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18 11:01:47|290|起点商标网
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构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地下空间朝着大跨大空间的方向发展,而大跨的实现过程必然会舍弃传统的中承柱,那么在面对地震、打击荷载(地表高层建筑倒塌冲击)等灾害时,如何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将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安全问题。

地下大跨结构承受的荷载较地上大跨结构承受荷载不同,地下大跨结构承受着竖向与水平方向的荷载,而地上大跨结构仅承受竖向方向的荷载,对于这种36m的地下大跨结构是地下人员疏散的中心点,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置一种应灾结构,来起到应急避难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地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包括多个隐藏式立柱;

多个所述隐藏式立柱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顶部大跨结构与结构柱之间,所述隐藏式立柱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大跨结构的底部铰接,用于使所述隐藏式立柱沿铰接点转动,所述隐藏式立柱在处于垂直位置时其底部能够与所述结构柱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在地下空间大跨结构中增加多个隐藏式立柱来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隐藏式立柱能够增加地下大跨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为应急避难人员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确保人员逃离安全,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达到了安全逃生救援的目的。隐藏式立柱的顶部与顶部大跨结构的底部采用铰接,可以更方便放下隐藏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隐藏式立柱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隐藏式立柱与顶部大跨结构平行,第二状态为隐藏式立柱与顶部大跨结构垂直。通过上述结构,没有发生突发灾害时,隐藏式立柱处于第一状态,当发生突发灾害时,隐藏式立柱处于第二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增加地下大跨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较大提高地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隐藏式立柱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通过上述结构,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隐藏式立柱的状态变化,平时平稳固定,触发后可活动的旋转,能够灵活方便的布置隐藏式立柱,保证人员的应急避难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结构柱顶部设有一层中板,在第二状态时,隐藏式立柱的底部与所述中板接触,接触处采用加强处理。通过上述结构,防止隐藏式立柱对中板造成结构破坏,反而没有起到应急避难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隐藏式立柱包括钢管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隐藏式立柱的外部包裹有柔性材料。通过上述结构,避免在人员逃离时对人员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地下空间大跨结构中增加多个隐藏式立柱来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隐藏式立柱能够增加地下大跨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为应急避难人员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确保人员逃离安全,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达到了安全逃生救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大跨空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顶部大跨结构;2-隐藏式立柱;3-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一般来说,跨度在36m以上叫做地下大跨),包括隐藏式立柱2和控制装置;

隐藏式立柱2位于顶部大跨结构1和中板之间,中板底部设有多个结构柱3,隐藏式立柱2的数量为9个,三个隐藏式立柱2沿竖直方向成排间隔设置,沿水平方向设有三排隐藏式立柱2,具体的,隐藏式立柱2为钢管柱,钢管柱的直径需要满足强度要求,隐藏式立柱2在竖直方向的数量需要根据强度合理设置。

隐藏式立柱2的外围采取柔性材料进行包裹,并设有醒目标志。

隐藏式立柱2与中板接触的地方采用加强处理。

隐藏式立柱2的顶部与顶部大跨结构1的底部铰接在一起,使隐藏式立柱2能够沿着铰接点转动(所述隐藏式立柱2在处于垂直位置时其底部能够与所述结构柱3连接),隐藏式立柱2的底部与中板连接。

隐藏式立柱与顶部大跨结构1的底部采用铰接,可以更方便放下隐藏柱。

隐藏式立柱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隐藏式立柱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状态为隐藏式立柱2与顶部大跨结构1平行设置,第二状态为隐藏式立柱2与顶部大跨结构1垂直设置,隐藏式立柱2的底部与中板接触在一起。

控制装置与监测仪器连通,当监测仪器感应地震加速度和位移值达到阈值时触发控制装置,地下大跨结构发生破坏,控制装置控制隐藏式立柱2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工艺试验,总结隐藏式立柱2的初步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用于指导正式施工前的工艺试验,总结地下大跨变形与破坏关系,最终确定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大跨结构跨中弯矩最大,产生的挠度最大,也是最容易破坏的地方,需要计算出允许的最大挠度,为隐藏式立柱2的出现提供参考依据,当挠度达到一定预警值时来启动隐藏式立柱2,根据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挠度,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刚度的影响,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为:

f=5θql4/384bs

式中q——准永久组合下的作用于梁上的线荷载;

l——梁的计算跨度;

bs——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θ——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系数。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地下空间大跨结构中增加多个隐藏式立柱2来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隐藏式立柱2能够增加地下大跨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为应急避难人员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确保人员逃离安全,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达到了安全逃生救援的目的;

没有发生突发灾害时,隐藏式立柱2处于第一状态,当发生突发灾害时,隐藏式立柱2处于第二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增加地下大跨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较大提高地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隐藏式立柱2的状态变化,平时平稳固定,触发后可活动的旋转,能够灵活方便的布置隐藏式立柱2,保证人员的应急避难功能;

隐藏式立柱2与中板接触的地方采用加强处理,防止隐藏式立柱2对中板造成结构破坏,反而没有起到应急避难的作用;

隐藏式立柱2的外部包裹有柔性材料并设有醒目标志,能够提醒逃离人员,避免在人员逃离时对人员造成伤害;

隐藏式立柱2采用钢管柱,自重轻并且强度大,能够在增加承载能力的同时减小荷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荷载组合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