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
目前在纺纱行业中,尤其是棉纱,在纺纱成线纱,以及后序的织布过程中,棉纱上附着的绒毛到入乱飞,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差,为减轻和改善此类问题,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特公开了本申请的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对称设置,墙板间从中向上依次设置动力轴和丝杆,动力轴和丝杆的端部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丝杆的一侧对称设置定位导向光杆,丝杆上螺纹啮合套装丝套,光杆上滑动套装滑套,丝套和滑套均套装固接于t型支架的立板上,t型支架的托板上通过滑轨配合连接除绒机头;t型支架的立板下方通过设置轴承支撑于撑板上,撑板固接于墙板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的立板下方对称设置槽,槽内安装轴承并通过销轴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机构包括齿轮一、齿轮二、立轴、支座、齿轮三和齿轮四,所述齿轮一套接于动力轴的一个外端,齿轮一啮合齿轮二,齿轮二套接于立轴下轴,立轴通过支座连接于墙板外侧,立轴上端套接齿轮三,齿轮三啮合齿轮四,齿轮四套接于与齿轮一同侧的丝杆外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和齿轮四均是锥齿轮,齿轮一与齿轮二、齿轮三与齿轮四间均轴心线垂直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轴通过电机驱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的托板上固接燕尾滑轨,并配合活接燕尾滑槽底座,燕尾滑槽底座上固接除绒机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燕尾滑轨与燕尾滑槽间设置螺杆。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丝杆的端部通过大轴承连接墙板,并通过压盖封堵轴承外露,用于防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双向电机运行,同步驱动动力轴同时反向转动,通过对称设置的齿轮一传递动力到齿轮二上,再通过齿轮三带动丝杆端部的齿轮四转动,而与丝杆啮合的丝套受到作用在丝杆上位移,同时安装在t型支架上的滑套也在光杆上滑移,进而带动t型支架及除绒机头实现位移,当t型支架位移到一端后,通过光电感应双向电机改变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同时驱动丝杆反向转动,最终实现除绒机头的往复位移,而棉纱通过除绒机头的去绒孔实现棉纱的脱绒工作,而除绒机头通过燕尾滑槽和燕尾滑轨的配合,可达到前后位移的目的,实现了除绒机头在水平方向的前后位移,来去除棉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背后的前后不同位移的棉纱上的绒毛。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通过电动双向驱动动力轴,对称设置的动力轴通过双向电机驱动实现反向转动,再以锥齿轮传递动力到丝杆上,使除绒机头往复位移,促使棉纱上的绒毛脱落,为后序纺织用纱改变环境,避免了后序绒毛乱飞的状况,另外除绒机头可前后滑移,适用水平位置不同方向的棉纱除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2中所示。
实施例1
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对称设置,墙板1间从中向上依次设置动力轴2和丝杆6,动力轴2和丝杆6的端部通过齿轮机构3连接,丝杆6的一侧对称设置定位导向光杆7,丝杆6上螺纹啮合套装丝套8,导向用的光杆7上滑动套装滑套9,丝套8和滑套均套装9固接于t型支架11的立板上,t型支架11的托板上通过滑轨配合连接除绒机头14;t型支架11的立板下方通过设置轴承10支撑于撑板4上,撑板4固接于墙板1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11的立板下方对称设置槽,槽内安装轴承10并通过销轴20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机构3包括齿轮一31、齿轮二32、立轴33、支座34、齿轮三35和齿轮四36,所述齿轮一31套接于动力轴2的一个外端,齿轮一31啮合齿轮二32,齿轮二32套接于立轴33下轴,立轴33通过支座34连接于墙板1外侧,立轴33上端套接齿轮三35,齿轮三35啮合齿轮四36,齿轮四36套接于与齿轮一31同侧的丝杆6外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一31、齿轮二32、齿轮三35和齿轮四36均是锥齿轮,齿轮一31与齿轮二32、齿轮三35与齿轮四36间均轴心线垂直