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20 12:01:33|324|起点商标网
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仅仅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层建筑救火是国际性难题。公安部统计表明,我国城市社区火灾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占有相当比例。高层建筑的恶性火灾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在美国、日本等地肆虐,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较为严重,90年代稍有缓和,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恶性火灾又有回升趋势。

目前世界最高消防车由于稳定性等原因,只能达到100米左右的高度,而直升机灭火受到烟雾、楼顶条件、大风大雾等条件的影响,经常无法实施。另外,低层起火往往也会导致建筑上层的人员受困问题,由于应急的楼梯井充满了烟尘和有害的气体,或由于火灾残骸而完全不能有效地实施救援工作。尽管在低于火灾的楼层上有幸存者,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由于受伤而不能从应急楼梯井中走下来。

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由于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失火难以控制和逃离。无数高楼火灾案例表明,现有的高楼火灾救援手段不能适应高楼的建设发展。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救援通道的设置,以控制实现对被困人群的及时转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能够在高层建筑外侧壁实现救援通道的建立,并可控制实现对建筑内被困人群的及时转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包括设于高层建筑外侧壁的充气式通道以及与充气式通道相配合的救援仓,充气式通道由内层布和外层布组成的双层筒状结构,内层布和外层布之间形成充气夹腔,内层布围合形成内腔;

充气式通道贴合高层建筑外侧壁设置,且充气式通道在其上部连接有伸入至高层建筑内的上插入段,并在其下部连接有外接安全面的下插入段;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与所述充气式通道一体设置,且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的充气夹腔与所述充气式通道的充气夹腔连通,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的内腔与所述充气式通道的内腔连通;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的内腔入口处分别设有密封控制门;

救援仓工作时置于充气式通道的内腔,且救援仓形状与充气式通道处于充气状态时的内腔截面相适配;充气式通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救援仓升降的动力装置。

所述充气式通道上连接有向充气夹腔供气的充气风机。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充气式通道上端部的上动力风机以及设于充气式通道下端部的下动力风机,上动力风机向充气式通道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上至下,下动力风机向充气式通道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下至上。

所述救援仓内设有容纳空间,且救援仓上配设有用于人员进入容纳空间的出入门,容纳空间内设有将进入人员固定到救援仓上的安全装置。

所述安全装置为安全带。

所述充气式通道靠近高层建筑外侧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同高层建筑外侧壁快速连接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朝向高层建筑外侧壁一侧设置的吸附皮碗,吸附皮碗沿充气式通道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设置多个。

所述吸附皮碗与充气式通道的充气夹腔通过导气管连接,导气管与吸附皮碗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截止阀,单向截止阀使气流由导气管向吸附皮碗的方向截止,且使气流由吸附皮碗向导气管的方向导通;导气管的管体上还排布设有导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高层建筑外侧壁实现救援通道的建立,并可控制实现对建筑内被困人群的及时转移。

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式通道及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实现了救援通道的主体建立,并且充气式通道的内腔配设救援仓,救援仓可在动力装置作用下升降,上插入段和下插入段的内腔入口处设有密封控制门,通过该结构设计,高层被困人员可经密封控制门进入上插入段,之后进入救援仓沿救援通道下降直至移动至下插入段处,之后人员离开救援仓并进入下插入段,经下插入段的密封控制门离开来到安全面,从而完成建筑内被困人员的及时转移。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充气式通道上端部的上动力风机以及设于充气式通道下端部的下动力风机,上动力风机向充气式通道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上至下,下动力风机向充气式通道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下至上,上动力风机和下动力风机的配合设置,能够控制救援仓在救援通道内腔中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以实现人员的安全及快速转移。

充气式通道靠近高层建筑外侧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同高层建筑外侧壁快速连接的连接件,以便于充气式通道充气时与同高层建筑外侧壁实现快速连接,从而保持充气式通道的位置固定。

