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导轨电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2021-02-05 08:02:47|155|起点商标网
一种导轨电车车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导轨电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轨电车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轨电车的车体在成型时,是通过现场将构成车体的多块板件利用吊装设备进行组装,现场焊接固定在一起,在进行车体成型时会因为需要焊接的板件数量多,现场组装焊接,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组装的效率低,且现场焊接的方式由于板件数量多,容易焊接出错,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导轨电车车体成型时需要多块板现场吊装焊接导致的组装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导轨电车车体结构,在进行组装时,将车体设置成几个模块先成型,然后再将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固定即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导轨电车车体,包括有:

车顶模块,所述车顶模块一端设置有从车顶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搭载部;包括有:车顶本体,其为弧形;

和连接在所述车顶本体两侧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承载设备的第一安装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搭载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厚度大于车顶本体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车顶本体之间形成有导流部;

底架模块,包括有:底架本体,所述底架本体包括有多个第三型材和连接在多个第三型材两端的第二型材,多个第三型材之间插接,第三型材和第二型材插接,所述第二型材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

连接在所述底架本体两侧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搭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所述第二延伸承载在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

分别连接在底架本体端部的第三连接件;

以及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底部形成有避让空间;

侧墙模块,设置有2组,分别位于车顶的两侧,包括有:

第一侧墙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侧墙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

第二侧墙支撑件,第二侧墙支撑件位于第一侧墙支撑件下方并其连接;

第五连接件,沿车体高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墙支撑件和第二侧墙支撑件的一侧连接固定;

端墙模块,包括有:

弯折的端墙基体,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2个端墙基体之间形成通道;

以及连接在端墙基体上的第六连接件;

第一承载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墙基体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端墙基体;

第二承载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墙基体顶部且连接在2个端墙基体之间;

其中,所述车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搭载部搭设所述第二承载件上并与其焊接固定;

所述车顶模块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搭载部搭载在对应侧侧墙模块的第一侧墙支撑件上,第一侧墙支撑件的第一承载部承载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并与其焊接固定;所述侧墙模块和所述端墙模块通过所述第五连接件和所述第六连接件搭接配合后焊接固定;

所述侧墙模块通过第二侧墙支撑件和底架模块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插接配合后焊接固定;

所述底架模块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插接配合固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车体骨架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五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承载部,在所述第六连接件上设有第三搭载部,所述第五连接件通过第二承载部承载在所述第六连接件底部,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第三搭载部搭载在所述第五连接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墙支撑件上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一卡凸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凸,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对应的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插入到对应的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车顶本体包括有:第一型材,设置有多个,相邻的第一型材之间相互插接,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一连接件相互插接,沿从车顶本体的中心到第一连接件的方向多个第一型材对应的顶面的高度逐渐变小,在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挂设设备的挂设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横截面为梯形,其内部形成有中空腔体,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任相邻的加强筋和第一连接件之间均形成有三角形框。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第三型材的其中一个第三型材上设置有插装槽,在另一个第三型材上设有插装凸起,相邻的2个第三型材之间通过插装槽和插装凸起的配合插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侧墙模块上形成有窗口和门体安装口,在门体安装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分别与第一侧墙支撑件和第二侧墙支撑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形成的通道对应的上部分的宽度大于下部分的宽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端挡件,其固定连接在与所述端墙模块相对侧的车顶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有实心的承载段和与所述承载段连接的插接段,在所述插接段内形成有中空的腔体,在所述插接段上设置有第一插装部;在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装部配合第二插装部,所述第一承载件通过所述第一插装部和所述第二插装部配合实现与第四连接件的插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轨电车车体,包括有车顶模块、底架模块、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在连接时,可将所述车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搭载部搭设所述第二承载件上并与其焊接固定;所述车顶模块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搭载部搭载在对应侧侧墙模块的第一侧墙支撑件上,第一侧墙支撑件的第一承载部承载在所述车顶模块底部并与其焊接固定;所述侧墙模块和所述端墙模块通过所述第五连接件和所述第六连接件搭接配合后焊接固定;所述侧墙模块通过第二侧墙支撑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插接配合;所述车底架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插接在所述第一承载件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通过将车体结构进行模块化设置,可实现导轨电车车体的快速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底架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底架模块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车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e-e向剖视图;

图10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端墙模块的主视图;

图11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端墙模块的俯视图;

图12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侧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车顶模块和端墙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车顶模块和侧墙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端墙模块和侧墙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底架模块和侧墙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发明实施例中导轨电车车体的底架模块和端墙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轨电车车体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17所示,包括有:车顶模块100、底架模块200、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在连接时,将车顶模块100搭载在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上,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连接,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分别对应和底架模块200连接,最终实现整个导轨电车车体的连接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导轨电车车体的车顶模块100,包括有:车顶本体120和和连接在所述车顶本体120两侧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130,优选的,第一连接件130为车顶边梁。