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轴2通过电机驱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11的托板上固接燕尾滑轨12,并配合活接燕尾滑槽13底座,燕尾滑槽13底座上固接除绒机头1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燕尾滑轨12与燕尾滑槽间设置螺杆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丝杆6的端部通过大轴承连接墙板1,并通过压盖22封堵轴承外露,用于防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双向电机19运行,同步驱动动力轴2同时反向转动,通过对称设置的齿轮一31传递动力到齿轮二32上,再通过齿轮三35带动丝杆6端部的齿轮四36转动,而与丝杆6啮合的丝套8受到作用在丝杆6上位移,同时安装在t型支架11上的滑套也在光杆7上滑移,进而带动t型支架11及除绒机头14实现位移,当t型支架11位移到一端后,通过光电感应双向电机改变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同时驱动丝杆6反向转动,最终实现除绒机头14的往复位移,而棉纱通过除绒机头14的去绒孔实现棉纱的脱绒工作,而除绒机头14通过燕尾滑槽和燕尾滑轨12的配合,可达到前后位移的目的,实现了除绒机头14在水平方向的前后位移,来去除棉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背后的前后不同位移的棉纱上的绒毛。
实施例2
一种纺织棉纱自动往复位移去绒毛装置,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对称设置,墙板1间从中向上依次设置动力轴2和丝杆6,动力轴2和丝杆6的端部通过齿轮机构3连接,丝杆6的一侧对称设置定位导向光杆7,丝杆6上螺纹啮合套装丝套8,导向用的光杆7上滑动套装滑套9,丝套8和滑套均套装9固接于t型支架11的立板上,t型支架11的托板上通过滑轨配合连接除绒机头14;t型支架11的立板下方通过设置轴承10支撑于撑板4上,撑板4固接于墙板1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11的立板下方对称设置槽,槽内安装轴承10并通过销轴20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机构3包括齿轮一31、齿轮二32、立轴33、支座34、齿轮三35和齿轮四36,所述齿轮一31套接于动力轴2的一个外端,齿轮一31啮合齿轮二32,齿轮二32套接于立轴33下轴,立轴33通过支座34连接于墙板1外侧,立轴33上端套接齿轮三35,齿轮三35啮合齿轮四36,齿轮四36套接于与齿轮一31同侧的丝杆6外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齿轮一31、齿轮二32、齿轮三35和齿轮四36均是锥齿轮,齿轮一31与齿轮二32、齿轮三35与齿轮四36间均轴心线垂直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力轴2通过电机驱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t型支架11的托板上固接燕尾滑轨12,并配合活接燕尾滑槽13底座,燕尾滑槽13底座上固接除绒机头1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燕尾滑轨12与燕尾滑槽间设置螺杆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丝杆6的端部通过大轴承连接墙板1,并通过压盖22封堵轴承外露,用于防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轴2通过轴承座对称连接于墙板1内侧,动力轴2的内端通过联轴器18连接执行轴16一端,其另一端连接双向电机17的一个输出轴,双向电机17安装于横衬19上,横衬19固接于墙板1间,所述动力轴2上还设置支撑架15,支撑架15安装于横衬19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双向电机19运行,同步驱动动力轴2同时反向转动,通过对称设置的齿轮一31传递动力到齿轮二32上,再通过齿轮三35带动丝杆6端部的齿轮四36转动,而与丝杆6啮合的丝套8受到作用在丝杆6上位移,同时安装在t型支架11上的滑套也在光杆7上滑移,进而带动t型支架11及除绒机头14实现位移,当t型支架11位移到一端后,通过光电感应双向电机改变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同时驱动丝杆6反向转动,最终实现除绒机头14的往复位移,而棉纱通过除绒机头14的去绒孔实现棉纱的脱绒工作,而除绒机头14通过燕尾滑槽和燕尾滑轨12的配合,可达到前后位移的目的,实现了除绒机头14在水平方向的前后位移,来去除棉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背后的前后不同位移的棉纱上的绒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