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端墙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端墙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端墙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人员攀登的蹬车梯,便于检查车顶状况。现有的蹬车梯采用在端墙外侧直接焊接的方案,存在强度较弱,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导致蹬车梯在强度方面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侧直接焊接蹬车梯的方案强度较弱的缺陷,通过在端墙上设置独立的蹬车梯以及与蹬车梯对应的补强结构,实现了对每一个蹬车梯进行补强,避免常规蹬车梯整体焊接在端墙外部带来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松动、老化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侧直接焊接蹬车梯的方案强度较弱,以及车顶空间被过多占用的缺陷,通过在端墙上设置蹬车梯组件,避免了长期使用带来的蹬车梯在端墙处松动,影响使用的问题,以及通过将废排风口设置在端墙的顶部、电器接口设置在端墙上,节约了车顶的空间。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侧直接焊接蹬车梯的方案强度较弱,以及车顶空间被过多占用的缺陷,通过在端墙上设置独立的蹬车梯以及与蹬车梯对应的补强结构,实现了对每一个蹬车梯进行补强,避免常规蹬车梯整体焊接在端墙外部带来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松动、老化的问题,以及通过将废排风口和电器接口设置在端墙上,实现了对车顶空间的释放。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包括:
若干沿轨道车辆端墙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轨道车辆端墙上的蹬车梯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蹬车梯和所述端墙连接的补强部;
所述蹬车梯包括处于所述端墙外侧的第一脚蹬部,以及处于所述端墙的内侧并与所述补强部连接的第二脚蹬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补强部包括:内侧补强板和外侧补强板;
所述内侧补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侧补强面、第二内侧补强面和第三内侧补强面;
所述第一内侧补强面与所述端墙的内壁抵焊配合;
两个所述第二内侧补强面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补强面的两侧,并朝向远离所述端墙的一侧延伸;
两个所述第三内侧补强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内侧补强面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
所述外侧补强板与所述第三内侧补强面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与端墙配合的内侧补强板,与内侧补强板和蹬车梯配合的外侧补强板,实现了对蹬车梯结构的补强,即蹬车梯在端墙部分与端墙、内侧补强板配合实现一侧定位,在外侧补强板处再次实现定位,两个间隔的定位保证了蹬车梯的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补强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侧补强面的顶侧连接,朝向所述外侧补强板一侧延伸,并与所述外侧补强板的顶侧抵接或抵焊配合的第四内侧补强面。
具体来说,虽然将蹬车梯和补强部单独的对应设置,但在长期使用中依然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蹬车梯老化、松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保证蹬车梯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第一内侧补强面上设置了一个朝向外侧补强板弯折的第四内侧补强面,该第四内侧补强面至少与外侧补强板的顶部抵接或者抵焊配合,使得第一脚蹬部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在外侧补强板处能够提供一个阻挡第二脚蹬部向上移动的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内侧补强板与外侧补强板顶侧的配合,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抵焊,抵焊是指抵接后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补强板包括:第一外侧补强面、第二外侧补强面和第三外侧补强面;
所述第一外侧补强面与所述第三内侧补强面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第二外侧补强面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侧补强面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端墙的一侧延伸;
两个所述第三外侧补强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外侧补强面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外侧补强面与所述第三内侧补强面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将外侧补强板设置成多次折弯的结构,此种设置的优点是当外侧补强板受到作用力时,折弯结构可以实现对作用力的分解,避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平面设置的结构上,例如外侧补强板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第一外侧补强面、第二外侧补强面和第三外侧补强面会将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分解成三个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作用,每个补强面承受的作用力强度不同,形成阶梯状的补强结构,保证了补强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长期受到作用力导致的结构疲劳受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补强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侧补强板和所述外侧补强板之间的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面、第二加强面和第三加强面;
所述第一加强面与所述外侧补强板抵接或抵焊配合;
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面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面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端墙一侧延伸;
