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市政施工领域,涉及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市政道路及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部分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桥梁需要维修,部分桥梁的支座已经老化或损坏,需要更换;另由于现代交通要求,部分桥梁的桥下净空已不满足通行要求,需要加高。桥梁整体抬升技术作为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施工方式,在桥梁加高及支座更换等工程施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而桥梁同步顶升技术的应用对于在保持桥梁上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桥梁结构受力状态仅与支撑的边界约束条件有关,与其支撑高度无关或者影响很小。根据上述原理,采用适当的临时结构支撑在原支座附近,在满足原桥梁受力状态要求的前提下,临时性改变桥梁的跨径或结构体系,将桥跨结构支撑起来并达到一定高度,然后抬高原有支座的竖向位移,便可达到桥梁升高的目的,则可解决桥梁加高、橡胶支座更换及桥梁的顶升调坡等问题,桥梁顶升的重点在于保持桥梁上部结构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具有在不破坏桥梁结构、不改变桥梁结构受力条件,通过采取多点整顶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该工程梁吨位大、空间小等限制,支座更换好桥梁运营情况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顶升前准备工作,依次为,s11、桥墩处支架搭设;s12、支座更换顶升高度确定;s13、千斤顶的选择,选用100t超薄顶,ф180mm×96mm,行程15mm,单个千斤顶最大顶升力100t,根据每座桥梁的实际情况选择千斤顶;
s2、顶升准备;依次为s21、现场调查;s22、临时支撑设施准备;配备各种厚度钢垫板,面积为30cm×30cm,钢垫板厚度分别为1mm、2mm、6mm、8mm、12mm、16mm、20mm,配备钢垫盒作为临时支撑,钢板及钢垫块采用机械加工,误差在±0.2mm以内,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时,保证各支点位于梁体实心段或底板较厚部位;s23、楔形钢板、调平钢板的加工,s24、制作监测刻度标线;s25、顶升位置处理,在进行支座更换前对支座及盖梁顶进行实地考察,梁体顶升时在墩台上布置千斤顶,在布置千斤顶的位置凿除表面浮浆层并对表面进行打磨,保证其平整,在顶升前要对支座位置出现的病害进行修复;s26、顶升系统调试;
s3、试顶升;
千斤顶安装完毕,开始试顶,在主梁还没有正式顶起时即刻停止,并停放一定时间进行观察无任何变化后才能开始整体顶升;试顶升,检查各点受力情况,试顶升0.5mm,检查各点误差情况,塞放临时支撑,保持油泵压力不变,并持荷观察;
s4、主梁同步顶升;
整个顶升过程保持同步误差小于2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2mm,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顶升设备现每1mm的级差分级同步顶升和同步落架;同一油路的千斤顶位移同步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s5、支座更换;临时支撑、撤出旧支座,然后增设调平钢板,落梁,当调平钢板及新支座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落梁复位作业,各千斤顶同步回油、落梁,落梁过程要保持梁体整体平衡,同步整体落梁按照顶升逆过程进行,分级进行,直到梁体落实为止。
进一步的,步骤s11中,每个桥墩处分别搭设双排脚手架,在墩身盖梁下面搭设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脚手架上面布置4cm厚脚手板作为施工平台或通道,脚手板要用铁丝捆绑固定在脚手架上,临边部位要挂设安装安全网,操作平台栏杆挂防尘网。
进一步的,根步骤s12中,支点位置顶升8mm,满足支座更换的空间要求,顶升过程对相邻桥墩之间的顶升高度进行监控,高差不大于2mm。
进一步的,多个千斤顶的设置,形成顶升系统,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足够大的顶升吨位,能同时把一联连续体系整体顶升,且各个顶升点都由一个控制中心进行统一控制;(2)具备在通车状态下正常工作的性能,能抵抗较大的横向冲击力;(3)具有同步性,不论在桥梁的纵向或是横向,各个顶升点相互之间必须保证整体同步,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移满足连续梁体系的结构受力要求;顶升设备能够实现每1mm的级差分级同步顶升和同步落架的功能;同一油路的千斤顶位移同步误差须控制在1mm以内;(4)设备系统,特别是液压系统的可控性和不漏油;(5)具备自动监测系统,能对设定的各个指标进行自动监测并随时调整;(6)具有报警功能,能在意外或超负荷施工时自动报警。
