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机构和上料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02-18 22:02:16|350|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和上料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接线盒组件的上料工序而言,都是采用手动安装,接线盒组件来料都是杂乱无章的放置的,接线盒组件缺少定位,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接线盒组件装配质量较低,同时也无法实现接线盒组件的自动化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盒组件无法精准定位的技术问题。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
[0005]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工装。
[0006]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用于接线盒组件的上料,接线盒组件包括两个接线盒和线缆,线缆连接于两个接线盒,上料机构包括:装卡板;两个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装卡板上,并被配置为分别装卡两个接线盒和线缆;两个定位组件中的任一定位组件均包括:定位件,设置于装卡板上,被配置为用于定位线缆和接线盒;装卡件设置于装卡板上,被配置为与定位件相配合以用于装卡接线盒。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上料机构可用于接线盒组件的装卡与上料,特别适用于包括两个接线盒和线缆的接线盒组件的装卡与上料。其中,接线盒组件的线缆连接于两个接线盒,而上料机构包括装卡板和设置在装卡板上的两个定位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接线盒组件装卡到装卡板上,并且两个接线盒通过两个定位组件分别定位,保证了两个接线盒在装卡板上的位置精确。此外,线缆与两个接线盒相连接,这样,当两个接线盒在装卡板上定位后,即可保证线缆在装卡板上的张紧程度和安装位置,实现整个接线盒组件的装卡和定位,保证接线盒组件中接线盒与线缆的位置摆放精度。
[0008]
此外,两个定位组件中的任一定位组件均包括配合使用的定位件和装卡件。其中,定位件和装卡件均设置在装卡板上,并且两者间隔设置,使得定位件与装卡件之间形成装卡位置,保证接线盒可放置在该装卡位置内。具体地,当接线盒放置在装卡位置后,接线盒与定位件相抵接,使得定位件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而装卡件与定位件配合使用,可装卡并顶紧接线盒,保证接线盒的位置稳定。
[0009]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料机构,通过装卡板与两个定位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对接线盒组件的精准定位和装卡,保证了接线盒组件在装卡板上的装卡位置精准,特别是保证了包括两个接线盒和线缆的接线盒组件的装卡与上料,适用于接线盒组件的自动化生产装配工序,并可应用于生产线与其他工装设备配合使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接线盒组件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定位组件中的一个定位组件还包括:调节件,设置于装卡板上,被配置为用于调节两个接线盒之间的距离。
[0012]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定位组件中的一个定位组件还包括调节件。其中,调节件设置在装卡板上,并可在上料机构使用过程中调节两个接线盒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的长度可能存在制造误差,而通过调节件的设计,可调节两个接线盒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两个接线盒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的长度相匹配,一方面保证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的张紧程度,另一方面避免这部分线缆受力损坏。
[0013]
此外,在装配接线盒组件的过程中,可先将一个接线盒通过一个定位组件卡接固定,而后由于另一侧的定位组件包括调节件,在装卡另一个接线盒时可存在一定的调节余量,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00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间隔设置于装卡板上,线缆穿过两个第一定位销之间的空隙;两个第二定位销,间隔设置于装卡板上,线缆穿过两个第一定位销之间的空隙。
[0015]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和两个第二定位销。其中,两个第一定位销设置在两个接线盒之间,可保证接线盒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两个第二定位销设置在接线盒的下方,可实现接线盒竖直方向上的限位。此外,两个第一定位销间隔设置,使得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的线缆可穿过两个第一定位销之间的空隙,进而通过两个第一定位销来整理并定位两个接线盒之间的线缆。两个第二定位销间隔设置,使得位于接线盒下方的线缆可穿过两个第二定位销之间的空隙,进而通过两个第二定位销来整理并定位接线盒下方的线缆。
[0016]
具体地,两个接线盒通过线缆相连接,且两个接线盒与线缆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在水平方向上,线缆可实现对两个接线盒的定位,使得两个接线盒不会相分离,第一定位销同样可实现对两个接线盒的定位,使得两个接线盒不会相靠近。
[0017]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装卡件包括:座体,设置于装卡板上;柱塞体,柱塞体能够在座体上伸缩,并被配置为用于与定位件配合装卡接线盒。
[0018]
在该技术方案中,装卡件包括座体和柱塞体。其中,装卡件设置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的连线一侧,柱塞体设置在座体内,并可朝向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的连线一侧伸缩。当工作人员放置或取下接线盒时,柱塞体缩回到座体内,便于用户操作;在装卡接线盒的过程中,柱塞体伸出座体并与接线盒相抵接,进而通过装卡件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的配合装卡接线盒。此外,通过座体和柱塞体的设计,使得该装卡位置可装卡不同尺寸的接线盒,提升了上料机构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0019]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还包括:限位件,设置于装卡板上,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并被配置为用于限位线缆。
[0020]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装卡板上,并且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限位件可用来限位两个接线盒之间的缆线。
[0021]
具体地,限位件包括夹持件,夹持件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在装卡接线盒组件的过程中,可利用夹持件夹持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进而通过该夹持件实现对线缆的夹持。
