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
背景技术:
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医学仿真模型实施临床模拟教学,将培训室构建成仿真的医疗环境,模拟临床各科诊疗情景,既维护了临床患者健康和隐私,又根据临床常见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增加了医学生实践动手机会,静脉注射和输液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之一,需要医护人员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项基本功,而在人身上操作练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危险性,这时模拟手臂就很好的代替了真实手臂进行练习,传统的手臂模型构造简单,仿真性不足,无法模拟真实人体手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纠正学员的错误,如当学员未将注射针头扎进血管时无法及时收到提示,减弱了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大了老师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包括仿真手臂本体和主机,所述仿真手臂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仿真皮肤层,所述仿真皮肤层的下层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内贴近仿真皮肤层处设有血管一和血管二,所述仿真手臂本体的手背部位设有输液组织块,所述输液组织块通过卡槽连接于仿真手臂本体,所述输液组织块的仿真皮肤层的下层设有高吸水海绵层,所述高吸水海绵层内贴近仿真皮肤层处设有输液血管,所述硅胶层内靠近输液组织块两侧的位置设有温度感应块,所述血管一在仿真手臂本体的上端截面处与出液管密封连接,所述血管二在仿真手臂本体的上端截面处与进液管密封连接,所述主机的正面设置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的左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仿真血液,所述储液箱内的左上方设有水泵箱,所述水泵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箱的下底面右端设有测温仪,所述储液箱的底面设有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与水泵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到仿真血液液面下方,所述出液管穿过储液箱的上表面并伸入到仿真血液液面下方,所述出液管与储液箱的上表面接触处做密封处理。
优选的,所述血管一靠近输液组织块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套设于血管一的外表面,所述温度感应块、压力传感器、水泵、测温仪、加热板电连接于主机。
优选的,所述输液血管的中间部位为双管结构,上下两端分别汇总成一根血管,并分别与血管一连接,所述输液血管的两端与血管一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2,所述血管一、血管二、输液血管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的,所述仿真血液的颜色为红色,所述仿真血液在仿真手臂本体内的流动方向为血管二流向血管一,所述血管一的下方末端在所述仿真手臂本体的手背位置穿入并密封连接血管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加热仿真血液,当学员未能成功将注射器扎入输液血管时,输液血管周围的高吸水海绵层会快速吸收注射液体而降温,使得温度感应块可感应到温度变化,并实时将信号传输回主机,主机发生提示警告,告知学员操作失误,实时纠正学生错误,无需老师时刻看守,减少了老师的劳动量,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感应血管一内的血压,使主机控制水泵的转速来控制血压,使学员在注射时清楚的感受到血液回流,更好的模拟了为真人注射的情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组织块损坏后可更换,无需更换整个设备,降低了教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仿真手臂本体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组织块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仿真手臂本体、2-主机、3-仿真皮肤层、4-硅胶层、5-血管一、6-血管二、7-输液组织块、8-卡槽、9-高吸水海绵层、10-输液血管、11-温度感应块、12-出液管、13-进液管、14-触控屏、15-储液箱、16-仿真血液、17-水泵箱、18-水泵、19-测温仪、20-加热板、21-压力传感器、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包括仿真手臂本体1和主机2,所述仿真手臂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仿真皮肤层3,所述仿真皮肤层3的下层设有硅胶层4,所述硅胶层4内贴近仿真皮肤层3处设有血管一5和血管二6,所述仿真手臂本体1的手背部位设有输液组织块7,所述输液组织块7通过卡槽8连接于仿真手臂本体1,所述输液组织块7可定期更换,所述输液组织块7的仿真皮肤层3的下层设有高吸水海绵层9,所述高吸水海绵层9内贴近仿真皮肤层3处设有输液血管10,当学员未能成功将注射器扎入输液血管10时,输液血管10周围的高吸水海绵层9会快速吸收注射液体,仿真血液16在血管一5和输液血管10内的流向真实模拟了人体静脉流向,所述硅胶层4内靠近输液组织块7两侧的位置设有温度感应块11,所述血管一5在仿真手臂本体1的上端截面处与出液管12密封连接,所述血管二6在仿真手臂本体1的上端截面处与进液管13密封连接,所述主机2的正面设置有触控屏14,所述主机2的左侧设置有储液箱15,所述储液箱15内储存有仿真血液16,所述储液箱15内的左上方设有水泵箱17,所述水泵箱17内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箱17的下底面右端设有测温仪19,测温仪19监测仿真血液16的温度,实时将温度数据传输回主机2,所述储液箱15的底面设有加热板20。
具体而言,所述进液管13与水泵18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水泵18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到仿真血液16的液面下方,所述出液管12穿过储液箱15的上表面并伸入到仿真血液16的液面下方,所述出液管12与储液箱15的上表面接触处做密封处理,以防止液体泄漏改变血压。
具体而言,所述血管一5靠近输液组织块7处设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压力传感器21套设于血管一5的外表面,压力传感器21可实时感应血管一5内的血压,使主机2控制水泵18的转速来控制血压,使学员在注射时清楚的感受到血液回流,更好的模拟真人注射环境,所述温度感应块11、压力传感器21、水泵18、测温仪19、加热板20电连接于主机2。
具体而言,所述输液血管10的中间部位为双管结构,上下两端分别汇总成一根血管,并分别与血管一5连接,所述输液血管10的两端与血管一5通过密封圈22密封连接,有效防止了仿真血液16的泄漏,所述密封圈22的数量为2,所述血管一5、血管二6、输液血管10的材质为橡胶。
具体而言,所述仿真血液16的颜色为红色,所述仿真血液16在仿真手臂本体1内的流动方向为血管二6流向血管一5,所述血管一5的下方末端在所述仿真手臂本体1的手背位置穿入并密封连接血管二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主机2上的触控屏14启动本设备,储液箱15底面的加热板20启动,开始加热储液箱15内的仿真血液16,由测温仪19监测仿真血液16的温度,实时将温度数据传输回主机2,主机2控制加热板20的启动与关闭以维持仿真血液16的温度稳定在正常人体体温范围,待仿真血液16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水泵18开始运作,水泵18将储液箱15内的仿真血液16抽出至进液管13,仿真血液16由进液管13流入血管二6,随后在仿真手臂本体1手心处流入血管一5,仿真血液16流入血管一5后途经输液组织块7内的输液血管10后一路向上流入出液管12,最后流回储液箱15,仿真血液16在血管一5和输液血管10内的流向真实模拟了人体静脉流向,输液组织块7可定期更换,降低了教学成本,压力传感器21可实时感应血管一5内的血压,使主机2控制水泵18的转速来控制血压,使学员在注射时清楚的感受到血液回流,更好的模拟真人注射环境,学员练习注射时,当学员未能成功将注射器扎入输液血管10时,输液血管10周围的高吸水海绵层9会快速吸收注射液体,由于注射液体的温度与输液血管10温度不同,此时温度感应块11可感应到温度变化,并实时将信号传输回主机2,主机2发生提示警告,告知学员操作失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