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1:01:35|203|起点商标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挖掘机挖斗。



背景技术:

挖斗是挖掘机的重要构成部件,其容量即斗容更是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操作重量、发动机功率及斗容)之一。原装挖斗的斗容通常是标准斗容,其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工况,比如对于密度较低的轻质物料,应选用斗容较大的挖斗,以降低功耗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密度较高的重质物料,则应选用斗容较小的挖斗,以避免挖掘机超负荷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因此,挖掘机通常需配备多个斗容不同的备用挖斗,以应对建筑施工中不同的工况所需,这一现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方面,购置多个规格的挖斗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挖斗通常较为笨重,运输和携带十分不便,尤其更换时的拆装操作通常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此外还有一方面,挖斗的斗容规格是呈阶梯性变化的,通过更换挖斗的方式通常难以将斗容调节至最佳数值。

同时,挖掘机在连续作业过程中,时有物料密度随作业进展而前后变化较大的情况,比如在深度跨度较大的开挖作业中,上层的土质密度较小,而深层的土质密度较大,上下土质的密度差异较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换不同斗容的挖斗,显然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保证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但受限于现有挖斗的更换难度较大,加之地形等不利条件,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挖斗,而是采用同一挖斗进行连续作业,显然是不够科学合理的。

不可置否,在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的挖斗设计中,也有将斗容设计为可调式的方案出现,但所基于的调节结构并不科学,稳定性通常较差,调节不够方便快捷,尤其所采用的形状、曲线及尺寸等参数与现有挖斗差异较大,无法达到长期以来所积累获得的挖斗加工参数要求,未能实现较好的挖掘性能,因综合技术效果弊大于利而未能被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而具备斗容调节功能,且调节操作方便快捷,保留有现有挖斗核心参数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挖掘机作业效率和保证工作稳定性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其包括一具有内腔的斗体,斗体的前端下部固定有齿座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边板,斗体的上侧固定有背板和安设有斗耳套的斗耳板,齿座板的前侧设有齿座并安设有斗齿;其特征在于:斗体后端开口而呈框状,后下端设有第一铰接部,上壁内侧中后部为弧面部,弧面部与第一铰接部两者的几何中心轴重合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弧面部上设有前后延伸且随其弯曲的齿条部;斗体后部设有一底盖,底盖为具有内腔的盖状结构,后端为向后拱起的底部,下端设有几何中心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铰接部,上端设有一安置座;第二铰接部与第一铰接部铰接,使得底盖扣置在斗体的后部且能够在斗体内旋转;底盖在斗体内旋转过程中,上端紧贴弧面部移动,左右两端则分别紧贴斗体的左右两内侧壁移动,使得底盖始终能够对斗体的后端口进行封堵;底盖向前旋转斗容减小,底盖向后旋转斗容增大;安置座中安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以及与蜗轮同轴连接而同步旋转的齿轮,齿轮的中心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其与齿条部相啮合,蜗杆的一端暴露于斗体的内腔中且端面上开设有与摇把组合的插孔;利用摇把驱使蜗杆旋转时,齿轮将在蜗轮的驱动下沿齿条部移动,从而带动底盖旋转移动位置,即实现斗容调节。