[0022]
具体地,限位件包括卡扣,卡扣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在装卡接线盒组件的过程中,可利用卡扣装卡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进而通过该卡扣实现对线缆的装卡。
[002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三定位销,设置于装卡板上,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并被配置为用于定位线缆。
[0024]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对第三定位销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每一对第三定位销间隔设置并形成空隙。在装卡接线盒组件的过程中,可将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放置在该空隙内,进而通过该空隙实现对线缆的限位。
[0025]
特别地,第三定位销、夹持件和卡扣配合使用,可通过第三定位销限位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通过夹持件和卡扣装卡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避免位于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部分线缆松脱或掉落,同时对该部分线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26]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上料工装,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上料机构;和工作台,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料机构的装卡板被配置为安装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驱动装置,与工作台相连接,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工作台转动以切换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
[002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料工装,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上料机构。因此,具有上述上料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0028]
此外,上料工装还包括工作台。其中,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装卡板能够安装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内,驱动装置与工作台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可驱动工作台运动,以切换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换位置。
[0029]
具体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可用于缓存接线盒组件。在上料机构使用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工位上料,待该工位上料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工作台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换位置。此时,可继续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中的另一个工位上料,同时对已经缓存有接线盒组件的工位进行下料。如此设计,可在两个工位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使得上料机构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对接线盒组件上料和下料,避免了工作过程中间断上料的情况出现,缩短了接线盒组件上料和下料的作业时间,进而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上料机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3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料工装还包括:隔离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位于隔离件的两侧。
[0032]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料工装还包括隔离件。其中,隔离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在工作台上形成了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通过合理的在工作台上设置隔离件,使得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分别位于隔离件的两侧。这样,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被隔离成两个区域,使得当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工位上料时,不会干扰另一个工位的下料,进而实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的工序作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003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装卡板分别与工作台和隔离件相连接,并相较于工作台的上端面倾斜设置。
[0034]
在该技术方案中,装卡板的上端与隔离件相连接,装卡板的下端与工作台相连接,并且装卡板相较于工作台的上端面倾斜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进而在工作人员上料时,使
得装卡板正对着工作人员。这样,可保证工作人员轻松地完成接线盒部件的上料工序,减小工作强度,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
[003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离件设置于工作台的中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位于工作台相对的两侧。
[0036]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隔离件设置于工作台的中部,当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工位完成上料工序,另一个完成下料工序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工作台运动,使得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切换位置,实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的位置的切换,此时对已经缓存有接线盒组件的工位进行下料处理,对下料完成的工位进行上料处理,进行实现连续上料和连续下料,减少了上料和下料的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37]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沿竖直方向,隔离件高于装卡板设置。
