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5:01:45|196|起点商标网
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821217292.4,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面毛巾提花机的针筒结构,包括上针筒托筒、下针筒和固定槽,所述上针筒托筒上安装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连接着上针筒,所述上针筒上表面上设置有上针槽,上针筒下表面上开有螺孔ⅱ,上针筒通过螺孔ⅱ与螺孔ⅰ利用螺栓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针筒安装在下针筒筒上,下针筒侧面上设置有下针槽,且下针筒下方的侧面上设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穿过齿轮槽安装在固定槽上,通常外部纱线通过给纱机构输送给编织结构,编织结构将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工作,上下织针通过外部的驱动结构实现水平上下移动制成布料,布料通过位于外部主机架内收卷机构收卷完成;其公开了现有技术的一般针织结构,但现有技术实际使用过程中下针筒顶部为30度夹角的斜面,上针筒与下针筒的斜面角度不相同,上下织针对布料进行针织时,由于下针筒顶部为角度小的斜面,导致布料针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使布面美观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其解决了下针筒斜面角度不相同,导致布料针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加工布料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包括上针筒和下针筒,所述上针筒位于下针筒的上方,所述上针筒和下针筒的织针安装面相贴近配合,所述下针筒为圆形环状,所述下针筒顶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外向内、由上到下倾斜,所述上针筒与第一斜面之间存有输布通道,所述下针筒内侧面向上延伸设有平衡凸起部,所述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夹角角度为45~48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针筒外侧具有为第二斜面,所述上针筒位于平衡凸起部处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和下针筒顶部第一斜面的上方与上针筒外侧第二斜面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凸起部顶端面为具有弧度的圆滑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两侧分别与第二斜面和上针筒底端面平滑过渡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二斜面与上针筒底端面过渡处,凹陷部为向内凹陷且具有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凸起部沿着下针筒内侧壁垂直延伸,所述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第一斜面为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凸起部内设有用于漏油的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通过平衡凸起部的设置,其中外部驱动结构使纱线通过上针筒内的织针和下针筒内的织针编织形成布料,布料通过外部收卷机构收紧完成收卷,由于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夹角角度为45~48,布料通过下针筒上的平衡凸起部,通过布料与上针筒第二斜面和下针筒第一斜面对中夹角角度接近,工作过程中保护了下针筒外侧的织针和上针筒上的织针且对布料拉扯力大,上下两边织针的受力点均匀,使编织的布料整洁,编织后的双面布料更美观漂亮,解决了下针筒斜面角度不相同,导致布料针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加工布料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2、上针筒外凹陷部的设置,当布料从上针筒外的凹陷部和下针筒上的平衡凸起部之间通过,由于平衡凸起部顶端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布料通过输入口的间隙再通过平衡凸起部顶端,使上针筒的第二斜面对纱线上方偏移角度进行限制,避免在外部收卷机构收卷时,纱线与上针筒的第二斜面夹角角度大,导致上下两边织针的受力点不均匀,由于上针筒与平衡凸起部接触部设有凹陷部,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空余空间大,利于布料从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外第二斜面通过,同时保证了布料与上针筒和下针筒内织针的夹角角度基本一致,避免布料通过平衡凸起部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部位卡紧或间隙小不易通过。

3、平衡凸起部顶端面为具有弧度的圆滑面,避免纱线通过平衡凸起部顶端为棱角时,纱线与平衡凸起部顶端磨损大。

4、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平滑过渡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布料通过时更顺滑,不易对经过的布料造成磨损。

5、凹陷部为向内凹陷且具有弧度时,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空余空间大,利于布料从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外第二斜面通过,避免布料通过平衡凸起部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部位卡紧或间隙小不易通过。

6、平衡凸起部沿着下针筒内侧壁垂直延伸设置时,加工下针筒内侧面时,可一次对下针筒和平衡凸起部靠近下针筒内侧面进行加工,节省工序并且加工出的平面平整度高。

7、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第一斜面为平滑过渡的设置,平衡凸起部顶端与下针筒接触部分具有夹角,且与下针筒斜面通过圆角过渡,形成锥形凹槽,可对通过的纱絮进行收集,内部形成收集腔,利于通过装置外部进行清理,

8、开孔的设置,利于对平衡凸起部顶部的油进行漏油。

9、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一体成型的设置,利于针筒大规模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针筒和下针筒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针筒;101、第二斜面;102、凹陷部;2、下针筒;201、第一斜面;3、平衡凸起部;301、圆滑面;302、开孔;102a、第一连接部;102b、第二连接部;s1、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夹角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编针织机双面针筒面料张力平衡结构,包括上针筒1和下针筒2,所述上针筒1外侧具有为第二斜面101,所述上针筒1位于下针筒2的上方,所述上针筒1和下针筒2的织针安装面相贴近配合,上针筒1和下针筒2之间具有间距,优选地为垂直配合,或其它角度配合,所述下针筒2为圆形环状,所述下针筒2顶部具有第一斜面201,所述第一斜面201由外向内、由上到下倾斜,所述上针筒1与第一斜面201之间存有输布通道,所述下针筒2内侧面向上延伸设有平衡凸起部3,所述平衡凸起部3与下针筒2的夹角角度s1为45~48度,图中输布通道内的虚线为布料。

