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工业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车辆作业时处于低速行驶状态,车架承受载荷较大,且多为冲击载荷,车架与车桥采用直接刚性连接方式,没有减振系统,车辆本身自行驶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40km/h。但对于某些应急任务工况的长距离两地分别进行物资装卸作业时,单纯靠低平板运输工业车辆,无形中增加了额外设备和展开撤收时间,不利于应急任务的完成,如果提高工业车辆本身的自行驶速度,达到80km/h以上的公路行驶速度,不依靠低平板运输,工业车辆就能满足长距离两地分别进行物资装卸作业的应急任务需求。为保证工业车辆高速行驶时的舒适性与行驶平顺性,车架与车桥应采用弹性连接方式,具备良好的减振功能,这种情况下,工业车辆既要满足低速作业要求,同时又必须具备公路高速行驶能力。因此要求工业车辆车架与车桥的连接应同时具备刚性和弹性两种连接方式,并能确保两种连接方式转换迅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当车架与前车桥处于弹性连接状态时,工业车辆高速行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行驶平顺性,当车架与前车桥处于刚性连接时,工业车辆可低速行驶,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包括车架,车架前端的下方通过板簧连接有前车桥;车架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两根纵梁的前端左右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使车架与前车桥之间的连接方式在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每组切换组件包含切换油缸、水平拐臂件、推拉杆、垂直上板和垂直下板;切换油缸的水平铰接在纵梁上,水平拐臂件的中部铰接在纵梁上,切换油缸位于所述水平拐臂件的后方;垂直上板的上端铰接在纵梁上,垂直下板的下端铰接在前车桥上,垂直上板的下端和垂直下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水平拐臂件的一端与切换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水平拐臂件的另一端连接推拉杆的尾端,推拉杆的前端铰接在第一铰接轴上;当垂直上板与垂直下板在竖直方向共线时,车架与前车桥之间为刚性连接;当垂直上板与垂直下板在竖直方向不共线时,车架与前车桥之间为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纵梁的内侧面设置有油缸支座,纵梁的外侧面设置有拐臂支座;切换油缸铰接于油缸支座上,水平拐臂件铰接于拐臂支座上。
进一步的,板簧与纵梁之间设置有减振器。
进一步的,水平拐臂件包含驱动臂和从动臂,驱动臂和从动臂之间的夹角为150°。
进一步的,垂直下板的长度大于垂直上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车架与前车桥具有刚性连接和弹性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工业车辆高速行驶时采用弹性连接,具备良好的减振功能,工业车辆到达作业区域切换成刚性连接,工业车辆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节省了额外运送工程车辆的运输车辆,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应用于一种工程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架与前车桥刚性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车架与前车桥刚性连接时在a-a剖面处的向视图;
图4为图1中车架与前车桥弹性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车架与前车桥刚性连接时在b-b剖面处的向视图;
图6为水平拐臂件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在以上图中:
1纵梁;2板簧;3前车桥;4切换油缸;5水平拐臂件;501驱动臂;502从动臂;6推拉杆;7垂直上板;8垂直下板;9第一铰接轴;10油缸支座;11拐臂支座;12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工业车辆作业时处于低速行驶状态,车架承受载荷较大,且多为冲击载荷,车架与车桥采用直接刚性连接方式,没有减振系统,车辆本身自行驶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40km/h。但对于某些应急任务工况的长距离两地分别进行物资装卸作业时,单纯靠低平板运输工业车辆,无形中增加了额外设备和展开撤收时间,不利于应急任务的完成,如果提高工业车辆本身的自行驶速度,达到80km/h以上的公路行驶速度,不依靠低平板运输,工业车辆就能满足长距离两地分别进行物资装卸作业的应急任务需求。为保证工业车辆高速行驶时的舒适性与行驶平顺性,车架与车桥应采用弹性连接方式,具备良好的减振功能,这种情况下,工业车辆既要满足低速作业要求,同时又必须具备公路高速行驶能力。因此要求工业车辆车架与车桥的连接应同时具备刚性和弹性两种连接方式,并能确保两种连接方式转换迅速,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在快速行驶时,车架与前车桥弹性连接,车速可达到80km/h以上的公路行驶速度,到达现场工作区域后,车架与前车桥弹性连接切换至刚性连接,满足现场区域的物资装卸低速行驶作业要求。
