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工、刺绣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画框、刺绣用的绷紧绣圈等通常采用木质成型框,在装订时需将画纸或画布或绣布铺设在框一面,在框侧面或背面打钉,几个边配合好才能使画布或绣布处于张紧状,这种油画框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难以自行装订;
2、由于钉子数量较多且不易拆除,这些木质框通常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3、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且占用存放空间较大;
4、尺寸固定,不可灵活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装订难于操作、不便携带、浪费资源等缺陷,通过多个标准单元的组装实现装订操作的便宜性及便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包括由至少两个能首尾拼接与拆卸的框架单元拼接形成的封闭状框架;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均包括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包括铰轴和依次层叠且一侧铰接在铰轴上的底板、中间板和面板;
所述面板与中间板叠置、配合在一起时形成布料夹持结构、或/和可调节布料锁紧结构;所述面板与中间板叠置、配合形成的布料夹持结构与底板叠置、配合在一起时形成布料绷紧、锁紧结构;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实现布料在面板与中间板、中间板与底板之间的依次夹持、绷紧、锁紧。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首先将多个框架单元首尾连接配合形成完整的框架,然后将整个框架底板放置在待装订的画布上,将面板和中间板均向外翻转开,将画布的边缘折于面板远离铰轴的一侧背面,通过中间板将画布边缘置于面板的凹形结构内,再将画布、面板和中间板一起向底板处折叠,三板叠置在一起时,一方面通过锁紧结构(例如底板轴套的偏心结构与中间板的贯穿孔配合)使得中间板移动并将画布挤压在中间板与面板之间,另一方面,面板(轴套)与底板(轴套)通过锁紧结构将面板与底板锁定在叠置状态;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性;可重复利用,环保节约;多个单元结构统一,具有互换性,可根据需要的尺寸进行组装拼接,拆开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收容。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打开状态的组装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压紧状态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的组合组装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中框架单元打开至180°时截面示意图一;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框架单元打开至180°时截面示意图二;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框架单元打开至180°时截面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框架单元折叠至0°时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中锁定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锁定单元处于锁定状态下横截面视图;
图8为图6中的锁定单元处于锁定状态下沿平行于底板的平面在底板厚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中框架单元中锁定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锁定单元处于锁定状态下横截面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便携绷紧布料装置中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相邻两个框架单元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13为图11中相邻两个框架单元的组装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见图1a、图1b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包括由至少两个能首尾拼接与拆卸的框架单元10拼接形成的封闭状框架;每个所述框架单元10均包括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包括铰轴11和依次层叠且一侧铰接在铰轴11上的底板12、中间板13和面板14;
所述面板14与中间板13叠置、配合在一起时形成布料夹持结构、或/和可调节布料锁紧结构;所述面板14与中间板13叠置、配合形成的布料夹持结构与底板12叠置、配合在一起时形成布料绷紧、锁紧结构;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实现布料在面板14与中间板13、中间板13与底板12之间的依次夹持、绷紧、锁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面板14、中间板13和底板12铰接、层叠时,由其上面的结构形成布料夹持、绷紧、锁紧一体化集成装置;可以实现面板14、中间板13的层叠与配合形成结构夹持布料,绕铰轴11旋转,并与底板12层叠、配合过程中布料在面板14与中间板13、中间板13与底板12之间的依次一体化夹持、绷紧、锁紧。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操作、体积大、不便携等问题,方便操作、环保可重复利用、可拆便携。