两个所述第三加强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加强面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加强面与所述第一内侧补强面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由于内侧补强板和外侧补强板之间留有间隙,在这个部位可能会存在强度不够的问题,在内侧补强板和外侧补强板之间设置一个与内侧补强板和外侧补强板配合的加强板,提升了补强部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面、第二加强面和第三加强面的多层次补强结构设置,也提升了对作用力的承受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面形成梯形的补强结构。
具体来说,梯形状设置的补强结构可以对受到的作用力实现更多分解的可能性,同时也梯形状的稳定性也高于直角状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蹬车梯采用u型结构设置;
所述u型结构的u型端处于所述端墙的外侧形成所述第一脚蹬部;
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穿过所述端墙,在所述端墙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二脚蹬部。
具体来说,u型结构便于从端墙外部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脚蹬部依次穿过所述端墙、所述第一内侧补强面和所述外侧补强板,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外侧补强板的表面。
具体来说,将部分第二脚蹬部的部分凸出外侧补强板设置,便于实现固定,可以选择焊接也可以选择螺纹连接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所述第二脚蹬部穿过所述外侧补强板的部分设置有螺纹。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螺纹,可以在外侧补强板处通过螺母对蹬车梯进行固定,便于蹬车梯发生松动、老化、损坏等问题时,进行及时的更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包括: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墙上设置有电器连接器的电器接口。
具体来说,将电器接口设置端墙位置,避免了原本在车顶设置电器接口或者车厢内部设置电器接口的问题,使得车顶空间或者车厢内部空间得到了释放,可以获得更大的车厢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墙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废排风口。
具体来说,通过将废排风口设置在端墙的顶部,避免了废排风口过多占用车顶空间的问题,使得原本设置在车顶的废排风口位置得到释放,为车厢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废排风口处的所述端墙内侧,与所述端墙的内壁抵焊的废排上补强梁和废排下补强梁;
所述废排上补强梁设置于所述废排风口的顶部,并与车顶的弯梁抵焊;
所述废排下补强梁设置于所述废排风口的底部,并与门上横梁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对废排风口补强的废排上补强梁和废排下补强梁,提升了废排风口在端墙上的强度,同时将废排上补强梁与车顶的弯梁抵焊,将废排下补强梁与门上横梁抵焊,进一步对废排风口进行了补强,避免由于将废排风口转移到端墙上带来的端墙受力过大,长期使用造成端墙变形的问题,也通过与车顶的弯梁,门上横梁的抵焊,对废排风口以及端墙进行了补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沿所述端墙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端墙的内壁设置的纵梁;
所述补强部包括内侧补强板和外侧补强板;
其中,所述内侧补强板一面与所述外侧补强板抵焊,另一面与所述纵梁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将内侧补强板的一面与纵梁抵焊,实现了对蹬车梯的进一步补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墙上还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一端与所述纵梁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将门口的一端与纵梁抵焊,实现了对门框的补强,也实现了对端墙的补强。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或者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端墙及轨道车辆,通过在端墙上设置独立的蹬车梯以及与蹬车梯对应的补强部,实现了对每一个蹬车梯进行补强,避免常规蹬车梯整体焊接在端墙外部带来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松动、老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电器接口和废排风口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向第一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向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蹬车梯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蹬车梯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二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蹬车梯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三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蹬车梯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四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端墙;
2、蹬车梯;201、第一脚蹬部;202、第二脚蹬部;
3、内侧补强板;301、第一内侧补强面;302、第二内侧补强面;303、第三内侧补强面;304、第四内侧补强面;
4、外侧补强板;401、第一外侧补强面;402、第二外侧补强面;403、第三外侧补强面;
5、加强板;501、第一加强面;502、第二加强面;503、第三加强面;
6、电器接口;
7、废排风口;
8、废排上补强梁;
9、废排下补强梁;
10、纵梁;
11、门框;
12、弯梁;
13、门上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高度”、“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1、电器接口6和废排风口7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端墙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蹬车梯2,需要说明的是在端墙1上设置蹬车梯2为每个独立设置的结构,即彼此没有连接关系,安装和更换可以独立完成。
