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吊杆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18 16:01:37|257|起点商标网
一种吊杆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及桥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杆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悬索桥,又名吊桥(suspensionbridge)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并从缆索上垂下许多吊杆,从而把桥体吊住的桥梁。拱桥是指以拱形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从拱形梁上垂下多个吊杆,从而将桥体吊起的桥梁。

如图1所示,现有悬索桥或拱桥结构中吊杆的下部叉耳与桥体多通过铰接件铰接,吊杆上叉耳的上方设置有可以调节吊杆长度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部设置有一小端朝上的圆台形锚杯,锚杯的上部设置有等截面向上延伸的直杆,直杆上部与桥梁的承力结构相连接,在桥梁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吊杆的调节螺杆来调节吊杆的长度,以平衡各吊杆的受力,现阶段吊杆张拉装置笨重,需要借助起重设备进行转移和安装,安装需要人数较多且耗时较长,在时间以及经济上都存在严重的浪费,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吊杆张拉装置和张拉方法来对吊杆进行准确、高效的张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杆张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张拉装置笨重,不便于安装调整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杆张拉装置,所述吊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张拉装置包括:固定部、移动部、锚固部、至少两根传力件、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

所述固定部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杆上侧的所述吊杆上,且至少不能向下移动,所述吊杆两侧的所述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自由穿过;

所述移动部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方的所述吊杆上,并能上下直线移动;

所述至少两根传力件分成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两侧,每一所述传力件的上端锚装在所述移动部上,每一所述传力件的下端竖直向下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后通过所述锚固部锚装在所述调节螺杆下方的桥体或吊杆上;

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之间且分居与所述吊杆两侧,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移动部远离所述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为偶数个,且分成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两侧,所述直线顶升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主轴向上伸出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锚固部安装在所述吊杆的叉耳上,所述叉耳两侧的所述锚固部上对应每一所述传力件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传力件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后与止挡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锚固部包括第一锚固体和第二锚固体,所述第一锚固体和所述第二锚固体上设置有避让叉耳铰接件的开孔,所述开孔的下部设置有可以钩挂在所述叉耳下部的钩挂部,所述锚固部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锚固体和所述第二锚固体拉紧固定在所述叉耳上的紧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移动部上对应每一所述传力件上端的位置设置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穿过,所述传力件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道后与止挡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止挡体为夹片式锚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和至少两个螺栓组件,所述第一移动体和所述第二移动体合抱在所述吊杆上部的直杆外部,所述至少两个螺栓组件分居于所述直杆的两侧,并将所述第一移动体、所述第二移动体拉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和至少两个螺栓组件,所述第一固定体和所述第二固定体合抱在所述吊杆的锚杯圆台外部,所述至少两个螺栓组件分居于所述锚杯的两侧,并将所述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二固定体拉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传力件有两根,所述直线顶升装置有两个,两根所述传力件和两个所述直线顶升装置以所述吊杆为中心对称分布,两根所述传力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线顶升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吊杆张拉装置和吊杆张拉方法,工作时,通过将移动部推离固定部,使得固定部在推力的作用下固定在所述锚杯上,继续推动移动部向上移动,移动部直线上升直至所述传力件张紧受力替代吊杆承担受力工作后,旋拧调节螺杆来对吊杆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吊杆张拉装置,结构小巧,无需借助起重设备即可进行转移和安装,安装时一人即可实现操作,不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对吊杆进行准确高效的张拉。另外本实用新型张拉装置的锚固部、固定部、移动部之间相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叉耳、直杆、锚杯规格搭配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吊杆拉伸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杆拉伸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1锚固部

111第一锚固体

1111/1131钩挂部

112紧固结构

113第二锚固体

114第二通道

12固定部

121第一固定体

1211第一吊杆半槽

1212第一通道半槽

122第二固定体

1221第二吊杆半槽

1222第一通道半槽

123螺栓组件

124第一通道

125缸体凹槽

13移动部

131第一移动体

1311第一移动吊杆半槽

1312第三通道半槽

132第二移动体

1321第二移动吊杆半槽

1322第三通道半槽

133螺栓组件

134第三通道

14直线顶升装置

15传力件

16第二止挡体

17第一止挡体

21叉耳

22调节螺杆

23锚杯

24直杆

30桥体

40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悬索桥,又名吊桥(suspensionbridge)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并从缆索上垂下许多吊杆,从而把桥体吊住的桥梁。拱桥是指以拱形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从拱形梁上垂下多个吊杆,从而将桥体吊起的桥梁。

