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走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轨道系统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是一种微型轨道走行机构,具体是指轨道宽度在600mm以下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智能轨道系统多应用于医院物流、监狱巡检、工地运输、工厂物料转移、客货运输等领域。在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智能轨道系统主要由轨道以及智能轨道车组成,轨道常带有分岔,可形成复杂路网,智能轨道车多采用悬挂式形式,智能轨道车可在轨道上运行,以实现货运或客运。
在智能轨道系统中,智能轨道车可在轨道上自动运行,在一个轨道系统(由轨道形成的路网)中,可承载多辆独立运行的智能轨道车,智能轨道车之间可实现无碰撞的安全运行。
目前,典型的悬挂式智能轨道车普遍采用铁路制式四轴单车架或者四轴双车架,智能轨道车的车身长度较大,导致智能轨道车转弯半径较大,行驶不灵活,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个别车轮不能接触轨道面的现象,俗称“三条腿”,智能轨道车运行的稳定性降低。
另外,现有的悬挂式智能轨道车还存在其他结构缺陷:1、智能轨道车车身上安装的导向轮的轮距较大,导向轮的轮距决定智能轨道车过弯的通过性及灵活性,导向轮的轮距较大将会降低智能轨道车的通过性及灵活性;2、智能轨道车所使用的制动方式普遍采用电磁制动,电磁制动容易出现抱死现象,智能轨道车在制动时由于容易出现抱死现象,降低了智能轨道车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过弯通过性较为优秀的智能轨道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走行装置,该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
动力走行部,用于在轨道梁内牵引或推动轨道车走行;
从动走行部,可随所述动力走行部在轨道梁内走行;
悬挂梁,设置在所述动力走行部和所述从动走行部之间,用于悬挂轨道车;
所述悬挂梁的轨道车走行方向的一端,支承在所述动力走行部上,呈直立回转轴连接,可沿轨道车走行方向摆动;
所述悬挂梁的轨道车走行方向的另一端,支承在所述从动走行部上,呈直立回转轴连接,可沿轨道车走行方向摆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动力走行部包括动力走行部车架,于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一根动力走行部车轴;所述从动走行部包括从动走行部车架,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一根从动走行部车轴;所述动力走行部车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轴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为矩形车架,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为矩形车架;在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的顶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在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的底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在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的顶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从动走行部上侧导向轮,在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的底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从动走行部下侧导向轮。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于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并位于所述动力走行部车轴的上方设置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并位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轴的上方设置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所述悬挂梁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连接,所述悬挂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悬挂梁为t形结构,所述悬挂梁包括连接吊挂梁,于所述连接吊挂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吊挂梁垂直的悬挂梁吊杆;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的几何中心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的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吊点对准点,所述悬挂梁吊杆的轴线与吊点对准点同轴。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动力走行部车轴设置于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靠近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的一侧;所述从动走行部车轴设置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靠近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的一侧。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于所述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走行部车轴转动以实现轨道车走行装置的移动;所述动力装置为直驱电机或轮毂电机。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于所述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制动装置,用于对所述从动走行部车轴提供制动力以实现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制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制动装置为液压式制动结构。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中,所述制动装置为失电抱闸制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走行装置,该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动力走行部、从动走行部以及悬挂梁,悬挂梁与动力走行部采用回转支承连接,悬挂梁与从动走行部采用回转支承连接,从动走行部可相对于动力走行部在轨道车走行装置的走行方向上摆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动力走行部、从动走行部以及悬挂梁三个部分,悬挂梁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到动力走行部与从动走行部上,该结构可使得轨道车走行装置转向灵活,弯道通过性好。具体地,本发明采用两个双轴的车架,一个轴安装一个车轮。车架设置有两个,即动力走行部车架以及从动走行部车架,两个车架之间采用悬挂梁连接到一起,悬挂梁与车架的连接处采用回转支承,在车辆通过箱型轨道道岔和弯道时,其转向更加灵活,不会存在卡滞或者单轮悬空的现象。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侧视图。