进一步地,端墙1上还设置有电器接口6和废排风口7,将原本设置在车顶的废排风口7转移到端墙1上,释放了车顶的空间,扩大了车厢内部的空间,同时将原本设置在车顶或者车厢内的电器接口6也转移到端墙1上设置,进一步对车厢内部空间进行了释放,可以使外部尺寸不变的轨道车辆获得更大的车厢内部容纳空间。
图2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向第一示意图。具体来说,图2展示的单独一个蹬车梯2的结构示意图,端墙1的内侧是指靠近车厢内部一侧的位置,端墙1的外侧指的是车厢外部一侧的位置。从图2中可以看出端墙1内侧设置有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蹬车梯2在端墙1外部的部分为第一脚蹬部201,穿过端墙1内侧的部分为第二脚蹬部202。第二脚蹬部202依次穿过内侧补强板3、外侧补强板4。
需要说明的是,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在图2中只是截取了一部分,其设置可以是与蹬车梯2一一对应的结构,也可以是在端墙1内侧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柱状结构,即若干蹬车梯2间隔设置于同一块内侧补强板3和同一块外侧补强板4上,独立设置的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便于更换和维修,整体设置的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则保证了强度,也对端墙1有一定程度的补强。
图3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向第二示意图。图3中展示的内侧补强板3一部分与纵梁10进行了抵焊,通过与纵梁10的连接,使得蹬车梯2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强,避免长期使用带来的松动问题。
进一步地,门框11的一部分也与纵梁10进行了连接,这种设置关系也对门框11的强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图4和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1、蹬车梯2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一和第二示意图。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施例,图5中在内侧补强板3上增加了第四内侧补强面304,通过第四内侧补强面304的设置可以对外侧补强板4提供一个高度方向的作用力,避免外侧补强板4长期受到向上作用力带来的形变。
图6和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墙1、蹬车梯2和补强部的装配关系爆炸第三和第四示意图。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施例,图6中的外侧补强板4进行了优化,设置为了多阶梯的补强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纵向作用力。图7中在内侧补强板3上增加了第四内侧补强面304,通过第四内侧补强面304的设置可以对外侧补强板4提供一个高度方向的作用力,避免外侧补强板4长期受到向上作用力带来的形变。
图8是图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向示意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端墙1靠近车顶一侧设置了废排风口7,并且增加了废排上补强梁8和废排下补强梁9,进一步地,废排上补强梁8与车顶的弯梁12抵焊,废排下补强梁9与门上横梁13抵焊,实现了对废排风口7的补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包括:若干沿轨道车辆端墙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轨道车辆端墙1上的蹬车梯2,以及分别与每个蹬车梯2和端墙1连接的补强部;蹬车梯2包括处于端墙1外侧的第一脚蹬部201,以及处于端墙1的内侧并与补强部连接的第二脚蹬部20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通过在端墙1上设置独立的蹬车梯2以及与蹬车梯2对应的补强部,实现了对每一个蹬车梯2进行补强,避免常规蹬车梯2整体焊接在端墙1外部带来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松动、老化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补强部包括: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内侧补强板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侧补强面301、第二内侧补强面302和第三内侧补强面303;第一内侧补强面301与端墙1的内壁抵焊配合;两个第二内侧补强面302沿高度方向设置于第一内侧补强面301的两侧,并朝向远离端墙1的一侧延伸;两个第三内侧补强面30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内侧补强面302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外侧补强板4与第三内侧补强面303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与端墙1配合的内侧补强板3,与内侧补强板3和蹬车梯2配合的外侧补强板4,实现了对蹬车梯2结构的补强,即蹬车梯2在端墙1部分与端墙1、内侧补强板3配合实现一侧定位,在外侧补强板4处再次实现定位,两个间隔的定位保证了蹬车梯2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内侧补强板3还包括与第一内侧补强面301的顶侧连接,朝向外侧补强板4一侧延伸,并与外侧补强板4的顶侧抵接或抵焊配合的第四内侧补强面304。
具体来说,虽然将蹬车梯2和补强部单独的对应设置,但在长期使用中依然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蹬车梯2老化、松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保证蹬车梯2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第一内侧补强面301上设置了一个朝向外侧补强板4弯折的第四内侧补强面304,该第四内侧补强面304至少与外侧补强板4的顶部抵接或者抵焊配合,使得第一脚蹬部201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在外侧补强板4处能够提供一个阻挡第二脚蹬部202向上移动的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内侧补强板3与外侧补强板4顶侧的配合,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抵焊,抵焊是指抵接后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