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股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索股架设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股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布置位置的不同,悬索桥的索股分为两种类型:通长索股和背索索股,在架设索股时,通常需要在索股的索头装有拽拉器以做牵引,而以往对于索股的索头的固定都是用简单捆绑的方式进行牵引,该方式在过导轮组的时候要人工进行转换,操作比较繁琐。
现有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12055455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背索索尾拽拉器,其技术要点为:包括三角形杆件组、牵引索,三角形杆件组由前拉杆、水平杆和后压杆彼此铰接连接,牵引索上设有前梭筒和后梭筒,前梭筒固定连接在牵引索上,后梭筒可相对滑动的套设在牵引索上;前梭筒与水平杆铰接连接,后梭筒与水平杆铰接连接;前梭筒用螺钉紧固在牵引索上,螺钉的外形不超出前梭筒。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时,前梭筒通过螺钉紧固在牵引索,在实际使用时,被牵引的索股的重量相对较大,会使得前梭筒和牵引索之间通过螺钉传递的载荷相对较大,导致在通过螺钉使得前梭筒和牵引索之间滑动锁止时,会对牵引索产生相对较大的损伤,从而会导致牵引索本身强度削弱的同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使用时对牵引索造成的损伤,本申请提供一种索股牵引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索股牵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索股牵引装置,包括套设于牵引索的前梭筒,所述前梭筒的侧部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沿前梭筒轴向的两端的开口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条,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于连接条远离前梭筒一端的楔套和穿设于楔套内的楔,所述楔套的内腔呈四棱锥台状结构且其小端小于楔,所述楔呈凸轮状结构且其小端自楔套的大端插设于楔套内,牵引索自楔套的小端开口穿入楔套内且牵引索穿入至楔套的部分套设于楔的基圆部外圈,索股连接于楔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牵引索做牵引时,索股会拉动楔套并带动前梭筒沿牵引索朝向受力端滑移,此时会拉动牵引索脱离楔套,从而会拉动楔朝向楔套的小端滑移,此时牵引索的拉力越大,牵引索会被楔和的楔套内壁夹持的越紧,以对牵引索做锁止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对牵引索接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条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个连接条远离前梭筒一端并同样开设有连接口,所述楔套设置有将其和两个连接板穿设以及紧固的紧固螺栓,连接口位于两个锁止组件之间,索股连接于连接板,牵引索套设于两个楔的基圆部外圈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两个锁止组件通过两个连接板连接于两个连接条,并且连接口位于两个锁止组件之间,使得牵引索在做牵引时,会同时拉动两个楔相向移动,能够有效的平衡牵引索拉动楔移动时产生的转矩,减小因转矩导致前梭筒对牵引索产生刚性弯折的情况,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同时两个连接板能够使得两个楔套承受的牵引力有效的被平衡的同时,两个楔套通过紧固螺栓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能够有效的使得在使用时,两个楔套能够做根据牵引索的位置和直径大小做适应性的角度调整,以能够进一步减小因角度导致楔套的棱角部对牵引索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楔套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翼板,两个所述连接翼板相远离一侧板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楔套沿两个连接板分布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紧固螺栓穿设于两个连接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连接翼板能够进一步增大转动楔套的转矩,有效减小转动楔套的难度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连接翼板做垫板,通过两个连接翼板之间的弹性支撑,能够使得两个连接板保持贴合于紧固螺栓的螺头和螺母的状态,以优化使用时的整体性。