所述车顶模块100一端设置有从车顶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搭载部11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搭载部110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车顶本体120上的第一搭载段和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0上的第二搭载段,所述第一搭载段和所述第二搭载段端部平齐。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0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承载设备的第一安装部131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一侧从所述第一连接件130上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搭载部132,第一连接件130优选的为连接型材,其内部为中空,用于实现减重,第一安装部131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0顶部和底部位置处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为c型,沿第一连接件130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拧入t型螺栓以连接固定设备。

第二搭载部132优选为从第一连接件130上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段。

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厚度大于车顶本体120的厚度,在设置时,可使得第一连接件13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车顶本体120的横截面面积,由于本实施例中车顶主要在第一连接件130位置处安装固定设备,承受车顶设备重量,此处受力最大,因此,本实施例设置时设计为大截面,以使其可以承受较大作用力,同时,由于车顶本体120不受设备作用力,其在设置时,可选用较小截面的型材即可,且将车顶本体120设置成弧形结构,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的问题出现,增强了车体的强度,在保证车体刚度的前提下,有利于车体减重,减轻了整车重量。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0和车顶本体120之间形成有导流部140,优选的,导流部140为在第一连接件130和车顶本体120之间的导流槽,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车顶本体120为弧形,当雨水滴落到车顶本体120上时,会从顶部位置处沿着弧形面向下流淌,进而流动到车导流槽内,通过导流槽的导流作用,使得水流沿着车顶本体120的长度方向向下流出,实现了对水的导流作用。

具体设置时,本实施例中的车顶本体120设置为包括有:第一型材12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型材121依次连接后形成一个弧形结构,沿从车顶本体120的中心到第一连接件130的方向多个第一型材121对应的顶面的高度逐渐变小,在多个所述第一型材1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挂设设备的挂设部1211。挂设部1211可以为挂设槽,用于挂设物品。

相邻的第一型材121之间可以相互插接固定,在设置时,可在第一型材121上设置插装凸起520和插装槽510,通过插装凸起520和插装槽510的配合实现相邻的第一型材121的插接。

底架模块200,包括有:底架本体210,底架本体210上开有圆孔,圆孔上焊接排水管,以备车内排水用,所述底架本体210包括有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型材212和第三型材211,第三型材211可设有多个,设置在中间位置处,第二型材212设置有2个,设置在多个第三型材211的两侧,在连接时,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三型材211之间插接固定,与第二型材212临接的第三型材211与第二型材212之间插接固定。具体设置时,可在相邻的第三型材211的其中一个第三型材211上设置有插装槽510,在另一个第三型材211上设有插装凸起520,相邻的2个第三型材211之间通过插装槽510和插装凸起520的配合插接固定。

在所述第二型材212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2121,优选的,第一延伸部2121为第一延伸段,为从第二型材212上向外延伸形成。

连接在所述底架本体210两侧的第二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20优选为底架边梁,在第二连接件220底部设置有抬车座,用于车间抬车作业用。

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221,第二延伸部221优选为从第二连接件220上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段,在配合时,所述第一延伸部2121搭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20的顶部,所述第二延伸部221承载在所述第二型材212的底部;通过第一延伸部2121和第二延伸部221可实现第二连接件220和第二型材212之间的搭接配合,可以通过调整搭接量大小来释放焊接公差,保证焊接后底架的宽度尺寸。

分别连接在底架本体210端部的第三连接件230,优选的,第三连接件230为底架横梁,其内部为中空腔并设置加强连接筋,底架横梁上焊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用于与司机室骨架定位销配合。

以及第四连接件240,优选的,第四连接件240为第四连接梁,其内部为中空腔并设置加强连接筋,所述第四连接件240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240的底部形成有避让空间241。通过将第四连接件240向上倾斜设置可使得在其底部形成避让空间241,用于规避车体的导向机构。

第四连接件240在与低架本体210连接时可对应的和底架本体210上的型材插接后焊接固定。

同样的,第三连接件230在连接时也可以对应和底架本体210上的型材进行插接固定。

侧墙模块300,设置有2组,分别位于车顶的两侧,包括有:

第一侧墙支撑件310,在所述第一侧墙支撑件310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311,优选的,第一侧墙支撑件310为第一侧墙支撑梁,其内部为中空腔并设置加强连接筋,第一承载部311为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墙支撑件310上的承载台。

第二侧墙支撑件320,第二侧墙支撑件320位于第一侧墙支撑件310下方并其连接,第二侧墙支撑件320为第二侧墙支撑梁,其内部为中空腔并设置加强连接筋。

第五连接件330,沿车体高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墙支撑件310和第二侧墙支撑件320的一侧连接固定,具体成型时,可先将第一侧墙支撑件310和第二侧墙支撑件320连接形成侧墙,然后在上方开设窗口340和门体安装口350,在门体安装口350的两侧设置有第七连接件360,所述第七连接件360分别与第一侧墙支撑件310和第二侧墙支撑件320连接固定。

第五连接件330和第七连接件360可均设置为中空的连接立柱,其均沿侧墙高度方向设置分别连接第一侧墙支撑件310和第二侧墙支撑件320。

端墙模块400,包括有:

弯折的端墙基体410,端墙基体410为弯折的类l型,其包括有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第一弯折板为平板,第二弯折板垂直第一弯折板设置且其上半部分为平滑过渡的曲面。

端墙基体410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2个端墙基体410之间形成通道42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通道420上部部分的宽度大于下部部分的宽度,以使得人通过时不会碰到头部。

以及连接在端墙基体410上的第六连接件430,其连接在端墙基体410远离通道420的一侧,与端墙基体410形状适配,用于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第六连接件430可以为连接立柱。

端墙基体410上还设置有第八连接件,第八连接件优选为与端墙基体410弯折形状适配的支撑立柱,其连接在端墙基体410靠近通道420的一侧,高度与所述端墙基体410相同。

第一承载件440,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墙基体410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端墙基体410,

第二承载件45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墙基体410顶部且连接在2个端墙基体410之间,第二承载件450为第二承载横梁,其连接在2个端墙基体410之间,其可以为内部中空的型材结构。

其中,所述车顶通过所述第一搭载部110搭设所述第二承载件450上并与其焊接固定,通过车顶模块100与端墙模块400的第二承载件450搭接,可抵消车顶模块100和侧墙模块300焊接成型后的焊接变形量的影响,以保证车顶模块100和侧墙模块300之间的装配精度。

所述车顶模块100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搭载部132搭载在对应侧侧墙模块300的第一侧墙支撑件310上,第一侧墙支撑件310的第一承载部311承载在所述车顶模块100底部并与其焊接固定,通过车顶与侧墙搭接配合的方式,能够抵消车顶与侧墙在焊接时在长度及宽度方向的焊接公差,保证车顶模块100和侧墙模块300之间焊接的精度。

所述侧墙和所述端墙通过所述第五连接件330和所述第六连接件430搭接配合后焊接固定,具体设置时,在所述第五连接件330上设置有第二承载部331,在所述第六连接件430上设有第三搭载部431,所述第五连接件330通过第二承载部331承载在所述第六连接件430底部,所述第六连接件430通过第三搭载部431搭载在所述第五连接件330的顶部。

通过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搭接配合,可抵消因侧墙模块300或端墙模块400因焊接产生的焊接公差,保证侧墙模块300和端墙模块400装配的精度。

所述侧墙通过第二侧墙支撑件320和底架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20插接配合后焊接固定,通过侧墙模块300和底架模块200插接配合的方式,可使得在进行装配时,可将侧墙模块300吊装到位后从上到下直接插接固定即可,装配方便快捷,提高了装配效率。

所述底架一端通过第四连接件240与所述第一承载件440插接配合固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230与车体骨架固定。具体设置时,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承载件440设置为:包括有实心的承载段441和与所述承载段441连接的插接段442部分,在所述插接段442内形成有中空的腔体,在所述插接段442上设置有第一插装部4421;在所述第四连接件24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装部4421配合第二插装部242,所述第一承载件440通过所述第一插装部4421和所述第二插装部242配合实现与第四连接件240的插装固定。第一插装部4421可对应为插槽,第二插装部242可对应为能够与插槽配合的插凸,在第一承载件440和第四连接件240插接后焊接固定。

通过将第一承载件440设置为实心的承载段441和中空的插接段442配合结构,即可以保证其承载支撑的强度,又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

为实现第二侧墙支撑件320和底架模块200之间的插接,在所述第二侧墙支撑件320上设有第一卡凸312和第一卡凸312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凸313,所述第二连接件220上对应的第二卡槽222和第一卡槽223,插接时,所述第一卡凸312和所述第二卡凸313插入到第一卡槽223和第二卡槽222中。

优选的,本实施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30的横截面为梯形,其内部形成有中空腔体,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33,任相邻的加强筋133和第一连接件130之间均形成有三角形框。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30设置为中空腔体,可减轻整车重量,同时为增强整车的强度,还对应的在腔体中设置加强筋133,通过多个加强筋133形成的多个三角形框架结构使得整个第二连接件220的强度增强。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端挡件600,其固定连接在与所述端墙模块400相对侧的车顶本体120上。端挡件600可以对应为端板,在其上方开设连接孔,以连接车体和车头骨架。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导轨电车车体,在设置时,将构成导轨电车车体的板件分别做成模块,即设置成车顶模块100、底架模块200、端墙模块400和侧墙模块300,实现了车体的模块化,在进行整车组装之前,可预先将各个模块分别进行组装成型,然后将各个模块相互连接即可,使得车体的组装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车体组装的工作效率。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预先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现场组装部件繁琐导致的容易组装出错的问题产生,降低了出错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车体在组装时,车顶模块100和侧墙模块300、端墙模块400之间以及端墙模块400和侧墙模块300之间均采用相互搭接配合的方式,可抵消因各个模块焊接成型后变形带来的偏差,以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提高了整个车体在装配中的精确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侧墙模块300和底架模块200、端墙模块400和底架模块200之间均采用插接配合方式连接,可实现底架模块200和侧墙模块300、端墙模块400之间快速的插接装配到位,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