进一步的,步骤s23中,根据现场支座缺陷复查结果,根据测量尺寸精加工倾斜支座的楔形钢板以及脱空支座的调平钢板;
步骤s24中,在桥台、盖梁上横向画一条通长刻度线,量测刻度线距板底高度,作为顶升初始高度,每个盖梁量取5个点,顶升过程中,对应量测5个点的高度,对比初始高度,控制顶升高差,顶升过程分级完成,顶升速度控制在3min/mm,顶升到位后,锁定千斤顶,不回油,顶升过程中进行同步监控,顶升过程中,对整个运动轨迹、整体姿态、结构内力进行监控,监控内容包括桥梁整体姿态、位移和结构内力。
进一步的,步骤s25中,修复内容包括(1)对支座上方的预埋钢板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如果预埋不水平,还要加工相对应的楔形钢板,在更换新支座时使用;(2)对支座垫石混凝土缺陷进行修复,缺陷包括蜂窝,空洞及有杂物,主要是清理混凝土表面后采用结构胶进行修复工作;(3)对于出现的露筋,在对外露的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后,刷一层清胶进行防腐,然后采用结构胶对这个部位进行修复。
进一步的,顶升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a、同一横断面上的梁应同步顶升,顶升前将各千斤顶调零,在顶升过程中注意每个千斤顶受力状况及油缸活塞伸出情况,并以千斤顶活塞伸出2mm作为一个控制步长,停留1~2分钟,检查每个千斤顶受力及活塞伸出情况,并做好记录。若各千斤顶油压相同,活塞伸出量不同,则必须检查原因,进行调整,直到可以同步顶升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顶升工作;
b、整体顶升的高度控制在8mm左右,能够取出老支座并满足垫块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垫块厚度较多;
c、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
d、采用相应的限位措施;顶升点局部加强和控制,桥梁顶升过程中,并保持位移同步,千斤顶安装之前,在顶升支撑平台顶面和梁体底面放样,将支撑平台的焊渣、毛刺以及箱梁底面混凝土用砂轮打磨平整至与所有支撑接触面密实为准,然后,在预先顶升放样的位置装上一块钢板,钢板厚度不得小于20mm;
e、顶升过程中,在梁体顶升过程中采用安全钢垫板进行保护,在供油系统采用锁定装置和报警系统,保护梁体不发生整体倾覆。
进一步的,在步骤s5中,在旧支座取出后对梁底调平处理,方法如下:
①梁底新设置的不锈钢钢板底面要水平,以保证与支座顶面密贴,不能出现缝隙或局部承压现象;
②新增设的不锈钢钢板与箱梁板底面间用结构胶填充,其间不能有任何空隙,避免钢板局部承压;
③支座更换之前,准确测量支座处各片主梁的梁底标高,支座更换完毕且完全落梁后,该处梁底现有标高必须与原标高间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当支座更换施工完成后,经复核梁体中轴线与原设计中轴线一致后,进行落梁,支撑在更换后的支座上。
进一步的,在顶升过程中,注意行程控制,采取位移和油压双控顶升,操作人员按统一号令,将梁同步顶升至刚离开支座时停止,观察千斤顶上接触面混凝土有无局部受压破损迹象,静置3-10分钟,若无异常出现,继续顶升一个行程后停一下,观察千斤顶持荷是否稳定,梁体各处顶升高度是否一致,若一切正常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同步落梁至支座上。
进一步的,在梁体顶起时,对横隔板、湿浇带、墩顶两跨梁间端横梁顶部以及支撑部位梁底和墩台表面等部位裂缝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如果有裂缝等异常情况出现时停止顶升,查找原因,经采取措施和查出原因后,再进行顶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整体同步顶升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在不破坏桥梁结构、不改变桥梁结构受力条件,通过采取多点整顶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该工程梁吨位大、空间小等限制,支座更换好桥梁运营情况良好,充分说明了本技术关键技术先进实用;
2、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技术较传统施工方法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3、本发明按照顶升控制荷载分级同步顶升,先按顶升至顶升控制力50%,再顶升控制力的10%递增直至完全顶升脱离原支座;当梁体完全脱开原支座后,以千分表监测横桥向位移差、纵桥向位移差,并关注各千斤顶对应油表的油压值,确保油压稳定,顶升过程中,关注横梁底部与箱梁交接位置以及横梁顶部湿接缝处,是否开裂,若出现明显裂缝,需要检查千斤顶荷载是否正常。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墩千斤顶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边墩千斤顶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多个千斤顶形成顶升系统后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为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顶升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s11、桥墩处支架搭设:
每个桥墩处分别搭设双排脚手架,在墩身盖梁下面搭设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步距及层高符合规范设计要求,脚手架上面布置4cm厚脚手板作为施工平台或通道,脚手板要用铁丝捆绑固定在脚手架上,临边部位要挂设安装安全网,操作平台栏杆要挂防尘网;
s12、支座更换顶升高度确定:
根据施工经验,一般支点位置顶升8mm可满足支座更换的空间要求,考虑主梁结构受力要求,避免损坏桥面铺装或伸缩缝,顶升过程对相邻桥墩之间的顶升高度进行监控,高差不大于2mm;
s13、千斤顶的选择:
梁底与盖梁间的空间高度较小,选用100t超薄顶,ф180mm×96mm,行程15mm,单个千斤顶最大顶升力100t,需根据每座桥梁的实际情况选择千斤顶。
多个千斤顶的设置,形成顶升系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足够大的顶升吨位,能同时把一联连续体系整体顶升,且各个顶升点都由一个控制中心进行统一控制;(2)具备在通车状态下正常工作的性能,能抵抗较大的横向冲击力;(3)具有同步性,不论在桥梁的纵向或是横向,各个顶升点相互之间必须保证整体同步,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移满足连续梁体系的结构受力要求;顶升设备能够实现每1mm的级差分级同步顶升和同步落架的功能;同一油路的千斤顶位移同步误差须控制在1mm以内;(4)设备系统,特别是液压系统的可控性和不漏油;(5)具备自动监测系统,能对设定的各个指标进行自动监测并随时调整;(6)具有报警功能,能在意外或超负荷施工时自动报警。
千斤顶布置的实施例:安庆某项目,中间桥墩千斤顶布置在临时支撑点,如图2所示,每排布置9个,每个中墩布置18个千斤顶,全桥单幅桥墩共36个千斤顶。边墩布置在梁端端横梁(预制端横梁)下,边梁外侧在钢盖梁上布置千斤顶,每个边墩共18个,全桥单幅边墩共36个,如图3所示。
本项目配置千斤顶为:100吨qb130-20型千斤顶80只,其中72支实施,8支备用。配置的同步顶升plc系统为:4台主泵各6路,共24路(点)同步控制系统,18路使用,6路备用。
顶升系统布置示意如图4所示,单幅共布置72台千斤顶,其中中间墩每墩布置两排,每排布置9个;边墩每墩布置一排,每排18个,72台千斤顶共分为20组,千斤顶荷载最小值约18吨,最大约36吨。
s2、顶升准备;
s21、现场调查:
对需要更换的支座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将支座现状与检测报告中的描述进行对比,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调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需更换支座的型号以及其它数据为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施工器具的选择提供依据,施工前根据对设计施工图纸受力分析,确定荷载的大致分布,进行复核验算,验算包括桥梁顶升过程主梁安全度计算、顶升过程中下部结构受力验算、同一墩台临时支点高差影响等以保证顶升实施过程的桥梁结构安全;
s22、临时支撑设施准备:
顶升施工前,配备足量的各种厚度钢垫板,面积为30cm×30cm,钢垫板厚度分别为1mm、2mm、6mm、8mm、12mm、16mm、20mm,配备足量的钢垫盒作为临时支撑,钢板及钢垫块采用机械加工,误差在±0.2mm以内,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时,保证各支点位于梁体实心段或底板较厚部位;
s23、楔形钢板、调平钢板的加工:
根据现场支座缺陷复查结果,选择专业厂家根据测量尺寸精加工倾斜支座的楔形钢板以及脱空支座的调平钢板;
s24、制作监测刻度标线:
在桥台、盖梁上横向画一条通长刻度线,量测刻度线距板底高度,作为顶升初始高度,每个盖梁量取5个点,顶升过程中,对应量测5个点的高度,对比初始高度,控制顶升高差,顶升过程分级完成,顶升速度控制在3min/mm,顶升到位后,要锁定千斤顶,不回油,顶升过程中进行同步监控。顶升过程中,对整个运动轨迹、整体姿态、结构内力进行监控,监控内容包括桥梁整体姿态、位移、结构内力等;
s25、顶升位置处理:
在进行支座更换前要对支座及盖梁顶进行实地考察,梁体顶升时需要在墩台上布置千斤顶,在布置千斤顶的位置凿除表面浮浆层并对表面进行打磨,保证其平整,在顶升前要对支座位置出现的病害进行修复,主要有:
(1)对支座上方的预埋钢板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如果预埋不水平,还要加工相对应的楔形钢板,在更换新支座时使用;