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本挖掘机挖斗具备斗容调节功能,可根据实际工况对挖斗的斗容大小进行无级化的调节,能够在保证挖掘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作业效率;斗容的调节基于蜗杆、蜗轮等部件构成的传动机构驱动底盖旋转来实现,操作省力,方便快捷,尤其适合在作业中途根据实际需要对斗容进行灵活调节;本挖掘机挖斗基于摇动摇把的手动方式进行斗容调节,从而无需设置电机、油缸、液压马达等动力机构,使得本挖掘机挖斗的结构更加的小巧紧凑,工作更加稳定,工作寿命更加长久;因本挖斗具有斗容调节功能,从而无需因斗容需要来配备规格不同的备用挖斗,大大缩减了装备购置成本,同时也杜绝了以往备用挖斗在运输携带和拆装操作中所产生的耗费人力、影响作业效率等不足;在本挖掘机挖斗中,斗体作为挖斗的主体是决定挖斗整体挖掘性能的主要部件,本方案中对斗体的形状、曲线及尺寸等参数并不具有特别要求,因此在对本挖斗进行加工实施时,斗体可采用现有挖斗主体部分的结构形态,以延续现有挖斗所具备的利于物料流动、物料易于卸尽及物料不易洒出等技术优势,由此保证本挖斗具备良好的综合挖掘性能;而与此同时,本挖斗的斗容调节基于对底盖的位置旋转来实现,而斗体的形态保持恒定,使得斗容的调节并不会对本挖斗的挖掘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将本挖掘机挖斗的斗容调节至最佳状态后,蜗轮与蜗杆将基于自身所具备的自锁特性为底盖上端间接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底盖的位置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固定,即挖斗斗容保持恒定;同时,基于蜗轮与蜗杆的机构所具有的省力特性,使得利用摇把驱使蜗杆旋转时,十分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挖掘机挖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挖掘机挖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挖掘机挖斗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实施例1中挖掘机挖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安置座及其内部零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安置座、蜗轮、蜗杆、齿轮及齿条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挖掘机挖斗的斗容调节原理图。

图10为图9中安置座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安置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蜗杆与安置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将蜗杆进行锁紧的原理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中蜗杆与安置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摇把与蜗杆组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蜗杆具有插孔一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盖,101、条形板,102、底板,103、弓形板,2、加强筋,3、斗耳套,4、斗耳板,5、背板,6、斗体,601、下侧板,602、墙板,603、上侧板,7、边板,8、齿座板,9、齿座,10、斗齿,11、耐磨板,12、防护板,13、加强板,14、角板,15、导向销,16、导向槽,17、第一铰接部,18、第二铰接部,19、侧刃,20、安置座,21、蜗杆,22、蜗轮,23、凹槽,24、齿条部,25、齿轮,26、弧面部,27、斗容刻度,28、插孔,29、转轴,30、摇把,31、罩壳,32、锁紧螺栓,33、旋拧部,34、定位螺栓,35、伸缩销,36、螺孔,37、销孔,38、套筒,39、锁紧孔,40、推顶弹簧,41、定位孔,42、弹片,43、楔块,44、轴座,45、定位销,46、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其包括一斗体6和一安设于斗体6后部的底盖1;所述的斗体6具有内腔,斗体6后端开口而呈前后通透的框状,斗体6前端下部固定有齿座板8,亦称刀板,所述的齿座板8的前侧设有齿座9,所述的齿座9上安设有斗齿10,斗体6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边板7,亦称侧刀板,斗体6上侧固定有背板5和斗耳板4,所述的背板5亦称横梁,所述的斗耳板4上安设有斗耳套3;所述斗体6的后下端设有第一铰接部17,斗体6的上壁内侧的中后部呈弧面状,称之为弧面部26,所述的弧面部26与第一铰接部17两者的几何中心轴重合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的弧面部26上设有前后延伸且随其弯曲的齿条部24,所述的齿条部24等同于镶嵌在弧面部26上的一根弧形齿条;参看图1-4、6-10所示,所述的底盖1为具有内腔的盖状结构,后端为向后拱起的底部,下端设有几何中心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铰接部18,上端则设有一安置座20;所述的第二铰接部18与第一铰接部17铰接,基于前述结构,使得底盖1扣置在斗体6的后部且能够在斗体6内旋转;底盖1在斗体6内旋转的过程中,底盖1的上端紧贴斗体6的弧面部26移动,底盖1的左右两端则分别紧贴斗体6的左右两内侧壁移动,使得底盖1始终能够对斗体6的后端口进行封堵,即底盖1能够防止斗体6内的物料从后端流出;当底盖1向前旋转时,底盖1前侧的斗体6内腔空间将缩小,即斗容将减小,当底盖1向后旋转时,底盖1前侧的斗体6内腔空间将变大,即斗容将增大;所述的安置座20中安设有蜗轮22、蜗杆21及齿轮25,所述的蜗轮22与蜗杆21相啮合,所述的齿轮25与蜗轮22同轴连接而同步旋转,所述的齿轮25的中心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齿轮25与齿条部24相啮合,所述的蜗杆21的一端暴露于斗体6的内腔中且端面上开设有插孔28,所述的插孔28用于与摇把30进行插接组合,当摇动摇把30驱使蜗杆21旋转时,蜗轮22将带动齿轮25随其同步旋转,齿轮25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沿着齿条部24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底盖1旋转移动位置,即实现斗容调节。

