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加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加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品之一,在市面上具有较广的受众,电子烟从产生至今,针对它的深入研究开发工作就从未止步,其中,电子烟的加热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针对烟支型的电子烟,其加热器一般包括加热件与导热件,传统的烟支型电子烟的导热件为导热陶瓷,导热陶瓷的形状多种多样,加热件为发热基件,发热基件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两者结合,共同用于对烟支进行加热,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其次,针对烟油型的电子烟,其加热器的核心加热元件一般是螺旋状金属加热丝,但其需要直接与烟油接触。
然而,针对传统烟支型电子烟的加热器,其加热件一般是片状或者条状的结构,其采用贴片或者电路印刷的方式集成贴装在导热陶瓷的表面,之后采用玻璃胶等材料进行封装烧结,以起到保护作用,也避免发热基件直接与烟支接触,防止带入加热件内本身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确保加热安全性能,但此种加热器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加热件是采用贴片或者电路印刷的方式集成贴装在导热陶瓷的表面,那么,发热基件自身在导电产热时,其加热路径不够合理,这是由于其存在两个加热区域,以及两个加热时差,针对两个加热区域而言,由于烧结层厚度较薄,那么发热基件正上方的烧结层的温度肯定是大大高于其余烧结层的,因为其余烧结层的热量还需要通过导热陶瓷进行传递而来,针对两个加热时差而言,发热基件正上方的烧结层的温度肯定是最快,是由发热基件直接传递而来,但因为其余烧结层的热量还需要通过导热陶瓷进行传递而来,那么在时间上存在滞后的问题。因此,会造成加热路径不够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热路径更加合理的电子烟加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浇铸工艺,铸造得到发热基件;
将所述发热基件置于成型模具内;
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一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与所述发热基件连接的第一导热件;
对所述第一导热件进行定型预处理操作,并使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外;
对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进行修整操作;
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二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分别与所述发热基件的所述发热部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连接的第二导热件,使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共同包覆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
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得到电子烟加热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陶瓷浆料与所述第二导热陶瓷浆料的材质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的操作中,所述烧结固化的温度为500℃~18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预处理操作为烘烤定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烤定型操作的温度为150℃~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修整操作为打磨修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的操作之后,进行冷却定型,得到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一体连接的导热陶瓷体,并将保护套套置在所述导热陶瓷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中部位置处。
一种电子烟加热机构,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一种电子烟,包括烟支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烟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通过在成型模具内二次成型出一体包覆住发热基件的发热部的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连接的第二导热件,可以极大缩小第一导热件的端面与发热部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导热件的端面与发热部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控制为零,加热部的热量由内向外均匀地传递至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上,如此,能够使电子烟加热机构表面的温度较均匀,优化了整体加热路径,解决了电子烟的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发热基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子烟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采用浇铸工艺,铸造得到发热基件。
由于发热基件的发热部需要完全包覆在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由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是由导热陶瓷浆料烧结固化得到,因此,在灌注导热陶瓷浆料之前,需要确保所述发热基件完成定型,以使流质状态的导热陶瓷浆料在成型模具内,以完全包覆住所述发热基件,进而在进行烧结固化定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发热基件由两种不同的材质结合得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基件包括发热部及两条导电引脚,两条所述导电引脚的材质与所述发热部的材质不同,所述发热部为电阻值较大的金属发热部或陶瓷发热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为电阻值较大的金属发热部,具体为镍铬或铁铬或镍铁等发热部。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部为电阻值较大的陶瓷发热部,亦即所述发热部的材质为导电发热陶瓷材质,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方式的发热基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采用浇铸工艺分别铸造得到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
通过浇铸工艺优先铸造得到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能够更好地被加热部所包覆。
s202:将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定位于第一模具内。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定位于第一模具内,使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相对定位,使得后续在发热部成型时相互隔开,避免出现短路而影响发热部的整体发热性能。具体地,第一导电引脚可以为正极导电引脚,第二导电引脚可以为负极导电引脚。
