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1-01-29 16:01:35|245|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床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在切割机床上,也需要使用夹具对待切割的工件进行夹持。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夹具对工件进行夹紧后工件难以移动,从而不能对切割位置进行微调,当夹持操作有误时,调整切割位置操作困难,难以保证切割位置的准确性,且现有的夹具难以实现不同尺寸工件的夹持,适应性不佳,所以需要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实现了切割位置的微调,提高切割的定位准确性,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的夹持。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安装在切割机本体上侧面,所述支座上侧面中间位置加工切割缝,所述切割缝两侧的支座上分别安装第一夹紧组件以及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一滚珠螺母座、第一限位槽、第一短杆、移动架、上夹辊、下夹辊以及第二丝杆,所述切割缝外侧的支座上表面一端加工凹条,所述凹条内部安装下转轴,所述下转轴环形侧面套装下夹辊,所述下夹辊正上方设置上夹辊,所述上夹辊套装在上转轴环形侧面,所述上转轴安装在移动架内部,所述移动架下侧面一端中部位置固定第一短杆,所述第一短杆下端卡合在第一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固定在第一丝杆上端,所述第一丝杆下端穿过第一滚珠螺母座,并延伸至第一滚珠螺母座下侧,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固定在支座外表面一侧上部位置,所述移动架下表面远离第一短杆的一端固定第二短杆,所述第二短杆下端卡合在第二限位槽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槽固定在第二丝杆上端,所述第二丝杆远离第一限位槽的一端穿过第二滚珠螺母座,并延伸至第二滚珠螺母座下侧,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固定在支座外侧面远离第一滚珠螺母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结构与第一夹紧组件结构相同。
[0007]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侧面远离第二夹紧组件的一侧加工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安装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另一端安装在切割机本体上。
[0008]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外侧的上转轴上安装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环形侧面加工防滑纹。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第一滚珠螺母副与第一滚珠螺母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二滚珠螺母副与第二滚珠螺母座相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下端以及第二丝杆下端均固定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外表面加工防滑纹。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靠近第二把手的一端套装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丝杆靠近第二把手的一端套装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二链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之间的支座下端加工通槽,所述传动链条穿过通槽。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的移动能够实现移动架的升高和下降,从而能够实现上夹辊和下夹辊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夹持方便,由于上夹辊和下夹辊夹持过程中便于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夹持工件的移动,实现工件切割位置的微调,提高切割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应性佳,能够有效提高切割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6]
图中,1-支座,2-第一夹紧组件,3-切割缝,4-第二夹紧组件,5-支架,6-卡槽,7-切割机本体,8-传动链条,81-通槽,82-第一链轮,83-第二链轮,201-第一丝杆,202-第一滚珠螺母座,203-第一限位槽,204-第一短杆,205-移动架,206-上转轴,207-上夹辊,208-凹条,209-下夹辊,210-下转轴,211-第二短杆,212-第二限位槽,213-第二滚珠螺母座,214-第二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
一种用于切割机床的复合工件夹具,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安装在切割机本体7上侧面,所述支座1上侧面中间位置加工切割缝3,所述切割缝3两侧的支座1上分别安装第一夹紧组件2以及第二夹紧组件4,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包括第一丝杆201、第一滚珠螺母座202、第一限位槽203、第一短杆204、移动架205、上夹辊207、下夹辊209以及第二丝杆214,所述切割缝3外侧的支座1上表面一端加工凹条208,所述凹条208内部安装下转轴210,所述下转轴210环形侧面套装下夹辊209,所述下夹辊209正上方设置上夹辊207,所述上夹辊207套装在上转轴206环形侧面,所述上转轴206安装在移动架205内部,所述移动架205下侧面一端中部位置固定第一短杆204,所述第一短杆204下端卡合在第一限位槽203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203固定在第一丝杆201上端,所述第一丝杆201下端穿过第一滚珠螺母座202,并延伸至第一滚珠螺母座202下侧,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202固定在支座1外表面一侧上部位置,所述移动架205下表面远离第一短杆204的一端固定第二短杆211,所述第二短杆211下端卡合在第二限位槽212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槽212固定在第二丝杆214上端,所述第二丝杆214远离第一限位槽203的一端穿过第二滚珠螺母座213,并延伸至第二滚珠螺母座213下侧,所
述第二滚珠螺母座213固定在支座1外侧面远离第一滚珠螺母座202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结构与第一夹紧组件2结构相同。
[0019]
所述支座1上侧面远离第二夹紧组件4的一侧加工卡槽6,所述卡槽6内部安装支架5的一端,所述支架5另一端安装在切割机本体7上,支架5的设置便于放置长度尺寸较大的工件,提高其夹持稳定性。
[0020]
所述移动架205外侧的上转轴206上安装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环形侧面加工防滑纹,第一把手的安装便于转动上转轴206。
[0021]
所述第一丝杆201通过第一滚珠螺母副与第一滚珠螺母座202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4通过第二滚珠螺母副与第二滚珠螺母座213相连接,第一滚珠螺母副的设置实现了将第一丝杆201的旋转运行转化为直线运行的目的,第二滚珠螺母副的设置实现了将第二丝杆214的旋转运行转换为直线运行的目的。
[0022]
所述第一丝杆201下端以及第二丝杆214下端均固定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外表面加工防滑纹,第二把手的安装便于转动第一丝杆201和第二丝杆214。
[0023]
所述第一丝杆201靠近第二把手的一端套装第一链轮82,所述第二丝杆214靠近第二把手的一端套装第二链轮83,所述第一链轮82通过传动链条8与第二链轮83相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01与第二丝杆214之间的支座1下端加工通槽81,所述传动链条8穿过通槽81,第一链轮82、第二链轮83以及传动链条8的安装便于使第一丝杆201和第二丝杆214同步旋转,提高移动架205移动的稳定性,通槽81的加工便于传动链条8的移动。
[0024]
工作原理:
[0025]
将支座1固定在切割机本体7上,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夹紧组件2和第二夹紧组件4上的上夹辊207和下夹辊209之间,然后通过第二把手使第一丝杆201转动,第一滚珠螺母副将第一丝杆201的旋转运行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第一丝杆201在第一滚珠螺母座202内部移动,第一丝杆201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限位槽203绕着第一短杆204转动,同时第一丝杆201通过第一限位槽203带动第一短杆204移动,第一短杆204移动带动移动架205移动,同时第一丝杆201带动第一链轮82转动,第一链轮82转动通过传动链条8带动第二链轮83转动,第二链轮83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14转动,第二滚珠螺母副将第二丝杆214的旋转运行转换为直线运行,从而第二丝杆214在第二滚珠螺母座213内部移动,第二丝杆214转动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限位槽212绕着第二短杆211转动,并带动第二短杆211移动,第二短杆211移动带动移动架205移动,从而使移动架205通过上转轴206带动上夹辊207移动,继而使上夹辊207向工件方向移动,并将工件夹持在上夹辊207与下夹辊209之间,在切割前,通过第一把手带动上转轴206转动,上转轴206转动带动上夹辊207旋转,上夹辊207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工件移动,使下夹辊209在与工件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继而实现工件的移动,使切割位置对准切割缝3位置,实现工件切割位置的微调,提高切割位置的准确性,本装置适应性佳,能够有效提高切割位置的准确性。
[0026]
以上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