可选的,所述楔套及内腔均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腔大端开口的上边沿位于楔的中部位置,牵引索套设于楔的下边沿和楔套内腔的大端开口的上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楔套内腔的大端开口的上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楔投影的中部位置,并且牵引索套设于楔下部的外圈边沿和楔套内腔大端开口的上边沿,使得牵引索在做牵引拉动楔朝向楔套小端开口滑移夹紧牵引索的同时,在需要拆卸牵引索时,只需使得牵引索自楔套内腔的大端开口松动,然后使得楔相对楔套滑出即可;同时在对牵引索的锁止的安装时,只需使得牵引索被夹持于楔的下边沿和楔套的内壁之间即可,不需要使得牵引索弯折部自楔套的小端开口内穿入,能够有效的优化拆装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楔的外圈边沿和楔套内腔对应楔外圈边沿的腔壁均成型有轮槽,所述轮槽的横截面轮廓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牵引索被夹持于楔的外圈边沿和楔套的腔壁之间时,对牵引索施加的平均载荷,以进一步减小对牵引索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条的相向侧分别固定有槽轮,牵引索位于两个连接口之间的部分套设于两个槽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槽轮对牵引索位于前梭筒和连接板之间的部分做导引,能够有效的减小牵引索在前梭筒和连接条之间以及连接条和连接板之间的过渡部位的弯折角度,使得牵引索能够相对较为平滑的过渡的同时,能够增加牵引索承受载荷时对其支撑的面积和均匀性,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用于平衡前梭筒受力的平衡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索股连接于连接板,会使得牵引索在做牵引时,前梭筒会在牵引力以及索股的拉伸下产生一定的转矩,会使得前梭筒转动并弯折牵引索,导致在做拉伸时前梭筒的开口边沿会对牵引索产生一定的损伤,通过平衡组件平衡前梭筒的受力,并减小前梭筒的转矩,以减小前梭筒产生的转矩,从而减小因前梭筒转动导致对牵引索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套设于牵引索的后梭筒、铰接于后梭筒朝向连接板一侧的后连杆、铰接于后连杆的平衡杆和铰接于平衡杆的前连杆,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均铰接于两个连接板,所述平衡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与索股连接并设置有用于减小晃动的配重件,所述前连杆长于平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前连杆的长度长于平衡杆,会使得牵引索在做牵引时会拉动前连杆转动并对平衡杆施力,平衡杆能够通过后梭筒将力传递至牵引索,此时后连杆能够进一步对平衡杆承受的来自索股的力做平衡,有效减小前梭筒因受力而产生转动的可能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前梭筒和后梭筒增加牵引索受力的部位,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在使用时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配重件包括穿设于平衡杆和前连杆铰接部的配重杆和至少一个设置于配重杆朝向后梭筒一端的配重块,所述配重杆转动连接有用于连接索股的耳板,所述耳板位于配重块和平衡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索股通过耳板拉动平衡组件,此时能够通过增减配重块调整整体的重心,以使得整体的重心能够尽量靠近耳板、前梭筒以及后梭筒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平面,能够有效的减小使用过程中整体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减小前梭筒和后梭筒因晃动而相对牵引索发生的扭转,能够更进一步的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小对牵引索产生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平衡杆包括两个平衡板,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均被夹持于两个平衡板之间,所述后梭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配重杆和连接轴均为阶梯轴,所述配重杆的小端穿设于两个平衡板和后连杆并通过螺母将三者紧固,所述连接轴的小端穿设于两个平衡板和后连杆并通过螺母将三者紧固,并且位于朝向前梭筒一侧的平衡板抵设于配重杆和连接轴的轴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平衡杆包括两个平衡板能够有效的减轻平衡杆整体重量的同时,能够在通过两个平衡板传递力时,有效的减小前连杆和后连杆受力的均匀性,减小前连杆和后连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同时配重杆和连接轴均为阶梯轴,能够使得安装平衡组件时相对更加便捷,以优化