参看图1、2、9所示,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具备斗容调节功能,在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工况对斗容进行无级调节,能够在保证挖掘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挖掘作业效率;在对本实施例进行实施时,对底盖1的旋转行程范围进行调试,可以保证本挖斗的斗容调节范围能够满足挖掘机的大部分实际工作所需。

参看图3、8、9、10所示,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基于对底盖1的位置调整实现斗容调节功能,所述底盖1的旋转以摇动摇把30作为动力输入,以基于蜗杆21、蜗轮22等部件构成的机构作为传动机构,向一个方向摇动摇把30可驱使底盖1向前旋转,使斗容减小,反之则使斗容增大,由此使斗容调节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尤其能够在作业中随时随地的根据实际需要对斗容进行灵活调节。

参看图9所示,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基于摇动摇把30的手动方式进行斗容调节,从而无需设置电机、油缸、液压马达等动力机构,使得本挖掘机挖斗的结构更加的小巧紧凑,工作更加稳定,工作寿命更加长久。

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具有斗容调节功能,从而无需因斗容需要而配备多个规格不同的备用挖斗,大大的缩减了装备购置成本,同时也杜绝了以往备用挖斗在运输携带和更换拆装操作中所产生的耗费人力、影响作业效率等不足。

参看图1、2、5、9所示,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挖斗的生产制作技术相当成熟,现有挖掘机挖斗的形状、曲线及尺寸等参数要求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得到了验证,能够实现良好的挖掘性能;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挖斗中,斗体6作为挖斗的主体是决定挖斗整体挖掘性能的主要部件,本方案中对斗体6的形状、曲线及尺寸等参数并不具有特别要求,因此在对本实施例进行实施时,斗体6可采用现有挖斗主体部分的结构形态,以延续现有挖斗所具备的利于物料流动、物料易于卸尽及物料不易洒出等技术优势;而与此同时,由于蜗杆21、蜗轮22及齿轮25等与现有挖斗的差异化部件设置在底盖1的前上方的位置处,在实际作业中上述部件对于挖斗的挖掘性能所产生的影响极小,如对上述部件的尺寸、形状和具体安装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试,更可将上述影响降至能够忽略不计,由此可保证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具备良好的综合挖掘性能;此外,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斗容调节基于对底盖1的旋转来实现,而斗体6的形态保持恒定,使得斗容的调节并不会对本挖斗的挖掘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参看图1、2、4、5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斗体6虽然采用了前后通透的框状结构,但可通过设置加强部件和采用高强材料的方式,来保证斗体6的强度能够胜任工作所需,避免发生变形。

参看图2、3、4、9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虽然底盖1下端与斗体6采用了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斗体6上端主要由齿条部24、齿轮25、蜗杆21、蜗轮22及安置座20等部件提供支撑,但由于挖斗工作过程中,底盖1主要承担承托物料的功能,挖掘作业过程中受力相对较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手段进行实施,可保证底盖1的强度、其与斗体6的连接牢固性以及前述部件为其前端提供的支撑能够满足实际工作所需。

