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29 15:01:41|271|起点商标网
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管壳换热器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管壳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应用最广的类型。
[0003]
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在生产过程中,先将若干u型管套入折流板,并将若干u型管的一端与管板套接,在对折流板、u型管进行焊接密封,组成管束组件,然后将管束组件套装到筒壳内
[0004]
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组件套装入筒壳内时,进行卧式套装的方式,这使得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在卧式套装管束组件时,由于当管束组件和管壳较长、重量较大,容易导致套装过程中管束组件会与壳体产生较大摩擦力,使得壳体难以引入,降低管壳换热器组装的效率问题,为此,提供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具备管壳换热器组装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包括支撑翻转座所述支撑翻转座侧面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所述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可在两个定位板之间进行水平滑动,且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下位引导套管位于上位引导套管的下方,且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内侧的直径值与管壳换热器筒壳内腔的直径相同,所述下位引导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调节机构,所述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宽度值大于管壳换热器两个折流板的间距值,两个所述定位板远离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且两个定位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朝向支撑翻转座一侧的内壁为斜面设计。
[0007]
可选的,所述支撑翻转座的侧面开设有一圈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深度值不小于下位引导套管的宽度值,所述支撑翻转座的侧面还开设有位于环形槽内侧的凹槽,所述支撑翻转座远离定位板的一侧外沿为弧面设计。
[0008]
可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内侧开设有导槽,所述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板,且限位导板与导槽活动套接,所述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板的导槽内,且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板活动套接。
[0009]
可选的,所述支撑翻转座上还开设有位于定位板两侧的槽口,其中位于定位板内侧的槽口与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的侧面活动套接,且位于定位板内侧的槽口与环形槽相通,位于定位板外侧的槽口与定位轴活动套接。
[0010]
可选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下位引导套管底部一侧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底部螺纹套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防滑层,所述支撑翻转座侧面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调节机构相适配的放置槽。
[00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该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通过支撑翻转座侧面的两个定位板之间滑动的下位引导套管和上位引导套管的结构设计,在进行组装u型管和折流板时,进行卧式安装,以便折流板与u型管之间的焊接密封,并通过支撑翻转座和两个定位板件组装好的管束组件进行翻转,以便将管壳换热器的筒壳从上方套入管束组件,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在卧式套装管束组件时,由于当管束组件和管壳较长、重量较大,容易导致套装过程中管束组件会与壳体产生较大摩擦力,使得壳体难以引入,降低管壳换热器组装的效率问题。
[0013]
2、该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通过两个定位板内的导槽对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两侧的限位导板进行限位,使得支撑翻转座、定位板、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以确保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在两个定位板上引导筒壳套到管束组件进行滑动时,管束组件上的折流板不易出现与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错位的现象,从而避免了下位引导套管、上位引导套管引导换热器管壳套到管束组件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管壳换热器组装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图1结构下位引导套管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图1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图1结构支撑调节机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图1结构支撑翻转座的侧视图;
[0020]
图7为本发明图1的翻转状态示意图。
[0021]
图中:1、支撑翻转座;101、环形槽;102、放置槽;2、定位板;201、导槽;202、定位轴;3、下位引导套管;4、上位引导套管;401、限位导板;5、支撑调节机构;501、支撑管;502、支撑轴;503、支撑板;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7,一种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包括支撑翻转座1支撑翻转座1侧面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定位板2,两个定位板2之间设有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可在两个定位板2之间进行水平滑动,且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下位引导套管3位于上位引导套管4的下方,且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内侧的直径值与管壳换热器筒壳内腔的直径相同,下位引导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调节机构5,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宽度值大于管壳换热器两个折流板的间距值,两个定位板2远离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202,且两个定位轴2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朝向支撑翻转座1一侧的内壁为斜面设计,在对管壳换热器进行装配时,先控制支撑翻转座1、定位板2整体保持图1的水平状态,并将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滑动到距离支撑翻转座1的最远端,将管壳换热器内间距最大的u型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