请参考图1,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端的下方通过板簧2连接有前车桥3;所述车架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1,两根所述纵梁1的前端左右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使车架与前车桥3之间的连接方式在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之间切换。
以上实施例中,车架与前车桥3之间有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连接方式,通过切换组件可以快速实现车架与前车桥3的连接方式。当车架与前车桥3处于弹性连接方式时,车速可达80km/h以上,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到达工作区域后,将车架与前车桥3切换至刚性连接方式,以满足工作区域的低速行驶作业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车架与前车桥3具备两种连接方式,节省了额外运送工程车辆的运输车辆,节约了成本。
参考图1、图2和图3,进一步地,具体的,每组所述切换组件包含切换油缸4、水平拐臂件5、推拉杆6、垂直上板7和垂直下板8;所述切换油缸4的水平铰接在所述纵梁1上,所述水平拐臂件5的中部铰接在所述纵梁1上,所述切换油缸4位于所述水平拐臂件5的后方;垂直上板7的上端铰接在纵梁1上,垂直下板8的下端铰接在前车桥3上,垂直上板7的下端和垂直下板8的上端通过第一铰接轴9铰接;所述水平拐臂件5的一端与切换油缸4的活塞杆铰接,水平拐臂件5的另一端连接推拉杆6的尾端,推拉杆6的前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轴9上;
参考图2和图3,具体的,切换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水平拐臂件5旋转,水平拐臂件5牵引推拉杆6,推拉杆6牵引第一铰接轴9,当所述垂直上板7与垂直下板8在竖直方向共线时,所述车架与前车桥3之间为刚性连接,此时板簧2不起作用,工程车辆行驶速度较慢,可以承受较大冲击载荷;参考图4和图5,切换油缸4的活塞杆缩回,水平拐臂件5旋转,推动推拉杆6向前移动,推拉杆6向前推动第一铰接轴9,当所述垂直上板7与垂直下板8在竖直方向不共线时,所述车架与前车桥3之间为弹性连接,此时板簧2起减振作用,工程车辆可以高速行驶,满足舒适性与行驶平稳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纵梁1的内侧面设置有油缸支座10,所述纵梁1的外侧面设置有拐臂支座11;所述切换油缸4铰接于所述油缸支座10上,所述水平拐臂件5铰接于所述拐臂支座11上。
以上实施例中,在每根纵梁1的内侧面设置油缸支座10,在每根纵梁1的外侧面设置拐臂支座11,使切换油缸4处于纵梁1内侧,使垂直上板7和垂直下板8处于纵梁1外侧,中间通过水平拐臂件5和推拉杆6连接,更加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3,为了提高车架与前车桥3之间的减振性能,所述板簧2与纵梁1之间设置有减振器12。
进一步地,参考图6,所述水平拐臂件5包含驱动臂501和从动臂502,所述驱动臂501和从动臂502之间的夹角为150°。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下板8的长度大于垂直上板7的长度。
示例性的,以下为可切换车架与前车桥连接方式的车架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车架与前车桥3由弹性连接切换至刚性连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车辆液压系统,向安装在每个纵梁1上的切换油缸4内输入液压油,切换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水平拐臂件5旋转,水平拐臂件5带动推拉杆6向后移动,牵引第一铰接轴9向后移动;
步骤二、当垂直上板7与垂直下板8在竖直方向共线时,锁闭车辆液压系统的油路,车架与前车桥3由弹性连接切换为刚性连接;
步骤三、当工程车辆作业完成,再次启动车辆液压系统,打开车辆液压系统的油路,将切换油缸4内的液压油输出,切换油缸4的活塞杆缩回,驱动水平拐臂件5旋转,水平拐臂件5带动推拉杆6向前移动,推动第一铰接轴9向前移动;
步骤四、当垂直上板7与垂直下板8在竖直方向不共线时,锁闭车辆液压系统油路,车架与前车桥3由刚性连接切换为弹性连接。
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