参看图7-10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将斗容调节至最佳状态后,停止摇动摇把30并将摇把30抽下,此时底盖1达到预期位置,蜗杆21与蜗轮22能够基于自身机构所具备的自锁特性来防止齿轮25旋转,由此为底盖1上端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底盖1的位置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固定,即挖斗斗容保持恒定;同时,基于蜗杆21与蜗轮22自身所具备的“减速”和“省力”特性,使得在调节底盖1位置的过程利用摇把30驱使蜗杆21旋转十分省力。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2、4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斗体6左右两内侧壁上各开设有一沿弧形延伸的导向槽16,所述的底盖1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导向销15,所述的两导向销15分别插入两导向槽16中;底盖1旋转过程中,两导向销15分别在两导向槽16中移动;两导向槽16与两导向销15配合,一方面可为底盖1的旋转提供导向作用,使底盖1的旋转更加顺畅,使底盖1左右两侧的受力更加均等,另一方面,使底盖1与斗体6两者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均衡,提高挖斗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再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斗体6外部设有与导向槽16位置对应的加强板13,由此避免因在斗体6上开槽而降低斗体6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2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边板7上设有经螺栓进行固定的侧刃19,所述的边板7上设有经螺栓进行固定的防护板12,所述的斗体6下侧安设有耐磨板11;所述的斗体6前上端的两个角部均安设有提高斗体6强度的角板14;由此提高本挖斗的强度与耐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3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斗体6内侧壁上标注有斗容刻度27,参照斗容刻度27与底盖1的相对位置,可更加直观的确定此时挖斗的实际斗容,由此有助于更加高效准确的将斗容调节至预期数值。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5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斗体6的框架由下侧板601、上侧板603及左右两侧的墙板602焊接而形成,所述的两墙板602平行且均与下侧板601垂直;所述的上侧板603中后部预弯为弧形而形成弧面部26,即本挖斗的斗体6与以往挖斗的主体部分在结构和制作方式上并无二致,使得本挖斗能够继承以往挖斗的结构优势,同时也使得斗体6的制作更加简单易行。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4-6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第一铰接部17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且固定于斗体6后下端的轴套,所述的第二铰接部18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且固定于底盖1下端的轴套;所述的第一铰接部17与第二铰接部18的轴套互补对接并穿设有转轴29;第一铰接部17与第二铰接部18基于上述所采用的结构,能够保证底盖1与斗体6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6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底盖1由一呈弧形而向后拱起的底板102、固定于底板102上端前侧的条形板101以及固定于底板102左右两端前侧的两弓形板103连接而构成;再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底板102、条形板101及两弓形板103为一体结构,由同一块钢板裁切而成,折弯后进行焊接,终形成底盖1。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3、4、6、7、8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齿条部24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于弧面部26上;所述的齿轮25设有两个,分别分布于蜗轮22的两侧且各与一齿条部24相啮合;由此使得蜗轮22和齿轮25的传动受力更加平衡稳定,并使得齿轮25与齿条部24具有较大的作用面积,以提高对底盖1上端提供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3、4、8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齿条部24与斗体6的上壁为一体结构,齿条部24是在弧形部上开齿而形成,由此可保证齿条部24与斗体6的连接强度,并降低齿条部24的加工制作难度。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1、3、4、5、8所示,在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所述的齿条部24的齿顶与弧面部26平齐;所述的蜗轮22的外轮廓直径大于齿轮25的外轮廓直径,所述的弧面部26上开设有一凹槽23,所述的蜗轮22的外缘部分位于凹槽23内并可沿凹槽23移动;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摇动摇把30进行斗容调节时,操作更为省力,另一方面,使得蜗轮22虽然采用了较大的直径尺寸,但所占用的斗体6内部空间较小,还有一方面,凹槽23与蜗轮22能够实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底盖1的旋转更加顺畅,使底盖1与斗体6之间的受力更加均衡,此外,上述设计更有利于保证底盖1上端与弧面部26的配合严密性。当在弧面部26上开设凹槽23时,必要时可采用一定的手段避免开设凹槽23对斗体6整体强度造成的不利影响,比如在斗体6上侧设置有与凹槽23位置对应的加强筋2。