现有悬索桥或拱桥结构中吊杆的下部叉耳与桥体多通过铰接件铰接,吊杆上叉耳的上方设置有可以调节吊杆长度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部设置有一小端朝上的圆台形锚杯,锚杯的上部设置有等截面向上延伸的直杆,直杆上部与桥梁的承力结构相连接,在桥梁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吊杆的调节螺杆来调节吊杆的长度,以平衡各吊杆的受力,现阶段吊杆张拉装置笨重,需要借助起重设备进行转移和安装,安装需要人数较多且耗时较长,在时间以及经济上都存在严重的浪费,并且现有吊杆的叉耳规格型号多样、叉耳型式各不相同,很难找到一种张拉设备可同时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和不同叉耳型式的吊杆的张拉,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杆张拉装置和张拉方法来对吊杆进行准确、高效的张拉。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杆张拉装置,所述吊杆的下部叉耳21与桥体30通过铰接件40铰接,所述叉耳21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螺杆22,所述调节螺杆22的上部设置有一小端朝上的圆台形锚杯23,所述锚杯23的上部设置有等截面向上延伸的直杆24,所述直杆24上部与所述桥梁的承力结构相连接,所述张拉装置包括:锚固部11、移动部13、固定部12、至少两根传力件15、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14;

所述固定部12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杆22上侧的所述圆台形锚杯23上,且至少不能向下移动,所述吊杆两侧的所述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通道124,所述第一通道124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15自由穿过;

所述移动部13安装在所述固定部12上方的所述直杆24上,并能上下直线移动;

所述至少两根传力件15分成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两侧,每一所述传力件15的上端锚装在所述移动部13上,每一所述传力件15的下端竖直向下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通道后通过所述锚固部锚装在所述调节螺杆下方的桥体或吊杆上。

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14安装在所述固定部12和所述移动部13之间且分居与所述吊杆两侧,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14能够推动所述移动部13远离所述固定部12。