外部驱动结构使纱线通过上针筒内的织针和下针筒内的织针编织形成布料,布料通过外部收卷机构收紧完成收卷,由于平衡凸起部与下针筒的夹角角度为45~48,布料通过下针筒上的平衡凸起部,通过布料与上针筒第二斜面和下针筒第一斜面对中夹角角度接近,工作过程中保护了下针筒外侧的织针和上针筒上的织针对布料拉扯力大,上下两边织针的受力点均匀,使编织的布料整洁,受力均匀的双面布料更美观漂亮。

所述上针筒1位于平衡凸起部3处设有凹陷部102,所述凹陷部102和下针筒2顶部第一斜面201的上方与上针筒1外侧第二斜面101之间具有间隙,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可以为,当输出布料处于绷直状态时,该输出布料的与平衡凸起部3接触,且与凹陷部接近第二斜面处或者第二斜面与凹陷部交接部位接触,且位于输布通道的顶部出口的中部位置;布料与针筒还可以为另一种配合状态,当输出布料处于绷直状态时,该输出布料的与平衡凸起部3接触,且与凹陷部、第二斜面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接触,且位于输布通道的出口的中部位置;使用过程中平衡凸起部3与布料局部接触,上针盘限制布料抖动时的角度,保持布料位于输布通道的出口中部位置,或者与平衡凸起部3、第二斜面处、第一连接部102a和第二连接部102b至少一个接触用于限制布料通过角度。

由于外部收卷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布料会摆动或部分抖动,平衡凸起部顶端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限制布料向上抖动摆动,使布料位于输入端与输布通道的出口的中部位置,而布料从上针筒和下针筒输入端穿过,布料与上针筒和平衡凸起部局部接触,限制布料保持在45~48度的夹角,达到了上下两边织针受力时的稳定性好,且提升了编织布料整洁度的效果。

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二斜面与上针筒底端面过渡处,凹陷部为向内凹陷且具有弧度,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空余空间大,利于纱线从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外第二斜面通过,避免纱线通过平衡凸起部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部位卡紧或间隙小不易通过,同时在外部收卷机构收卷时,可防止纱线与上针筒的第二斜面夹角角度大,导致上下两边织针的受力点不均匀的问题;凹陷部两侧分别与第二斜面和上针筒底端面平滑过渡形成第一连接部102a和第二连接部102b,平滑过渡的第一连接部102a和第二连接部102b布料通过时更顺滑,不易对经过的布料造成磨损;

凹陷部内远离输布通道输入端一侧可具有布料摆动的摆动空间,摆动空间可避免布料与上针筒第二斜面接触面增加,减少布料与第二斜面贴合面积,导致造成布料面的磨损;同时与平衡凸起部3配合使用时,针织出的面料美观性好;平衡凸起部可一体设于下针筒内部,无需在设备内另装对布料进行导布的装置,使用安装方便,使用过程中无需对外部收卷机构或其它机构进行改变,外设导布装置装配不同型号的设备时,需要重新进行定做,使用该针筒通用性高,适配性好,无需另外定做,额外进行加装,同时平衡凸起部可沿着下针筒内圈为环形设置,对布料接触面大。

所述凹陷部102位于第二斜面101与上针筒1底端面过渡处,凹陷部102为向内凹陷且具有弧度,同时平衡凸起部3顶端面为具有弧度的圆滑面301,还可以替换为与布料贴合斜面或其它形状的面,避免纱线通过平衡凸起部顶端为棱角时,纱线与平衡凸起部顶端磨损大。

所述凹陷部102位于第二斜面101与上针筒1底端面过渡处,凹陷部102为向内凹陷且具有弧度,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空余空间大,利于布料从平衡凸起部与上针筒外第二斜面通过,避免布料通过平衡凸起部与第二斜面切面接触部位卡紧或间隙小不易通过。

所述平衡凸起部3沿着下针筒2内侧壁垂直延伸,所述平衡凸起部3与下针筒2的第一斜面201为平滑过渡,加工下针筒内侧面时,可一次对下针筒和平衡凸起部靠近下针筒内侧面进行加工,节省工序并且加工出的平面平整度高;平衡凸起部顶端与下针筒接触部分为倾斜向下,且与下针筒斜面通过圆角过渡,形成锥形凹槽,可对通过的纱絮进行收集,内部形成收集腔,利于通过装置外部进行清理,平衡凸起部顶端与布料的接触点到凹陷部垂直距离优选地为3~10mm,平衡凸起部顶端与布料的接触点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优选地为9~15mm,平衡凸起部顶端与布料的接触点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优选地为10~16mm,该尺寸适配性布料广,还可以可根据实际编制布料厚度再进行调整。

平衡凸起部3内设有用于漏油的开孔302,利于对平衡凸起部顶部的油进行漏油;平衡凸起部3与下针筒2一体成型,利于针筒大规模批量生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