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2021-02-22 21:02:38|297|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
[0003]
现有注塑机中,为了便于取出注塑产品,需要通过顶出杆对注塑产品施加推力,现有顶出杆与对应驱动装置之间固定连接,受到驱动装置的移动精度影响,顶出杆的位置难以准确定位,导致注塑产品与顶出杆接触位置的厚度差距较大,影响产品质量,模具分为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两部分,通过移动装置对移动模具进行移动,实现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之间的连接和分离,现有装置难以保障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连接时,相对位置的精确性,容易出现错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解决了现有注塑机难以对顶出杆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和难以保障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连接时,相对位置的精确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模具、移动模具和注塑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杆,所述移动模具的左侧开设有顶出槽,且顶出槽的内表面与顶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且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定位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模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杆的右端与定位块的左侧压接,所述推板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右端与移动模具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与推板的左侧压接。
[0006]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滑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右端与推板的左侧压接,所述滑筒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筒盖,所述推杆的右端贯穿筒盖的侧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筒盖和滑板的侧面压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的侧面与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
侧面与固定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一螺纹筒的内表面第一螺纹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移动柱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筒,且第二螺纹筒的内表面与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曲板,且第一转动轮的侧面与曲板的侧面传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固定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盒,所述卡板的外表面与卡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模具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板相对应的弧槽,所述卡盒和内腔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板的右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表面与卡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板的侧面开设有倒角。
[0011]
优选的,所述卡盒的侧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卡位轮,且卡位轮的外表面与卡板的外表面传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柱与注塑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注塑箱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模具的侧面开设有注射口,所述注塑箱的内腔通过注射口与固定模具的内腔连通。
[0014]
优选的,该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
步骤一、第二液压伸缩杆启动,带动移动板朝右移动,移动板带动滑动板朝右移动,移动板带动移动柱朝右移动,移动柱带动移动模具朝右移动,移动模具带动曲板朝右移动,曲板与第一转动轮接触后,曲板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曲板和第一转动轮相对移动,使第一转动轮进入到对应两个曲板之间,同时移动模具带动卡板移动,卡板首先与卡位轮接触,带动卡位轮转动,卡板继续移动,进入到卡盒内,卡板继续移动,与卡柱接触后,卡柱进入到卡槽内,移动模具带动定位筒移动,定位筒带动定位杆移动,定位杆与定位块接触后,定位杆与定位筒相对滑动,在定位杆的作用下,推板停止移动,移动模具继续移动,移动模具移动限位柱移动,限位柱与限位槽相对滑动,限位柱带动限位板移动,直至限位板与推板侧面接触,直至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的侧面紧密接触,此时顶出杆的右端与顶出槽的右侧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液压伸缩杆停止工作;
[0016]
步骤二、把原料通过注塑箱上方进料口导入注塑箱内,原料在注塑箱处理后,通过注射口进入到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内,原料在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内注塑成型;
[0017]
步骤三、成型之后,启动第二液压伸缩杆,带动移动板朝左移动,移动板带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带动移动柱移动,移动柱带动移动模具移动,使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分离,移动模具带动曲板移动,曲板与第一转动轮相对移动,使曲板与第一转动轮分离,同时移动模具带动卡板移动,卡柱与卡槽相对移动,卡板与卡盒相对移动,卡板带动卡位轮转动,使卡板依次与卡柱、卡盒和卡位轮分离,启动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液压伸缩杆带动推杆朝右移动,推杆带动滑板移动,弹簧拉伸,推杆带动滑板朝右移动,滑板与推板接触后,带动推板朝右移动,推板带动顶出杆移动,顶出杆在顶出槽内朝右移动,顶出杆把注塑产品从移动模
具内推出,取下注塑产品。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该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通过在第一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外表面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滑筒,滑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杆,移动模具的左侧开设有顶出槽,且顶出槽的内表面与顶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且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定位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模具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杆的右端与定位块的左侧压接,推板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右端与移动模具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与推板的左侧压接,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外表面与滑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滑板的右端与推板的左侧压接,滑筒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筒盖,推杆的右端贯穿筒盖的侧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筒盖和滑板的侧面压接,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推杆固定连接,顶出杆通过推板和滑筒固定连接,而推杆和滑筒之间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推杆通过滑板、弹簧和筒盖的协同,可以带动滑筒移动,实现第一液压伸缩杆可以对顶出杆的位置进行调节的同时,顶出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保障对顶出杆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时,不会受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影响,定位筒对定位杆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从而对推板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使推板只能水平横向移动,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接触时,定位块从定位杆右侧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限定,限位柱和限位板从推板的左侧对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保障推板和定位杆位置的准确性,进而保障顶出杆位置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注塑机难以对顶出杆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
[0020]