[0038]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沿竖直方向,隔离件高于装卡板设置,使得第一工位的操作区域和第二工位的操作区域相隔离,使得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进行下料时,不会妨碍工作人员对另一个工位进行上料,进而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独立地进行各自工序作业,保证始终在安全区域对装卡板上料和下料,保证了上料和下料的有序进行;同时,便于装卡板连接在隔离件上,简化装卡板的安装工艺。
[0039]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上料工装包括上料侧,上料侧被配置为用于装卡接线盒组件至装卡板;下料侧,下料侧被配置为用于对装卡板上的接线盒组件进行下料;其中,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位于上料侧,另一个位于下料侧;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驱动工作台转动,以实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上料侧和下料侧之间转换。
[0040]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料工装包括上料侧和下料侧。其中,驱动装置可驱动工作台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上料侧和下料侧之间转换。当第一工位处于上料侧时,第二工位处于下料侧。此时便可通过第一工位上料并缓存接线盒组件,从第二工位下料并卸载接线盒组件。当第二工位处于上料侧时,第一工位处于下料侧。此时便可通过第二工位上料并缓存接线盒组件,从第一工位下料并卸载接线盒组件。
[004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上料工装还包括:架体,工作台设置于架体上,驱动装置设置于架体上。
[0042]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料机构还包括架体。其中,架体上设置工作台和驱动装置,架体支撑工作台,保证了工作台和驱动装置的稳定安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工作台运动,实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上料侧和下料侧之间转换,进而保证上料机构同步上料和下料,实现连续供应接线盒组件。同时,架体提高了工作台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在装卡板对接线盒组件上料,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43]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主视图;
[0046]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48]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4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主视图;
[0050]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51]
图7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d处局部放大图;
[0052]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料工装的主视图;
[0053]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料工装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料工装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56]
100上料机构,102装卡板,104装卡件,106调节件,108第一定位销,110第二定位销,112座体,114柱塞体,116卡扣,118第三定位销,120避让孔,122夹持件,202工作台,204第一工位,206第二工位,208驱动装置,210隔离件,212架体,300接线盒组件,302接线盒,304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8]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59]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和上料工装。
[0060]
实施例一:
[006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100,该上料机构100可用于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特别适用于包括两个接线盒302和线缆304的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其中,接线盒组件300的线缆304连接于两个接线盒302,而上料机构100包括装卡板102和设置在装卡板102上的两个定位组件。
[0062]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接线盒组件300装卡到装卡板102上,并且两个接线盒302通过两个定位组件分别定位,保证了两个接线盒302在装卡板102上的位置精确。此外,线缆304与两个接线盒302相连接,并且是固定连接。这样,当两个接线盒302在装卡板102上定位后,即可保证线缆304在装卡板102上的张紧程度和安装位置,实现整个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和定位,保证接线盒组件300中接线盒302与线缆304的位置摆放精度。
[0063]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定位组件中的任一定位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定位件和装卡件104。其中,定位件和装卡件104均设置在装卡板102上,并且两者间隔设置,使得定位件与装卡件104之间形成装卡位置,接线盒302可放置在该装卡位置内。具体地,当接线盒302放置在装卡位置后,接线盒302与定位件相抵接,使得定位件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而装卡件104与定位件配合使用,可装卡并顶紧接线盒302,保证接线盒302的位置稳定。
[0064]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机构100,通过装卡板102与两个定位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对接线盒组件300的精准定位和装卡,保证了接线盒组件300在装卡板102上的装卡位置精准,特别是保证了包括两个接线盒302和线缆304的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适用于接线盒组件300的自动化生产装配工序,并可应用于生产线与其他工装设备配合使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接线盒组件300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
[0065]
实施例二:
[0066]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100,该上料机构100可用于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特别适用于包括两个接线盒302和线缆304的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其中,接线盒组件300的线缆304连接于两个接线盒302,而上料机构100包括装卡板102和设置在装卡板102上的两个定位组件。
[0067]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和两个第二定位销110。两个第一定位销108设置在两个接线盒302之间,可保证接线盒302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两个第二定位销110设置在接线盒302的下方,可实现接线盒302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0068]
此外,两个第一定位销108间隔设置,使得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线缆304可穿过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之间的空隙,进而通过两个第一定位销108来整理并定位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线缆304。两个第二定位销110间隔设置,使得位于接线盒302下方的线缆304可穿过两个第二定位销110之间的空隙,进而通过两个第二定位销110来整理并定位接线盒302下方的线缆304。
[0069]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两个接线盒302通过线缆304相连接,且两个接线盒302与线缆304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在水平方向上,线缆304可实现对两个接线盒302的定位,使得两个接线盒302不会相分离,第一定位销108同样可实现对两个接线盒302的定位,使得两个接线盒302不会相靠近。
[007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装卡件104包括座体112和柱塞体114。装卡件104设置在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的连线一侧,柱塞体114设置在座体112内,并可朝向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的连线一侧伸缩。
[0071]
当工作人员放置或取下接线盒302时,柱塞体114缩回到座体112内,便于用户操作;在装卡接线盒302的过程中,柱塞体114伸出座体112并与接线盒302相抵接,进而通过装卡件104与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的配合装卡接线盒302。此外,通过座体112和柱塞体114的设计,使得该装卡位置可装卡不同尺寸的接线盒302,提升了上料机构100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0072]
实施例三:
[0073]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100,该上料机构100可用于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特别适用于包括两个接线盒302和线缆304的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其中,接线盒组件300的线缆304连接于两个接线盒302,而上料机构100包括装卡板102和设置在装卡板102上的两个定位组件。
[0074]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位于左侧的一个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两个第二定位销110和装卡件104。其中,第一定位销108、第二定位销110和装卡件104均设置在装卡板102上,使得第一定位销108、第二定位销110与装卡件104之间形成装卡位置,接线
盒302可放置在该装卡位置内。具体地,当接线盒302放置在装卡位置后,接线盒302与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相抵接,使得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而装卡件104与第一定位销108和第二定位销110配合使用,可装卡并顶紧接线盒302,保证接线盒302的位置稳定。
[0075]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位于右侧的一个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调节件106和装卡件104。其中,调节件106和装卡件104设置在装卡板102相对的两侧,并且在装卡板102上下分布;第一定位销108位于调节件106和装卡件104的左侧。在安装右侧的接线盒302时,可将先将接线盒302放置到调节件106内,并可调节该接线盒302处于合适的位置,使得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线缆304的张紧程度,并且使得该接线盒302与第一定位销108抵靠限位,而后通过装卡件104配合调节件106装卡该接线盒302。
[0076]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机构100中通过调节件106的设置,使得位于右侧的接线盒302可作为活动端使用,该接线盒302的位置可以调节,工作人员在装配过程中可调节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的长度在制造时可能存在误差,而通过调节件106的设计,可调节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的长度相匹配,一方面保证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的张紧程度,另一方面避免这部分线缆304受力损坏。
[0077]
具体地,如图7所示,调节件106为夹板,夹板设置在装卡板102上并形成滑道,右侧的接线盒302部分设置在滑道内,并可朝向左侧的接线盒302滑动。
[0078]
实施例四:
[0079]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100,该上料机构100可用于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特别适用于包括两个接线盒302和线缆304的接线盒组件300的装卡与上料。其中,接线盒组件300的线缆304连接于两个接线盒302,而上料机构100包括装卡板102和设置在装卡板102上的两个定位组件。
[008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和两个第二定位销110。两个第一定位销108设置在两个接线盒302之间,可保证接线盒302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同时保证对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的定位,两个第二定位销110设置在接线盒302的下方,可实现接线盒302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同时保证对接线盒302下方的部分线缆304的定位。
[0081]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定位组件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装卡板102上,并且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限位件可用来限位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缆线。此外,至少一对第三定位销118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一对第三定位销118间隔设置并形成空隙。在装卡接线盒组件300的过程中,可将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放置在该空隙内,进而通过该空隙实现对线缆304的限位。
