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梯,特别是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
背景技术:
轮椅梯是一种便于轮椅通过台阶的装置,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台阶侧边都设置有平滑的斜面以供轮椅通行,因此一旦遭遇这种情况,只能将轮椅使用者背过台阶,再将轮椅单独搬过台阶,或者是直接抬起轮椅,将安坐在轮椅上的轮椅使用者一起抬过台阶,而这种通过台阶的方式极为麻烦,且极为消耗人力,并非一人便能够做到,而轮椅梯的存在能够在台阶侧边快速人造一个平滑的斜面,轮椅便可通过轮椅梯快速通过台阶,但传统轮椅梯只是简单的板状结构,一端搭在高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轮椅梯的稳定性仅仅是依靠自身的两端来保证,导致轮椅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当轮椅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时极易出现轮椅梯不稳的情况,在轮椅通行过程中若是轮椅梯出现晃动,极易出现意外,严重时,甚至会在通行至轮椅梯中部位置时轮椅梯出现下塌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它能够有效保证轮椅梯使用时的强度,从而保证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包括轮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板通过左通行板与右通行板组成,左通行板右边与右通行板左边之间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铰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左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左折叠板组成;所述右通行板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右折叠板组成;所述左折叠板之间、右折叠板之间皆通过折叠装置相铰接;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装置;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皆设有一搭板。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于后侧左折叠板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以及设于后侧右折叠板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后铰接板;所述前侧左折叠板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前铰接板单元;所述前铰接板单元通过两个前铰接板组成;所述前铰接板之间具有一铰接间隙,后铰接板前端穿入铰接间隙内,前铰接板与后铰接板前端之间通过铰接轴相铰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呈u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调节杆,调节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端部通过外螺纹螺接有一支撑臂,支撑臂端部与铰接轴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螺接有若干调节螺母;所述前侧左折叠板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下表面左右两边皆设有互为对称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有一限位杆,左右两侧限位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左右两侧限位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调节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左右两侧限位杆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外端之间的距离,限位杆卡于调节螺母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杆、调节杆、支撑臂以及左折叠板之间与限位杆、调节杆、支撑臂以及右折叠板之间皆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左折叠板与右折叠板上皆设有若干与支撑架位置相对应的螺接座;所述螺接座上螺接有一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的螺身外套有一磁铁环,磁铁环内径大于限位螺丝螺身的外径,磁铁环内径小于限位螺丝头部的外径,磁铁环可通过自身内孔顺着限位螺丝的螺身进行移动;所述支撑架采用能够与磁铁环相吸的金属材料。
所述调节杆外套有若干与调节螺母相邻分布的防磨套,防磨套内径大于调节杆直径,调节螺母位于与其相邻的防磨套下方;左右两侧防磨套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外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左折叠板、右折叠板以及搭板的上表面皆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
所述铰接装置为合页,合页左右两侧的连接板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左通行板与右通行板上。
所述搭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齿,防滑齿呈条状。
所述搭板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下表面之间、搭板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下表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皆为钝角。
