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隔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柱式检查坑是一中被广泛应用与轨道交通上盖建筑上的功能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上盖建筑上的柱式检查坑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现场湿作业大,且和上盖建筑结构梁直接相连,当轨道交通上盖建筑对舒适度要求较高时,轨道交通列车的轮轨冲击振动对上盖建筑振动舒适度影响较大,严重制约上盖物业开发。
因此,如何更加有效降的低轨道交通列车的轮轨冲击振动对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振动舒适度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隔振系统,实现的目的是能更加有效降的低轨道交通列车的轮轨冲击振动对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振动舒适度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隔振系统,设置于轨道交通的上盖建筑与轨道之间,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轨道正下方,并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均布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
若干所述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覆盖所述轨道正下方的长条柱式检查坑;
所述长条柱式检查坑底部的中线位置,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检查孔;
每一所述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均包括预制底板和若干预制柱;
每一所述预制底板均为形状与相应的所述轨道相匹配的条状结构,每一所述预制底板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每一所述预制底板两侧凸出部分的上面均设有若干所述预制柱;
每一所述预制柱的上端均与相应的所述轨道连接;
每一所述预制底板均设置于位于所述轨道正下方的所述上盖建筑的凹槽内;
所述上盖建筑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对应所述预制底板每一侧凸出部分设置;
每一所述预制底板与所述凹槽的两侧侧壁之间均设有若干横向约束;每一所述预制底板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均设有若干隔振器。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面的中线位置,设有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位于若干所述检查孔的正下方。
优选的,每一所述隔振器和每一所述横向约束均对应所述预制柱设置。
优选的,每一所述预制柱均通过预埋螺栓和相应的所述预制底板连接,且每一所述预制柱和相应的所述预制底板之间的连接水平缝处设置20mm的坐浆层。
优选的,所述凹槽由所述上盖建筑的混凝土板作为底,由所述上盖建筑的建筑面层作为两侧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减少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加快施工进程、易于后期养护维修,而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能更加有效降低轨道交通列车的轮轨冲击振动对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振动舒适度的影响。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凹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隔振系统,设置于轨道交通的上盖建筑1与轨道2之间,包括若干设置于轨道2正下方,并沿轨道2长度方向均布的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3;
若干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3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覆盖轨道2正下方的长条柱式检查坑;
长条柱式检查坑底部的中线位置,沿轨道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检查孔4;
每一装配式浮置柱式检查坑单元3均包括预制底板5和若干预制柱6;
每一预制底板5均为形状与相应的轨道2相匹配的条状结构,每一预制底板5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每一预制底板5两侧凸出部分的上面均设有若干预制柱6;
每一预制柱6的上端均与相应的轨道2连接;
每一预制底板5均设置于位于轨道2正下方的上盖建筑1的凹槽7内;
凹槽7的底部对应每一预制底板5两侧凸出部分的位置均设有混凝土梁8;
上盖建筑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7底部的混凝土梁8;混凝土梁8对应预制底板5每一侧凸出部分设置;
每一预制底板5与凹槽7的两侧侧壁之间均设有若干横向约束9;每一预制底板5与凹槽7的底面之间均设有若干隔振器10。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采用隔振系统减小轨道交通列车的轮轨冲击振动对上盖建筑的影响,采用全装配式的预制底板5和预制柱6体系,减小现场湿作业,且采用螺栓连接,实现柱式检查坑的快速施工。
在柱式检查坑和上盖建筑1之间插入一固有频率远低于轮轨冲击振动的隔振器10,一种激振频率的线性谐振器,即把预制柱式检查坑置于隔振器10上,通过该质量-弹簧系统的惯性运动,把列车产生的振动进行较大衰减后再传递给上盖建筑,以达到减振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凹槽7底面的中线位置,设有沿轨道2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11;排水沟11位于若干检查孔4的正下方。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隔振器10和每一横向约束9均对应预制柱6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预制柱6均通过预埋螺栓12和相应的预制底板5连接,且每一预制柱6和相应的预制底板5之间的连接水平缝处设置20mm的坐浆层。
在某些实施例中,凹槽7由上盖建筑1的混凝土板13作为底,由上盖建筑1的建筑面层14作为两侧侧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