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扇形板及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3-03 07:03:26|311|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换热器防漏风的密封结构,尤其是适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径向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回转式换热器是锅炉设备中重要的换热设备,漏风率是评价预热器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预热器的漏风分为携带漏风以及压差漏风。目前控制压差漏风的手段主要是在转子上加装密封片减小漏风面积来减小漏风,即,在转子仓格板的径向隔板上、下两侧装有径向密封片。回转式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当径向隔板经过密封区时,径向密封片与上下扇形板之间构成密封。
[0003]
回转式换热器上现有的径向密封的主要结构是:硬密封片、薄片柔性密封、刷式密封、弹簧密封等。均属于机械密封片。例如,于2012年4月18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21957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回转式气气换热器的接触式弹性密封装置”,又如于2010年8月4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15400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回转式换热器复合密封装置”。常规硬密封成熟简单,但是控制漏风效果有限,属于比较落后的技术;薄片柔性密封以及刷式等拖拽式密封短期效果好,但是极容易损坏,长期比较不如硬密封;弹簧密封等补偿式密封对转子冲击大,同时扇形板磨损严重,容易引起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原有密封片效果不好、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电磁铁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从而在有效控制漏风同时力求长时间安全可靠运行。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性地从两个方面对回转式换热器进行了改进,一是扇形板的结构,二是密封片的安装方式。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扇形板,包括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为具有电磁铁性能的扇形板,扇形板上布置有由控制电路控制的电磁线圈。
[0006]
所述电磁线圈布置在扇形板的板面上或者布置在位于扇形板上的槽内。
[0007]
为所述电磁线圈配置有冷却系统。
[0008]
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回转式换热器的转子上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在工作状态下依靠由回转式换热器的具有电磁铁性能的扇形板吸靠在所述扇形板上,所述密封片在非工作状态下依靠重力脱离所述扇形板。显然为达到此目的,密封片应选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作,例如铸铁。
[0009]
所述密封片通过转轴安装在转子上,密封片远离该转轴的一侧设有配重块。
[0010]
所述配重块通过配重吊杆与密封片连接,所述配重吊杆由连接在转轴上的限位片设置了在配重吊杆轴线方向上的限位。
[0011]
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使其密封片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0
°
。
[0012]
所述密封片包括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片体安装座和与片体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片体,所述配重块与片体安装座相连接。
[0013]
制作所述片体的材料的强度小于制作所述扇形板与片体相接触部分的材料的强度。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补偿换热器在热态变形后转子和密封面的间隙,降低回转式换热器的径向压差漏风,提高机组节能性能;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补偿式弹簧密封对扇形板的损坏和对转子阻力过大的卡涩。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片的安装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记为:1-扇形板,2-电磁线圈,3-密封片,4-冷却系统,5-控制电路,30-安装板,31-片体,32-片体安装座,33-转轴,34-配重吊杆,35-限位片,36-配重块,37-限位孔,38-限位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扇形板包括扇形板1,所述扇形板1为具有电磁铁性能的扇形板,扇形板1上布置有由控制电路5控制的电磁线圈2,当具有导磁性的密封片3随转子运动到扇形板1下方,密封片3在磁力作用下与扇形板1紧紧贴合,密封3片将被吸附在所述扇形板1上,将漏风通道堵死,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预热器的压差漏风。由于电磁线圈2产生磁力的大小可调,故可根据运行情况对其调节,使其恰好既能吸附上密封片3,又不至于吸附过于紧密增大摩擦或对转子造成大的冲击,长期保持较好的密封性。
