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现目前的桥梁桥墩防撞结构,桥墩在受到撞击后,由于没有较好的防撞结构对撞击力的缓冲,导致桥墩撞击后受损严重,而普通的防撞防撞结构并不能较全面的对桥墩进行防撞,且防撞结构通常是整体固定式的,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受损变形,导致防撞结构变形后难以再次使用,不能较好的维持防撞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桥墩没有较好的防撞结构,导致桥墩撞击后受损严重,即使有防撞结构进行缓冲,但是防撞结构撞击后容易变形,难以再次使用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包括桥墩:
所述桥墩外围呈环绕固定有环形导轨,且所述环形导轨外围设有四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与环形导轨滑动连接,相邻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且所述支撑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板外侧内端的所述缓冲弹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且所述支撑板外侧首末两端的所述缓冲弹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相邻两块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所述第一缓冲板通过转动轴与第二缓冲板转动连接,相邻两块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力弹簧,且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外端面均相接有反光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内部中间位置均镶嵌有钢板,且所述钢板内部开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缓冲杆,且所述钢板外围包裹有橡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呈弧形状,且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桥墩的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呈弧形状,且四块所述支撑板呈环形分布于所述桥墩的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回力弹簧共设有四个,且上下端两个所述回力弹簧与上下端两个拉力弹簧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左右端两个所述回力弹簧与左右端两个拉力弹簧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由铁片组成,且所述反光板外表面相接有红色反光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挤压缓冲弹簧,减小了车辆撞击时对桥墩产生的撞击力度,而通过转动轴的转动使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的整体性产生形变,可以减小对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的撞损度,保证了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的撞击后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导向轮带动支撑板进行环形移动,从而使撞击后的力度发生扩散,更好的消减了撞击时对桥墩产生的冲击力,保证了桥墩的防撞性能,反光板则利于提醒驾驶人员桥墩的所在位置,减小夜晚车辆撞击桥墩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缓冲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中:桥墩1、第一缓冲板2、第二缓冲板3、转动轴4、回力弹簧5、缓冲弹簧6、钢板7、反光板8、支撑板9、拉力弹簧10、导向轮11、环形导轨12、弹簧缓冲杆13、缓冲腔14、橡胶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包括桥墩1,下面对一种桥梁桥墩防撞结构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桥墩1外围呈环绕固定有环形导轨12,且所述环形导轨12外围设有四块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导向轮11,且所述导向轮11与环形导轨12滑动连接,相邻两块所述支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0,且所述支撑板9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6,所述支撑板9外侧内端的所述缓冲弹簧6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2,且所述支撑板9外侧首末两端的所述缓冲弹簧6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3,相邻两块所述第一缓冲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且所述第一缓冲板2通过转动轴4与第二缓冲板3转动连接,相邻两块所述第二缓冲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力弹簧5,且所述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外端面均相接有反光板8;
具体的,当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受到撞击时,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会挤压缓冲弹簧6,通过缓冲弹簧6的缓冲力,从而减小对桥墩1的撞击力度,而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之间通过转动轴4连接的,因此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在受到撞击时会拉伸回力弹簧5,从而使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之间产生形变,用于分散受到撞击后的力度,避免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被撞损,保证了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的使用寿命,而通过回力弹簧5及缓冲弹簧6的回弹力,便于使受到撞击后的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复位,当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受到的撞击力度较大时,缓冲弹簧6会带动支撑板9进行位移,因此通过导向轮11带动支撑板9进行环形移动,从而使撞击后的力度再次发生扩散,更好的消减了撞击时对桥墩1产生的冲击力,保证了桥墩1的防撞性能,反光板8则利于提醒驾驶人员桥墩1的所在位置,减小夜晚车辆撞击桥墩1的可能性。
所述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内部中间位置均镶嵌有钢板7,且所述钢板7内部开有缓冲腔14,所述缓冲腔14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缓冲杆13,且所述钢板7外围包裹有橡胶板15;
进一步的,钢板7可以提高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的硬度,结合橡胶板15及缓冲腔14的缓冲力,可以提高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的形变承受能力,也就提高了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的防撞能力,即使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产生了形变,弹簧缓冲杆13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的形变过度,更好的保证了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的防撞击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均呈弧形状,且所述第一缓冲板2与第二缓冲板3之间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桥墩1的外围;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板2和第二缓冲板3呈环形分布在桥墩1的外围,从而使桥墩1的外围都具有防撞的效果,保证了防撞能力。
所述支撑板9呈弧形状,且四块所述支撑板9呈环形分布于所述桥墩1的外围;
进一步的,支撑板9呈环形分布,便于通过导向轮11沿着导轨进行环绕转动,更好的消减撞击时的冲击力。
所述回力弹簧5共设有四个,且上下端两个所述回力弹簧5与上下端两个拉力弹簧1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左右端两个所述回力弹簧5与左右端两个拉力弹簧1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当回力弹簧5产生形变时,便于支撑板9在移动时带动同一水平线或同一竖直线上的拉力弹簧10也进行形变,保证第一缓冲板2及第二缓冲板3与支撑板9位移时的同步性,而拉力弹簧10回弹力利于使四块支撑板9之间的间隔保持相等的距离。
所述反光板8由铁片组成,且所述反光板8外表面相接有红色反光膜;
进一步的,反光板8由铁片组成,可以提高反光板8的使用寿命,而红色反光膜则更加醒目,更加有利于提醒车辆正常行驶。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