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城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告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等。
在城市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设备,比如现在施工方运送梁板时,先在运梁车上放置桥梁支架用来顶撑住梁板,然后运输至架梁现场,桥梁支架相比以前用方木支撑梁板而言,可以减少木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桥梁支架的强度较大、使用寿命较长。但是梁板与桥梁支架接触的过程中可能因相互碰撞造成梁板出现局部破损的情况,还需要工作人员后续修补,较为费时费工。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031523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桥梁施工用桥梁支架,其包括底座和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底板、弹簧、伸缩杆和顶板,底板下表面的中心处于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底板上表面的中心处于顶板下表面的中心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伸缩杆,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外部,弹簧底部与底板连接,弹簧顶部与顶板连接。
实际使用上述桥梁支架时,当梁板与桥梁支架接触时,在桥梁支架上的弹簧的作用下,对梁板有一定的缓冲效果,所以能较好的避免梁板与桥梁支架接触时出现破损的问题。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缺陷:在运梁车上放置桥梁支架时,需要根据梁板底部的宽度以及长度,确定桥梁支架的个数并将它们排列呈矩阵状,以达到平分梁板的荷载的效果;当梁板运输至架梁现场后,需要用吊车将梁板吊起,梁板起吊的过程中,虽然操作人员能尽量控制梁板竖直向上起吊,但是可能受到外因影响,比如在风的吹动下或是起吊用钢绞线绑扎位置偏差,都可能导致梁板倾斜并触碰到部分桥梁支架,导致桥梁支架错位、甚至翻倒;那么运梁车运输下一个梁板前,就需要工作人员从新将错位的桥梁支架摆放至原来的位置,这个过程会耗费一些时间,对施工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其具有提高桥梁支架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包括多个支撑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整体呈杆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筒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套筒内的两个滑移杆,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滑移杆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承接件,所述滑移杆与所述第一承接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多个支撑台用连接组件连接起来,滑移杆通过第一承接件与支撑台课可拆卸连接,使多个支撑台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单个支撑台的稳定性;连接组件内的滑移杆可相对套筒移动,使得连接组件的长度可根据相邻两个支撑台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杆上设置有滑移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包括用于穿过所述套筒以及所述滑移孔嵌入所述限位槽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限位杆拉出限位槽,然后可使滑移杆相对套筒移动,将限位杆嵌入限位槽即可限制滑移杆继续移动,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相邻两个支撑台的间距调节连接组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滑移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杆退出限位槽时,工作人员可沿套筒的长度方向挪动限位杆,限位杆即可带动滑移杆相对套筒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调节滑移杆的移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侧壁上固接有套设于所述套筒上的滑移环,所述滑移环与所述套筒滑移连接,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保护箱内,所述保护箱上设置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穿设于所述保护箱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限位杆垂直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保护箱内的端部固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的斜面朝向背离所述套筒的一侧,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槽的端部固接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斜面贴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向保护箱内推动第一连接杆,第一楔形块推动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向远离套筒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杆退出限位槽,然后可拿住保护箱并沿着套筒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滑移杆移动;当滑移杆移动至要求位置后,拉出第一连接杆,限位杆向下移动嵌入限位槽,使得滑移杆固定,这样可有效保护住限位杆,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保护箱外的一端固接有按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弹性支撑于所述按压板与所述保护箱的外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板供工作人员按压第一连接杆,第二弹簧有驱使按压板向远离保护箱一侧移动的趋势,这样当滑移杆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松开手,第一连接杆自动向保护箱外移动,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保护箱内的端部与所述保护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限位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箱的内