s203:将导电发热陶瓷浆料注入所述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发热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发热陶瓷浆料注入所述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的发热部,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用于给发热部供电,进而使得所述发热部导电发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发热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以圆环状的所述发热部的中轴线呈轴对称分布。
如此,由于采用了导电发热陶瓷材质的所述发热部存在质脆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本案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共同包覆的结构,来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其次,由于所述发热部采用的是导电发热陶瓷材质,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中金属的含量,进一步地提高了加热的安全性能。
s102:将所述发热基件置于成型模具内。
通过预先将所述发热基件定位放置于成型模具内,能够使在后续灌注导热陶瓷浆料时,能够控制所述发热基件于导热陶瓷浆料内的位置,便于导热陶瓷浆料在烧结后对应成型出预期的结构。
s103: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一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与所述发热基件连接的第一导热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具内设置有成型腔,预先将所述发热基件定位在所述成型腔内,接着,通过成型模具的灌注口将第一导热陶瓷浆料灌入至灌注口中,进而流入至成型腔内,流入至成型腔内的第一导热陶瓷浆料用于包覆所述发热基件,但所述发热基件的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露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外,该露置出来的所述发热部的其余部分用于与第二导热件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导热件及所述第二导热件共同包覆所述发热部的效果。
s104:对所述第一导热件进行定型预处理操作,并使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外。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导热陶瓷浆料和第二导热陶瓷浆料均为粘稠的流质状态,因此,需要确保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的界面相互平整,但又需要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的界面重叠在一起,即两者保持相互接触的状态,亦即,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的界面最好的平面,如此,能够使得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更好地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形成的包覆区内,且在实际灌注过程中,更不易在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周围产生微小气泡,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连接后形成的导热陶瓷件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更加稳定,导热效果更加稳定,也能够与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更紧密地接触,确保更佳的导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预处理操作为烘烤定型操作,由于需要确保所述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连接的端面处于平整状态,因此,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进行修整操作之前,还需要预先进行定型预处理操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如此,才便于进行后续的修整操作,通过采用烘烤定型操作,能够起到较好的定型效果,同时,也不会过度固化,导致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时,两者烧结固定程度过大,影响导热效果的一体性。
进一步地,所述烘烤定型操作的温度为150℃~200℃。如此,能够更便于进行后续的修整操作,进一步地起到较好的定型效果,同时,也不会过度固化,导致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时,两者烧结固定程度过大,影响导热效果的一体性。
s105:对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进行修整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修整操作为打磨修整操作,如此,能够使得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更好地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形成的包覆区内,且在实际灌注过程中,更不易在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周围产生微小气泡,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连接后形成的导热陶瓷件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更加稳定,导热效果更加稳定,也能够与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更紧密地接触,确保更佳的导热效果。
s106: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二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分别与所述发热基件的所述发热部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连接的第二导热件,使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共同包覆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
如此,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共同包覆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避免发热基件的发热部直接裸露于外,如此,电子烟加热机构在导热过程中不存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烟支的问题发生,提高了电子烟加热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3的成型模具和所述步骤106的成型模具为两个独立的成型模具,以更好地分别执行所述步骤103和所述步骤106;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同一个成型模具来执行所述步骤103和所述步骤10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陶瓷浆料和所述第二导热陶瓷浆料的材质相同,以更好地确保导热效果的一致性;进一步地,导热陶瓷浆料以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等为主,如aln、beo、si3n4、sic、bn等。