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使用时,牵引索做牵引时,索股会拉动楔套并带动前梭筒沿牵引索朝向受力端滑移,此时会拉动牵引索脱离楔套,从而会拉动楔朝向楔套的小端滑移,此时牵引索的拉力越大,牵引索会被楔和的楔套内壁夹持的越紧,以对牵引索做锁止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对牵引索接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锁止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索;2、前梭筒;21、连接口;22、连接条;221、固定板;23、槽轮;3、锁止组件;31、楔套;32、楔;33、连接翼板;34、轮槽;5、连接件;51、连接板;52、紧固螺栓;6、平衡组件;61、后梭筒;611、连接轴;62、后连杆;621、连接块;622、压紧块;63、平衡杆;631、平衡板;64、前连杆;641、连接螺栓;8、配重件;81、配重杆;811、固定螺母;82、配重块;9、耳板;91、安装板;911、紧固螺母;92、抵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索股牵引装置。参照图1和图2,牵引装置包括套设于牵引索1的前梭筒2和用于使得牵引索1滑动锁止的锁止组件3,前梭筒的侧部开设有连接口21且连接口21沿前梭筒2轴向两端的开口边沿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2。
参照图2和图3,锁止组件3包括连接于连接条22远离前梭筒2一端的楔套31和穿设于楔套31内的楔32,楔套31的内腔呈四棱锥台状结构且其小端的开口小于楔32,以使得楔32不能够整体从楔套31的小端滑出。楔32整体呈凸轮状结构且其小端自楔套31的大端穿入至楔套31内,牵引索1自楔套31的小端开口穿入楔套31内,牵引索1位于楔套31内的部分套设于楔32的基圆部外圈,索股(图中未标示)连接于楔套31,以使得牵引索1被夹持于楔32基圆部外圈边沿和楔套31的内壁之间。
在使用时,牵引索1做牵引时,索股会拉动楔套31并带动前梭筒2沿牵引索1朝向受力端滑移,此时会拉动牵引索1脱离楔套31,从而会拉动楔32朝向楔套31的小端滑移,此时牵引索1的拉力越大,牵引索1会被楔32和的楔套31内壁夹持的越紧,以对牵引索1做锁止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对牵引索1接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楔套31对应楔32的外圈边沿的内壁以及楔32的外圈边沿成型有轮槽34,轮槽34的横截面的轮廓呈弧形。轮槽34能够有效增加牵引索1和楔32以及楔套3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1被夹持于楔32的外圈边沿和楔套31的腔壁之间时,对牵引索1施加的平均载荷,以进一步减小对牵引索1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锁止组件3设置有两个,连接条22设置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51,其中一个连接板51连接于两个连接条22远离前梭筒2一端,并且连接于连接条22的连接板51上同样开设有用于通过牵引索1的连接口21。连接板51平行于前梭筒2的轴向,楔套31设置有将其和两个连接板51穿设并紧固的紧固螺栓52,连接口21位于两个锁止组件3之间。其中,索股连接于连接板51,牵引索1套设于两个楔32的基圆部的外圈边沿,并且牵引索1自两个楔32的上方相向延伸然后依次穿过两个连接口21之后分别从前梭筒2的两端开口穿出,两个楔套31的小端相向开口设置。
在使用时,两个锁止组件3通过两个连接板51连接于两个连接条22,并且连接口21位于两个锁止组件3之间,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时,会同时拉动两个楔32相向移动,能够有效的平衡牵引索1拉动楔32移动时产生的转矩,减小因转矩导致前梭筒2对牵引索1产生刚性弯折的情况,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1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同时两个连接板51能够使得两个楔套31承受的牵引力有效的被平衡的同时,两个楔套31通过紧固螺栓52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51,能够有效的使得在使用时,两个楔套31能够做根据牵引索1的位置和直径大小做适应性的角度调整,以能够进一步减小因角度导致楔套31的棱角部对牵引索1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3,两个楔套31相远离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翼板33,连接翼板33平行于连接板51,两个连接翼板33相互远离的板面之间的间距为l1,楔套31沿两个连接板51分别方向的厚度为l2,l2<l1,并且两个紧固螺栓52分别对应穿设于不同楔套31上的两个连接翼板33,以做紧固。在使用时,通过连接翼板33能够进一步增大转动楔套31的转矩,有效减小转动楔套31的难度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连接翼板33做垫板,通过两个连接翼板33之间的弹性支撑,能够使得两个连接板51保持贴合于紧固螺栓52的螺头和螺母的状态,以优化使用时的整体性。