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弹簧有驱使限位杆嵌入限位槽的效果,当第一楔形块远离第二楔形块时,在第三弹簧的弹性驱使作用下,限位杆可以更加顺畅的嵌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弹簧外套设有第一引导筒和第二引导筒,所述第一引导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引导筒外且与所述第二引导筒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引导筒与所述限位杆固接,所述第二引导筒与所述保护箱的内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筒和第二引导筒限制第三弹簧发生侧向形变,仅使其能进行轴向形变,增加了第三弹簧的稳定性,有效保证了其弹性伸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杆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承接件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螺纹筒,所述滑移杆与所述第一螺纹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杆与支撑台连接时,工作人员可旋拧螺纹滑移杆与第一螺纹筒螺接在一起,以将相邻两个支撑台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承接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筒外的套环,所述第一螺纹筒与所述套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第一螺纹筒和滑移杆时,工作人员可旋转第一螺纹筒,使第一螺纹筒与滑移杆螺纹连接在一起,进而无需旋转滑移杆,从而使工作人员更加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和第一承接件,工作人员可将多个支撑台用连接组件连接起来,滑移杆通过第一承接件与支撑台课可拆卸连接,使多个支撑台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单个支撑台的稳定性;连接组件内的滑移杆可相对套筒移动,使得连接组件的长度可根据相邻两个支撑台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调节;
2.通过设置滑移杆、滑移孔和限位槽,工作人员将限位杆拉出限位槽,然后可使滑移杆相对套筒移动,将限位杆嵌入限位槽即可限制滑移杆继续移动,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相邻两个支撑台的间距调节连接组件的长度;
3.通过设置滑移槽、保护箱、滑移环、按压件和第二楔形块,工作人员向保护箱内推动第一连接杆,第一楔形块推动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向远离套筒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杆退出限位槽,然后可拿住保护箱并沿着套筒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滑移杆移动;当滑移杆移动至要求位置后,拉出第一连接杆,限位杆向下移动嵌入限位槽,使得滑移杆固定,这样可有效保护住限位杆,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展示连接组件所做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为展示第一承接件所做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为展示第二承接件所做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台;10、第一支撑板;11、支撑柱;110、肋板;12、第二支撑板;120、引导孔;13、第三支撑板;130、引导杆;131、第一挡板;132、橡胶垫;14、第一弹簧;2、连接组件;20、套筒;200、滑移槽;201、限位槽;21、第二挡板;22、滑移杆;220、滑移孔;23、保护箱;230、顶板;231、滑移环;24、按压件;240、第一连接杆;241、按压板;242、第一楔形块;243、第二弹簧;25、限位件;250、限位杆;251、第二楔形块;252、第三弹簧;253、第一引导筒;254、第二引导筒;3、第一承接件;30、耳板;31、套环;310、第一半环;311、第二半环;312、环槽;32、第一螺纹筒;320、滑块;4、第二承接件;40、第二螺纹筒;41、第二连接杆;42、第三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支架,包括对梁板进行支撑的支撑台1、对相邻两个支撑台1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2以及第一承接件3;具体参照图2,支撑台1包括第一支撑板1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顶部的支撑柱11、设置于支撑柱11顶部的第二支撑板12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2上方的第三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0为一矩形板且水平设置;支撑柱11为一圆柱体结构,支撑柱11竖直焊接于第一支撑板1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第二支撑板12为一与第一支撑板11相同的矩形板且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板12下表面的中心位置与支撑柱11的顶端焊接在一起,为了增加第二支撑板12的稳定性,在支撑柱11外周面上竖向均匀环绕设置有四个肋板110,肋板110为三角形钢板,肋板110的一个直角边与支撑柱11的外周面焊接在一起,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支撑板12的下表面焊接;第三支撑板13为一与第二支撑板12相同的矩形板,第三支撑板13水平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2的上方,在第三支撑板13的上表面还粘接有起到缓冲效果的橡胶垫132;第一支撑板10、支撑柱11、第二支撑板12以及第三支撑板13,上述四者轴线重合;在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三支撑板13之间竖向设置有四个起到弹性支撑第三支撑板13效果的第一弹簧14,四个第一弹簧14分别靠近第二支撑板12四个端角的位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上对应四个第一弹簧14竖向设置有四个引导孔120,在引导孔120内滑移连接有套设于第一弹簧14内的引导杆130,引导杆130的顶端固接于第三支撑板13的下表面,在引导杆130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挡板131,用于防止引导杆130从引导孔120内脱出;当第三支撑板13受压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14压缩,引导杆130保证了第一弹簧14仅能在竖向发生形变,保证了第一弹簧14压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连接组件2包括套筒20、设置于套筒20内的第二挡板21和滑移杆22;套筒20水平设置,套筒20