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饮品,自古以来国人就有饮茶、品茶的习惯,同时也衍生出了别具一格的中国茶文化,研究证明,茶中含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γ-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使得茶的饮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将茶叶制好后,进行分装和封存是其最后一道工序,常见的茶叶可以进行散装包装,将称量好的茶叶包装在小袋中进行出售,也可以将茶叶通过压茶机压制成坨状或饼状。
龙珠型茶,原指“虫屎茶”,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的一种特种茶,但现在也指龙珠形状的沱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龙珠型茶主要有魁龙珠、茉莉龙珠、普洱龙珠等,作为沱茶中的新贵,越来越受到茶友们的欢迎。通常情况下,同样的用料,龙珠型茶的价格均高于其他形状的沱茶价格,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龙珠型茶均采用手工揉制,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人工揉制不易实现工艺的标准化,难以确保产品品质的统一,从而使得高品质的龙珠型茶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简便,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实现工艺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的加工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实现工艺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的加工龙珠型茶的专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模、压筒和上模,底模为圆柱体结构,底模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压筒为圆筒结构,压筒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压筒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的直径相同,压筒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上模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和压模,压帽和压模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的外径与底模的外径相同,压模的长度与压筒的长度相同,且压模配合插装在压筒的内部,压模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半球形上模腔与半球形底模腔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
进一步的,倒角的角度为30~45°。
进一步的,半球形上模腔的顶部设置有压型凸起,压型凸起的外表面为球面。
进一步的,圆形凹槽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一内螺纹,压筒下部的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压筒上部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二内螺纹,压模上部的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的,还包括条形的放置槽,放置槽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放置槽的槽宽为l,底模、压筒和上模装配后的总高为h,l比h长0.5~1mm。
进一步的,放置槽的一端倾斜设置有放料端,放料端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为15~30°
进一步的,放料端的槽宽从低到高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用于龙珠型茶的加工,在加工前,将压筒的下端插装在底模的圆形凹槽内,然后从压筒的上端将准备好的茶叶按量装入压筒,再将上模的压模插入压筒内,在压模的推挤作用下,压筒内的茶叶不断向着底模的方向移动,最后茶叶被挤压在半球形上模腔与半球形底模腔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型后得到龙珠型茶,依次抽出上模和压筒,倒出龙珠型茶,即完成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不断循环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连续不断的对龙珠型茶进行生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连续不断的完成龙珠型茶的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较高,且由于龙珠型茶是在半球形上模腔与半球形底模腔形成的固定球形空腔内完成的,产品具有规格和尺寸上的统一,可实现工艺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模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筒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槽1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槽1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模,2-压筒,3-上模,4-圆形凹槽,5-半球形底模腔,6-倒角,7-压帽,8-压模,9-半球形上模腔,10-压型凸起,11-第一内螺纹,12-第一外螺纹,13-第二内螺纹,14-第二外螺纹,15-放置槽,16-放料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模1、压筒2和上模3,底模1为圆柱体结构,底模1的上端面加工有圆形凹槽4,圆形凹槽4的底面加工有半球形底模腔5,压筒2为圆筒结构,压筒2的下端配合插装在圆形凹槽4内,且压筒2的内径与半球形底模腔5的直径相同,压筒2上端的内壁上加工有倒角6,上模3包括一体连接的压帽7和压模8,压帽7和压模8均为圆柱体结构,压帽7的外径与底模1的外径相同,压模8的长度与压筒2的长度相同,且压模8配合插装在压筒2的内部,压模8的下端加工有半球形上模腔9,半球形上模腔9与半球形底模腔5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用于龙珠型茶的加工,在加工前,将压筒2的下端插装在底模1的圆形凹槽4内,然后从压筒2的上端将准备好的茶叶按量装入压筒2,再将上模3的压模8插入压筒2内,在压模8的推挤作用下,压筒2内的茶叶不断向着底模1的方向移动,最后茶叶被挤压在半球形上模腔9与半球形底模腔5拼接形成的球形空腔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型后得到龙珠型茶,依次抽出上模3和压筒2,倒出龙珠型茶,即完成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不断循环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连续不断的对龙珠型茶进行生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连续不断的完成龙珠型茶的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较高,且由于龙珠型茶是在半球形上模腔9与半球形底模腔5形成的固定球形空腔内完成的,产品具有规格和尺寸上的统一,可实现工艺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优选的,倒角6的角度为30~45°,倒角6的实际角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倒角6有两个作用,其一是锥形的开口可以方便茶叶的装入,其二是当压模8装入压筒2时,锥形的开口具有对心和定位的作用,可方便压模8装入压筒2内。
为了增加龙珠型茶的形状和种类,半球形上模腔9的顶部设置有压型凸起10,压型凸起10的外表面为球面,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市场的需要,改变压型凸起10的形状,从而得到其它形状的龙珠型茶。
圆形凹槽4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一内螺纹11,压筒2下部的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一内螺纹11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12,压筒2上部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二内螺纹13,压模8上部的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二内螺纹13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14。刚将茶叶装入模具内时,由于茶叶还没有完成定型,底模1和压筒2之间,压筒2和上模3之间若是发生松动,茶叶可能会蓬松展开,从而影响到茶叶的定型效果,降低产品质量,因此,通过第一内螺纹11和第一外螺纹12之间的连接,第二内螺纹13和第二外螺纹14之间的连接将底模1、压筒2和上模3固定为一个整体,保证茶叶的定型效果。
还包括条形的放置槽15,放置槽15的截面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放置槽15的槽宽为l,底模1、压筒2和上模3装配后的总高为h,l比h长0.5~1mm。将茶叶装入模具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定型,为了便于定型时模具的摆放设置了放置槽15,使用过程中,可将多个模具并排摆放在放置槽15静置,定型完成后再将模具取出。
为了便于模具的摆放,放料端16的槽宽从低到高逐渐增大,放置槽15的一端倾斜设置有放料端16,放料端16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为15~30°,将茶叶装入模具后,将模具放在放置槽15的放料端16,在重力的作用下模具自动沿放料端16的底面向下滚动,最后自动排列在放置槽15内,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