楔套31及内腔均呈水平设置,楔套31内腔的大端开口的上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楔32投影的中部位置,牵引索1套设于楔32下部的外圈边沿和楔套31内腔大端开口的上边沿。在使用时,由于楔套31内腔的大端开口的上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楔32投影的中部位置,并且牵引索1套设于楔32下部的外圈边沿和楔套31内腔大端开口的上边沿,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拉动楔32朝向楔套31小端开口滑移夹紧牵引索1的同时,在需要拆卸牵引索1时,只需使得牵引索1自楔套31内腔的大端开口松动,然后使得楔32相对楔套31滑出即可;同时在对牵引索1的锁止的安装时,只需使得牵引索1被夹持于楔32的下边沿和楔套31的内壁之间即可,不需要使得牵引索1弯折部自楔套31的小端开口内穿入,能够有效的优化拆装的便捷性。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条22呈槽钢状结构且两个连接条22相向开口设置,连接条22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前梭筒2,以增加连接条22承受载荷的能力。两个连接条22的相向侧分别设置有呈半圆形的槽轮23,槽轮23的直边沿贴合于连接条22的内壁设置,两个槽轮23上的槽相向开口设置,以对牵引索1做导引的同时,减小占用的孔径。牵引索1自两个锁止组件3穿出的部分分别套设于两个槽轮23相向侧的外圈边沿,并且槽轮23卡设并连接于连接条22内且槽轮23的部分穿入至连接板51上的连接口21内,以使得槽轮23与楔套31内腔朝向前梭筒2一侧的腔壁相切。
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槽轮23对牵引索1位于前梭筒2和连接板51之间的部分做导引,能够有效的减小牵引索1在前梭筒2和连接条22之间以及连接条22和连接板51之间的过渡部位的弯折角度,使得牵引索1能够相对较为平滑的过渡的同时,能够增加牵引索1承受载荷时对其支撑的面积和均匀性,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1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条22远离前梭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1,固定板221平行于连接板51,固定板221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于开设有连接口21的连接板51,以使得前梭筒2通过连接条22和固定板221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51。
同时,由于索股连接于连接板51,会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时,前梭筒2会在牵引力以及索股的拉伸下产生一定的转矩,会使得前梭筒2转动并弯折牵引索1,会对牵引索1产生一定的损伤。为了平衡前梭筒2的受力,减小前梭筒2的转矩,连接板5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平衡前梭筒2受力的平衡组件6,以减小前梭筒2的受力,减小前梭筒2产生的转矩,从而减小因前梭筒2转动导致对牵引索1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平衡组件6包括套设于牵引索1的后梭筒61、铰接于后梭筒61朝向连接板51一侧的后连杆62、铰接于后连杆62的平衡杆63和铰接于平衡杆63的前连杆64,前连杆64远离平衡杆63的一端和后连杆62远离前梭筒2的一端均铰接于两个连接板51。平衡杆63和前连杆64的铰接部设置有用于减小晃动和调整重心的配重件8,前连杆64的长度大于平衡杆63,索股连接于平衡杆63和前连杆64的铰接部,索股位于平衡杆63远离前连杆64的一侧。并且后连杆62、平衡杆63和前连杆64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且三者的转动平面均平行于楔套31相对连接板51的转动平面。
在使用时,由于前连杆64的长度长于平衡杆63,会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时会拉动前连杆64转动并对平衡杆63施力,平衡杆63能够通过后梭筒61将力传递至牵引索1,此时后连杆62能够进一步对平衡杆63承受的来自索股的力做平衡,有效减小前梭筒2因受力而产生转动的可能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前梭筒2和后梭筒61增加牵引索1受力的部位,以进一步减小牵引索1在使用时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后连杆62远离平衡杆63的一端被夹持于离两者最近的锁止组件3的两个连接翼板33之间,其中一个紧固螺栓52穿设于后连杆62被夹持于两个连接翼板33之间的端部,以使得后连杆62通过紧固螺栓52和连接翼板33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51。
参照图1和图2,前连杆64远离平衡杆63的一端被夹持于两个连接板51之间,同时前连杆64位于两个连接板51的端部设置有将三者穿设的连接螺栓641,以用于将三者紧固,并使得前连杆64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51。