所述左通行板左边边沿、右通行板右边边沿皆向上延伸出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可通过铰接装置以及折叠装置能够对轮椅梯进行折叠,有效缩小轮椅梯所占的空间,便于轮椅梯的放置以及运输,且能够通过支撑装置对轮椅梯悬空部位进行支撑,在支撑点变多的情况下,轮椅梯的强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保证轮椅经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效果,有效避免在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由于轮椅梯强度不足导致轮椅梯晃动的情况,杜绝意外的发生,有效保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的一个角度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折叠式轮椅梯,包括轮椅板1,所述轮椅板1通过左通行板2与右通行板3组成,左通行板2右边与右通行板3左边之间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铰接装置相铰接;所述左通行板2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左折叠板4组成;所述右通行板3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右折叠板5组成;所述左折叠板4之间、右折叠板5之间皆通过折叠装置相铰接;所述折叠装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装置;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4、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5皆设有一搭板101。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设于后侧左折叠板4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以及设于后侧右折叠板5前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后铰接板6;所述前侧左折叠板4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5后端下表面左右两边的前铰接板单元;所述前铰接板单元通过两个前铰接板7组成;所述前铰接板7之间具有一铰接间隙8,后铰接板6前端穿入铰接间隙8内,前铰接板7与后铰接板6前端之间通过铰接轴9相铰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呈u型的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包括位于其左右两侧的调节杆11,调节杆11外表面设有外螺纹12;所述调节杆11端部通过外螺纹12螺接有一支撑臂13,支撑臂13端部与铰接轴9相连接;所述调节杆11上螺接有若干调节螺母14;所述前侧左折叠板4下表面左右两边、前侧右折叠板5下表面左右两边皆设有互为对称的铰接座15;所述铰接座15铰接有一限位杆16,左右两侧限位杆16之间通过连接杆17相连接;所述左右两侧限位杆16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调节杆11外端之间的距离,左右两侧限位杆16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14外端之间的距离,限位杆16卡于调节螺母14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杆16、调节杆11、支撑臂13以及左折叠板4之间与限位杆16、调节杆11、支撑臂13以及右折叠板5之间皆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左折叠板4与右折叠板5上皆设有若干与支撑架10位置相对应的螺接座18;所述螺接座18上螺接有一限位螺丝19;所述限位螺丝19的螺身外套有一磁铁环20,磁铁环20内径大于限位螺丝19螺身的外径,磁铁环20内径小于限位螺丝19头部的外径,磁铁环20可通过自身内孔顺着限位螺丝19的螺身进行移动;所述支撑架10采用能够与磁铁环20相吸的金属材料。
所述调节杆11外套有若干与调节螺母14相邻分布的防磨套21,防磨套21内径大于调节杆11直径,调节螺母14位于与其相邻的防磨套21下方;左右两侧防磨套21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14外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以及搭板101的上表面皆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2。
所述铰接装置为合页23,合页23左右两侧的连接板2301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左通行板2与右通行板3上。
所述搭板101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齿24,防滑齿24呈条状。
所述搭板101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4下表面之间、搭板101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5下表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皆为钝角。
所述左通行板2左边边沿、右通行板3右边边沿皆向上延伸出挡板25。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不使用轮椅梯时,可对轮椅梯进行折叠,从而减少其所占的空间,便于轮椅梯的放置以及运输,需要对轮椅梯进行折叠时,可一手握住连接杆17,另一手握住支撑架10,握住连接杆17的手则可带动限位杆16进行移动,使限位杆16以铰接座15为中心摆动上抬,从而移动至远离调节螺母14的位置,使调节螺母14无法再对限位杆16进行限制,此时握住支撑架10的手则可对支撑架10进行摆动,当支撑架10以铰接轴9为中心进行摆动时,支撑架10的调节杆11逐渐从左右两侧的限位杆16之间脱离出来,由于左右两侧限位杆16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调节杆11外端之间的距离,因此调节杆11能够在与限位杆16不接触的情况下顺畅的从左右两侧限位杆16之间脱离出来,紧接着则可继续转动限位杆16,使其向着左折叠板4下表面、右折叠板5下表面贴合靠近,支撑架10同样向着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下表面贴合靠近。
