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搬运车的驱动转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市面卧式驱动机械转向装置没有减震,对路面要求高。可以小幅度或者不能调节驱动对地面的压力,行走易打滑。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包括手柄、转向座、上轴承座、转轴和下轴承座,所述手柄通过连接板座固定在转向连接杆上,所述转向连接杆与转向座铰接,所述转向座内部有气弹簧和微动开关,所述转向座与转轴通过螺丝紧配固定,所述转轴的上下端分别套接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固定在驱动固定座的上端,所述驱动固定座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转轴上还依次套接有位于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的弹簧、弹簧挡圈和弹簧调节座,所述弹簧调节座通过调节垫固定螺丝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弹簧调节座的下端螺接有弹簧预紧螺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弹簧用于保证手柄不受力时手柄呈竖直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微动开关用于保证操作时手柄与转轴呈现60度夹角才通电,人摔倒或松手都不通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向座起到对转轴的轴向限位的作用,所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用于限制转轴做轴向和旋转运动,所述弹簧和弹簧调节座可以调节弹簧预紧螺母轴向向下的压力,以增加驱动轮对地面的摩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包括手柄、转向连接杆、转向座、上轴承座(焊接在车架上)、弹簧、弹簧调节座、下轴承座(焊接在车架上)和转轴等,使得该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加工精度低,使用时对路面的平整度要求底,安装后可根据驱动轮磨损情况调节弹簧的预紧力,此设计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转向连接杆、3转向座、4上轴承座、5弹簧、6弹簧挡圈、7弹簧调节座、8转轴、9下轴承座、10驱动固定座、11驱动轮、12气弹簧、13微动开关、14调节垫固定螺丝、15弹簧预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驱动转向连接结构,包括手柄1、转向座3、上轴承座4、转轴8和下轴承座9,所述手柄1通过连接板座固定在转向连接杆2上,所述转向连接杆2与转向座3铰接,所述转向座3内部有气弹簧12和微动开关13,所述转向座3与转轴8通过螺丝紧配固定,所述转轴8的上下端分别套接有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9,所述下轴承座9固定在驱动固定座10的上端,所述驱动固定座10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轮11,所述转轴8上还依次套接有位于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9之间的弹簧5、弹簧挡圈6和弹簧调节座7,所述弹簧调节座7通过调节垫固定螺丝14固定在转轴8上,所述弹簧调节座7的下端螺接有弹簧预紧螺母15。
具体的,所述气弹簧12用于保证手柄1不受力时手柄1呈竖直状态。
具体的,所述微动开关13用于保证操作时手柄1与转轴8呈现60度夹角才通电,人摔倒或松手都不通电。
具体的,所述转向座3起到对转轴8的轴向限位的作用,所述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9用于限制转轴8做轴向和旋转运动,所述弹簧5和弹簧调节座7可以调节弹簧预紧螺母15轴向向下的压力,以增加驱动轮11对地面的摩擦。
具体的,使用时,所述手柄1通过连接板座固定在转向连接杆2上,转向连接杆2与转向座3铰接,转向座3内部有气弹簧12和微动开关13,气弹簧12用于保证手柄1不受力时手柄1呈竖直状态,微动开关13用于保证操作时手柄1与转轴8呈现60度夹角才通电,人摔倒或松手都不通电;
转向座3起到对转轴8的轴向限位的作用,所述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9用于限制转轴8做轴向和旋转运动,所述弹簧5和弹簧调节座7可以调节弹簧预紧螺母15轴向向下的压力,以增加驱动轮11对地面的摩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