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火灾。常见的灭火器通常为人工持握后,对准火焰喷射;当火势较大时,人们只能喷灭离人体较近的火焰,难以对靠近火源中心处的火焰进行灭火操作,导致错过了最佳的灭火时机,给人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旨在如何有效地进行灭火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呈球形设置,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置腔;
爆破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多个灭火球,多个所述灭火球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多个所述灭火球环绕所述爆破组件设置;及
第一灭火剂,填充于多个所述灭火球和所述容置腔内壁面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座、上盖及定位套筒,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均呈半球形设置,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定位套筒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爆破组件设于所述定位套筒内,且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置腔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对应所述定位套筒设有装料孔,所述爆破组件穿过装料孔外露于所述上盖;
所述底座的底壁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间隔设置的让位腔,所述让位腔填充有第二灭火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所述装料孔的内壁面连接,以封堵所述装料孔;
所述爆破组件包括第一炸药和与所述第一炸药连接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一炸药定位于所述定位套筒内,所述第一引线穿设于所述装料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筒邻近所述上盖的一端设置有导斜面;
且/或,所述定位套筒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让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装料孔的内壁面凸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环绕所述装料孔的内壁面设置,所述限位凸台邻近所述上盖设置,所述限位凸台用于与所述密封塞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面向所述定位套筒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盖合所述定位套筒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球包括球壳、第三灭火剂、爆破核以及第二引线;
所述球壳设置有填充腔和连通所述填充腔的过孔,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爆破核连接,所述爆破核设于所述填充腔的中部,所述第三灭火剂填充于所述爆破核与所述填充腔内壁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爆破核包括壳体和第二火药,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避让孔,所述第二引线穿过任一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二火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交错设置,并形成网格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爆破组件、多个灭火球及第一灭火剂设于外壳的容置腔内,以便于实现灭火器的一体化。其中,爆破组件部分外露于外壳的外壳,多个灭火球和第一灭火剂环绕爆破组件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当发生火灾时,用户可将灭火装置抛入到火焰中,当爆破组件被火焰点燃后,爆破组件爆炸,以使得外壳的容置腔内气体急剧膨胀,使得多个灭火球和第一灭火剂挤破外壳,使得多个灭火球和第一灭火剂分别进行灭火,第一灭火剂为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部分吸收爆破组件产生的冲量,并同时对灭火装置的爆破位置周围区域进行灭火;另一方面,由于灭火球的整体重量相较于第一灭火剂质量大,可相对弹射至远离灭火装置的爆破位置区域,以提高灭火装置的灭火区域;又一方面,灭火球可包括塑胶外壳和包裹在塑胶外壳的灭火剂,使得灭火球为一个整体,以提高灭火器装置的灭火范围,提高灭火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灭火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另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具体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参考图3,为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为图1中灭火球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为图1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另一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该多次引爆灭火的灭火装置,包括:外壳1、爆破组件2、多个灭火球3及第一灭火剂4;外壳1呈球形设置,外壳1设置有容置腔11;爆破组件2、多个灭火球3及第一灭火剂4均安装于容置腔11内。其中,爆破组件2容纳于容置腔11内,并部分外露于外壳1的外表面;多个灭火球3容纳于容置腔11内,多个灭火球3环绕爆破组件2设置;第一灭火剂4填充于多个灭火球3和容置腔11内壁面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将爆破组件2、多个灭火球3及第一灭火剂4设于外壳1的容置腔11内,以便于实现灭火器的一体化。其中,爆破组件2部分外露于外壳1的外壳1,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环绕爆破组件2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当发生火灾时,用户可将灭火装置抛入到火焰中,当爆破组件2被火焰点燃后,爆破组件2爆炸,以使得外壳1的容置腔11内气体急剧膨胀,使得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挤破外壳1,使得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分别进行灭火,第一灭火剂4为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部分吸收爆破组件2产生的冲量,并同时对灭火装置的爆破位置周围区域进行灭火;另一方面,由于灭火球3的整体重量相较于第一灭火剂4质量大,可相对弹射至远离灭火装置的爆破位置区域,以提高灭火装置的灭火区域;又一方面,灭火球3可包括塑胶外壳1和包裹在塑胶外壳1的灭火剂,使得灭火球3为一个整体,以提高灭火器装置的灭火范围,提高灭火效率。
可选地,第一灭火剂4可为常见的灭火剂,例如:干粉灭火剂。
