
参见图5至图9,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3底部的保温板8,所述保温板8对应排汽结构6设有透汽口81;所述边沿密封圈71内周设有安装缝73,所述边沿密封圈71通过所述安装缝73套设与所述保温板8外周,所述保温板8底部设有沿所述分隔壁21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槽83,所述密封条72通过所述安装槽83安装在所述保温板8底部;通过这样设置,密封结构7设置方式简单,方便生产装配。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底部设有与所述保温板8连接的连接件84,所述连接件84下端外周与所述第一密封件33下端外周均设有与所述保温板8配合的连接槽85,所述第一密封件33和连接件84均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保温板8对应所述连接件84设有连接孔86,所述保温板8通过所述连接孔86安装在所述连接件84的连接槽85,所述保温板8通过所述透汽口81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件33的连接槽85,从而固定在所述盖体3的底部;通过这样设置,保温板8固定效果好,不容易与脱离盖体3底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