(2)对支座垫石混凝土缺陷进行修复,缺陷包括蜂窝,空洞及有杂物,主要是清理混凝土表面后采用结构胶进行修复工作;
(3)对于出现的露筋,在对外露的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后,刷一层清胶进行防腐,然后采用结构胶对这个部位进行修复。
s26、顶升系统调试:
同步顶升系统采用位移和顶升压力的双控作为顶升依据,外部数据采集以位移电子传感器作为位移采集,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采集,顶升前应单一和统一调试控制系统的正常性,保证顶升过程中的正常顶升。
安装千斤顶之前,需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使用改性环氧砂浆调平相邻两片箱梁间的高差,如高差较大,采用改性环氧砂浆调平结合楔入薄钢板垫平的方式,确保顶升处相邻两片空心板梁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铰缝两侧梁体同步受力,安装薄千斤顶,千斤顶上下面均垫10mm钢板,增大受力面积,保护桥台盖梁顶局部混凝土承压安全。
s3、试顶升;
千斤顶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顶,试顶主要是为了检测顶升控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千斤顶达到同步的状态情况,在主梁还没有正式顶起时即刻停止,并停放一定时间进行观察无任何变化后才能开始整体顶升;试顶升,检查各点受力情况,试顶升0.5mm,检查各点误差情况,塞放临时支撑,保持油泵压力不变,并持荷观察。
s4、主梁同步顶升;
(1)顶升方法
试顶无问题后,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16mm,每一顶升标准行程为2mm,最大顶升速度3mm/min;
①正式顶升,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作好记录:
a操作: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b观察: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观察情况。
c测量: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d校核:数据报送至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e分析: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f决策: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②顶升过程控制
整个顶升过程应保持同步误差小于2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2mm,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顶升设备能够实现每1mm的级差分级同步顶升和同步落架的功能;同一油路的千斤顶位移同步误差须控制在1mm以内。
每一轮顶升完成后,对各油缸的位移和千斤顶的压力情况,随时整理分析,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主梁顶升一个行程结束后,测量各标高观测点的标高值,得出各观测点的顶升高度,计算同步误差。
③顶升注意事项
a、同一横断面上的梁应同步顶升,顶升前将各千斤顶调零,在顶升过程中注意每个千斤顶受力状况及油缸活塞伸出情况,并以千斤顶活塞伸出2mm作为一个控制步长,停留1~2分钟,检查每个千斤顶受力及活塞伸出情况,并做好记录。若各千斤顶油压相同,活塞伸出量不同,则必须检查原因,进行调整,直到可以同步顶升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顶升工作。
b、整体顶升的高度控制在8mm左右,能够取出老支座并满足垫块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垫块厚度较多。
c、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
d、由于液压缸安装的误差以及顶升过程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在顶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不均匀性,为防止梁体倾覆和移滑,保证桥梁顶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用相应的限位措施;顶升点局部加强和控制,桥梁顶升过程中,为防治梁体扭曲、应力集中和开裂,各顶升点进行局部加强,并保持位移同步,千斤顶安装之前,在顶升支撑平台顶面和梁体底面放样,将支撑平台的焊渣、毛刺以及箱梁底面混凝土用砂轮打磨平整至与所有支撑接触面密实为准,然后,在预先顶升放样的位置装上一块钢板,钢板厚度不得小于20mm。