上折流板,然后将换热器管板放置到支撑翻转座1的中部,并将套好折流板的u型管的两个端口插入到管板的顶部和底部通孔处,并使得u型管最外侧的两个折流板分别位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内,然后才将后续的u型管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的一侧进行插接到管板上,直至换热器管束组件的u型管全部插接完毕后,将折流板的间距调好,进行焊接固定和密封,通过起重设备等,在定位板2的头端定位轴202处对进行锁紧,对定位板2的一端进行上提,使得定位板2、支撑翻转座1、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整体以支撑翻转座1底部一侧向上翻转成如图7所示的竖直状态,此时折流板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紧密贴合,在摩擦力作用下,不会下坠,再利用起重设备,将换热器筒壳提至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上方,并使得换热器筒壳的底部对准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在换热器筒壳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一起下移,并在换热器管壳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贴合一起下移的过程中,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内侧始终与两个折流板套接,从而便于换热器筒壳的引导,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在卧式套装管束组件时,由于当管束组件和管壳较长、重量较大,容易导致套装过程中管束组件会与壳体产生较大摩擦力,使得壳体难以引入,降低管壳换热器组装的效率问题。
[0024]
其中,支撑翻转座1的侧面开设有一圈环形槽101,且环形槽101的深度值不小于下位引导套管3的宽度值,支撑翻转座1的侧面还开设有位于环形槽101内侧的凹槽,支撑翻转座1远离定位板2的一侧外沿为弧面设计,在将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套入管束组件过程中,以便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移动到环形槽101内,从而便于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完全套到管束组件上,从而提高了管壳换热器的组装效率。
[0025]
其中,定位板2的内侧开设有导槽201,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板401,且限位导板401与导槽201活动套接,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板2的导槽201内,且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板2活动套接,利用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两侧的限位导板401分别活动套装在两个定位板2上的导槽201内,从而便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在两个定位板2之间进行滑动,对管束组件的折流板进行限位,以便引导换热器的筒壳套上管束组件中,从而提高管壳换热器的组装效率,且利用两个导槽201对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两侧的限位导板401进行限位,使得支撑翻转座1、定位板2、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
引导套管4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以确保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在两个定位板2上滑动时,管束组件上的折流板不易出现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错位的现象,从而避免了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引导换热器管壳套到管束组件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管壳换热器组装效率的问题。
[0026]
其中,支撑翻转座1上还开设有位于定位板2两侧的槽口,其中位于定位板2内侧的槽口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的侧面活动套接,且位于定位板2内侧的槽口与环形槽101相通,位于定位板2外侧的槽口与定位轴202活动套接,以便将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套入管束组件过程中,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能够整体移动到支撑翻转座1内,从而使得管壳换热器的筒壳与管板接触,完成管壳换热器的筒壳套装步骤,避免了在进行卧式组装时,对管壳换热器的筒壳进行移动的麻烦,提高了管壳换热器的组装效率。
[0027]
其中,支撑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下位引导套管3底部一侧的支撑管501,支撑管501的底部螺纹套接有支撑轴502,支撑轴5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03,支撑板503的底部设有防滑层,支撑翻转座1侧面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调节机构5相适配的放置槽102,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组装u型管时,通过旋转支撑轴502,调节支撑调节机构5的整体高度,以便使得定位板2保持水平,从而便于对管束组件进行组装,并在管束组件套入管壳换热器的筒壳时,支撑调节机构5随时下位引导套管3移动至放置槽102内,不影响管壳换热器筒壳的整体套入。
[0028]
工作时,首先,将管壳换热器装配用管束组件辅助翻转机构整体保持卧式的水平状态,并通过支撑调节机构5对定位板2一端的高度调节,使得两个定位板2爆出水平的状态,然后将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滑动到距离支撑翻转座1的最远端,再将将管壳换热器内间距最大的u型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上折流板,然后将换热器管板放置到支撑翻转座1的中部,并将套好折流板的u型管的两个端口插入到管板的顶部和底部通孔处,并使得u型管最外侧的两个折流板分别位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内,然后才将后续的u型管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的一侧进行插接到管板上,直至换热器管束组件的u型管全部插接完毕后,将折流板的间距调好,进行焊接固定和密封,通过起重设备等,在定位板2的头端对进行上提,使得定位板2、支撑翻转座1、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整体以支撑翻转座1底部一侧向上翻转成如图7所示的竖直状态,此时折流板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紧密贴合,在摩擦力作用下,不会下坠,再利用起重设备,将换热器筒壳提至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上方,并使得换热器筒壳的底部对准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在换热器筒壳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一起下移,并在换热器管壳与下位引导套管3、上位引导套管4贴合一起下移的过程中,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的内侧始终与两个折流板套接,直至下位引导套管3和上位引导套管4移动到环形槽101内,管壳换热器的筒壳与管板接触,在通过起重设备,将套装好管壳换热器筒壳的管束组件重新旋转至水平状态,并将支撑翻转座1整体与管壳换热器分离,在进行下一步组装步骤,即可。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折流板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