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2-04 13:02:58|318|起点商标网
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空列又被称作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其轨道和动力部件位于上部,带动下部的厢体进行交通输送,由于其多基于中控室进行统一的调度,整个空列上不再设置驾驶员等服务性岗位,因此在夜间运行时,存在可能到达终点站还有人员滞留于厢体内的情况,虽然在空列行驶至维护段时会被维护人员发现,但是中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本体,其中报警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报警装置本体外周设置有报警灯,报警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蜂鸣器,报警装置本体通过连接端子与第二数据线连接,报警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固定部件,并通过固定部件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连接,第二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一端连接,第一数据线与红外人体识别装置连接,红外人体识别装置能将信息传递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能控制蜂鸣器和报警灯的开启。

可选的,报警装置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报警灯位于长方体结构的前、后、左和右四个面上。

进一步的,长方体结构的前、后、左和右四个面上还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内填充有防尘网。

可选的,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连接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顶部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连接,第一固定座底部与连接座上部连接,连接座下部与第二固定座上部连接,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报警装置本体上表面。

可选的,报警装置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安装螺孔,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插入安装螺孔的固定螺栓。

可选的,红外人体识别装置的型号为hc-sr5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由蜂鸣器、报警灯、控制主板等组成的报警装置本体,使其在接收红外人体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号后能够进行闪光和发出蜂鸣声,从而提醒厢体内滞留人员及时下车,实现人员滞留报警。

2、采用特有的固定部件,使其能够固定在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上,能够提高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覆盖范围。

3、解决了在空列夜间运行时,存在到达终点站可能还有人员滞留于厢体内的情况,虽然在空列行驶至维护段时会被维护人员发现,但是中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厢体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报警装置本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报警装置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轨道、2为连接架、3为厢体、4为座椅、5为数据传输器、6为立柱、8为红外人体识别装置、9为报警装置本体、11为第一数据线、12为第一固定座、13为连接座、14为固定螺栓、15为第二固定座、16为第二数据线、17为报警灯、18为散热槽、19为控制主板、20为连接端子、21为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的人员滞留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本体9,其中报警装置本体9内设置有控制主板19,报警装置本体9外周设置有报警灯17,报警装置本体9底部设置有蜂鸣器21,报警装置本体9通过连接端子20与第二数据线16连接,报警装置本体9顶部设置有固定部件,并通过固定部件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连接,第二数据线16与第一数据线11一端连接,第一数据线11与红外人体识别装置8连接,红外人体识别装置8能将信息传递至控制主板19,控制主板19能控制蜂鸣器21和报警灯17的开启。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蜂鸣器、报警灯、控制主板等组成的报警装置本体,使其在接收红外人体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号后能够进行闪光和发出蜂鸣声,从而提醒厢体内滞留人员及时下车,实现人员滞留报警。

使用中,红外人体识别装置的型号为hc-sr501,其主要设置在厢体3内置的座椅4上方,由于人体会持续散发热量,红外人体识别装置能够快速识别位于座椅上的滞留人员,同时将识别信息通过内嵌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顶部内壁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传输至报警装置本体,报警装置本体内的控制主板上的处理器对识别信号进行处理,同时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进行报警,使得滞留人员离开厢体。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所指滞留人员,多为因睡眠滞留于厢体内的人员,属于非主动意图的滞留,因此通过蜂鸣器将其唤醒即可使其离开厢体,且蜂鸣器由于其发出声响的频率较列车广播更为尖锐,唤醒滞留人员的几率更高,同时设置的报警灯其主要用于提醒位于终点站站台的工作人员,此节厢体存在滞留人员,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将其唤醒从而离开厢体,相较于一节厢体一节厢体的人工核实,工作效率大幅度上升。

还需要指出的是,整个人员滞留报警装置主要应用场景为夜间终点站,其通过内置的时钟信号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启动,开启人体识别。

再则,在一部分应用场景中,整个人员滞留报警装置还可以与数据传输器5配合使用,通常空列由轨道1、连接架2、厢体3和立柱6组成,将数据传输器5设于靠近终点站的立柱上,同时在报警装置本体内置无线信号收发器,其在报警的同时,能够将信息传递至数据传输器,再上传至远端的中控室,便于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远程调度人员进行人工核实。

如图4和图5所示,报警装置本体9为长方体结构,报警灯17位于长方体结构的前、后、左和右四个面上。长方体结构的前、后、左和右四个面上还设置有散热槽18,散热槽18内填充有防尘网,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12、连接座13、第二固定座15,第一固定座12顶部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连接,第一固定座12底部与连接座13上部连接,连接座13下部与第二固定座15上部连接,第二固定座15固定在报警装置本体9上表面,报警装置本体9上表面设置有安装螺孔,第二固定座15上设置有插入安装螺孔的固定螺栓14。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采用特有的固定部件,使其能够固定在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内壁上,能够提高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覆盖范围。

同时,采用散热槽的结构能够快速将报警装置本体内的积热进行释放,同时在散热槽内设置防尘网能够降低粉尘进入其中的几率,解决了在空列夜间运行时,存在到达终点站可能还有人员滞留于厢体内的情况,虽然在空列行驶至维护段时会被维护人员发现,但是中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