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结构,套筒20的截面为圆形;第二挡板21竖向固设于套筒20内的中心位置,将套筒20内平分成两个空腔;滑移杆22一共有两个,两个滑移杆22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空腔内,滑移杆22的外径与套筒20的内径适配,滑移杆22的长度与空腔的长度相等,在滑移杆22远离第二挡板21端部的外周面上环绕设置有外螺纹;参照图3和图4,在套筒20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保护箱23,两个保护箱23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挡板21的两侧且靠近第二挡板21,在保护箱23顶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顶板230;在套筒20顶部的筒壁上径向设置有滑移槽200,共形成有两个滑移槽200,在滑移杆22靠近第二挡板21的端部竖向设置有滑移孔220,在套筒20底部管壁的内侧沿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限位槽201;当滑移杆22的端部紧贴第二挡板21时,滑移孔220以及最靠近第二挡板21的限位槽201轴线重合;在保护箱23上还设置有按压件24以及限位件25,按压件24包括水平穿设于保护箱23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杆240,第一连接杆240位于保护箱23外的一端竖向固接有供工作人员按压的按压板241,第一连接杆240位于保护箱23内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楔形块242,第一楔形块242的斜面朝向背离第一连接杆240一侧的上方,在第一连接杆240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243,第二弹簧243位于按压板241与保护箱23的外壁之间,第二弹簧243有驱使按压板241向远离保护箱23一侧移动的趋势;限位件25包括限位杆250、第二楔形块251以及第三弹簧252;限位杆250竖直穿设于滑移孔220内且限位槽200适配;第二楔形块251焊接固定于限位杆250靠近第一楔形块242的一侧,第二楔形块251的斜面与第一楔形块242的斜面贴合;第三弹簧252竖直设置,第三弹簧252的底端与限位杆250的顶端焊接在一起,第三弹簧252的顶端弹性支撑于顶板230的下表面,第三弹簧252有驱使限位杆250向靠近限位槽201方向移动的趋势;为了增加第三弹簧252压缩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第三弹簧25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引导筒253和第二引导筒254,第一引导筒253的底端与限位杆250的顶端焊接固定,第二引导筒254的顶端与顶板230的下表面焊接固定,第二引导筒254套接于第一引导筒253内,当限位杆250移动时,第一引导筒253可相对第二引导筒254移动。
参照图2和图5,第一承接件3一共有四个,四个第一承接件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上表面的四个边沿处,第一承接件3包括竖直固接于第一支撑板10上表面的耳板30以及转动连接于耳板30上的套环31,套环31的轴线与对应第一支撑板10的边沿垂直,套环31可在竖直方向上翻转,套环31由第一半环310和第二半环311焊接成型,在套环31内壁上环绕设置有环槽312;在套环31内同轴套设有第一螺纹筒32,第一螺纹筒32为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第一螺纹筒32的内周面上环绕设置有与滑移杆22端部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在第一螺纹筒32的外壁上焊接有一个滑块320,滑块320滑移连接于环槽312内,在第一螺纹筒32位于套环31外部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当第一螺纹筒32与滑移杆22没有螺纹连接时,第一螺纹筒32的开口端可以翻转朝下,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第一螺纹筒32内。
当一个连接组件2最长时的长度仍不能满足连接相邻两个支撑台1时,可以将多个连接组件2连接在一起。参照图1和图6,在相邻两个连接组件2之间设置有第二承接件4,第二承接件4包括第二螺纹筒40、第二连接杆41以及第三挡板42;第二螺纹筒40为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在第二螺纹筒40内设置有用于与滑移杆22端部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第二螺纹筒40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螺纹筒40轴线重合且开口相背,在第二螺纹筒4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第二连接杆41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螺纹筒40之间,第二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第二螺纹筒40;第三挡板42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螺纹筒40内,第三挡板42与第二连接杆41的端部垂直固接,两个第二螺纹筒40的转动互不影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先将多个支撑台1放置在运梁车上,然后开始摆放支撑台1,根据梁板底部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相邻两个支撑台1的间距,根据该间距调整连接组件2的长度;具体操作为,工作人员按压下按压板241,第一楔形块242推动第二楔形块251向上移动,第二楔形块251带动限位杆250向上移动并退出限位槽201,随后工作人员可以移动保护箱23使得滑移杆22相对套筒20移动,当连接组件2的整体长度满足相邻两个支撑台1的间距要求时,工作人员松开按压板241,第二弹簧243弹性伸展,驱使第一楔形块242向远离第二楔形块251的方向移动,第三弹簧252弹性伸展,驱使限位杆250向下移动并嵌入对应的限位槽201内,使得滑移杆22与套筒20相对固定;随后工作人员可将滑移杆22对准第一螺纹筒32,旋转第一螺纹筒32使得第一螺纹筒32与滑移杆22螺纹连接;若是一个连接组件2最长时的长度仍然无法满足相邻两个支撑台1的间距时,工作人员可使用第二承接件4将两个或多个连接组件2组装在一起,具体操作为,工作人员将滑移杆22的螺纹端对准第二螺纹筒40的开口,旋转第二螺纹筒40,使得连接组件2和第二承接件4固定在一起。
通过连接组件2将多个支撑台1连接在一起,使多个支撑台1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支撑台1的稳定性,使得单个支撑台1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下不易发生移动;另一方面,在摆放支撑台1之前,可将连接组件2延长至满足相邻两个支撑台1要求的间距,这样工作人员可依次拼接支撑台1和连接组件2,而无需担心支撑台1摆放不均匀的情况;若是单个连接组件2最长时的长度仍无法满足相邻两个支撑台1间距的要求时,可使用第二承接件4将两个或多个连接组件2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扩大了连接组件2的适用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