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讯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讯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讯响器。
背景技术:
讯响器是一种微型的电声转换器件,目前市面上的讯响器上留有较大的装配间隙,甚至有些讯响器的电路板位于讯响器的底部并且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灰尘容易从装配间隙中进入讯响器内部,外部的灰尘水汽也容易污染电路板造成故障。同时,讯响器的外壳往往形成一共鸣腔和一与共鸣腔连通的出音孔,灰尘也容易从出音孔进入讯响器内部,影响讯响器工作。
因此,针对目前市面上的讯响器防尘效果差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市面上的讯响器防尘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讯响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讯响器,包括:
发声器件和防尘壳,所述防尘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呈空心圆柱体形,所述壳体的底部被底板封闭;所述发声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圆周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的底面向下伸出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旋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上盖的底面对应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位置还凹陷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伸入所述环形卡槽中并与所述环形卡槽卡合;
隔板和防尘网,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发声器件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防尘网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隔板的底面抵顶于所述发声器件的顶部;所述防尘网的上下表面分别被所述上盖的底面和所述隔板的顶面抵顶;
所述上盖开设有第一出音孔,所述隔板对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上盖的底面还凹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环绕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防尘毡圈;所述第一防尘毡圈抵顶于所述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顶部端面上凹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中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抵顶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底面和所述环形卡槽的底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截面为第一等腰梯形,所述第一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顶部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等腰梯形的上底形成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顶部端面;
所述环形卡槽的截面为第二等腰梯形;所述第二等腰梯形的下底贯穿所述上盖的底面形成所述环形卡槽的开口;
所述第一等腰梯形的腰与上底的夹角度数等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的腰与上底的夹角度数。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顶面凸起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环绕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所述上盖的底面对应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位置凹陷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伸入所述第三环形槽中并将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压入所述第三环形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底面凹陷形成容线腔,所述底板的所述容线腔处开设有穿线通孔;与所述发声器件连接的引线自所述穿线通孔穿出所述壳体;
所述底板的底面还凹陷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四环形槽环绕所述容线腔设置;所述第四环形槽中设有第二防尘毡圈;
所述壳体的外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径向伸出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多根第一限位柱;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凹陷有多道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向平行,所述限位槽向上延伸至贯穿所述壳体的顶部端面;
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柱滑动配合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底面还凹陷有第五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均位于所述第五环形槽内;所述隔板的顶面对应所述第五环形槽的位置还向上伸出有多个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为圆柱;
所述防尘网为圆形,所述防尘网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长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防尘网的径向,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等于所述圆柱的直径;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第五环形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器件为电磁式蜂鸣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和所述第五环形槽均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防尘讯响器将发声器件设置在防尘壳内,防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讯响器最优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讯响器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讯响器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讯响器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发声器件,102、引线,2、壳体,201、第一固定环,202、第一环形凸起,2021、第二环形槽,2022、橡胶圈,203、凸缘,2031、第一通孔,204、限位槽,3、底板,301、容线腔,302、穿线通孔,303、第四环形槽,3031、第二防尘毡圈,4、上盖,401、第二固定环,402、环形卡槽,403、第一出音孔,404、第一环形槽,405、第一防尘毡圈,406、第三环形槽,407、第五环形槽,5、隔板,501、第二出音孔,502、第二环形凸起,503、第一限位柱,504、第二限位柱,6、防尘网,60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讯响器,包括:
