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车载显示设备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02-03 16:02:49|346|起点商标网
车载显示设备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显示设备,显示面板设置于装饰面板内,显示面板与壳体(后盖)之间通过装饰面板固定连接,同时,装饰面板的一部分边框裸露在外,作为车载显示设备边框的一部分,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车载显示设备非显示区域的厚度(即边框的厚度),同时,还使得车载显示设备具有较厚的厚度,不利于车载显示设备的在窄边框化及超薄化。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设备,其具有厚度更薄,非显示区域更窄。

此外,还有必要还提供一种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显示组件,并作为所述车载显示设备的边框;

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形成容置槽;以及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用于支撑所述显示组件,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及边框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所述显示组件,所述边框部弯折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作为所述车载显示设备的边框;所述边框部和所述支撑部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所述显示组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子支撑部、子连接部及第二子支撑部,所述子连接部与所述边框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支撑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子支撑部与所述边框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子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子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子连接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子支撑部与所述子连接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容置空间包括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触控层及保护层,所述显示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及边框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所述显示组件,所述边框部环绕所述支撑部设置,作为所述车载显示设备的边框;所述支撑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所述显示组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子支撑部、子连接部及第二子支撑部,所述子连接部与所述边框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支撑部相背的两侧,所述边框部环绕所述第一子支撑部设置,所述第一子支撑部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所述显示组件;所述第二子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子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子连接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子支撑部与所述子连接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触控层及保护层,所述显示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支撑部背离所述子连接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勾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勾部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勾部,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卡勾部,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子支撑部及所述子连接部围合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子支撑部作为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显示触控层背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触控层提供背光。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卡扣结构、胶黏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第三卡勾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四卡勾部,所述第三卡勾部与所述第四卡勾部卡扣连接,以将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第三卡勾部,所述背光模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扣连接,以将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卡接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三卡勾部,所述第三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扣连接,以将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面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面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配合,以将所述第二支撑件紧贴所述背光模组安装。

可选地,所述车载显示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显示触控层具有引线;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引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车载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将所述车载显示设备安装于车辆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弯折相连的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安装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车载显示设备安装于车辆上。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以及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显示设备,所述车载显示设备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上。

由此,本发明的车载显示设备将装饰面板集成到显示面板的第一支撑件,使得壳体与显示面板的第一支撑件直接连接,不需要使用装饰面板,使得车载显示设备的厚度更薄,同时,第一支撑件直接作为车载显示设备的边框,无需再制作外观边框,减小了车载显示设备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实施例又一视角的车载显示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6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2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图1a-a线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图1a-a线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图11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b-b线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沿b-b线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100,应用于车辆,该车载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图未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10及第一支撑件20,第一支撑件20为框体,用于支撑并固定显示组件10,并作为车载显示设备100的边框;壳体30,壳体30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0,壳体30与显示面板10之间形成容置槽31;以及第二支撑件50,第二支撑件50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面,用于支撑显示组件10,且位于容置槽31内。

本发明的车载显示设备100将装饰面板集成到显示面板10的第一支撑件20,使得壳体30与显示面板10的第一支撑件20直接连接,不需要使用装饰面板,使得车载显示设备100的厚度更薄,同时,第一支撑件20直接作为车载显示设备100的边框,无需再制作外观边框,减小了车载显示设备100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实现了车载显示设备100的窄边框。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11、显示触控层13、及保护层17。背光模组11用于为显示触控层13提供背光。显示触控层13用于提供触控与显示功能。保护层17用于防止水汽、粉尘等外界物质进入显示触控层13,以保护显示触控层13,使显示组件10具有更高的寿命。

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1面向第二支撑件50的表面设有固定孔101,第二支撑件50面向背光模组11的表面设有固定柱103,固定柱103与固定孔101配合,以将第二支撑件50紧贴背光模组11安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触控层13具有引线(又称为排线),引线用于将显示触控层13与本发明下述的电路板的驱动电路连接,以驱动显示触控层13实现显示和触控功能。

请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0包括支撑部21及边框部23,支撑部21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显示组件10,边框部23弯折连接于支撑部21的周缘,作为车载显示设备100的边框,也就是说,边框部23环绕支撑部21的外周设置。边框部23和支撑部21围合形成容置空间25,容置空间25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显示组件10。

可选地,支撑部21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子支撑部211、子连接部213及第二子支撑部215,子连接部213与边框部23分别设置于第一子支撑部211相背的两侧,第一子支撑部211与边框部23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51;第二子支撑部215与第一子支撑部211分别设置于子连接部213相背的两侧,第二子支撑部215与子连接部213形成第二容置空间253,其中,容置空间25包括第一容置空间251及第二容置空间253。

