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双体倒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2021-02-08 08:02:15|366|起点商标网
一种双体倒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及三轮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体倒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侧三轮这一车型出现的年代比较早,最初作为军队弥补轻型车辆不足而改进形成,又因为其重量轻便,价格相对低廉,所以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大范围使用。侧三轮采用一般意义的二轮摩托车为主要结构,一侧加挂了边斗座舱和支撑边斗座舱的第三轮胎所组成,后轮与前轮在前后同一水平线,后轮负责提供行驶动力,前轮负责转向,侧轮负责支撑挎斗座舱,这种结构导致车辆左右两侧结构差别巨大,重量分配、平衡性不一致,导致中高速刹车容易跑偏,中高速小半径右转因重心物理偏移,容易发生第三轮反弹而引发翻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体倒三轮摩托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体倒三轮摩托车,包括有车架、车轮、发动机以及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居中设置在两前车轮中间位置后方的后车轮,两前车轮对称分布在车架前端左右两侧,所述后车轮连接于车架后方,发动机、传动系统、边斗座舱、驾驶员鞍座、油箱均设置在车架上方,并且油箱和驾驶员鞍座与边斗座舱分体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发动机位于油箱和驾驶员鞍座一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车架主要由中车架、固定连接于中车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所述第一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架,油箱和驾驶员鞍座均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方,所述边斗座舱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上方,所述发动机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并且两前车轮对称连接于中车架前端左右两侧,后车轮连接于中车架后端。

优选的,所述中车架后端设置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与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车架还包括位于后车轮上方的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坐垫。

优选的,所述中车架通过后单边摇臂与后车轮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端依次相连的变速箱、分动箱以及分别连接于分动箱两动力输出轴的差速器和伞型齿轮保护箱,所述差速器两前驱全浮式半轴分别与两前车轮传动相连,所述伞型齿轮保护箱与后车轮传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伞型齿轮保护箱与后车轮之间依次连接有后驱传动轴、万向节保护套、后驱全浮式半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整体装置采用分体式倒三轮结构,双前车轮沿中车架前端对称分布、后车轮居中布置在车架后方,并且边斗座舱与驾驶员鞍座分体设置,使得整车平衡性得到极大改善,相对于侧三轮刹车难度降低,转向稳定性大大提高,克服了传统侧三轮摩托车的高速刹车跑偏问题和高速小半径右转容易反弹造成翻车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正三轮摩托车的中高速、小半径转弯,因重心改变而造成内侧后轮离地,甚至侧翻的问题;相对于正三轮摩托车,倒三轮结构有正向行驶更稳定的优点。现有的正三轮摩托车正向行驶,如遇突发情况需要紧急转向的情况下,面对重心突然变化,很容易出现大幅度车身摇摆,可能引发失控与翻车,倒三轮由于两轮在前可以支撑住此类情况下的车身摇摆,失控风险大大降低;另外,车架后方还设置有坐垫支架和坐垫,相较于现有的倒三轮或者侧三轮,搭载人员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视图

图3为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中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101-中车架,102-第一支架,103-第二支架,104-第三支架,105-后支架,106-坐垫支架,2-前车轮,3-后车轮,4-边斗座舱,5-发动机,6-油箱,7-驾驶员鞍座,8-方向把杆,9-变速箱,10-分动箱,11-伞型齿轮保护箱,12-后驱传动轴,13-万向节保护套,14-后驱全浮式半轴,15-差速器,16-储物箱,17-后单边摇臂,18-前摇臂,19-备胎,20-消音器,21-前驱传动轴,22-球笼,23-前驱全浮式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1-5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的双体倒三轮摩托车,主要包括车架1、两个前车轮2、后车轮3、边斗座舱4、发动机5、油箱6、驾驶员鞍座7、传动系统。

车架1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中车架101、焊接连接于中车架10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02上方的第三支架104、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3后方的后支架105、固定连接于后支架105上方并且位于后车轮3上方的坐垫支架106,第一支架102焊接连接于中车架101的左侧,用于安装放置发动机5和部分传动部件,第二支架103固定连接于中车架101的右侧,用于安装边斗座舱4,边斗座舱4内设置有乘员座椅,第一支架102上方还焊接有第三支架104,油箱6和驾驶员鞍座7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架104上方并且前后方向分布,第三支架104前端上部用于安装方向把杆8,后支架105则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02和第二支架103的后方,并且后支架105整体呈框架结构将后车轮的左右两侧包裹,后车轮3左右两侧的后支架10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储物箱16,坐垫支架106焊接在后支架105的上方,并且坐垫支架106位于后车轮3上方前侧,坐垫支架106上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鞍座,左侧鞍座与驾驶员鞍座7之间还设置有乘员扶手,所述乘员扶手与第三支架104固定连接,另外,储物箱16固定连接于后支架105上,备胎19位于储物箱16上方,并且与后支架105固定相连。

如图4所示,中车架101前后方向分布,两个前车轮2对称设置在中车架101前方左右两侧,前车轮2通过转动轴、前摇臂18与中车架101前端转动相连,而后车轮3则通过后单边摇臂17连接于中车架101的正后方。

传动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变速箱9、分动箱10、伞型齿轮保护箱11、后驱传动轴12、万向节保护套13、后驱全浮式半轴14以及差速器15,发动机5固定在第一支架102上方,发动机5后端连接有位于后支架105上方的消音器20,并且发动机5的动力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变速箱9和分动箱10,变速箱9位于第一支架102上方,分动箱10位于中车架101上方前部,分动箱10前端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前驱传动轴21与差速器15的动力输入端相连,差速器15左右两侧的前驱全浮式半轴23则分别与两前车轮2上的球笼22传动相连,分动箱10右端的动力输出轴则与伞型齿轮保护箱11相连,伞型齿轮保护箱11依次连接有后驱传动轴12、万向节保护套13以及后驱全浮式半轴14,后驱全浮式半轴14与后车轮3传动相连,通过上述传动系统可以方便的同时驱动两前车轮2以及后车轮3,当然,也可采用常规的前驱、后驱等方式,驱动系统除了采用发动机单独驱动,也可以采用混动方式进行驱动。

本装置还包括了电气系统、制动系统、供油系统、悬挂系统、操纵系统等的常规系统装置,因此不过多赘述,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车轮2、居中布置的后车轮3以及分体式边斗座舱4和油箱6、发动机5的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车辆行驶更加平稳,本装置不仅增加了载员人数,而且克服了侧三轮平衡性不一致,导致中高速刹车容易跑偏,中高速小半径右转因重心物理偏移、容易发生第三轮反弹而引发翻车事故的缺陷,相对于正三轮、倒三轮有正向行驶更稳定的优点,现有的正三轮正向行驶,如遇突发情况需要紧急转向的情况下,面对重心突然变化,很容易出现大幅度车身摇摆,可能引发失控与翻车,倒三轮由于两轮在前可以支撑住此类情况下的车身摇摆,失控风险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