[0021]
根据排布和安装需要,所述电磁线圈2可直接布置在扇形板1的板面上,或者将电磁线圈2布置在位于扇形板1上的槽内。
[0022]
为保障扇形板1在工作状态下仍旧保持可靠的电磁性能,所述电磁线圈2配置有冷却系统4。
[0023]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回转式换热器的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回转式换热器的转子上的密封片3,所述密封片3在工作状态下依靠由回转式换热器的具有电磁铁性能的扇形板1吸靠在所述扇形板1上,所述密封片3在非工作状态下依靠重力脱离所述扇形板1。显然为达到此目的,密封片3应选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作,例如铸铁。所述密封片3用于补偿换热器在热态变形后转子和密封面的间隙,降低回转式换热器的径向压差漏风,提高机组节能性能,且密封片3能够在“与扇形板密贴”和“脱离扇形板”这两种状态之间根据需要进行切换。
[0024]
为减少磨损,方便控制,推荐以下的安装方式:所述密封片3通过转轴33安装在转子上,密封片3远离该转轴33的一侧设有配重块36,密封片3可绕所述转轴33转动一定角度,但转轴33本身并不自带动力,密封片3在受到电磁吸附作用时,向一个方向转动靠近并最终
贴靠到扇形板1上,当电磁线圈2处于断电状态时,电磁吸附作用消失,利用配重块36的重力,让密封片4可靠地脱离扇形板1,从而减小磨损。
[0025]
为了控制密封片3的转动角度,使其密封片3即使在脱离扇形板1后沿转子轴向也一直保持在扇形板1的电磁吸附可作用范围之内,所述配重块36通过配重吊杆34与密封片3连接,所述配重吊杆34由连接在转轴33上的限位片35设置了在配重吊杆34的轴线方向上的限位。
[0026]
根据试验和测算,推荐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使其密封片3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0
°
。
[0027]
如图2所示,密封片3不可避免的在吸附状态下,因转子转动而与扇形板1之间有摩擦,为了方便更换密封片3,在所述密封片3包括与转轴33固定连接的片体安装座32和与片体安装座32可拆卸连接的片体31,所述配重块36与片体安装座32相连接。片体31与片体安装座32可据此采用多种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使用定位轴孔间隙配合或弹性限位卡等。
[0028]
实施例:
[002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某回转式换热器上的扇形板1的板面上布置有由控制电路5控制的电磁线圈2,从而所述扇形板1成为具有电磁铁性能的扇形板1,为所述电磁线圈2配置有冷却系统4,冷却系统4中以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当电磁线圈2内部温度升高时,冷却系统4投入使用,冷却水通过扇形板1表面的管路进行冷却,防止线圈超温。在该回转式换热器的转子各仓格常规安装径向密封片3的位置,通过安装板30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片3,密封片3包括与转轴33固定连接的片体安装座32和与片体安装座32可拆卸连接的片体31,片体31以具有导磁性的铸铁制作,其强度小于扇形板1的强度,远离该转轴33的一侧一配重块36通过配重吊杆34与片体安装座32连接,转轴33上设有供配重吊杆34穿过的限位片35,限位片35在配重吊杆34轴线方向上对配重吊杆34及配重块36行程进行限定,从而将密封片3的最大转动角度限制为30
°
,在工作状态下,电磁线圈2处于导通状态,电磁铁进入工作模式,为扇形板1提供电磁力,当密封片3经过时将被吸附在所述扇形板1上,密封片3在磁力作用下与扇形板1紧紧贴合,防止漏风,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密封片3依靠重力脱离所述扇形板1,与扇形板1之间保持有间隙δ。
[0030]
如图2所示,配重块36通过配重吊杆34与密封片3的片体安装座32连接,所述配重吊杆34由连接在转轴33上的限位片35设置了在配重吊杆34轴线方向上的限位,片体31接近扇形板1的可能极限位置距离由相对于转轴33轴心线而言配重吊杆34轴线的位置、限位孔37的孔径和位置、配重块36在配重吊杆34轴线上的安装位置共同确定,密封片3体远离扇形板1的可能极限位置由限位止口38配合所述限位片35确定。当停炉时可以使电磁线圈2处于断电状态,密封片3在配重块36的作用下与扇形板1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最远不应超出调节后电磁线圈2可作用力的范围。当然控制片体31相对于转轴33的转动角度的结构不止于此。
[0031]
因扇形板1的拆卸难度明显大于密封片3的拆卸难度,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推荐制作所述片体31的材料的强度小于制作所述扇形板1与片体31相接触部分的材料的强度。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