在图1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动力走行部1、从动走行部2、悬挂梁3、连接吊挂梁31、悬挂梁吊杆32、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从动走行部上侧导向轮6、从动走行部下侧导向轮7、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8、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9、制动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走行装置的侧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走行装置,该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动力走行部1、从动走行部2以及悬挂梁3。
其中,动力走行部1用于在轨道内牵引或推动轨道车走行;从动走行部2可随动力走行部1在轨道内走行;悬挂梁3则设置在动力走行部1和从动走行部2之间,用于悬挂轨道车。
具体地,悬挂梁3上沿轨道车走行方向的一端支承在动力走行部1上,悬挂梁3与动力走行部1之间呈直立回转轴连接,悬挂梁3相对于动力走行部1可沿轨道车走行方向摆动,该摆动是以直立回转轴连接的虚拟轴线为摆动中心进行的水平面内的左右摆动。
具体地,悬挂梁3上沿轨道车走行方向的另一端支承在从动走行部2上,悬挂梁3与从动走行部2之间呈直立回转轴连接,悬挂梁3相对于从动走行部2可沿轨道车走行方向摆动,该摆动是以直立回转轴连接的虚拟轴线为摆动中心进行的水平面内的左右摆动。在各走行部的宽度方向上,悬挂梁3上的一端与动力走行部1的连接位置以及悬挂梁3上的另一端与从动走行部2上的连接位置位于各走行部的中部。
在本发明中,轨道采用悬挂式结构设计,即轨道通过立柱支撑起来,轨道车(动力走行部1以及从动走行部2)悬挂于轨道上并可在轨道上行走。
上述的直立回转轴连接具体是通过回转支承实现的,回转支承包括内圈与外圈,内圈设置在外圈内,回转支承可通过滚珠或者辊子实现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转动连接。在直立回转轴连接中,所述的“轴”可以认为是回转支承中的内圈,所述的“直立回转”则是说该“轴”的轴线为直立设置,并且,该“轴”可以绕其轴线做自转运动。
悬挂梁3与动力走行部1采用回转支承连接,悬挂梁3与从动走行部2采用回转支承连接,从动走行部2通过悬挂梁3可相对于动力走行部1在轨道车走行装置的走行方向上摆动,该摆动具体是沿轨道车走行装置走行方向上的左右摆动。
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动力走行部1和从动走行部2(现有的智能轨道车的车架为一体式结构),轨道车走行装置在轨道上走行时,由动力走行部1带动从动走行部2移动,从而实现轨道车走行装置在轨道上的走行。
在轨道车走行装置走行时,从动走行部2能够相对于动力走行部1左右摆动。相对于传统的一体式结构的车架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由于车身的一部分(从动走行部2)可以摆动,能够提高轨道车走行装置的过弯通过性以及行驶的灵活性。
本发明采用双车架结构,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单轴,即动力走行部车轴,在动力走行部车轴上安装有两个车轮,即动力轮;在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单轴,即从动走行部车轴,在从动走行部车轴上安装有两个车轮,即从动轮,两个单轴车架中间通过悬挂梁连接,悬挂梁与双车架均为铰接结构,两个车架都能够相对于悬挂梁在水平面内左右摆动。同时,每个车架都为单轴车架结构,两个车架之间在行走方向上有一定的扭转自由度,所以当行走轨面不平整的时候也不会造成单轮悬空的情况。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在直行时,四个车轮都能够与轨道面接触,保证智能轨道车平稳运行。在过道岔或者转弯时,动力行走部1首先发生转弯,动力走行部车架在轨道车车厢施加的压力作用下,两个动力轮始终与轨道面接触,轨道车走行装置继续前行,从动走行部2发生转弯,从动走行部车架在轨道车车厢施加的压力作用下,两个从动轮也始终与轨道面接触。本发明中,轨道车走行装置在转弯时,动力走行部1与从动走行部2分别改变行驶状态,不发生相互干涉,这样就能够保证动力轮与从动轮始终与轨道面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转弯时单轮翘起的问题。
动力走行部1包括动力走行部车架,从动走行部2包括从动走行部车架,动力走行部车架为矩形构架,从动走行部车架为矩形构架。在动力走行部车架的顶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在动力走行部车架的底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同样的,在从动走行部车架的顶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从动走行部上侧导向轮6,在从动走行部车架的底面并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上设置从动走行部下侧导向轮7。
本发明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动力走行部车轴,在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从动走行部车轴。在动力走行部车架并位于动力走行部车轴的上方设置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8,于从动走行部车架并位于从动走行部车轴的上方设置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9,回转支撑设置在车轴的正上方,能够正对车轴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这样能够提高动力走行部或从动走行部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翻车概率。
在本发明中,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8以及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9都包含有一个直立(在使用状态下为竖直设置)设置的回转轴,回转轴能够相对于动力走行部车架或从动走行部车架进行回转运动,悬挂梁3的两端分别与动力走行部回转支承8以及从动走行部回转支承9的回转轴连接,就能够实现悬挂梁3相对于动力走行部1做回转运动以及悬挂梁3相对于从动走行部2做回转运动。
在本发明中,动力走行部1的结构如下:动力走行部1包括动力走行部车架,于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动力走行部车轴,从动走行部2包括从动走行部车架,于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有从动走行部车轴,动力走行部车轴的轴线与从动走行部车轴的轴线平行。。