所述连接件为朝向高层建筑外侧壁一侧设置的吸附皮碗,吸附皮碗与充气式通道的充气夹腔通过导气管连接,导气管与吸附皮碗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截止阀,导气管的管体上还排布设有导气孔;当充气后的充气式通道呈柱状贴于高层建筑外侧壁,吸附皮碗朝向高层建筑外侧壁一侧并与其顶压配合,此时充气夹腔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导气管及导气孔高速排出,而由于单向截止阀的存在,使气流由导气管向吸附皮碗的方向截止,且气流由吸附皮碗向导气管的方向导通,吸附皮碗内的气体在伯努利效应下从经截止阀引出并处导气管的导气孔排出,使吸附皮碗内形成负压而被紧紧吸附在高层建筑外侧壁,从而实现布开后的充气式通道与高层建筑外侧壁的连接及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附皮碗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控式高层救援装置,包括设于高层建筑外侧壁的充气式通道1以及与充气式通道1相配合的救援仓,充气式通道1由内层布21和外层布22组成的双层筒状结构,内层布21和外层布22之间形成充气夹腔,内层布21围合形成内腔。充气式通道1上连接有向充气夹腔供气的充气风机13。

充气式通道1贴合高层建筑外侧壁设置,且充气式通道1在其上部连接有伸入至高层建筑内的上插入段11,并在其下部连接有外接安全面的下插入段12;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与所述充气式通道1一体设置,且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的充气夹腔与所述充气式通道1的充气夹腔连通,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的内腔与所述充气式通道1的内腔连通。

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的内腔入口处分别设有密封控制门10,保证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以及充气式通道1中内腔与外界的相对封闭。本实施例中,密封控制门10可选用旋转门结构。

救援仓3工作时置于充气式通道1的内腔,救援仓3由轻质材料制成,且救援仓3形状与充气式通道1处于充气状态时的内腔截面相适配;救援仓3内设有容纳空间,且救援仓3上配设有用于人员进入容纳空间的出入门,容纳空间内设有将进入人员固定到救援仓上的安全带。充气式通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救援仓3升降的动力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充气式通道1上端部的上动力风机8以及设于充气式通道1下端部的下动力风机9,上动力风机8向充气式通道1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上至下,下动力风机9向充气式通道1内腔的供气方向为由下至上,上动力风机8和下动力风机9的配合设置,能够控制救援仓在充气式通道内腔中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

并且,所述充气式通道1靠近高层建筑外侧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同高层建筑外侧壁快速连接的连接件,以便于充气式通道充气张开时与同高层建筑外侧壁实现连接,从而保持充气式通道的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朝向高层建筑外侧壁一侧设置的吸附皮碗4,吸附皮碗4沿充气式通道1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吸附皮碗4与充气式通道1的充气夹腔2通过刚性的导气管5连接,导气管5与吸附皮碗4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截止阀6,单向截止阀6使气流由导气管5向吸附皮碗4的方向截止,且使气流由吸附皮碗4向导气管5的方向导通;导气管5的管体上还排布设有导气孔7。

当充气后的充气式通道1呈柱状贴于高层建筑外侧壁,吸附皮碗4朝向高层建筑外侧壁一侧并与其顶压配合,此时充气夹腔2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导气管5及导气孔7高速排出,而由于单向截止阀6的存在,使气流由导气管5向吸附皮碗4的方向截止,且使气流由吸附皮碗4向导气管5的方向导通,吸附皮碗4内的气体在伯努利效应下从经单向截止阀6引出并处导气管5的导气孔7排出,使吸附皮碗4内形成负压而被紧紧吸附在高层建筑外侧壁,从而实现布开后的充气式通道与高层建筑外侧壁的连接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一旦发生火灾,充气风机13先开始工作,使充气式通道1及上插入段11和下插入段12的充气夹腔内充满气体,充气后的充气式通道1呈柱状贴于高层建筑外侧壁,并通过吸附皮碗4与高层建筑外侧壁连接固定,实现高层建筑外侧壁救援通道的主体建立。

然后,上动力风机8和下动力风机9开始工作,通过调节上动力风机8和下动力风机9的相对风速及风量,控制救援仓在充气式通道内腔升降移动;救援仓3先移动至充气式通道1与上插入段11的对接处,此时被困人员可先经密封控制门进入上插入段11,之后进入救援仓3沿救援通道1下降直至移动至下插入段12处,之后人员离开救援仓3并进入下插入段12,经下插入段12的密封控制门离开来到安全面,从而完成建筑内被困人员的及时转移。

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实现将专业救援人员快速送至建筑高层,其工作时救援仓3先移动至充气式通道1与下插入段12的对接处,专业救援人员经密封控制门进入下插入段12,之后经救援仓3沿救援通道1上升直至移动至上插入段11处,之后专业救援人员离开救援仓3并进入上插入段11,经上插入段11的密封控制门离开来到建筑高层内,开展救援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建筑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