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六向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六向轨道。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有轨电车、地铁、高铁及未来城市虚拟轨道电车或云轨电车等,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显然“轨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交通、运输、旅游等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现有技术中,小车在轨道上行驶时,小车所采用的轨道都是只有一个轨道腔,小车只能沿轨道腔在一个方向上行驶,当小车错过目的地后,只能换车头重新调度当前轨道行驶路线,避免相向式行走形成交通事故;或依靠岔道口,以转轨器的方式换轨后走另一条轨道绕行很大一圈才能实现后退返回目的地。而换车头和以转轨器等进行转向时的减速、停留等待等弊病大大影响效率,在加上车头和道岔转轨器的制造、安装及其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各种维护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小车全智能自动化高效率运行。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铺设另一条轨道不需要转轨器就可以随意六向行走的轨道小车轨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六向轨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六向轨道,包括数量均为若干根且均具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的水平直轨、水平弯轨、垂直弯轨以及垂直直轨;所述水平弯轨的两端均连接水平直轨,垂直弯轨的一端连接水平直轨、其另一端则连接垂直直轨。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弯轨向内弯曲或向外弯曲;所述水平弯轨向左弯曲或向右弯曲。
所述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两侧内壁上均相对设置有导轨。
所述导轨上表面设置有上工字轨,导轨下表面设置有下工字轨。
所述导轨上下两侧均形成有凹槽,上工字轨和下工字轨均位于凹槽内。
所述垂直弯轨和垂直直轨的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内均设置有齿条。
所述水平弯轨的第一轨道腔与水平直轨的第一轨道腔连通,其第二轨道腔的端部与水平直轨的轨道壁固定;所述垂直弯轨的第一轨道腔与水平直轨的第一轨道腔连通,其第二轨道腔则与水平直轨的第二轨道腔连通。
所述水平直轨、水平弯轨、垂直弯轨以及垂直直轨的横截面均呈e型。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第一轨道腔和第二轨道腔,轨道小车在第一轨道腔内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通过二字轮系或三字轮系换轨到第二轨道腔完成换轨错车,轨道小车即能够实现在一条轨道上相向式直接来回往返行走;
(2)本发明设置有水平直轨、水平弯轨、垂直直轨和垂直弯轨;通过水平直轨,轨道小车能够实现相向式来回前后行走;通过水平弯轨,轨道小车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左右拐弯;通过垂直直轨和垂直弯轨,轨道小车能够实现沿轨道上下行驶;即上下左右前后六向轨道,六向轨道有不绕行、省时、省力、省钱、高效率等特点;
(4)本发明有益效果不需要铺设另一条轨道,节省大量成本,当轨道小车经过六向轨道岔道口时无需通过转轨器,小车自身控制导向,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大量的小车通过六向轨道道岔口,无需减速、不停留不等待,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小车行驶于本发明上的立体图。
图2为轨道小车行驶于本发明上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垂直直轨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平直轨的立体图。
图5为两辆轨道小车在水平直轨上相向行驶错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水平弯轨的立体图。
图7为轨道小车在本发明的水平弯轨上行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水平弯轨向左侧弯曲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平弯轨向右侧弯曲的示意图。
图10为轨道小车向左转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垂直弯轨向内弯曲的结构图。
图12为轨道小车在向内弯曲的垂直弯轨上行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垂直弯轨向外弯曲的结构图。
图14为轨道小车在向外弯曲的垂直弯轨上行驶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水平直轨,2—水平弯轨,3—垂直弯轨,4—垂直直轨,6—第一轨道腔,7—第二轨道腔,8—导轨,9—下工字轨,10—凹槽,11—齿条,12—轨道小车,13—上工字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单轨双滑相向式的六向轨道,包括数量均为若干根的水平直轨1、水平弯轨2、垂直弯轨3以及垂直直轨4。连接时,所述水平弯轨2的两端均与水平直轨1连接,垂直弯轨3的一端与水平直轨1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垂直直轨4连接。
具体的,该垂直弯轨3采用向内弯曲或向外弯曲的结构,如图11~14所示,通过垂直弯轨3,轨道小车能够实现沿轨道上下行驶,从而可以沿垂直轨道垂直上楼并入户,让交通出行工具可以实现入户。
另外,该水平弯轨2向左弯曲或向右弯曲,如图6~10所示,通过水平弯轨2,轨道小车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左右拐弯行驶。
如图3、4所示,水平直轨1、水平弯轨2、垂直弯轨3以及垂直直轨4的横截面均呈e型大小一致,从而使得水平直轨1、水平弯轨2、垂直弯轨3以及垂直直轨4上均形成有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所述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两侧内壁上均相对设置有导轨8,导轨8沿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使用时,轨道小车12的轮系组安装于其中一个轨道腔内,其两侧的支重轮则分别安装在该相对设置的两条导轨8上,行驶时支重轮沿导轨8滚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8上表面设置有上工字轨13,导轨8下表面设置有下工字轨9。在此种结构下,轨道小车12的支重轮上则需设置有轮缘,支重轮则卡在工字轨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8上下两侧均形成有凹槽10,上工字轨13和下工字轨9均位于凹槽10内。安装时,轨道小车12的支重轮则位于凹槽10内,使轨道小车12行驶更稳定。
垂直弯轨3和垂直直轨4的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内均设置有齿条11,此时轨道小车12的轮系组上则需设置有爬坡轮,爬坡轮与齿条11齿合,通过爬坡轮与齿条11来提高轨道小车12的牵引力,使轨道小车12能够更好的行驶,尤其是沿轨道上下行驶时。当然,水平直轨1和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内也可设置齿条11,也可不设置齿条11。
水平弯轨2和垂直弯轨3整体呈圆弧状,而水平直轨1和垂直直轨4则呈平直状。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为并排设置,因此,轨道小车12通过其上的轮系组可以实现在第一轨道腔6和第二轨道腔7换轨行走,实现错车,如图5所示。
水平弯轨2与水平直轨1相交接时,其具体连接结构如图9所示。该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与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连通,其第二轨道腔7的端部与水平直轨1的轨道壁固定。即,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的内外两侧轨道壁分别与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的内外两侧轨道壁相连接,使得该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与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相连通,而该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的内侧轨道壁则将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阻断。同时,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的外侧轨道壁也将水平弯轨2的第二轨道腔7阻断。
所述垂直弯轨3的第一轨道腔6与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连通,其第二轨道腔7则与水平直轨1的第二轨道腔7对接。
通过上述结构,当轨道小车12位于水平直轨1的第二轨道腔7上行驶时,可直接经过垂直弯轨3实现上下行驶。当轨道小车12需要在水平方向上转向时,轨道小车12的轮系组换轨到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轨道小车12沿水平直轨1的第一轨道腔6进入水平弯轨2的第一轨道腔6,即实现水平转向。
以上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保护的内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