外侧补强板4包括:第一外侧补强面401、第二外侧补强面402和第三外侧补强面403;第一外侧补强面401与第三内侧补强面303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外侧补强面402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外侧补强面401的两侧,并朝向端墙1的一侧延伸;两个第三外侧补强面40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外侧补强面402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第三外侧补强面403与第三内侧补强面303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将外侧补强板4设置成多次折弯的结构,此种设置的优点是当外侧补强板4受到作用力时,折弯结构可以实现对作用力的分解,避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平面设置的结构上,例如外侧补强板4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第一外侧补强面401、第二外侧补强面402和第三外侧补强面403会将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分解成三个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作用,每个补强面承受的作用力强度不同,形成阶梯状的补强结构,保证了补强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长期受到作用力导致的结构疲劳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补强部还包括:设置于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之间的加强板5;加强板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面501、第二加强面502和第三加强面503;第一加强面501与外侧补强板4抵接或抵焊配合;两个第二加强面502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加强面501的两侧,并朝向端墙1一侧延伸;两个第三加强面50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加强面502连接,并朝向背向一侧延伸;第三加强面503与第一内侧补强面301抵焊配合。
具体来说,由于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之间留有间隙,在这个部位可能会存在强度不够的问题,在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之间设置一个与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配合的加强板5,提升了补强部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面501、第二加强面502和第三加强面503的多层次补强结构设置,也提升了对作用力的承受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面501和两个第二加强面502形成梯形的补强结构。
具体来说,梯形状设置的补强结构可以对受到的作用力实现更多分解的可能性,同时也梯形状的稳定性也高于直角状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蹬车梯2采用u型结构设置;u型结构的u型端处于端墙1的外侧形成第一脚蹬部201;u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穿过端墙1,在端墙1的内侧形成第二脚蹬部202。
具体来说,第一脚蹬部201和第二脚蹬部202连接形成蹬车梯2,其中,第一脚蹬部201采用u型结构设置,第二脚蹬部202采用与u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连接的柱形结构设置。u型结构便于从端墙1外部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脚蹬部202依次穿过端墙1、第一内侧补强面301和外侧补强板4,并至少部分凸出于外侧补强板4的表面。
具体来说,将部分第二脚蹬部202的部分凸出外侧补强板4设置,便于实现固定,可以选择焊接也可以选择螺纹连接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第二脚蹬部202穿过外侧补强板4的部分设置有螺纹。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螺纹,可以在外侧补强板4处通过螺母对蹬车梯2进行固定,便于蹬车梯2发生松动、老化、损坏等问题时,进行及时的更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包括: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端墙1上设置有电器连接器的电器接口6。
具体来说,将电器接口6设置端墙1位置,避免了原本在车顶设置电器接口6或者车厢内部设置电器接口6的问题,使得车顶空间或者车厢内部空间得到了释放,可以获得更大的车厢内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端墙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废排风口7。
具体来说,通过将废排风口7设置在端墙1的顶部,避免了废排风口7过多占用车顶空间的问题,使得原本设置在车顶的废排风口7位置得到释放,为车厢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还包括:在废排风口7处的端墙1内侧,与端墙1的内壁抵焊的废排上补强梁8和废排下补强梁9;废排上补强梁8设置于废排风口7的顶部,并与车顶的弯梁12抵焊;废排下补强梁9设置于废排风口7的底部,并与门上横梁13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对废排风口7补强的废排上补强梁8和废排下补强梁9,提升了废排风口7在端墙1上的强度,同时将废排上补强梁8与车顶的弯梁12抵焊,将废排下补强梁9与门上横梁13抵焊,进一步对废排风口7进行了补强,避免由于将废排风口7转移到端墙1上带来的端墙1受力过大,长期使用造成端墙1变形的问题,也通过与车顶的弯梁12,门上横梁13的抵焊,对废排风口7以及端墙1进行了补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还包括:沿端墙1的高度方向,在端墙1的内壁设置的纵梁10;补强部包括内侧补强板3和外侧补强板4;其中,内侧补强板3一面与外侧补强板4抵焊,另一面与纵梁10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将内侧补强板3的一面与纵梁10抵焊,实现了对蹬车梯2的进一步补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端墙1上还设置有门框11,门框11的一端与纵梁10抵焊。
具体来说,通过将门口的一端与纵梁10抵焊,实现了对门框11的补强,也实现了对端墙1的补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蹬车梯组件或者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