[0082]
具体地,如图4所示,限位件包括夹持件122,夹持件122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在装卡接线盒组件300的过程中,可利用夹持件122夹持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进而通过该夹持件122实现对线缆304的夹持。
[0083]
具体地,如图3所示,限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卡扣116,卡扣116,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在装卡接线盒组件300的过程中,可利用卡扣116装卡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
304,进而通过该卡扣116实现对线缆304的装卡。
[0084]
特别地,第三定位销118、夹持件122和卡扣116配合使用,可通过第三定位销118限位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并通过夹持件122和卡扣116装卡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避免位于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松脱或掉落,同时对该部分线缆30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85]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装卡板102上设置有避让孔120,通过避让孔120还避让接线盒302上凸出的结构。
[0086]
实施例五:
[0087]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工装,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和工作台202。
[0088]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工装,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上料机构100。因此,具有上述上料机构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0089]
此外,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上料工装还包括工作台202。如图1所示,工作台202包括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装卡板102能够安装在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内,驱动装置208与工作台202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208可驱动工作台202运动,以切换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交换位置。
[0090]
具体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均可用于缓存接线盒组件300。在上料机构100使用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一个工位上料,待该工位上料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交换位置。此时,可继续在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另一个工位上料,同时对已经缓存有接线盒组件300的工位进行下料。如此设计,可在两个工位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使得上料机构100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对接线盒组件300上料和下料,避免了工作过程中间断上料的情况出现,缩短了接线盒组件300上料和下料的作业时间,进而提高了上料机构100的工作效率。
[0091]
实施例六:
[0092]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工装,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和工作台202。
[0093]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工装,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因此,具有上述上料机构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009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上料工装还包括工作台202,隔离件210设置在工作台202上,并且在工作台202上形成了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通过合理的在工作台202上设置隔离件210,使得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分别位于隔离件210的两侧。这样,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被隔离成两个区域,使得当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一个工位上料时,不会干扰另一个工位的下料,进而实现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的工序作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0095]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装卡板102的上端与隔离件210相连接,装卡板102的下端与工作台202相连接,并且装卡板102相较于工作台202的上端面倾斜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进而在工作人员上料时,使得装卡板102正对着工作人员。这样,可保证工作人员轻松地完成接线盒302部件的上料工序,减小工作强度,进而减少工作
人员的体力消耗。
[0096]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隔离件210设置于工作台202的中部,当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一个工位完成上料工序,另一个完成下料工序后,通过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运动,使得第一工位204与第二工位206切换位置,实现第一工位204与第二工位206的位置的切换,此时对已经缓存有接线盒组件300的工位进行下料处理,对下料完成的工位进行上料处理,进行实现连续上料和连续下料,减少了上料和下料的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97]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沿竖直方向,隔离件210高于装卡板102设置,使得第一工位204的操作区域和第二工位206的操作区域相隔离,使得第一工位204或第二工位206进行下料时,不会妨碍工作人员对另一个工位进行上料,进而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独立地进行各自工序作业,保证始终在安全区域对装卡板102上料和下料,保证了上料和下料的有序进行;同时,便于装卡板102连接在隔离件210上,简化装卡板102的安装工艺。
