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防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建房、别墅等都会配备地下室,富水区建造地下室的时候,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建筑物自身的防水能力又有限,经常会出现渗漏水的现象,因此地下室具备防水防潮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防水结构一般都采用堵的方法,采用防水材料,防水附加层等用于提高地下室的防渗漏性能,然而地下室周围环境复杂,且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可意料的因素,一旦防水结构被破坏或施工不到位,地下室就会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且维修起来也有诸多的不便。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公告号cn209384407u,其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于墙体外侧的找平层、防水层以及防水保护层,然而该实用新型仅仅是将防水材料、防水层涂覆于外墙,一旦防水结构被破坏或施工不到位,地下室就会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且维修起来也有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目前的防水结构一般都采用堵的方法,采用防水材料,防水附加层等用于提高地下室的防渗漏性能,一旦防水结构被破坏或施工不到位,地下室就会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且维修起来也有诸多的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型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包括垫层、外墙、混凝板、内墙和顶板,所述混凝板通过支撑体支撑设于垫层上,所述垫层和外墙与混凝板和内墙之间隔离形成隔湿空间,所述外墙的顶部设有使隔湿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管道,所述垫层和外墙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水涂层,所述混凝板和内墙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中,垫层和外墙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水涂层,混凝板和内墙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防水涂层,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形成第一重防护;其次,本实用新型将垫层和外墙与混凝板和内墙之间隔开,从而形成隔湿空间,若地下水从垫层和外墙处渗漏,则渗透的水就会进入至隔湿空间中,此时,由于外墙的顶部设有使隔湿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管道,渗透进入隔湿空间中的水就会通过蒸发的方式排到大气中,防止水的聚集,形成第二重防护;混凝板通过支撑体支撑设于垫层上,防止了保证了地下室结构的稳固,且支撑体之间设有间隔,使空气可以流通。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板向内墙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内墙外侧的转角处设有拐角防水层。
通过延伸部的设计,且延伸部与内墙外侧的转角处设有拐角防水层,防止水渗透从混凝板与内墙之间的缝隙进入。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与内墙外侧转角的第二防水涂层外填充有混凝块。
混凝块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凝板与内墙转角处的防水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垫层靠近外墙外侧转角处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设有配合的防护墙。
防护墙可以防止水从垫层和外墙之间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外墙外侧设有卷材防水层,所述卷材防水层下端延伸至凹坑并包覆于防护墙的底端。
卷材防水层可以进一步防止水从垫层和外墙之间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上下端均设有嵌入垫层及混凝板的锥体。
支撑体上设有锥体,可以增强其支撑稳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锥体表面设有聚氨酯防水层。
聚氨酯防水可以防止水从锥体处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板和内墙的内侧涂覆水泥砂浆层。
作为优选,所述水泥砂浆层表面涂覆防水砂浆层。
水泥砂浆层和防水砂浆层可以进一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形成第三重保护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潮结构中设有隔湿空间,渗透进入隔湿空间中的水就会通过蒸发的方式排到大气中,防止水的聚集,与仅仅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封堵的方法相比防水效果更好,持久防水能力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垫层1,凹坑11,防护墙112,外墙2,卷材防水层21,混凝板3,延伸部31,拐角防水层32,内墙4,顶板5,支撑体6,锥体61,聚氨酯防水层611,隔湿空间7,通气管道8,第一防水涂层9,第二防水涂层10,混凝块12,水泥砂浆层13,防水砂浆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结构,包括垫层1、外墙2、混凝板3、内墙4和顶板5,所述垫层1和外墙2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水涂层9,所述混凝板3和内墙4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防水涂层10,形成第一重防渗漏保护。所述混凝板3通过支撑体6支撑设于垫层1上,所述支撑体6上下端均设有嵌入垫层1及混凝板3的锥体61,锥体可以增强其支撑稳固度,如图3所示,所述锥体61表面设有聚氨酯防水层611,从而防止水从锥体61处渗漏。所述混凝板3向内墙4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31,如图2所示,所述延伸部31与内墙4外侧的转角处设有拐角防水层32,所述延伸部31与内墙4外侧转角的第二防水涂层10外填充有混凝块12,从而增强混凝板3与内墙4转角处的防水能力。所述垫层1和外墙2与混凝板3和内墙4之间隔离形成隔湿空间7,所述外墙2的顶部设有使隔湿空间7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管道8,从而使得渗透进入隔湿空间中的水就会通过蒸发的方式排到大气中,防止水的聚集,形成第二道保护层。所述混凝板3和内墙4的内侧涂覆水泥砂浆层13,所述水泥砂浆层13表面涂覆防水砂浆层14,可以进一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形成第三重保护层。所述垫层1靠近外墙2外侧转角处设有凹坑11,所述凹坑11内设有配合的防护墙112,所述外墙2外侧设有卷材防水层21,所述卷材防水层21下端延伸至凹坑11并包覆于防护墙112的底端,防护墙112和卷材防水层的设置可以防止水从垫层1和外墙2之间渗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垫层1和外墙2的内表面设有的第一防水涂层9和混凝板3和内墙4的外表面设有的第二防水涂层10,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漏,形成第一重防护的作用;若地下水从垫层1和外墙2处渗漏,进入至隔湿空间中时,此时渗透进入隔湿空间中的水就会通过蒸发的方式排到大气中,防止水的聚集,形成第二重防护;最后由于在混凝板3和内墙4的内侧涂覆水泥砂浆层13和防水砂浆层14,可以进一步防止水的渗漏,形成第三重保护。通过三重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防水效果更好,持久防水能力更高。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