实施例2

参看图8、10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中,蜗杆21与蜗轮22所构成的机构具有自锁特性,施工作业过程中底盖1的受力并无法促使蜗轮22与蜗杆21产生旋转,即在一般情况下蜗轮22与蜗杆21配合能够将底盖1的位置进行锁定,但实际作业过程中挖斗所面临的工况较为复杂,挖斗的受力往往是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在作业过程中宜有外力直接作用于蜗杆21的情况发生,此时容易导致蜗杆21旋转而使斗容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挖斗的工作效果。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结构基础之上,在安置座20与蜗杆21之间增设了一能够防止蜗杆21旋转的锁紧机构,具体结构如下:

参看图11所示,所述的安置座20上设有一用于阻止蜗杆21旋转的锁紧螺栓32,由此可避免蜗杆21在非人为的外力作用下而进行旋转,进而保证本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能够在预设的斗容下进行稳定工作。

此外,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结构基础之上,还具有如下结构改进:

如图11所示,所述的安置座20外设有用于防止物料进入安置座20内部的罩壳31,所述的罩壳31不对蜗杆21端面上的插孔28造成遮挡;由此一来,罩壳31可为蜗轮22、蜗杆21、齿轮25等关联部件提供良好的防护,减少作业过程中物料对上述部件造成的磨损,并可避免物料卡入上述部件的传动间隙中,以保证斗容调节功能能够稳定工作。

实施例3

参看图11所示,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阻止蜗杆21旋转的锁紧机构的实施结构,即采用锁紧螺栓32实现锁紧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是,利用普通的锁紧螺栓32对蜗杆21的侧壁进行单纯的抵顶,是难以实现良好锁紧效果的。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结构基础之上,对于蜗杆21与安置座20的配合结构具有如下改进:

如图12、13所示,所述的安置座20上设有一柱筒状的套筒38,所述的套筒38上开设有一螺孔36,所述的螺孔36底部开设有与套筒38内腔相通的销孔37,所述的螺孔36上设有定位螺栓34,所述的定位螺栓34的外端位于套筒38的外部,定位螺栓34中限定有一能够轴向移动而可在定位螺栓34里侧进行伸缩的伸缩销35,定位螺栓34中安设有驱使伸缩销35向里移动的推顶弹簧40;所述的蜗杆21具有插孔28的一端从套筒38中穿过且两者旋转配合,蜗杆2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等角度分布的锁紧孔39,旋转蜗杆21可使任一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将定位螺栓34完全旋转至螺孔36中后,当一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时,伸缩销35在推顶弹簧40的推力下将经销孔37插入该锁紧孔39中,从而防止蜗杆21与套筒38相对旋转,当未有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时,伸缩销35穿过销孔37并与蜗杆21外壁抵顶而处于回缩状态,推顶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从螺孔36中向外旋转定位螺栓34,能够使伸缩销35不对蜗杆21的旋转造成妨碍。

在上述结构中,定位螺栓34位于套筒38外部的一端连接有便于旋拧的旋拧部33。

当采用上述设计后,调节斗容时,向外旋转定位螺栓34,使伸缩销35随其向外移动,以至伸缩销35不与蜗杆21抵顶,即伸缩销35不对蜗杆21的旋转造成妨碍,此后便可通过旋转蜗杆21的方式对底盖1的位置进行调节;待斗容调节至预期数值后,将定位螺栓34完全旋转至螺孔36中,如果此时存在一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则伸缩销35将在推顶弹簧40的推力下,经销孔37插入该锁紧孔39中,从而能够防止蜗杆21再进行旋转,使斗容维持预设值,如果此时未有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伸缩销35穿过销孔37并与蜗杆21外壁抵顶后,将向定位螺栓34中回缩,而使推顶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锁紧销对蜗杆21所提供的锁紧作用较小,但当蜗杆21在非人为操作下旋转时,势必会使最近的锁紧孔39与销孔37对齐,此时伸缩销35会在推顶弹簧40的推力下,经销孔37插入锁紧孔39中,由此将蜗杆21进行稳定的锁紧,即使斗容保持不变;在进行加工实施时,锁紧孔39可根据需要而开设的较为密集,以使蜗杆21在发生上述“非人为操作下旋转时”所产生的旋转角度很小,底盖1所产生的旋转角度更是微乎其微,此过程中产生的斗容变化可忽略不计。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锁紧机构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廉,实际应用过程中调节方便快捷,能够对蜗杆21实现良好的锁紧效果。

