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18 22:02:44|277|起点商标网
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线电缆行业包括电力电缆及通讯电缆,是我国出口产品第二大支柱产业,我们日常所见最多的是电源线缆和信号通讯线缆,比如各种家用电器的插头线及电脑用的usb线和网线等,线缆在生产之时需要入模进行进一步成型,但由于不同的线缆生产线的高度和各条线缆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导致在线缆入模时不便于控制,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线缆与传送轮之间发生滑脱和摩擦,使得线缆受到损坏,难以通过产品质量的测试,从而使得生产产商蒙受损失,因此需要一款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端设有主机箱且所述主机箱的前侧壁设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箱的上端且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设有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箱且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杆且所述转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的后侧壁,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的侧表面中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内部且在所述转杆的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有固定座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螺母外侧转动套设有螺母套且所述螺母套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电机箱的上侧壁且设有第三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侧壁转动套设有第二传送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相向一侧的侧壁且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侧壁滑动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部上下两侧壁分别转动设有滚轮,所述底座的下侧壁设有移动轮。
[0005]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右端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滑动设有推杆。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轮与所述第二传送轮的侧表面均设有弧形凹槽。
[0007]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电机箱的上侧壁贯穿处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套。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限位套的高度和水平位移,使之在生产线与传送轮之间做过渡处理,使
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的生产线的高度和宽度,有效防止生产线输送出的线缆与送轮的位置差距过大而造成线缆滑脱或与轮边发生磨擦的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可测量线缆被夹持的力度并反馈给主机箱,主机箱控制第三连杆的高度从而控制线缆被夹持力度处于合适值,有效防止了不同尺寸线缆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滑脱或卡死状况。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主机箱、5-滑座、6-第一电机箱、7-第一电机、8-转杆、9-第一传送轮、10-压力传感器、11-第二电机箱、12-固定座、13-第二电机、14-丝杆、15-螺母套、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第三连杆、19-第二传送轮、20-滑轨、21-滑杆、22-横杆、23-限位套、24-滚轮、2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线缆集合入模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上端设有主机箱4且所述主机箱4的前侧壁设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箱4的上端且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设有滑座5,所述滑座5可向前滑动,以便转杆8的拆卸,所述第二支撑座3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箱6且所述第一电机箱6内设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转杆8且所述转杆8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5的后侧壁,所述转杆8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一传送轮9,所述第一传送轮9的侧表面中间设有压力传感器10,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在所述转杆8的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箱11,所述第二电机箱11的内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有固定座12和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设有丝杆14且所述丝杆14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12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4的螺母外侧转动套设有螺母套15且所述螺母套15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连杆16,所述第一连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杆17,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7的上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电机箱11的上侧壁且设有第三连杆18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杆18的侧壁转动套设有第二传送轮1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滑轨20,所述滑轨20上滑动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相向一侧的侧壁且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设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的下侧壁滑动设有限位套23,所述限位套23的内部上下两侧壁分别转动设有滚轮24,所述底座1的下侧壁设有移动轮,所述主机箱4与所述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3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0之间电连接,所述主机箱4可操控所述第二电机13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可带动所述丝杆14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套1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连杆16上移,从而带动所述第
三连杆18上移,从而使得所述第三连杆18上套设的第二传送轮19与第一传送轮9相靠近,并将线缆慢慢夹紧,所述压力传感器10可测量线缆被夹持的力度并反馈给所述主机箱4,所述主机箱4控制所述第三连杆18的高度从而控制线缆被夹持力度处于合适值,以防止不同尺寸线缆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滑脱或卡死状况,所述第一传送轮9、第二传送轮19和限位套23均可根据需求调整数量。
[0018]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右端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滑动设有推杆25,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0019]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传送轮9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9的侧表面均设有弧形凹槽,以防止线缆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移位。
[0020]
具体而言,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7与所述第二电机箱11的上侧壁贯穿处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0021]
具体而言,所述滚轮24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套,以防止线缆滑脱。
[0022]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需先将生产线传送出的线缆穿过限位套23内设置的滚轮24之间的空隙,随后穿过第一传送轮9与第二传送轮19之间的空隙后送至模具处,主机箱4可操控第二电机13启动,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可带动丝杆14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套1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连杆16上移,从而带动第三连杆18上移,从而使得第三连杆18上套设的第二传送轮19与第一传送轮9相靠近,并将线缆慢慢夹紧,压力传感器10可测量线缆被夹持的力度并反馈给主机箱4,主机箱4控制第三连杆18的高度从而控制线缆被夹持力度处于合适值,以防止不同尺寸线缆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滑脱或卡死状况,随后使用者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带动转杆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轮9转动,对线缆进行传送,使用者可调节限位套23的高度和水平位移,使之在生产线与传送轮之间做过渡处理,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的生产线的高度和宽度,以防止生产线输送出的线缆与第一传送轮9和第二传送轮19的位置差距过大而造成线缆滑脱或与轮边发生磨擦的现象。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线缆支撑座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