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饮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餐饮机器人。
背景技术:
餐饮服务机器人是一种适用于餐饮行业的,能够代替部分服务员工作的服务型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多种多样,其中包含有炒菜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等等,炒菜机器人,首先要将复杂的中国菜烹饪工艺与动作进行分解与定义,并用机器人专.业与烹饪专业均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找出中国烹饪的核心工艺与核心动作,之后设计机器人运动系统,包括锅具动作机构、送料机构、火控机构、出料机构等。
现有技术中智能餐饮机器人的送料机构大多数较为简单,仅仅在锅具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翻转机构,在需要不同的原材料的时候,翻转机构直接将放置有原材料的翻斗翻转,将原材料倾倒进锅具内部,送料机构整体较为简单,无法对较多种的原材料依次加入到锅具内部,且整体结构在翻转的时候不够平稳,一定程度会使原材料洒出锅具外部,对原材料不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从而无法短时间的对原材料进行保存,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送料机构较为简单且运行不够稳定,以及无法对原材料起到一定程度的防尘保存作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餐饮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餐饮机器人,包括智能炒菜锅,所述智能炒菜锅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智能炒菜锅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转动架,所述底座内部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架内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相配合的凸轮,所述转动架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贯穿转动架且延伸至凸轮外侧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且位于中心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的内壁相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内部尾端的中心位置处活动卡合连接有延伸至凸轮内部的滑动辊球,所述凸轮外壁设置有与滑动辊球相配合的滑槽,所述转动架顶部位于多组空腔的上方皆固定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转动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延伸至底座内部的转动托架,所述转动托架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位于底座内部的配合筒,所述配合筒外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部一侧安装有输出端横向设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与固定锥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所述转动托架内侧设置有与传动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锥齿轮底部的四角处皆活动连接有与底座内部的地面相接触的承重辊球,且固定锥齿轮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承重辊球相配合的辊球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筒靠近智能炒菜锅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筒底部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托架内部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和转动托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筒靠近智能炒菜锅、缺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智能炒菜锅靠近弧形板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弧形板相配合的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凸轮底部的四角处皆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托架内部且与转动托架转动连接的限位支撑杆,且转动托架内侧设置有与限位支撑杆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凸轮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边缘位置位于多组进料口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转动架内部与空腔交错设置有多组转动辊柱,且转动辊柱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推料板内侧两端皆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架内部且与转动架滑动连接的定位杆,且转动架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杆相配合的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炒菜锅的一侧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独特创新的送料机构配合其智能炒菜锅进行使用,通过固定设置的凸轮,凸轮外侧的转动架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且转动架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可以放置原材料的空腔,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推料板内侧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贯穿转动架且延伸至转动架内部与凸轮相配合的中心杆,中心杆尾端活动连接有与凸轮内侧的滑槽相配合的滑动辊球,由于中心杆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内侧相连接的复位弹簧,当中心杆在滑动辊球的作用下滑动到凸轮的凸起的部分时,进而中心杆被挤压滑动出转动架,使位于空腔内部的原材料在推料板的作用下推至智能炒菜锅内部,本实用新型整体送料的过程中较为稳定,完全避免了现有市场内部炒菜机器人的翻转式送料的方式,使整体的送料过程更加平稳;
2、本实用新型位于转动架的空腔的外侧设置有与相配合的固定筒,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原材料在未倒入智能炒菜锅之前的防尘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卫生质量,且可以对原材料进行短时间保存,整体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俯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俯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炒菜锅;2、连接转轴;3、底座;4、固定轴;5、凸轮;6、滑槽;7、固定筒;8、转动架;9、空腔;10、推料板;11、中心杆;12、固定块;13、滑动辊球;14、复位弹簧;15、进料口;16、转动托架;17、配合筒;18、固定锥齿轮;19、电机;20、传动锥齿轮;21、承重辊球;22、缺口;23、固定板;24、弧形板;25、连接板;26、限位支撑杆;27、顶板;28、齿轮槽;29、转动辊柱;30、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智能炒菜锅(型号:x5-34)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5,一种智能餐饮机器人,包括智能炒菜锅1,智能炒菜锅1一侧设置有底座3,智能炒菜锅1和底座3之间通过连接转轴2连接,底座3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筒7,固定筒7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转动架8,底座3内部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架8内部的固定轴4,固定轴4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8相配合的凸轮5,转动架8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