实施例4

参看图11-13所示,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各公开了一种用于阻止蜗杆21旋转的锁紧机构的实施结构,均存在同样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在每次进行斗容调节前,需要手动调节锁紧螺栓32或定位螺栓34的位置,以解除对蜗杆21的锁紧作用,在每次完成斗容调节后,需手动调节锁紧螺栓32或定位螺栓34的位置,以将蜗杆21锁紧来使斗容维持恒定,操作较为麻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挖掘作业效率。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公开的建筑施工用挖掘机挖斗的结构基础之上,对于蜗杆21与安置座20的配合结构具有如下改进:

如图14、15所示,所述的安置座20上设有一具有轴孔的轴座44,轴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等角度分布的定位孔41;所述的蜗杆21具有插孔28的一端从轴座44的轴孔中穿过且与轴孔旋转配合,所述的蜗杆21中限定有一能够径向移动的定位销45,所述的定位销45由一弹性件提供推力能够伸至蜗杆21外部并插入定位孔41中,所述的定位销45上连接有一与其同步移动的楔块43,所述的楔块43的位于插孔28中且靠近插孔28端口的一端为斜面状;将摇把30与插孔28插接组合过程中,楔块43因斜面受摇把30抵顶而向插孔28的一侧移动,最终使定位销45回缩至蜗杆21中而不对蜗杆21的旋转构成阻碍。

参看图16所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弹性件可采用多种结构进行实施,比如可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定位销45外而能够驱使定位销45向蜗杆21外部移动;同时,弹性件更优先采用以下结构进行实施,即所述的弹性件为一波浪状的弹片42,所述的楔块43远离定位销45的一端开设有一盲孔状的收容槽46,所述的弹片42一端与收容槽46的底部抵顶,弹片42的另一端与蜗杆21固定连接;当楔块43被插入插孔28中的摇把30挤压至一侧后,弹片42呈压缩状态而被收容槽46所收容。

当采用上述设计后,调节斗容时将摇把30与插孔28插接组合,此时定位销45回缩至蜗杆21中而不对蜗杆21的旋转构成阻碍,此后便可摇动摇把30来调节斗容,无需对定位销45的状态进行手动调节;将斗容调节至预期位置后,将摇把30与蜗杆21分离,如果此时存在一定位孔41与定位销45对齐,定位销45则会在弹性件的驱使下而插入该定位孔41中,从而防止蜗杆21旋转,使斗容维持预设值,如果将摇把30与蜗杆21分离时,定位销45未与任一定位孔41对齐,则定位销45会与轴孔内壁抵顶,此时定位销45对蜗杆21所提供的锁紧作用较小,但当蜗杆21在非人为操作下进行旋转时,势必会使定位销45与一最近的定位孔41对齐,此时定位销45将在弹性件的驱使下而插入与其对齐的定位孔41中,由此将蜗杆21进行稳定的锁紧,使斗容保持不变,即在斗容调节完成后,将摇把30取下后无需亦无需手动对定位销45的状态进行调节。在进行加工实施时,可适当的增加定位孔41的数量,以使蜗杆21在发生上述“非人为操作下旋转时”所产生的旋转角度很小,底盖1所产生的旋转角度更是微乎其微,此过程中产生的斗容变化可忽略不计。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锁紧机构结构科学合理,能够根据摇把30与蜗杆21的配合情况自动进行调节,使得斗容调节更加方便快捷,挖斗更能够稳定的维持预设的斗容,以保证稳定高效的作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