本实用新型吊杆张拉装置工作时,通过将移动部推离固定部,使得固定部在推力的作用下固定在所述锚杯上,继续推动移动部向上移动,移动部直线上升直至所述传力件张紧受力替代吊杆承担受力工作后,旋拧调节螺杆来对吊杆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吊杆张拉装置,结构小巧,无需借助起重设备即可进行转移和安装,安装时一人即可实现操作,不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对吊杆进行准确高效的张拉。另外本实用新型张拉装置的锚固部、固定部、移动部之间相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叉耳、直杆、锚杯规格搭配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直线顶升装置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多个,原则上将只要将其分成两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杆两侧既能够实现张拉,但考虑到受力的均衡性,以偶数个较佳,并最好对称分布在吊杆两侧,考虑到现有直线顶升装置14的载荷及装置的简洁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直线顶升装置14为偶数个(本实施例中取2个),且分成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两侧。直线移动顶升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负荷顶升的直线顶升装置,如液压缸、气缸等装置,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顶升装置14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顶在所述固定部12上,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主轴向上伸出定在所述移动部13上,考虑到液压千斤顶工作的稳定性,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部12上设置有与液压千斤顶缸体相配的缸体凹槽125,移动部13上对应伸缩主轴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伸缩主轴相配的主轴凹槽(图中未示出),工作时将液压千斤顶的缸体底部插入凹槽125中,将伸缩主轴端部插入移动部上的主轴凹槽内,即可开始工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固部11即可以直接锚装在桥体上,也可以直接锚装在吊杆的底部叉耳21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部11安装在所述吊杆的叉耳21上,所述叉耳两侧的所述锚固部11上对应每一所述传力件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15穿过的第二通道114,所述传力件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通道114后与第一止挡体1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固部11结构原则上不受限定,其可以为钩挂式、螺栓连接、环抱式连接等常用锚固方式,锚固位置也不受限制既可以锚装在叉耳上,也可以焊接到桥体主梁上,同样也可采用销接等其他类型的连接方式,但较佳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部11包括第一锚固体111和第二锚固体113,所述第一锚固体111和所述第二锚固体113上设置有避让所述铰接件40的开孔,所述开孔的下部设置有可以钩挂在所述叉耳21下部的钩挂部1111和钩挂部1131,在张拉的过程中钩挂部1111和钩挂部1131分别钩挂在两侧叉耳21下部,并将力传递给吊杆的下部叉耳21,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叉耳21沿纵向受力承力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不设置将所述第一锚固体111和所述第二锚固体113拉紧固定在一起的紧固结构112,但为了防止第一锚固体111和第二锚固体113沿水平方向移位从叉耳21上脱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部11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锚固体111和所述第二锚固体113拉紧固定在所述叉耳21上的紧固结构112。紧固结构112可以为现有常用的将第一锚固体111和第二锚固体113相向拉紧的结构,如扣挂式锚固结构等,本实施例中的紧固结构112为螺栓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传力件15上端在移动部13上的锚装方式原则上不做限定,如直接焊接在移动部13上或螺栓压紧在移动部13上等,只要能够保证移动部13上移时传力件上端能够承受一定拉力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所述移动部13上对应每一所述传力件13上端的位置设置第三通道134,所述第三通道134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允许所述传力件15穿过,所述传力件15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道134后与第二止挡体1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止挡体17和第二止挡体16可以为现有能够与传力件15实现固定连接,且能止挡在第一通道114、第二通道134外的一切止挡结构,如与传力件固连的螺栓、传力件上的绳结等,较佳地,本实施中所述第一止挡体17和第二止挡体16均为夹片式锚具。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力件15可以为杆状的受力体如:螺纹钢、圆钢等,也可以为柔性的高强度承力绳索,如钢绞绳等,本实施例中为钢绞绳。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部13可以为能够抱装在所述直杆24上,并能上下移动的一切结构,人如环抱式抱箍等,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13包括第一移动体131、第二移动体132和至少两个螺栓组件133,所述第一移动体131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吊杆半槽1311和至少两个第三通道半槽1312,第二移动体13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吊杆半槽1321和至少两个第三通道半槽1322,第一移动吊杆半槽1311和第二移动吊杆半槽1321一起合抱在直杆24外,并能够上下直线移动,第三通道半槽1312和第三通道半槽1322合并组成所述第三通道134,所述至少两个螺栓组件133分居于所述直杆24的两侧,并将所述第一移动体131、所述第二移动体132拉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部12可以为能够抱装在所述锚杯23上且至少不能向下移动的一切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2包括第一固定体121、第二固定体122和至少两个螺栓组件123,所述第一固定体121上设置有第一吊杆半槽1211和至少两个第一通道半槽1212,第二固定体122上设置有第二吊杆半槽1221和至少两个第一通道半槽1222,第一吊杆半槽1211和第二吊杆半槽1221一起合抱在锚杯24外,并能够上下直线移动,第一通道半槽1212和第一通道半槽1222合并组成所述第一通道124,所述第一固定体121和所述第二固定体122合抱在所述锚杯23的外部,所述至少两个螺栓组件123分居于所述锚杯23的两侧,并将所述第一固定体121、所述第二固定体122拉紧固定。

从原则上来讲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传力件15、直线顶升装置14只要分居与吊杆两侧即可实现张拉,考虑到受力的均衡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件15有两根,所述直线顶升装置14有两个,两根所述传力件15和两个所述直线顶升装置14以所述吊杆为中心对称分布,两根所述传力件15设置在两个所述直线顶升装置14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吊杆张拉装置和张拉方法,无需借助起重设备即可进行转移和安装,安装时一人即可实现操作,不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对吊杆进行准确高效的张拉。另外本实用新型张拉装置的锚固部、固定部、移动部之间相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叉耳、直杆、锚杯规格搭配使用,灵活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