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汽车集成门锁的制作方法

2021-01-19 15:01:36|236|起点商标网
汽车集成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集成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门锁包括用于使门上锁的电吸模块,及用于解除锁定状态的电开模块,电吸模块和电开模块多是各设置在一锁体内的,机械结构十分复杂,体积较大。

公知的,汽车门锁包括卡板和止动爪,卡板和止动爪均通过一根轴可转动固定于壳体上,两根轴上分别设置止动爪扭簧和卡板扭簧,以通过设置扭簧以实现止动爪和卡板的复位,并实现卡板转动至全锁状态后的位置的保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锁及解锁功能均集成在一个壳体内,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汽车集成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集成门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卡板通过第一轴可转动固定于壳体上,止动爪和联动块均通过第二轴可转动固定于壳体上,所述联动块与止动爪联动,所述壳体上设有吸合组件和开启组件,所述吸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以推动所述卡板以第一轴为中心自转,所述开启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推动块,第二推动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以推动所述联动块以第二轴为中心自转。

当车门关闭,车门撞击卡板以使卡板转动至半锁位置时,第一驱动机构启动以使第一推动块移动,第一推动块推动卡板继续转动,以使卡板到达全锁位置,且止动爪在止动爪扭簧作用下跟随卡板转动以保持卡板的转动后位置。当需要打开车门时,第二驱动机构启动以使第二推动块移动,第二推动块推动联动块转动,联动块的转动以实现止动爪的转动,从而以解除对卡板的限制,卡板在第一轴上的卡板扭簧作用下复位,以实现锁定解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一个壳体内的零部件能实现上锁和解锁两个功能,只需要进行一个壳体与车身的安装,更为方便。其中,第二推动块不是直接推动止动爪的,而是推动联动块的,第二推动块的位置选择更为方便。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采用减速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与第二轴联动设置,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二轴的一侧延伸,所述联动块和第二推动块均位于止动爪沿第二轴轴向的轴向一侧。

通过利用壳体的沿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向空间,以实现第二推动块和联动块的设置,以更好地利用壳体内部空间,以保持壳体的小型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均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轴位于第一轴左侧,所述第一推动块和第二推动块均位于第二轴及第一轴的前侧,且所述第一推动块相对位于第一轴左侧,所述第二推动块相对位于第二轴右侧,所述第一推动块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上述设置以合理利用壳体内部空间,以使壳体的体积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推动块上设有条形槽,拉线的一端滑配在所述条形槽内,拉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所述拉线受力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块移动并使止动爪以第二轴为中心自转。

上述设置用于门锁的全锁状态的手动解除。其中,拉线延伸至壳体外的一端可与车门把手或车门辅助把手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块偏离第二轴的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以第二轴轴线为圆心,所述壳体上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始终位于所述弧形槽内,联动杆受力移动以带动所述联动块转动并使止动爪以第二轴为中心自转;所述联动杆中部可转动固定在壳体上。

上述设置用于门锁的全锁状态的手动解除。当断电时,可以通过转动联动杆,以使联动块转动并带动止动爪转动,以解除全锁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推动块联动,所述第一推动块设有用于与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条结构。上述设置便于实现第一推动块的移动,并使第一推动块能沿直线移动,以避免第一推动块与其它零部件相互干涉,以使壳体能设置的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齿轮通过第三轴可转动固定于壳体上,所述第三轴上套设有调节块和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第三轴或壳体固定,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调节块固定,所述调节块一端套设在第三轴上,所述调节块另一端形成有向第三轴侧开口的调节槽,所述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调节槽内,输出齿轮转动以带动调节块以第三轴为中心自转,并使调节块推动第一推动块以第三轴为中心自转;所述第一推动块上设有第一推动凸起,所述第一推动凸起始终位于调节块与卡板之间,所述调节块转动以与所述第一推动凸起接触,从而使调节块带动第一推动块转动。

调节块用于推动第一推动块进行转动,以使第一推动块在推动卡板时,第一推动块与卡板的接触面积得到保证,以更好地的推动卡板。其中,第一扭簧用于调节块的复位。第一推动凸起的设置,以便于调节块推动第一推动块。调节块的调节槽的设置,以使第一推动块的转动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与第二推动块间设有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二推动块只能沿直线移动的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呈条形的导向槽及伸入导向槽的内的导向凸起;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推动块间设有转动块,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转动块转动,所述转动块设有用于与第二推动块接触的第三推动凸起;所述第三推动凸起用于与第二推动块接触的面为弧面;所述第三推动凸起截面呈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容纳槽内壁接触,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推动块接触;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推动块上设有第二推动凸起,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联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凸起接触,所述复位弹簧靠近联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内壁接触。复位弹簧用于第二推动块的复位,使得第二驱动机构不需要与第二推动块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块和止动爪的两个零部件中的一个零部件与第二轴固定,所述两个零部件中的另一个零部件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轴上,所述止动爪与沿第二轴轴线平行线设置的第四推动凸起固定;所述第二轴上套设有用于使联动块复位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第二轴或壳体固定,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联动块固定;所述联动块形成有第五推动凸起,第二推动块推动联动块以使联动块转动,并使第五推动凸起与第四推动凸起接触。

上述设置使止动爪转动时不会带动联动块转动,但是联动块转动时可以带动止动爪转动,以尽可能地避免联动块与别的零部件的干涉,以使壳体内空间利用率更好,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锁及解锁功能均集成在一个壳体内,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合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合组件去掉第一驱动机构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启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推动凸起、拉线和联动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集成门锁,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轴11和第二轴21,卡板1通过第一轴11可转动固定于壳体内,止动爪2和联动块3均通过第二轴21可转动固定于壳体内,联动块3用于解锁时与止动爪2联动。其中,第一轴11上设有卡板扭簧12,第二轴上设有止动爪扭簧(图中未画出)。