发声器件101,发声器件101采用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具有共鸣腔和与共鸣腔连通的第三出音孔。
防尘壳,防尘壳包括壳体2和上盖4,壳体2呈空心圆柱体形,壳体2的底部被底板3封闭。发声器件101位于壳体2内。
壳体2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固定环201,第一固定环201的内圆周上设有内螺纹。上盖4的底面向下伸出有第二固定环401,第二固定环401的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旋配合。
第一固定环201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环形凸起202,上盖4的底面对应第一环形凸起202的位置还凹陷有环形卡槽402。第一环形凸起202伸入环形卡槽402中并与环形卡槽402卡合。此处的第一环形凸起202与环形卡槽402的卡合起到密封的作用,对灰尘有阻挡的作用,使得灰尘难以经过第一环形凸起202与环形卡槽402的卡合处进入壳体2内部。
隔板5和防尘网6,隔板5位于发声器件101与上盖4之间,防尘网6位于隔板5与上盖4之间。隔板5的底面抵顶于发声器件101的顶部。防尘网6的上下表面分别被上盖4的底面和隔板5的顶面抵顶,即防尘网6的被上盖4的底面和隔板5的顶面共同夹紧固定。
上盖4开设有第一出音孔403,第一出音孔403位于第二固定环401内,隔板5对应第一出音孔40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音孔501。防尘网6位于第一出音孔403与第二出音孔501之间,阻止灰尘从第一出音孔403进入壳体2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发声器件101的第三出音孔应对准第二出音孔501,以便于发声器件101通电后声音通过第二出音孔501和第一出音孔403传播到外界。
上盖4的底面还凹陷有第一环形槽404,第一环形槽404环绕第一出音孔403设置并且第一环形槽404位于第二固定环401内。第一环形槽404内设有第一防尘毡圈405。第一防尘毡圈405抵顶于防尘网6,阻止灰尘从上盖4的底面与防尘网6之间进入壳体2内部。
底板3的底面凹陷形成容线腔301,底板3的容线腔301处开设有穿线通孔302。与发声器件101连接的引线102自穿线通孔302穿出壳体2。底板3的底面还凹陷有第四环形槽303,第四环形槽303环绕容线腔301设置。第四环形槽303中设有第二防尘毡圈3031。
壳体2的外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径向伸出有一圈凸缘203,凸缘20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31,第一通孔2031的轴线与壳体2的轴线平行。
这种防尘讯响器在安装的时候,将与发声器连接引线102连接至需要安装讯响器的设备的电路中,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通孔2031将防尘讯响器固定于设备上。此时引线102能够容纳在容线腔301中,第二防尘毡圈3031紧贴在设备的表面上,阻止灰尘经过壳体2的底面与设备表面的间隙再经过穿线通孔302进入壳体2内。因此这种防尘讯响器的防尘效果好。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202的截面为第一等腰梯形,第一等腰梯形的下底与第一固定环201的顶部端面连接,第一等腰梯形的上底形成第一固定环201的顶部端面。
环形卡槽402的截面为第二等腰梯形。第二等腰梯形的下底贯穿上盖4的底面形成环形卡槽402的开口。
第一等腰梯形的腰与上底的夹角度数等于第二等腰梯形的腰与上底的夹角度数。
当第一环形凸起202伸入环形卡槽402中并与环形卡槽402卡合后,继续旋转上盖4,使得第一环形凸起202更进一步的挤入环形卡槽402中,那么环形卡槽402产生微小的形变使得环形卡槽402与第一环形凸起202卡合紧密,防尘效果好。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第一环形凸起202的顶部端面上凹陷有第二环形槽2021,第二环形槽2021中设有橡胶圈2022。橡胶圈2022抵顶于第二环形槽2021的底面和环形卡槽402的底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圈2022抵顶于环形卡槽402的底面阻止灰尘通过,增加了第一环形凸起202与环形卡槽402之间的防尘效果。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隔板5的顶面凸起有第二环形凸起502,第二环形凸起502环绕第二出音孔501设置。上盖4的底面对应第二环形凸起502的位置凹陷有第三环形槽406,第三环形槽406位于第二固定环401内。第二环形凸起502伸入第三环形槽406中并将防尘网6的一部分压入第三环形槽406中,此处防尘网6被压入第三环形槽406的部分即为防尘网6的位于第二环形凸起502和第三环形槽406之间的部分,防尘网6被压入第三环形槽406的部分形成一个环形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网6被挤压变形的环形区域和第二环形凸起502对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灰尘从上盖4的底面与防尘网6之间进入壳体2内部。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隔板5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多根第一限位柱503。壳体2的内壁上凹陷有多道限位槽204,限位槽204的长度方向与壳体2的轴向平行,限位槽204向上延伸至贯穿壳体2的顶部端面。限位槽204与第一限位柱503一一对应,第一限位柱503滑动配合于对应的限位槽204中。
这种防尘讯响器在装配的时候,先将发声器件101放入壳体2内并将引线102自穿线通孔302穿出,然后再发声器件101的顶部放上隔板5和防尘网6,最后将上盖4通过螺纹旋合在壳体2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定位难以使得第二环形凸起502和第三环形槽406、第一出音孔403和第二出音孔501恰好同轴,二是当上盖4旋转时可能会带动隔板和旋转,隔板又带动发声器件101旋转导致引线102与穿线通孔302错位进而导致引线102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柱503滑动配合于对应的限位槽204中的时候,隔板5能够沿着壳体2的轴向滑动但不能沿着壳体2的周向旋转,限制住了隔板5的转动,同时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上盖4的底面还凹陷有第五环形槽407,第一环形槽404和第三环形槽406均位于第五环形槽407内,第五环形槽407位于第二固定环401内。隔板5的顶面对应第五环形槽407的位置还向上伸出有多个第二限位柱504,第二限位柱504为圆柱。
防尘网6为金属网,防尘网6为圆形,防尘网6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601,第二通孔601为长形孔,第二通孔601的长度方向沿防尘网6的径向,第二通孔601的宽度等于圆柱的直径。
第二通孔601与第二限位柱504一一对应,第二限位柱504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601伸入第五环形槽407中。
为了避免这种防尘讯响器在装配的过程中防尘网6产生移动,因此将防尘网6的第二通孔601套设在第二限位柱504上对防尘网6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在装配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环形凸起502会伸入第三环形槽406中并将防尘网6的一部分压入第三环形槽406中,因此防尘网6会产生沿其径向的形变与位移,因此第二通孔601为长形孔。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五环形槽407起到避让第二限位柱504的作用,第二限位柱504伸入第五环形槽407中后不会阻止上盖4转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