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5:01:07|240|起点商标网
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面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面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观察面线线量的多少,故可及时更换面线。但是,由于缝纫机空间和机构原理的限制,底线一般较短,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底线。因此,缝纫机在使用时,需要检测装置检测缝纫机底线的余量。

然而,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线检测失效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线检测失效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该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在使用时,可以降低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的风险,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干扰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风机,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

上述防干扰结构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还包括集风件,所述集风件设有集风通道,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如此,通过集风件将风机发出的风收集后,流通至第二管道,随后通过第二管道传输至第一管道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如此,由于集风通道的进风口相对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尺寸较大,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当风沿集风通道的出风口流通至第二管道时,出风速率较大,此时,沿第二管道的风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还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用于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及所述第五开口。如此,风机的出风端产生的风经过集风件的收集,随后通过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将风输送至柔性管,通过柔性管将风输送至第二管道,随后通过第二管道传输至第一管道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进一步,柔性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长风机的出风端至第一管道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使风机的设置位置和风机类型可以多样化,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风机的设置位置和风机类型;同时,由于柔性管自身的柔性特性,在安装时,可以随时改变柔性管的安装位置,进而便于防干扰结构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风件包括第一集风体和第二集风体,所述第一集风体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集风体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形成所述集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二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如此,第二风道呈“锥形”结构,此时第二风道可以起到集风作用,当风沿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时,第二风道内的风集中流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并由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如此,由于第一风道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同时当第二风道内的风流向集中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并由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干扰结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第一开口罩设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

上述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为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出光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

上述缝纫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缝纫设备还包括安装座及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如此,将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固设于安装座上,提升传感器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防干扰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集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检测装置;100、防干扰结构;110、第一管道;112、第二开口;120、第二管道;122、第五开口;130、风机;140、集风件;142、第一集风体;1422、第一风道的进风口;144、第二集风体;1442、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50、柔性管;200、传感器;300、安装座;400、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面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面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在缝纫面料时,缝纫机的旋梭和机针相互配合以将底线和面线互相交织连锁缝纫在面料上,从而形成线迹。面线穿设在机针的针眼中,机针做上升、下降运动;旋梭由梭壳和梭芯构成,梭芯被收容在梭壳内,底线缠绕在梭芯上。面线一般较长,有3000m-4000m,且在缝纫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观察面线线量的多少,故可及时更换面线。但是,由于缝纫机空间和机构原理的限制,底线一般较短,只有20m-50m,故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底线,若当底线用尽仍未发现,则会发生空踩在布料上产生针孔,造成珍贵布料的浪费及增加工人返工的强度。

因此,需要传感器检测底线的余量,而当前底线余量检测方式为基本采用光电式传感器进行检测,其原理为光线入射至反光物体表面并反射光线以达到接收信号的目的。但是缝纫过程中,缝线及布料很容易产生线毛,粘附并积压在缝纫机底板前端各个角落,而当线毛积压阻挡光电传感器光线入射至目标物体表面并反射时,则底线检测失效。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10及防干扰结构100,该防干扰结构100可以随时清理线毛,防止线毛堆积影响传感器200检测。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包括防干扰结构100及传感器200,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200的检测端,该防干扰结构100可以去除遮挡传感器200的检测端的线毛。

请参照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防干扰结构100包括:第一管道110、第二管道120及风机130,第一管道110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112及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设置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112之间,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200的检测端,第二管道120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122,第四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风机130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122连通。

具体地,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200的检测端可以是:1、传感器200的检测端完全设置于第一开口内;2、第一开口与传感器200的检测端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传感器200发射的检测光线可以沿第一管道110发射出。

具体地,风机130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122连通可以是第五开口122直接罩设于风机130的出风端或者是风机130的出风端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第五开口122连通,只要使风机130的出风端产生的风能够沿第五开口122进入第二管道120即可。

上述防干扰结构100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200的检测端且风机130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122连通,因此,当风机130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110内,并沿第二开口112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112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200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200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200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具体地,传感器200可以是光电传感器200,传感器200的检测端为光电传感器200的出光端,此时,光电传感器200在使用时沿第一管道110发射入射光线至待检测梭芯,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反射光线来判断底线是否用尽。

具体地,风机130可以是电动风机130或者是气动风机130。

请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地,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100还包括集风件140,集风件140设有集风通道,集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机130的出风端连通,集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五开口122连通,此时,通过集风件140将风机130发出的风收集后输送至第二管道120,随后通过第二管道120传输至第一管道110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112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200产生干扰。

具体地,风机130的出风端与集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可以是集风通道的出风口直接罩设于风机130的出风端或者是风机130的出风端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集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只要使风机130的出风端产生的风能够沿集风通道的出风口进入第二管道120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3,更进一步地,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大于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此时,由于集风通道的进风口相对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尺寸较大,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130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当风沿集风通道的出风口流通至第二管道120时,出风速率较大,此时,沿第二管道120的风输送至第一管道110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可以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200产生干扰。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100还包括柔性管150,柔性管150用于连通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及第五开口122,此时,风机130的出风端产生的风经过集风件140的收集,随后通过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将风输送至柔性管150,通过柔性管150将风输送至第二管道120,随后通过第二管道120传输至第一管道110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112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200产生干扰;进一步,柔性管15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长风机130的出风端至第一管道110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使风机130的设置位置和风机130类型(可以是气动风机130和电动风机130)可以多样化,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风机130的设置位置和风机130类型;同时,由于柔性管150自身的柔性特性,在安装时,可以随时改变柔性管150的安装位置,进而便于防干扰结构100的安装。

具体地,柔性管150可以是塑料管等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管道。

请接着参照图3,进一步地,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集风件140包括第一集风体142和第二集风体144,第一集风体142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集风体144设有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形成集风通道,第一风道的进风口1422与风机130的出风端连通,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与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与第五开口122连通,第二风道的横截面积沿第二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此时,第二风道呈“锥形”结构,进而第二风道可以起到集风作用,当风沿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时,第二风道内的风集中流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120并由第二管道120输送至第一管道110时的速率较大,如此可以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从而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200产生干扰。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通过柔性管150与第五开口122连通,进一步,柔性管15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长风机130的出风端至第一管道110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使风机130的设置位置和风机130类型可以多样化,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风机130的设置位置和风机130类型;同时,由于柔性管150自身的柔性特性,在安装时,可以随时改变柔性管150的安装位置,进而便于防干扰结构100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内设有导风部,导风部的横截面积沿第一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此时,由于第一风道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130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同时当第二风道内的风集中流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442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120并由第二管道120输送至第一管道110时的速率较大,如此可以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从而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200产生干扰。

具体地,在前述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风道具备集风作用,可以在第一集风体142内部挖设呈“锥形结构”的第一风道,此时第一集风体142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或者第一集风体142本身是“锥形结构”,此时第一风道也挖设成“锥形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10。

上述缝纫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200的检测端且风机130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122连通,因此,当风机130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110内,并沿第二开口112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112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200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200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200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该缝纫设备还包括安装座300及安装支架400,传感器200通过安装支架400固设于安装座300,如此,将传感器200通过安装支架400固设于安装座300上,提升传感器200检测的稳定性。

具体地,安装座300可以是安装底板等结构。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