动力走行部车架整体近似于一个矩形的框架结构,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设置了导向轮、转向轮以及驱动车轮,导向轮分为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以及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在动力走行车架上设置了导向轮安装架,导向轮安装架设置在动力走行部车架的上侧面以及下侧面上,并靠近导向轮安装架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导向轮安装架为长柄结构,导向轮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与动力走行车架的长度方向垂直。在导向轮安装架上可转动地安装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以及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一个导向轮安装架设置有一个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或者一个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以及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的最外侧边缘相对于动力走行部车架的侧面向外凸出,由动力走行部上侧导向轮4以及动力走行部下侧导向轮5对动力走行部1在轨道上的走行进行导向,避免动力走行部1撞击轨道的情况出现。
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安装了转向控制杆,转向控制杆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竖直设置,转向控制杆的轴线与动力走行部车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交叉并与该中心线垂直。转向控制杆在动力走行部车架上靠近动力走行部车架的前端部分设置,在转向控制杆的上端以及下端设置了转向支臂,转向轮包括动力走行部上转向轮以及动力走行部下转向轮,动力走行部上转向轮设置在上侧的转向支臂上,动力走行部下转向轮设置在下侧的转向支臂上。
在转向支臂旋转到最大角度时(转向支臂的长度方向的轴线与动力走行部车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垂直时),动力走行部上转向轮以及动力走行部下转向轮的最外缘相对于导向轮的最外缘向外凸出。进一步地,通过对转向支臂的长度设计,在转向控制杆旋转时,导向轮位于转向轮移动所形成的虚拟扇面内。
在动力走行部车架的上侧面并靠近其尾端的位置上设置了回转支撑,在回转支撑的正下方设置了动力走行部车轴,通过动力走行部车轴在动力走行部车架外设置了动力车轮,在动力走行部1内设置了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驱动动力走行部车轴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走行部1的移动。
具体地,动力装置可以为直驱电机,也可以为轮毂电机。本发明使用现有的直驱电机或轮毂电机驱动动力轴转动,其具体的安装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直驱电机或轮毂电机的安装结构。
对于从动走行部2的结构,从动走行部2的从动走行部车架和从动走行部2上安装的导向轮、转向轮以及回转支撑等结构均可以参考上述的动力走行部1的结构并以悬挂梁3为参考镜像设置。
在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了从动走行部车轴,本发明在从动走行部车架上设置了制动装置10,用于对从动走行部车轴提供制动力以实现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制动。具体地,制动装置10为液压式制动结构,制动装置10包括制动盘以及液压卡钳,制动盘固定安装到从动走行部车轴上,液压卡钳安装到从动走行部车架上,液压卡钳与制动盘配合能够对制动盘施加压力,该压力转换成液压卡钳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轨道车走行装置的制动。
在本发明中,制动装置10为失电抱闸制动装置,在断电状态下制动装置10能够实现自动刹车。
悬挂梁3用于实现动力走行部1与从动走行部2的连接,同时还具有车厢的吊挂功能,悬挂梁3需要对车厢进行承重,因此,悬挂梁3应当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悬挂梁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悬挂梁3整体为t形结构,悬挂梁3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
具体地,悬挂梁3包括连接吊挂梁31,于连接吊挂梁31上设置有与连接吊挂梁31垂直的悬挂梁吊杆32,动力走行部车架的几何中心与从动走行部车架的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吊点对准点,悬挂梁吊杆32的轴线与吊点对准点同轴。
安装在动力走行部1以及从动走行部2上的回转支撑、其具体的结构相同。回转支承包括有外圈以及内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了滚珠或者辊子,内圈与外圈之间同轴设置,内圈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圈内,外圈与车架固定连接,内圈与悬挂梁3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走行装置包括动力走行部1、从动走行部2以及悬挂梁3三个部分,悬挂梁3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到动力走行部1与从动走行部2上,该结构可使得轨道车走行装置转向灵活,弯道通过性好。
本发明所设置的制动装置采用液压式制动结构,制动可实现缓慢减速及紧急制动。
具体地,本发明采用两个双轴的车架,一个轴安装一个车轮。车架设置有两个,即动力走行部车架以及从动走行部车架,两个车架之间采用悬挂梁3连接到一起,悬挂梁3与车架的连接处采用回转支承,在车辆通过箱型轨道道岔和弯道时,其转向更加灵活,不会存在卡滞或者单轮悬空的现象。
本发明的改进重点在于:悬挂梁3将动力走行部1与从动走行部2连接成一个整体,悬挂梁3与动力走行部1以及悬挂梁3与从动走行部2的连接处采用回转支承。连接处采用回转支承可让转向更灵活、阻力小从而转弯通过性好。
进一步地,悬挂梁3的吊点位于动力走行部1与从动走行部2的中间从而让整体结构受力均匀且运动稳定和平稳。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重点在于:制动装置采用液压式制动结构,即通过液压结构制动,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盘以及液压卡钳,液压具有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和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从而实现缓慢减速及紧急制动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动装置具体为液压制动装置,其采用的是失电抱死设计,在通电状态下,制动装置处于打开的结构,在液压上泵动力装置(制动装置的组成部分,其用于对液压卡钳提供液压能,驱动液压卡钳夹住制动盘实现制动)上安装有压簧,由压簧对液压上泵动力装置施加作用力来控制液压上泵动力装置的液压能输出的大小,在通电的时候,由电机(制动装置的组成部分)带动压簧反向拉动刹车装置调节刹车力的大小。在失电时,制动装置则自动关闭,实现紧急制动。
制动装置采用上述的失电抱闸制动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供电装置出现意外故障断电,制动系统立即作用,进行抱闸,将运行中的车辆制动停止,保证乘客的安全。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所使用的动力装置可以为直驱电机或轮毂电机。动力装置,即走行机构牵引电机,为直驱电机(轮毂电机)或直流电机,使本发明结构更紧凑,由于不设置减速箱传动,直驱效率更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