2、该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通过在固定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曲板,且第一转动轮的侧面与曲板的侧面传动连接,移动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板,固定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盒,卡板的外表面与卡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模具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板相对应的弧槽,卡盒和内腔固定连接有卡柱,卡板的右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表面与卡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卡板的侧面开设有倒角,卡盒的侧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卡位轮,且卡位轮的外表面与卡板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曲板对称设置多组,每组设置有两个,移动模具移动时,带动曲板移动,使第一转动轮进入到相邻两个曲板内,第二移动轮对第一移动轮进行支撑,保障第一移动轮和曲板之间紧密接触,通过第一移动轮和曲板的协同,对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之间的上下方向进行定位,同时移动模具带动卡板移动,卡板与卡位轮接触后,通过卡位轮保障卡板不会翘边,与固定模具左侧的弧槽协同,保障卡板可以进入到卡盒内,卡板进入到卡盒内后,在卡盒侧壁的作用下,对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对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在前后方向进行定位,同时卡柱和卡槽的协同,可以进一步对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在上下方向进行定位,从而保障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之间相对位置的精确性,保障生产质量,解决了现有注塑机难以保障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连接时,相对位置的精确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固定模具和移动模具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定位杆和定位块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卡板和卡盒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卡板和卡位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7]
图中:1、支撑板;2、固定模具;3、移动模具;4、注塑箱;5、滑动板;6、移动板;7、第一液压伸缩杆;8、推杆;9、弹簧;10、滑筒;11、推板;12、顶出杆;13、顶出槽;14、定位杆;15、定位筒;16、定位块;17、限位槽;18、限位柱;19、限位板;20、滑板;21、筒盖;22、移动柱;23、第一螺纹筒;24、固定板;25、第一螺纹杆;26、第二螺纹杆;27、第二螺纹筒;28、侧板;29、第一转动轮;30、第二转动轮;31、曲板;32、卡板;33、卡盒;34、卡柱;35、卡槽;36、卡位轮;37、竖板;38、第二液压伸缩杆;39、注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包括支撑板1、固定模具2、移动模具3和注塑箱4,注塑箱4内设置有对原料进行处理并射出的装置,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滑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7,第一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8,推杆8的外表面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有滑筒10,滑筒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杆12,移动模具3的左侧开设有顶出槽13,且顶出槽13的内表面与顶出杆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移动模具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筒15,且定位杆14的外表面与定位筒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模具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6,且定位杆14的右端与定位块16的左侧压接,推板11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8,且限位柱18的右端与移动模具3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柱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的右侧与推板11的左侧压接,推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20,滑板20的外表面与滑筒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滑板20的右端与推板11的左侧压接,滑筒10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筒盖21,推杆8的右端贯穿筒盖21的侧面,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筒盖21和滑板20的侧面压接,滑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柱22,移动柱22的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移动柱22的侧面与移动模具3的侧面固定连接,滑动板5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筒23,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侧面与固定模具2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且第一螺纹杆25的右端与固定板24的左侧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25的外表面与第一螺纹筒23的内表面第一螺纹连接,移动板6和固定板24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移动柱22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筒27,且第二螺纹筒27的内表面与第二螺纹杆2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固定模具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28,侧板28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29和第二转动轮30,且第一转动轮29和第二转动轮30
的外表面传动连接,移动模具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曲板31,曲板31设置多组,对称分布在移动模具3的两侧,每组设置有两个,曲板3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便于第一移动轮29进入对应两个曲板31之间,且第一转动轮29的侧面与曲板31的侧面传动连接,移动模具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板32,固定模具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盒33,卡板32的外表面与卡盒3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模具2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板32相对应的弧槽,卡盒33和内腔固定连接有卡柱34,卡板32的右侧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的内表面与卡柱3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卡板32的侧面开设有倒角,卡盒33的侧面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卡位轮36,且卡位轮36的外表面与卡板32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37,竖板3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38,第二液压伸缩杆38的输出端与移动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支撑柱与注塑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注塑箱4的左侧与固定板24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模具2的侧面开设有注射口39,注塑箱4的内腔通过注射口39与固定模具2的内腔连通。
[0030]
该注塑机双缸开模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步骤一、第二液压伸缩杆38启动,带动移动板6朝右移动,移动板6带动滑动板5朝右移动,移动板6带动移动柱22朝右移动,移动柱22带动移动模具3朝右移动,移动模具3带动曲板31朝右移动,曲板31与第一转动轮29接触后,曲板31带动第一转动轮29转动,第一转动轮29带动第二转动轮30转动,曲板31和第一转动轮29相对移动,使第一转动轮29进入到对应两个曲板31之间,同时移动模具3带动卡板32移动,卡板32首先与卡位轮36接触,带动卡位轮36转动,卡板32继续移动,进入到卡盒33内,卡板32继续移动,与卡柱34接触后,卡柱34进入到卡槽35内,移动模具3带动定位筒15移动,定位筒15带动定位杆14移动,定位杆14与定位块16接触后,定位杆14与定位筒15相对滑动,在定位杆14的作用下,推板11停止移动,移动模具3继续移动,移动模具3移动限位柱18移动,限位柱18与限位槽17相对滑动,限位柱18带动限位板19移动,直至限位板19与推板11侧面接触,直至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的侧面紧密接触,此时顶出杆12的右端与顶出槽13的右侧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液压伸缩杆38停止工作;
[0032]
步骤二、把原料通过注塑箱4上方进料口导入注塑箱4内,原料在注塑箱4处理后,通过注射口39进入到移动模具3和固定模具2内,原料在移动模具3和固定模具2内注塑成型;
[0033]
步骤三、成型之后,启动第二液压伸缩杆38,带动移动板6朝左移动,移动板6带动滑动板5移动,滑动板5带动移动柱22移动,移动柱22带动移动模具3移动,使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分离,移动模具3带动曲板31移动,曲板31与第一转动轮29相对移动,使曲板31与第一转动轮29分离,同时移动模具3带动卡板32移动,卡柱34与卡槽35相对移动,卡板32与卡盒33相对移动,卡板32带动卡位轮36转动,使卡板32依次与卡柱34、卡盒33和卡位轮36分离,启动第一液压伸缩杆7,第一液压伸缩杆7带动推杆8朝右移动,推杆8带动滑板20移动,弹簧9拉伸,推杆8带动滑板20朝右移动,滑板20与推板11接触后,带动推板11朝右移动,推板11带动顶出杆12移动,顶出杆12在顶出槽13内朝右移动,顶出杆12把注塑产品从移动模具3内推出,取下注塑产品。
[0034]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