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2021-01-15 20:01:49|293|起点商标网
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也可称前玻璃和后玻璃)内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免受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帘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满足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可不乏见诸关于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768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71685a和w003071082a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列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宏观结构有双操控与单操控之分,前者具有两个内操控机构以及两个外操控机构,两个内操控机构中的其中一个内操控机构对帘片的翻转角度(内翻转和外翻转,也可称前翻转和后翻转)进行控制,而两个内操控机构中的另一个内操控机构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收绳或放绳进行控制,两个外操控机构隔着内玻璃分别与两个内操控机构磁性吸合,由操作者对外操控机构的操作而使外操控机构带动内操控机构。为了避免两个外操控机构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因而通常将两个外操控机构以及两个内操控机构分别设置在窗体的两侧。具体而言,在窗体的一侧设置一个内、外操控机构,而在窗体的另一侧同样设置一个内、外操控机构;由于后者即前述的单操控机构仅有一个内操控机构和一个外操控机构,因而相对于双操控而言,单操控的结构相对简单并且得以显著降低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成本以及节约资源;本申请涉及的即为单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就单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而言,可参见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747054a(双层玻璃内置百叶窗)的说明书第0004段。

以上述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为例,之所以将操控机构设置于窗体的高度方向的左侧边缘部位或右侧边缘部位,是因为窗体在使用状态下的高度方向的尺寸(纵向尺寸)显著大于窗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横向尺寸),即纵向长度显著大于横向长度,操控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行程足以满足百叶帘的整体提升或下降要求。但是在某些建筑物上,因设计风格变化而使窗体出现下面所述的情形:窗体的高度尺寸相对较小,而窗体的长度尺寸却相对较大,即窗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显著大于窗体的高度方向的尺寸(纵向尺寸),于是,如果盲目地沿袭传统的设计方式将操控机构设置于窗体的左侧边缘部位或右侧边缘部位,那么由于操控机构的移动行程有限,无法满足使百叶帘整体提升或下降的要求(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始终只要使百叶窗上下升降一部分,如向上升起高度方向的二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003184b推荐的“底操控中空百叶窗”由于将操控机构设置在了窗体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边缘部位,因而使操控机构的左右移动的行程范围满足了百叶帘的整体提升或下降的要求。此外cn106437468b提供的“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不仅同样满足了百叶帘的整体提升或下降的要求而且弥补了cn105003184b的四个方面的缺憾,具体可参见cn106437468b的说明书背景技术栏。以及cn108661526a介绍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也满足了前两项专利的要求并且还消除了前述两项专利存在的弊端,具体可参见cn108661526a的说明书第0007至0008段。

然而,上述cn105003184b、cn106437468b以及cn118661526a依然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受到传统设计思路的束缚或称制约,都是采用了除必要的内、外操控机构(也称“内、外操控器”)外,还使用了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帘片翻转轮,由帘片翻转轮带动帘片翻转轴,由帘片翻转轴带动固定其上的帘片梯绳翻转鼓(也称“翻转辊”),由帘片梯绳翻转鼓带动帘片梯绳,最终由帘片梯绳带动帘片向内或向外或称向前或向后翻转,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两端是与内操控机构固定的,中部则套置于前述的帘片翻转轮以及涨紧轮上。因而前述结构形式是无法将伴随于外操控器的内操控机构以及帘片梯绳翻转鼓等等同设在窗体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或下部,也就是说只能将内、外操控器设在窗体下部,而将前述的帘片翻转轴、帘片梯绳翻转鼓设置在窗体的上部,因而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并且有失经济廉价性;其二,由于帘片梯绳翻转鼓离不开使其顺/逆转动一定角度的帘片翻转轴,因而当百叶帘的幅面较大时,特别是前述的当窗体长度方向的尺寸(横向尺寸)显著大于窗体高度方向的尺寸(纵向尺寸)时,由于帘片翻转轴相应冗长,而帘片翻转轴越冗长,不仅帘片翻转牵引绳在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大,而且帘片翻转牵引绳对帘片翻转轮以及涨紧轮的挫伤(挫损)几率越高,影响使用寿命;其三,由于帘片翻转轴的转动平稳性并不能够达到制造商以及使用者的期望程度,因而或多或少会对帘片梯绳翻转鼓的翻转平稳性产生相应的影响,最终影响百叶帘的帘片的翻转效果;其四,由于结构复杂,因而给制造与装配造成麻烦并且不利于节约资源。