配重件8包括穿设于平衡杆63和前连杆64铰接部的配重杆81和至少一个设置于配重杆81的配重块82,以使得平衡杆63和前连杆64通过配重杆81铰接。配重杆81穿设并转动连接有用于连接索头架的耳板9,以用于连接索股。耳板9位于配重块82和平衡杆63之间,且耳板9、前梭筒2以及后梭筒61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配重杆81。
在使用时,索股通过耳板9拉动平衡组件6,此时能够通过增减配重块82调整整体的重心,以使得整体的重心能够尽量靠近耳板9、前梭筒2以及后梭筒61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平面,能够有效的减小使用过程中整体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减小前梭筒2和后梭筒61因晃动而相对牵引索1发生的扭转,能够更进一步的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小对牵引索1产生的损伤。
平衡杆6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衡板631,平衡板631平行于连接板51。前连杆64远离连接板51的一端以及后连杆62远离连接板51的一端均被夹持于两个平衡板631之间。后梭筒6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平行于连接条22的连接轴611。
连接轴611和配重杆81均为阶梯轴,配重杆81的小端穿设于两个平衡板631和后连杆62被夹持于两个平衡板631之间的端部,并且通过螺纹连接于配重杆81的螺母将两个平衡板631和后连杆62紧固于配重杆81的轴肩。
连接轴611的小端穿设于两个平衡板631和后连杆62,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轴611小端的螺母将两个平衡板631和后连杆62紧固于连接轴611的轴肩,从而使得位于朝向前梭筒2一侧的平衡板631抵设于配重杆81和连接轴611的轴肩。
在使用时,平衡杆63包括两个平衡板631能够有效的减轻平衡杆63整体重量的同时,能够在通过两个平衡板631传递力时,有效的减小前连杆64和后连杆62受力的均匀性,减小前连杆64和后连杆62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同时配重杆81和连接轴611均为阶梯轴,能够使得安装平衡组件6时相对更加便捷,以优化使用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后连杆62的两端分别设置开设有弧形开口的连接块621,连接块621远离后连杆62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块621的压紧块622,压紧块622同样开设有弧形的开口。连接轴611的小端被夹持于位于后连杆62远离连接板51一端的压紧块622和连接块621的弧形开口内;位于连接板51朝向后连杆62一端的紧固螺栓52被夹持于位于后连杆62朝向连接板51一端的压紧块622和连接块621的弧形开口内,并且夹持紧固螺栓52的连接块621和压紧块622被夹持于两个连接翼板33之间,以便于拆装后连杆62。
耳板9包括两个轮廓呈长条形的安装板91,两个安装板91相互平行,在两个安装板91中朝向平衡板631一侧的安装板91和平衡板631之间设置有抵接管92,抵接管92外套于配重杆81,以限制耳板9的位置,安装板91远离平衡板631的一侧设置有抵设于安装板91的紧固螺母911,以进一步限制耳板9的位置。同时,通过两个安装板91连接索头架,能够有效的使得索头架受力的平衡性。
配重杆81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母811,配重杆81的小端穿设于配重块82,配重块82被夹持于其中相邻的两个固定螺母811之间,以限制和调整配重块82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索股牵引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由于前连杆64的长度长于平衡杆63,会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时会拉动前连杆64转动并对平衡杆63施力,平衡杆63能够通过后梭筒61将力传递至牵引索1,此时后连杆62能够进一步对平衡杆63承受的来自索股的力做平衡,套公式能够通过固定螺母811调整配重块82的位置,以调整牵引装置的重心,使得牵引装置的重心尽量靠近耳板9、前梭筒2以及后梭筒61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平面,减小使用时的晃动;此外在做牵引时,两个锁止组件3通过两个连接板51连接于两个连接条22,并且连接口21位于两个锁止组件3之间,使得牵引索1在做牵引时,会同时拉动两个楔32相向移动,能够有效的平衡牵引索1拉动楔32移动时产生的转矩,减小因转矩导致前梭筒2对牵引索1产生刚性弯折的情况,而两个连接板51能够使得两个楔套31承受的牵引力有效的被平衡的同时,两个楔套31通过紧固螺栓52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51,能够有效的使得在使用时,两个楔套31能够做根据牵引索1的位置和直径大小做适应性的角度调整,以能够进一步减小因角度导致楔套31的棱角部对牵引索1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