可选地,可在爆破组件2的周侧填充预定厚度的干粉灭火剂,以在爆破组件2爆炸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可选地,可在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沿外壳1为球形体的经线排列;或,多个凹槽沿外壳1为球形体的纬线排列;亦或,多个凹槽沿外壳1为球形体的经线和纬线排列。也就是说,可在爆破组件2爆炸时,外壳1以特定形状被爆破,避免形成尖状物。
可选地,爆破组件2部分外露于外壳1,可为:在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爆破组件2安装在外壳1内时,部分露出于通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外壳1包括底座12、上盖13及定位套筒14,底座12和上盖13均呈半球形设置,底座12与上盖13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腔11,定位套筒14设于底座12,并位于容置腔11内,爆破组件2设于定位套筒14内,且部分外露于容置腔11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外壳1包括底座12、上盖13及定位套筒14,以定位套筒14定位爆破组件2,在组装灭火装置时,避免爆破组件2偏移预定位置,使得爆破组件2居于外壳1的中部,使得灭火装置爆破时,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可均匀散开;另一方面,底座12和上盖13均呈半球形设置,底座12和上盖13装合后,可形成一球体结构,便于人或者机械的投掷,同时便于人或者机械的翻滚,能够使人更为远离火源;又一方面,底座12和上盖13均呈半球形设置,当爆破组件2爆破后,底座12和上盖13相对炸开,使得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可从中部散开。
可选地,可在底座12和定位套筒14连接处增加负重块的结构,也就是说,增加厚度底座12上部分,使得灭火装置可形成一不倒翁的结构,将灭火装置投掷出去后,可使得底座12驻立于地面,此时,当爆破组件2爆破后,底座12和上盖13的连接处炸开,使得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可从中部散开,提高灭火效率。
可选地,底座12和上盖13之间可为扣合连接。
可选地,底座12和上盖13之间可为螺纹连接。
可选地,底座12和上盖13之间可为超声波焊接。
可选地,底座12和上盖13可为塑料材质。
可选地,爆破组件2定位在定位套筒14内,可将第一灭火剂4填充至定位套筒14和爆破组件2之间的孔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上盖13对应定位套筒14设有装料孔132,爆破组件2穿过装料孔132外露于上盖13;底座12的底壁设置有与容置腔11间隔设置的让位腔15,让位腔15填充有第二灭火剂16。可选地,第二灭火剂16可为常见的灭火剂,例如:干粉灭火剂和水,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盖13对应定位套筒14设有装料孔132,可在安装好上盖13和底座12后,通过装料孔132将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填入到容纳腔内,可较为全面的利用容纳腔的空间;同时,也可较为方便地安装爆破组件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外壳1还包括密封塞133,密封塞133与装料孔132的内壁面连接,以封堵装料孔132,采用密封塞133装料孔132,使得容置腔11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利于外壳1的爆破。
在本实施例中,爆破组件2包括第一炸药21和与第一炸药21连接的第一引线22,第一炸药21定位于定位套筒14内,第一引线22穿设于装料孔1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线22为常见型号的引线,也可为防水引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定位套筒14邻近上盖13的一端设置有导斜面14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套筒14一端设置有导斜面141,使得多个灭火球3从装料孔132进入时,可经由导斜面141导向至容置腔11,提高装填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套筒14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让位孔142。可选地,让位孔142可为呈喇叭孔设置,喇叭孔的敞口朝向定位套筒14的内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爆破组件2爆破后,气浪可经由多个让位孔142涌出,较少定位套筒14的阻力。
可选地,密封塞133与安装孔的装料孔132的内壁面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装料孔132的内壁面凸设有限位凸台134,限位凸台134环绕装料孔132的内壁面设置,限位凸台134邻近上盖13的内壁面设置,限位凸台134用于与密封塞133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当密封塞133塞入到安装孔后,密封塞133深入到安装孔的一端面可与限位凸台134配合,形成一折弯倒角,提高密封塞133与上盖13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密封塞133面向定位套筒14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垫135,弹性垫135盖合定位套筒14的开口。可选地,弹性垫135可为硅胶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弹性垫135盖合定位套筒14开口的的结构,实现定位套筒14一端的密封,使得爆炸组件形成的气浪经由定位套筒14侧面导出。也就是说,定位套筒14炸裂后,使得外壳1同时被爆破,外壳1内部的多个灭火球3和第一灭火剂4一同被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灭火球3包括球壳31、第三灭火剂32、爆破核33以及第二引线34;球壳31设置有填充腔311和连通填充腔311的过孔312,第二引线34与爆破核33连接,爆破核33设于填充腔311的中部,第三灭火剂32填充于爆破核33与填充腔311内壁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球壳31的填充腔311中部设置有爆破核33,爆破核33与第二引线34连接,第二引线34部分外露在球壳31外表面。当灭火球3被弹出后,第二引线34被引燃,爆破核33被引爆后,形成气浪使得球壳31爆裂,将第三灭火剂32炸出,提高灭火效率。
可选地,第二引线34为常见型号的引线,也可为防水引线。
可选地,第三灭火剂32可为常见的灭火剂,例如:干粉灭火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爆破核33包括壳体331和第二火药332,壳体331设置有多个避让孔,第二引线34穿过任一避让孔与第二火药3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31设置有多个避让孔,使得壳体331形成蜂窝状结构,当第二引线34和第二火药332被引燃后,第二火药332炸裂,使得形成气浪从蜂窝状结构的避让孔涌出,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使得第三灭火剂32可被均匀散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5所示,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交错设置,并形成网格面17。当爆破组件2炸裂后,外壳1可沿着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凹槽裂开,避免形成尖状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