s107: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得到电子烟加热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的操作中,所述烧结固化的温度为500℃~1800℃,如此,能够更好地使得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被烧结固化,更好地确保两者导热效果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的操作之后,进行冷却定型,得到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一体连接的导热陶瓷体,并将保护套套置在所述导热陶瓷体外,如此,通过所述保护套能够更好地锁住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热量,当烟支插入至所述保护套内时,以更加集中地加热烟支,容易也对烟支有较好的定位放置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中部位置处,如此,使第一导热件的外端面与发热部的距离和第二导热件的外端面与加热部的距离相差较小,甚至为零,进而使电子烟加热机构表面的温度较均匀,解决了电子烟的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上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通过在成型模具内二次成型出一体包覆住发热基件的发热部的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连接的第二导热件,可以极大缩小第一导热件的端面与发热部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导热件的端面与发热部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控制为零,加热部的热量由内向外均匀地传递至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上,如此,能够使电子烟加热机构表面的温度较均匀,优化了整体加热路径,解决了电子烟的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加热机构,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烟加热机构,还包括烟支,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烟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烟,采用如下电子烟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浇铸工艺,铸造得到发热基件;将所述发热基件置于成型模具内;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一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与所述发热基件连接的第一导热件;对所述第一导热件进行定型预处理操作,并使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外;对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进行修整操作;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第二导热陶瓷浆料,以成型出分别与所述发热基件的所述发热部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端面连接的第二导热件,使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共同包覆所述发热基件的发热部;对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进行烧结固化处理,得到电子烟加热机构;其中,所述电子烟包括电子烟加热机构,还包括烟支,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烟支,请参阅图3,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10包括:发热基件100、第一导热件210、第二导热件220及保护套300,发热基件100包覆在第一导热件210和第二导热件220内,外部的烟支用于与发热基件100接触,发热基件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发热基件100产生的热量用于传递至第一导热件210和第二导热件220上,第一导热件210和第二导热件220内的热量被均匀地传递至烟支上,用于对烟支500进行加热,烟支被加热后能够释放烟雾,该烟雾用于供用户吸食。保护套300套置在第一导热件210和第二导热件200外。发热基件100包括发热部110、第一导电引脚120及第二导电引脚130,所述第一导电引脚120及所述第二导电引脚130分别与发热部110电连接,发热部110通电产生热量。第一导热件210与第二导热件220连接,以更好地包覆发热部110。所述第一导热件210和第二导热件22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包覆区230,所述发热部110容置于所述包覆区230内,如此,能够更好地包覆发热部110。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10设置有气孔240,所述气孔240顺序贯穿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所述气孔240的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气孔240的另一端直接与烟支连通,如此,当导热陶瓷件200处于导热状态时,外界的新入空气沿着气孔240进行流通,如此,当外界的新入空气流经气孔240时,会被加热,而且外界的新入空气也必须只能由气孔240进入,这是因为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被保护套300包覆锁紧,外界新入的空气无法从两者的间隙流出,确保了对外界的新入空气的一体式同步加热,加热路径更加优化,不存在温差和时间差,热能效率更高,节能效果更佳。为了使得顺序流经所述气孔和冲刷烟支的新入空气能够混合烟支产生的烟雾一并顺利地进入至电子烟的烟嘴内,一般需要使得烟支与所述保护套存在一定的间隙,如此,则意味着所述第一导热件210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220的直径要大于烟支500的直径,这是由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直径需要与所述保护套的内径相同,以使得两者结合的结构稳定性更高,如此的话,所述第一导热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外缘则较难与烟支产生的较好的直接接触,会造成部分热能的损耗,而无法较好的对烟支进行充分加热,其次,由于烟支与所述保护套存在一定的间隙,那么在电子烟被吸食时,电子烟在晃动时,或多或少会使得烟支在所述保护套内进行位移,影响烟支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的接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烟支对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的热能利用,以及减轻烟支在所述保护套的位移问题,以提高烟支与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的接触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远离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端部上开设有定位区,所述定位区的直径用于与烟支的直径相适配,如此,当插入烟支时,以使烟支的头部卡置在所述定位区内,首先,所述定位区的内壁能够对烟支进行更充分地加热,即接触表面积增大,同时,由于所述定位区的直径用于与烟支的直径相适配,那么所述定位区的内壁能够对烟支进行更好地固定作用,能够减轻烟支在所述保护套的位移问题,以提高烟支与所述电子烟加热机构的接触效果。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定位区的直径用于与烟支的直径相适配,那么烟支与所述定位区之间的空隙过流空气相对会比较滞碍,影响用户吸食的顺畅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区的内壁还开设有盘旋导气通道,所述盘旋导气通道环绕所述第一导热件的轴向延伸,所述盘旋导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定位区的底部,所述盘旋导气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热件远离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端部的端面上,如此,当新入的空气从所述气孔流出后,大部分的新入空气会沿着所述盘旋导气通道做螺旋上升流动,如此,既能够确保空气过流时的顺畅度,以确保用户吸食的顺畅性,同理,螺旋上升的流动方式能够更加充分地冲刷烟支的表面,带走更多挥发出来的烟雾,也使得空气的流动路径更加合理,出烟量更加饱满丰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