由图1至图4所示,壳体上设有吸合组件和开启组件,吸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1和第一推动块4,第一推动块4在第一驱动机构41的作用下移动以推动卡板1以第一轴11为中心自转。开启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和第二推动块5,第二推动块5在第二驱动机构51的作用下移动以推动联动块3以第二轴21为中心自转。

联动块3的一端与第二轴21联动设置,联动块3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二轴21的一侧延伸,联动块3和第二推动块5均位于止动爪2沿第二轴21轴向的轴向一侧。第一轴11和第二轴21均沿上下方向设置,第二轴21位于第一轴11左侧,第一推动块4和第二推动块5均位于第二轴21及第一轴11的前侧,且第一推动块4相对位于第一轴11左侧,第二推动块5相对位于第二轴21右侧,第一推动块4在第一驱动机构41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二推动块5在第二驱动机构51的作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其中,卡板前端设有向前延伸以与第一推动块4配合的的卡板凸起10,第一推动块4向右一端以与卡板凸起10接触。

第一驱动机构41包括驱动电机和行星减速机构,第一驱动机构41通过输出齿轮42使第一推动块4移动,第一推动块4设有用于与输出齿轮42啮合的齿条结构49。输出齿轮42通过第三轴43可转动固定于壳体上,第三轴43上套设有调节块6和第一扭簧44,第一扭簧4的一端与第三轴43或壳体固定,第一扭簧4的一端与调节块6固定,调节块6一端套设在第三轴43上,调节块6另一端形成有向第三轴43侧开口的调节槽并使调节块6呈u形,第一推动块4位于调节槽内,输出齿轮42转动以带动调节块6以第三轴43为中心自转,并使调节块6推动第一推动块4以第三轴43为中心自转。其中,第一推动块4上设有第一推动凸起45,第一推动凸起45始终位于调节块6与卡板1之间,调节块6转动以与第一推动凸起45左侧壁接触,从而使调节块6带动第一推动块4转动。其中,第一推动块4与壳体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以保证第一推动块4的位移轨迹呈弧形。

联动块3套设在第二轴21上,止动爪2与第二轴21固定,止动爪下侧设有与第二轴21固定的连接块22,连接块左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四推动凸起23,第四推动凸起23沿第二轴21轴线的平行线设置,连接块22、第二轴21、止动爪2三者相互固定以联动。第二轴21上套设有用于使联动块3复位的第二扭簧31,第二扭簧31的一端与第二轴或壳体固定,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联动块3固定。联动块3形成有一向左延伸的第五推动凸起32,第二推动块4推动联动块3以使联动块3转动,并使第五推动凸起32与第四推动凸起23接触。

联动块3偏离第二轴的一端设有弧形槽30,弧形槽30以第二轴21轴线为圆心,壳体上设有联动杆(图中未画出),联动杆的一端始终位于弧形槽30内,联动杆受力移动以带动联动块3转动并使止动爪2以第二轴21为中心自转。其中,联动杆中部可转动固定在壳体上。

第二驱动机构51包括驱动电机和另一行星减速机构,且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蜗轮蜗杆结构与行星减速机构联动,与蜗轮蜗杆结构联动的行星减速机构包括齿圈状的转动块52,转动块52设有用于与第二推动块5接触的第三推动凸起53,第三推动凸起53用于与第二推动块5右侧壁接触的面为弧面,且第三推动凸起53截面呈圆形。壳体与第二推动块5间设有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二推动块5只能沿左右方向的直线移动的第一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呈条形的导向槽及伸入导向槽的内的导向凸起。

第二推动块5上设有条形槽50,拉线7的一端滑配在条形槽50内,拉线7的另一端向左延伸至壳体外,拉线7延伸至壳体外的一端与车门把手连接固定,拉线7受力移动以带动第二推动块5向左移动并使止动爪2以第二轴21为中心自转。壳体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复位弹簧71,复位弹簧71为压缩弹簧,第二推动块5右部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推动凸起54,复位弹簧71右端与第二推动凸起54左侧壁接触,复位弹簧71左端与壳体所形成的容纳槽内壁接触。

当车门关闭,车门撞击卡板以使卡板转动至半锁位置时,第一驱动机构启动以使第一推动块向右移动并与卡板凸起接触,随着输出齿轮的持续转动,卡板会被推动至全锁位置,且止动爪在止动爪扭簧作用下跟随卡板转动以保持卡板的转动后位置。其中,可以设置微动开关,当卡板移动至全锁位置以触发微动开关时,微动开关发送信号以使第一驱动机构反转,以使第一推动块脱离卡板凸起以复位。

当需要打开车门时,第二驱动机构启动以使转动块自转,转动块上的第三推动块凸起与第二推动块右端接触,第二推动块随着转动块的转动向左移动并与联动块接触,第二推动块继续移动以推动联动块转动,联动块转动并与连接块接触,第五推动凸起推动第四推动凸起以使与连接块固定的止动爪的转动,以解除卡板的锁定,卡板在卡板扭簧作用下复位,联动块在第二扭簧作用下复位。其中,可以设置微动开关,当止动爪或第二推动块或联动块或连接块复位后,微动开关发送信号以使第二驱动机构反转,以使第二推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当第二驱动机构失电时,驾驶员或乘客可以扳动联动杆,以使联动块转动以实现止动爪的复位,从而解除卡板的全锁位置,便于车门的打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锁及解锁功能均集成在一个壳体内,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优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