可选地,第一容置空间251用于容置保护层17,第二容置空间253用于容置显示触控层13。也就是说,第一子支撑部211用于支撑保护层17,第二子支撑部215用于支撑显示触控层13。

请参见图6和图7,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0包括支撑部21及边框部23,支撑部21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显示组件10,边框部23环绕支撑部21设置,作为车载显示设备100的边框;支撑部21具有容置空间25,容置空间25用于容置至少部分显示组件10。

可选地,支撑部21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子支撑部211、子连接部213及第二子支撑部215,子连接部213与边框部23分别设置于第一子支撑部211相背的两侧,边框部23环绕第一子支撑部211设置,边框部23与第一子支撑部211齐平,也就是说,边框部23自第一子支撑部211远离子连接部213及第二子支撑部215的一端,向远离子连接部213及第二子支撑部215的方向延伸。第一子支撑部211用于支撑至少部分显示组件10;第二子支撑部215与第一子支撑部211分别设置于子连接部213相背的两侧,第二子支撑部215与子连接部213形成容置空间25。

可选地,显示触控层13设置于容置空间25,保护层17设置于第一子支撑部211背离子连接部213的一侧,凸出第一子支撑部211和边框部23。第一子支撑部211用于支撑保护层17,第二子支撑部215用于支撑显示触控层13。

请参见图8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0与第一支撑件20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可以使得车载显示设备100更加超薄化,边框的非显示区域更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0与第一支撑件20多个卡扣结构连接,多个卡扣结构环绕第一支撑件20周缘间隔设置。例如,卡扣结构的数量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7个等,卡扣结构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0还包括第一卡接部27,第一卡接部27与支撑部21相连。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7设于第一子支撑部211背离边框部23的一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7、第一子支撑部211及子连接部213围合形成凹槽201,第一子支撑部211作为凹槽201的底部;背光模组11设置于凹槽201内。

请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7为第一卡勾部27,壳体30包括主体33及连接于主体33的第二卡勾部35。第一卡勾部27与第二卡勾部35卡扣连接,以将壳体30与第一支撑件20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9,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7为第一卡勾部27,壳体30设有第一卡槽37,第一卡勾部27与第一卡槽37卡扣连接,以将壳体30与第一支撑件20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10,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7设有第一卡槽271,壳体30包括主体33及连接于主体33的第一卡勾部35。第一卡勾部35与第一卡槽271卡扣连接,以将壳体30与第一支撑件20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11至图14,背光模组11与第一支撑件20通过卡扣结构、胶黏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连接。例如,仅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或者仅通过胶黏方式连接,或者同时通过卡扣结构和胶黏方式进行连接。通过卡扣结构和胶黏方式连接,可以使得车载显示设备100更加超薄化、小型化。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1与第一支撑件20多个卡扣结构连接,多个卡扣结构环绕第一支撑件20周缘间隔设置。例如,卡扣结构的数量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7个等,卡扣结构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12至图1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0还包括第二卡接部29,第二卡接部29与支撑部21相连。具体地,第二卡接部29设于第一子支撑部211背离边框部23的一侧。第二卡接部29与第一卡接部27交替或不规则排列设置于第一支撑件20的周缘。

请参见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9为第三卡勾部29,背光模组11包括第四卡勾部111,第三卡勾部29与第四卡勾部111卡扣连接,以将背光模组11与第一支撑件20连接。

请参见图13,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9为第三卡勾部29,背光模组11设有第二卡槽113,第三卡勾部29与第二卡槽113卡扣连接,以将背光模组11与第一支撑件20连接。

请参见图14,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9设有第二卡槽291,背光模组11包括第三卡勾部115,第三卡勾部115与第二卡槽291卡扣连接,以将背光模组11与第一支撑件20连接。

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70,电路板70设置于第二支撑件50与壳体30之间,位于第二支撑件50面向壳体30的一侧。第一支撑件20设有第一通孔22。显示触控层13的引线穿过第一通孔22,电连接于电路板70。通过在第一支撑件20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2,将引线穿过第一通孔22后,绕到第二支撑件50面向电路板70的一侧与电路板70连接,这样有利于车载显示设备100体积的小型化。

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100还包括安装架90,安装架90固定于第二支撑件50,用于将车载显示设备100安装于车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0设有第二通孔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90包括固定部91及与固定部91弯折相连的安装部93,固定部91固定于第二支撑件50,安装部93穿过第二通孔32,用于将车载显示设备100安装于车辆上。

请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200,车辆200包括:

车辆本体210;以及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设备100,该车载显示设备100安装于车辆本体210上。

车辆本体210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汽车本体、货车本体等交通工具本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显示设备背光模组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