[0098]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上料工装包括上料侧和下料侧。其中,驱动装置208可驱动工作台202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在上料侧和下料侧之间转换。当第一工位204处于上料侧时,第二工位206处于下料侧。此时便可通过第一工位204上料并缓存接线盒组件300,从第二工位206下料并卸载接线盒组件300。当第二工位206处于上料侧时,第一工位204处于下料侧。此时便可通过第二工位206上料并缓存接线盒组件300,从第一工位204下料并卸载接线盒组件300。
[0099]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上料工装还包括架体212。其中,架体212上设置工作台202和驱动装置208,架体212支撑工作台202,保证了工作台202和驱动装置208的稳定安装。驱动装置208能够驱动工作台202运动,实现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在上料侧和下料侧之间转换,进而保证上料机构100同步上料和下料,实现连续供应接线盒组件300。同时,架体212提高了工作台202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在装卡板102对接线盒组件300上料,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100]
具体实施例一:
[0101]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上料工装主要包括工作台202、第一工位204、第二工位206和隔离件210等。其中,隔离件210设置在工作台202上,并将工作台202分为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装卡板102能够放置到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使得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都可以缓存多个接线盒组件300。这样,在上料工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一个作为上料端使用,另一个作为下料端使用,并通过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转动,以切换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
[0102]
此外,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装卡板1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组件。每一个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两个第二定位销110和一个装卡件104,第一定位销108与第二定位销110和一个装卡件104之间形成了装卡位置。在上料机构100工作过程中,可将接线盒组件300的接线盒302放置在装卡位置内,并通过装卡件104的柱塞体114夹紧接线盒302。
[0103]
此外,如图3所示,接线盒组件300的线缆304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之间的空隙、以及两个第二定位销110之间的空隙。而考虑到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的
长度,如图3和图4所示,在装卡板102上还设置有夹持件122、卡扣116和至少一对第三定位销118,使得两个接线盒302之间的部分线缆304分别通过夹持件122、卡扣116和至少一对第三定位销118之间的空隙定位。
[0104]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工装,其工作流程如下:工作人员将接线盒组件300放置到第一工位204上,放置完成后,控制驱动装置208运行,第一工位204旋转180
°
进入工作区域。工作人员继续将接线盒组件300放置在第二工位206上,放置完成后离开,待第一工位204接线盒组件300用尽后,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翻转,使用第二工位206的接线盒组件300。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供应接线盒组件300。
[0105]
具体实施例二:
[0106]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上料工装主要包括工作台202、第一工位204、第二工位206和隔离件210等。其中,隔离件210设置在工作台202上,并将工作台202分为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装卡板102能够放置到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使得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都可以缓存多个接线盒组件300。这样,在上料工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中的一个作为上料端使用,另一个作为下料端使用,并通过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转动,以切换第一工位204和第二工位206。
[0107]
此外,如图5所示,在装卡板1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组件。其中,如图6所示,左侧的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两个第二定位销110和一个装卡件104,第一定位销108与第二定位销110和一个装卡件104之间形成了装卡位置。在上料工装工作过程中,可将接线盒组件300中左侧的一个接线盒302放置在该装卡位置内,并通过装卡件104的柱塞体114夹紧接线盒302。如图7所示,右侧的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销108、一个装卡件104和夹板,夹板与装卡板102之间形成了滑道,将接线盒组件300中右侧的接线盒302放置在该滑道内,使得右侧的接线盒302可朝向左侧的接线盒302移动。
[0108]
特别地,由于两个接线盒302中间的线缆304的尺寸有偏差,通过夹板与装卡板102之间形成滑道,有效解决了两个接线盒302中间的线缆304的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
[0109]
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需保证夹板与装卡板102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滑道内部分接线盒302的厚度,使得接线盒302与滑道之间为紧配合。这样,在工作人员没有手动移动该接线盒302时,接线盒302可稳定处于滑道处,并且接线盒302不会沿滑道移动,保证接线盒302在装卡板102上的精准定位。
[0110]
本实施例提出的上料机构100,其工作流程如下:工作人员将接线盒组件300放置到第一工位204上,放置完成后,控制驱动装置208运行,第一工位204旋转180
°
进入工作区域。工作人员继续将接线盒组件300放置在第二工位206上,放置完成后离开,待第一工位204接线盒组件300用尽后,驱动装置208驱动工作台202翻转,使用第二工位206的接线盒组件300。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供应接线盒组件300。
[011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11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1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