e、顶升过程中,如果千斤顶出现漏油或其他故障,可能导致梁体纵横向不均匀顶升,严重时可能导致梁体倾覆,因此,在梁体顶升过程中采用安全钢垫板进行保护,在供油系统采用锁定装置和报警系统,保护梁体不发生整体倾覆。
(2)同步顶升监控技术
a、各千斤顶开始以力为主分级,顶升脱离支座后,以位移分级,控制各顶进油量,确保同步顶升。
b、同步精度,通过百分表、千分表,控制到±0.5mm或更高。
c、由于单顶受力不超过500kn,油压较小,需降低送油速度,提高精度。
d、预设液压油缸顶升位置控制精度,并可随时调整。
e、顶升过程中,监测各路千斤顶油压、各部分位移值,经监测中墩各油路压力为21.5、19.9、20.0、18.0、21.0、20.0mpa,最大值与最小值与平均值偏差为7.1%、-10.3%。边墩各油路压力为9.9、11.5、10.1、11.0、9.5、11.0、10.0、9.6、12.1、10.2、9.3、11.0mpa,最大值与最小值与平均值偏差为16.0%、-10.8%。
分5次顶升达到第1次顶升目标5mm,全桥均顶起,各监测点间位移差小于2mm,为了便于操作,第2次目标顶升至8mm,达到了方便操作条件,各监测点间位移差仍控制在2mm。
s5、支座更换
(1)临时支撑、撤出旧支座
梁体顶升到位,将原支座取出后,对存在缺陷部位采用环氧结构胶将支座垫石和板梁底面找平处理。
(2)增设调平钢板
为避免支座更换后局部脱空,在旧支座取出后对梁底调平处理,措施如下:
①梁底新设置的不锈钢钢板底面要水平,以保证与支座顶面密贴,不能出现缝隙或局部承压现象;
②为保证支座水平,新增设的不锈钢钢板与箱梁板底面间用结构胶填充,其间不能有任何空隙,避免钢板局部承压;
③支座更换之前,准确测量支座处各片主梁的梁底标高,支座更换完毕且完全落梁后,该处梁底现有标高必须与原标高间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当支座更换施工完成后,经复核梁体中轴线与原设计中轴线一致后,即可进行落梁,支撑在更换后的支座上。
(3)落梁
当调平钢板及新支座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落梁复位作业,各千斤顶同步回油、落梁,落梁过程要保持梁体整体平衡,同步整体落梁按照顶升逆过程进行,分级进行,直到梁体落实为止。
落梁后,检查不锈钢钢板是否水平、钢板与支座是否密贴、支座四周是否异常,如果存在脱空、钢板不水平现象或其他异常问题,则返工重新调整,直到合格为准。
以上工艺过程中,在同步顶升的时候,需要监控和控制以下事项。
(1)顶升和落梁行程控制
采取位移和油压双控顶升,操作人员按统一号令,将梁同步顶升至刚离开支座时停止,观察千斤顶上接触面混凝土有无局部受压破损迹象,静置几分钟若无异常出现,继续顶升一个行程后停一下,观察千斤顶持荷是否稳定,梁体各处顶升高度是否一致,若一切正常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同步落梁至支座上。
(2)裂缝的观察与控制
在梁体顶起时,对横隔板、湿浇带、墩顶两跨梁间端横梁顶部以及支撑部位梁底和墩台表面等部位裂缝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如果有裂缝等异常情况出现时停止顶升,查找原因,经采取措施和查出原因后,方可再进行顶升。对各支点的支撑情况细致观察,如有松动或移位立即停止。对监控系统的应变控制有急剧变化等异常状况,立即停上顶升,查明并解决问题后再顶升。
(3)随地观测
顶升时随时观测,保证顶升的同步性,不使桥梁发生横向位移。
(4)保证同步顶升
特别是多片梁板的桥梁,必须保证顶升的同步性,不要损坏原桥梁的铰缝。
(5)梁体监测值超限
51)梁体两侧顶升速度不一致:立即停止顶升,组织人员分析原因。使梁体一侧(较高处)千斤顶保持压力不动,另一侧缓慢加压,使其上升;当梁体处于平衡位置时,停止“纠偏”,根据分析原因,两边同时加压,压力适当调整。
52)梁体出现结构变形或者细微裂缝:立即暂停或者停止施工,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查找原因,根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加强监测。
实施例1:本工法成功应用到安庆潜江路三期长枫港桥桥梁支座更换工程,项目位于安庆市,仅用时14天,就完成了144块支座的更换任务,不但极大地缩短了工期,早日实现了通车要求,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同时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此技术可靠,操作性强,提高了桥梁支座更换的施工质量,对保证桥梁结构整体安全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例2:本工法成功应用到g104瑞安段瑞安高架桥修复工程中的桥梁支座更换工程,项目位于瑞安市,仅用时13天,就完成了112块支座的更换任务,比计划工期缩短了8天,为早日实现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此技术可靠,操作性强,提高了桥梁支座更换的施工质量,对保证桥梁结构整体安全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