优选地,所述布料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中间板叠置、配合时形成的斜扣结构、磁铁吸合结构或圆柱体单向摩擦锁紧结构。
优选地,所述布料绷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中间板叠置、配合时形成的整体结构,可相对于底板绕铰轴旋转而绷紧布料;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所述面板与所述中间板叠置、配合时形成的整体结构,与所述底板叠置、配合时形成的斜扣结构、插销结构、磁铁吸合结构、摩擦锁紧结构、弹性锁紧结构或凸轮锁紧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3a、图3b、图3c、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绷紧布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首尾可拆卸地拼接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状框架的框架单元10;每个所述框架单元10均包括铰轴11和依次层叠且一侧铰接在铰轴11上的底板12、中间板13和面板14;作为实施例一的优选实施方式一,所述面板14呈凹形,在与底板12叠置在一起时与底板12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15;所述中间板13与底板12及面板14叠置时中间板1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5内并且远离铰轴11的一侧与所述面板14配合,通过锁紧结构将底板12、中间板13、面板14叠置锁紧以将夹持于面板14与中间板13之间的画布或布料压紧。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绷紧布料装置,首先将多个框架单元首尾连接配合形成完整的框架,然后将整个框架底板放置在待装订的画布上,将面板和中间板均向外翻转开,将画布的边缘折于面板远离铰轴的一侧背面,通过中间板将画布边缘置于面板的凹形结构内,再将画布、面板和中间板一起向底板处折叠,三板叠置在一起时,一方面通过锁紧结构(例如底板轴套的偏心结构与中间板的贯穿孔配合)使得中间板移动并将画布挤压在中间板与面板之间,另一方面,面板(轴套)与底板(轴套)通过锁紧结构将面板与底板锁定在叠置状态;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性;可重复利用,环保节约;多个单元结构统一,具有互换性,可根据需要的尺寸进行组装拼接,拆开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收容。
锁紧结构包括压紧结构和锁定结构,所述压紧结构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及三板处于叠置且受外力不能分离的状态,中间板1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5内并且远离铰轴11的一侧与所述面板14处于压紧配合状态,实现将画布边缘绷紧;锁定结构用于保持三板处于叠置状态,使得中间板13与底板12及面板14叠置层接触面之间保持压紧,实现画布边缘的收容及压紧。
上述方案中,框架单元10之间的可拆卸拼接结构具体可通过插销、螺钉及燕尾槽对接等具体结构实现;锁定结构具体可通过插栓等结构直接锁紧,也可以通过磁铁结构的吸合实现锁紧,例如在实施例在中间板13与底板12内部分别嵌设磁铁,通过两块磁铁在中间板13与底板12及面板14叠置在一起时吸合锁紧;压紧结构具体可通过凸轮等结构实现中间板的推动以实现对位于面板与中间板边缘缝隙的画板的夹紧。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2、中间板13和面板14一侧均对应具有至少两个底板轴套2a、中间板轴套3a、面板轴套4a,所有轴套交叉套设在所述铰轴11上;所述底板12一端具有插隼2b,另一端开设有能与插隼2b插接配合的插槽2c;所述底板轴套2a呈偏心状;所述中间板13上开设有贯穿孔3b与所述偏心的底板轴套2a配合,在所述中间板与底板叠置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5内并推动中间板13向面板另一侧移动以压紧画布;所述面板轴套4a与底板轴套2a上设置有彼此配合的锁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框架可以为多边形或曲线形,本实施例及图以方形框架为例进行说明。上述插隼2b的形状可以设置成梯形、半圆形或图示的不规则形状。使用时首先将多个框架单元10首尾的插隼2b与插槽2c插接配合形成完整的框架,然后将整个框架底板放置在待装订的画布(图未示)上,将面板14和中间板13均向外翻转开(参见图5),将画布的边缘折于面板远离铰轴的一侧背面,通过中间板13将画布边缘置于面板14的凹形结构内,再将画布、面板14和中间板13一起向底板12处折叠,三板紧贴在一起时(参见图4),一方面底板轴套2a的偏心结构与中间板13的贯穿孔3b配合使得中间板13移动并将画布挤压在中间板13与面板14之间,另一方面,面板轴套4a与底板轴套2a通过锁定结构将面板14与底板12锁定在叠置状态;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性;可重复利用,环保节约;多个框架单元10结构标准统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且具有较强互换性,可根据需要的尺寸进行组装拼接,拆开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收容。