当支撑架10靠近至一定程度时,磁铁环20则会与支撑架10相吸,从而通过彼此的吸力将支撑架10固定在左折叠板4下表面、右折叠板5下表面,而此刻支撑架10将连接杆17压在左折叠板下表面、右折叠板5下表面,使限位杆16的位置得到限位,同时起到固定限位杆16的效果,有效避免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进行折叠时限位杆16、支撑架10等部件散乱导致折叠工作难以进行的情况。
紧接着便可通过彼此铰接的前铰接板7与后铰接板6分别对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进行前后折叠,而左通行板2右边与右通行板3左边之间通过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铰接装置相铰接,铰接装置为合页23,合页23左右两侧的连接板2301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左通行板2与右通行板3上,且左通行板2由若干左折叠板4组成,右通行板3由若干右折叠板5组成,因此在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完成各自的前后折叠后,左折叠板4与右折叠板5之间则可通过合页进行互相折叠,进一步缩小轮椅梯折叠后所占的空间。
需要使用轮椅梯前,则可按照上述折叠顺序反向操作,再次将轮椅梯展开,此时左折叠板4展开后形成的左通行板2、右折叠板5展开后形成的右通行板3可供轮椅左右两侧车轮滚动,保证轮椅能够顺着左通行板2、右通行板3顺利通过台阶,使用轮椅梯时,则可通过搭板将左通行板2前端、右通行板3后端搭于高处台阶的边沿位置,而左通行板2后端、右通行板3后端抵压于底面上,此时轮椅梯前后两端分别获得一道支撑,而支撑装置的存在能够使轮椅梯悬空部位再次获得一道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轮椅梯的强度,提高轮椅的承压能力,有效避免轮椅通过轮椅梯时轮椅梯不稳导致晃动的情况,有效提高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
使用支撑装置时,可根据轮椅梯摆放后的斜度对支撑架10进行摆动,使支撑架10下端抵压在地面上,在摆动支撑架过程中,可根据支撑架10最终需摆动的角度对限位杆进行转动,使限位杆16移动至合适的调节螺母14上方,由于左右两侧限位杆16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调节杆11外端之间的距离,因此在限位杆16移动过程中调节杆11能够顺畅进入至左右两侧的限位杆16之间,而左右两侧限位杆16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14外端之间的距离,当限位杆16自由下落时,则会直接卡于调节螺母14上端面上,此时限位杆16、调节杆11、支撑臂13以及左折叠板4之间与限位杆16、调节杆11、支撑臂13以及右折叠板5之间皆围合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最大程度保证支撑装置的支撑效果,而调节杆11上螺接有若干调节螺母14,多个调节螺母14能够形成多个档位,因为轮椅梯摆放的地方不同,轮椅梯中部位置悬空的高度也不同,所以在多个调节螺母的存在下,无论支撑架10摆动多少角度,限位杆16皆能够卡于其中一个合适的调节螺母上,保证支撑装置使用时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铰接装置以及折叠装置能够对轮椅梯进行折叠,有效缩小轮椅梯所占的空间,便于轮椅梯的放置以及运输,且能够通过支撑装置对轮椅梯悬空部位进行支撑,在支撑点变多的情况下,轮椅梯的强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保证轮椅经过轮椅梯时的稳定性,实现高稳定性效果,有效避免在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由于轮椅梯强度不足导致轮椅梯晃动的情况,杜绝意外的发生,有效保证安全性。
调节杆11外套有若干与调节螺母14相邻分布的防磨套,调节螺母14位于与其相邻的防磨套21下方,左右两侧防磨套21外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左右两侧调节螺母14外端之间的距离,防磨套21的存在能够替代外螺纹12与限位杆16直接接触,有效避免限位杆16长期与外螺纹12碰撞导致外螺纹12磨损的情况,由于防磨套21内径大于调节杆11直径,因此当调节螺母14上下移动时,防磨套21则会随之上下移动,最大程度上保证防磨套21的防磨效果。
由于搭板101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左折叠板4下表面之间、搭板101下表面与位于最前侧的右折叠板5下表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皆为钝角,因此能够保证轮椅梯在通过搭板101放置完成后的坡度较小,趋于平缓的状态,有效提高轮椅通过轮椅梯时的安全性。
左折叠板4、右折叠板5以及搭板101的上表面皆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2,防滑条22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轮椅车轮与轮椅梯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轮椅梯上表面过于光滑导致轮椅通行速度过快引发意外的情况。
搭板101下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齿24,防滑齿24呈条状,防滑齿24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搭板101与高处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效果,进一步保证轮椅梯放置时的稳固性。
左通行板2左边边沿、右通行板3右边边沿皆向上延伸出挡板25,挡板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轮椅通过轮椅梯时驶出轮椅梯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