空腔9,空腔9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推料板10,推料板10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贯穿转动架8且延伸至凸轮5外侧的中心杆11,中心杆11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内侧且位于中心杆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8的内壁相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14,固定块12内部尾端的中心位置处活动卡合连接有延伸至凸轮5内部的滑动辊球13,凸轮5外壁设置有与滑动辊球13相配合的滑槽6,转动架8顶部位于多组空腔9的上方皆固定设置有与空腔9相连通的进料口1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炒菜锅1的一侧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独特创新的送料机构配合其智能炒菜锅1进行使用,通过固定设置的凸轮5,凸轮5外侧的转动架8在电机19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且转动架8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可以放置原材料的空腔9,空腔9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板10,推料板10内侧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贯穿转动架8且延伸至转动架8内部与凸轮5相配合的中心杆11,中心杆11尾端活动连接有与凸轮5内侧的滑槽6相配合的滑动辊球13,由于中心杆11外侧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8内侧相连接的复位弹簧14,当中心杆11在滑动辊球13的作用下滑动到凸轮5的凸起的部分时,进而中心杆11被挤压滑动出转动架8,使位于空腔9内部的原材料在推料板10的作用下推至智能炒菜锅1内部,本实用新型整体送料的过程中较为稳定,完全避免了现有市场内部炒菜机器人的翻转式送料的方式,使整体的送料过程更加平稳。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转动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延伸至底座3内部的转动托架16,转动托架16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位于底座3内部的配合筒17,配合筒17外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锥齿轮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托架16和配合筒17,使转动架8在固定筒7内部转动的时候更加稳定。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底座3内部一侧安装有输出端横向设置的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与固定锥齿轮18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20,转动托架16内侧设置有与传动锥齿轮20相配合的齿轮槽2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19,起到对转动架8转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设置齿轮槽28,避免传动锥齿轮20与转动托架16发生干涉。
请着重参阅图1,固定锥齿轮18底部的四角处皆活动连接有与底座3内部的地面相接触的承重辊球21,且固定锥齿轮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与承重辊球21相配合的辊球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重辊球21,起到对配合筒17的支撑作用,且不会干涉配合筒17的转动。
请着重参阅图1、图2和图5,固定筒7靠近智能炒菜锅1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22,固定筒7底部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托架16内部的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和转动托架16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缺口22,方便原材料从缺口22进行到智能炒菜锅1内部,设置固定板23,起到对转动托架16的限位支撑作用,且不会干涉转动托架16的转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5,固定筒7靠近智能炒菜锅1、缺口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板24,智能炒菜锅1靠近弧形板24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弧形板24相配合的连接板2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板24和连接板25,使原材料方便进入到智能炒菜锅1的内部。
请着重参阅图1,凸轮5底部的四角处皆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托架16内部且与转动托架16转动连接的限位支撑杆26,且转动托架16内侧设置有与限位支撑杆26相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支撑杆26,起到对凸轮5的限位支撑作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5,凸轮5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顶板27,且顶板27的边缘位置位于多组进料口15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板27,防止外界的杂物掉落进转动架8的内部。
请着重参阅图2、图3和图4,转动架8内部与空腔9交错设置有多组转动辊柱29,且转动辊柱29的外壁与固定筒7的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辊柱29,使转动架8与固定筒7之间转动更加流畅。
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3,推料板10内侧两端皆固定设置有延伸至转动架8内部且与转动架8滑动连接的定位杆30,且转动架8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杆30相配合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杆30,方便推料板10回缩的时候精确定位,不会发生偏移。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是凸轮5的凸起部分对准转动架8内部一组没有设置推料板10的方向,进而可以保证在不工作的时候,其余的多组推料板10不会伸出转动架8的外侧,进而不会与位于转动架8外侧的固定筒7发生干涉的问题,当需要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炒菜的时候,工作人员按照菜谱上一定的比例,将需要使用的原材料依次通过进料口15放入到转动架8内部的空腔9内部,然后启动智能炒菜锅1,现有智能炒菜锅1与现有市场中的炒菜机器人的智能炒菜锅1一致,根据智能炒菜锅1带有的智能显示操作屏按照放入的原材料选择相对应的菜品,进而在智能炒菜锅1开始运行,待需要第一种原材料进入到智能炒菜锅1的内部的时候,此时,电机19启动,电机19的输出端带动传动锥齿轮20进行转动,进而传动锥齿轮20带动固定锥齿轮18进行转动,由于固定锥齿轮18固定在配合筒17的外侧,且配合筒17与转动架通过转动托架16固定连接,进而电机19的启动带动转动架8进行步进式转动,当转动架8转动的时候,靠近凸轮5凸起部分的第一组中心杆11在滑动辊球13的作用下,使中心杆11被动推出转动架8,进而中心杆11带动位于空腔9内部的推料板10将需要的第一种原材料从固定筒7一侧的缺口22推至智能炒菜锅1内部,第一种原材料推至智能炒菜锅1内部后,电机19停止运行,由于中心杆11外侧皆固定设置有与转动架8内侧相连接的复位弹簧14,此时,复位弹簧14处于被挤压的状态,当需要第二种原材料的时候,电机19启动,进而转动架8继续上述的过程进行转动,使凸轮5的凸起部分对准第二组中心杆11,对准第二组中心杆11之前,凸轮5的凸起部分先脱离第一组中心杆11,此时第一组复位弹簧14复位,带动第一组推料板10收缩进行转动架8的空腔9内部,然后凸轮5的凸起部分再对第二组复位弹簧14进行挤压,进而第二种原材料被推至智能炒菜锅1的内部,依次类推,直至原材料依次全部放入到智能炒菜锅1内部为止,本实用新型整体送料过程运行起来较为平稳,完全避免了现有市场内部炒菜机器人的翻转式送料的方式,使整体的送料过程更加平稳,本实用新型位于转动架8的空腔9的外侧设置有与相配合的固定筒7,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原材料在未倒入智能炒菜锅1之前的防尘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卫生质量,且可以对原材料进行短时间保存,整体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