优选地,所述框架单元10拼接后形成的完整封闭状框架呈方形,所述框架单元呈角状;还包括与框架单元结构相同的调节单元20,所述调节单元20呈长方形。通过插隼与插槽的拼接灵活调整画框尺寸。
优选地,所述底板轴套2a在底板12与中间板13的结合面上具有偏心凸起2d,并在底板12轴套外侧形成第一台阶面2e。偏心凸起2d具体可以为弧形或光滑曲线形,例如椭圆弧或螺旋线形等。
优选地,所述偏心凸起2d横截面呈扇形,中心角在60°~90°之间。优选为90°,参见图3a,在中间板13相对底板12转动在180°~90°时,贯穿孔3b与底板轴套2a之间具有间隙,以便调整中间板13与面板14之间的间隙以调整画布,在中间板13相对底板12转动在90°~0°时,贯穿孔3b与偏心凸起2d配合,逐渐将中间板13向远离铰轴11的一侧推进,以实现对画布的压紧,参见图4。
优选地,所述底板12在靠近铰轴的一侧具有翻转定位的第二台阶面2f,所述第一台阶面2e与第二台阶面2f分别位于铰轴11的两侧。所述面板14靠近铰轴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台阶面2f配合的第三台阶面4f,在所述面板14相对底板12在180°状态时第三台阶面4f与第二台阶面2f完全配合并限制面板14翻转角度继续增加。参见图3a、图3b、图3c,外翻操作时,通过第三台阶面4f与第二台阶面2f的配合进行限位,方便画布装订的操作。
作为优选实施例一,参见图3a,所述面板14远离铰轴11一侧的内侧面4c呈楔形,并向凹形结构内倾斜;所述中间板13远离铰轴11的侧面3c与所述面板14的楔形面吻合。楔形面的配合能放置画布从凹形结构内脱离。
作为优选实施例二,所述面板远离铰轴一侧的内侧面呈弧形(图未示),并向凹形结构内凸出;所述中间板远离铰轴的侧面与所述面板的弧形面吻合。作用同上述优选实施例一。
优选地,参见图3b、图4,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轴套4a上的偏心型面4g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的配合面;所述偏心型面4g在靠近面板14凹形结构的一侧形成有止推面4h;所述配合面包括设置在靠近面板轴套4a位置的第一配合面2g和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台阶面2f位置的第二配合面2h;所述第一配合面2g与所述偏心型面4g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面2h与所述止推面4h配合。
参见图3a,在中间板13相对底板12转动在[180°~0°)时,所述偏心型面4g与第一配合面2g配合,在中间板13相对底板12转动在0°时,所述止推面4h旋转至竖直方向与第二配合面2h配合,以实现底板12与面板14的锁紧,参见图4。打开时反方向旋转面板12,掰开使得止推面4h与第二配合面2h脱开,实现解锁。
优选地,所述偏心型面4g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第一配合面2g为凹弧形面且圆心角为90°,所述第二配合面2h为竖直平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面2g下方。上述角度能够实现在特定位置锁紧和解锁,方便操作。
实施例三
参见图6-8,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面板14即可采用整体面板,也可采用若干彼此独立的单元,锁定结构没有采用止推面4h与第二配合面2h配合实现底板12与面板14的锁紧,而是采用插栓结构实现锁紧,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中间板13上的插槽131、设置在底板12上的插槽或贯穿孔121以及设置在底板远离销轴11一端端面上的插栓122;将画布边缘贴在面板12的凹陷面内并沿着其远离销轴11的一端向外包裹,将中间板13向面板14的凹陷面内旋转使得画布被夹持于中间板12与面板14之间,三者一起向底板12所在处旋转,随着三者的贴近,中间板被凸轮推进使得中间板远离铰轴11的侧面3c向面板14远离铰轴11一侧的内侧面4c靠近以将画布压紧,在中间板13与底板12完全贴合时,插槽131完全伸入贯穿孔121内,通过操作使得插栓122向内动作完全伸入插槽131内部与之配合,插槽131可以是图8中的勾形,也可以是槽孔等形状,插栓122的端部伸入槽孔内部或伸入勾形内,以阻止插槽131向上旋转与底板12的分离。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定结构采用插接结构,框架单元10之间的拼接采用插销连接,具体参见图9-13,图11中单个框架单元10呈直角状,拼接的两端中其中一个框架单元端部设插销110及第一槽口130,插销110插入另一框架单元端部的插孔120中时,实现第一槽口130与第二槽口140的配合,重复上述操作实现所有框架单件的插接组合,四个直角状的框架单元10插接完成后的状态参见图1a;为了实现框架尺寸上的变形以适用于多种场景,可在任意相邻的直角状框架单元10之间插接直线状框架单元,具体参见图2;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面板14远离铰轴一侧的弹性部141和固定在底板12远离铰轴一侧的止推部123,弹性部141与止推部123之间的结合面140呈斜面,在底板12厚度方向上自下而上逐渐向靠近铰轴11的一侧倾斜,弹性部141能随着面板14向底板12所在处旋转靠近时向铰轴11所在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以实现两结合面140之间的抵触配合,通过结合面140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锁紧,锁紧状态参见图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