鉴于上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伴随于外操控机构的内操控机构以及帘片翻转机构合理地同设于窗体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而得以简化结构并且体现经济性、有利于摒弃帘片翻转轴而得以显著延长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使用寿命并且体现操作的轻巧省力效果、有益于显著增进帘片的翻转平稳性而得以满足使用者对帘片翻转的期望要求、有便于制造与装配并且能显著减少零部件数目而得以节约资源的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窗体,该窗体包括位于窗体左上角以及窗体右上角的用于连接窗体框管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该窗体框管角连接件的形状呈l字形;内框体,该内框体设置在窗体内并且该内框体包括上横框条,在该上横框条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前玻璃和后玻璃,前玻璃设置在所述窗体的前侧,而后玻璃设置在窗体的后侧,并且前玻璃与后玻璃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由密封胶条连同窗体粘结固定,前玻璃与后玻璃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百叶帘,该百叶帘设置在所述的百叶帘腔内并且位于内框体的左纵框条与右纵框条之间,所述的上横框条固定在左纵框条与右纵框条的上端之间;帘片翻转机构、内操控机构、外操控机构、帘片翻转牵引绳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所述外操控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内操控机构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前玻璃的前侧并且隔着前玻璃与内操控机构磁性吸合在一起;右绳轮机构和左绳轮机构,右绳轮机构在对应于所述上横框条的右端与所述右纵框条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窗体右上角的所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上,左绳轮机构在对应于上横框条的左端与左纵框条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在窗体左上角的所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上;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框条腔的长度方向的前侧设置有一腔体分隔板,由该腔体分隔板将上横框条腔分隔为位于腔体分隔板的上方的内操控机构腔和位于腔体分隔板的下方的帘片翻转机构腔,内操控机构腔的高度大于帘片翻转机构腔的高度,所述的内操控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操控机构腔内,并且该内操控机构的底部与腔体分隔板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而所述的帘片翻转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内,百叶帘的帘片梯绳的上端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内与所述帘片翻转机构固定;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左绳轮机构、内操控机构和右绳轮机构上;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右绳轮机构固定,另一端在经所述内操控机构后返回至右绳轮机构并且进而依次穿过帘片翻转机构以及百叶帘的帘片与百叶帘的底条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窗体还包括上横框管、下横框管、左纵框管和右纵框管,上横框管的左端与所述窗体左上角的所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而上横框管的右端与窗体右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下横框管的左端与窗体左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而下横框管的右端与窗体右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左纵框管的上端与所述窗体左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连接,而左纵框管的下端与窗体左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右纵框管的上端与所述窗体右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而右纵框管的下端与窗体右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插接,所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的形状呈l字形;所述内框体的上横框条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所述上横框管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连接,所述左纵框条与所述左纵框管朝向所述右纵框管的一侧固定,而所述右纵框条与右纵框管朝向左纵框管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前玻璃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外操控机构的位置以横向状态粘固有一外操控机构导滑条,外操控机构与该外操控机构导滑条滑动配合;在对应于所述上横框条腔的长度方向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内操控机构腔以及帘片翻转机构腔朝向所述前玻璃的一侧蔽护的上横框条腔盖板;在所述左纵框条朝向所述前玻璃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左纵框条腔,在对应于该左纵框条腔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左纵框条腔遮护的左纵框条腔盖板;在所述右纵框条朝向所述前玻璃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右纵框条腔,在对应于该右纵框条腔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右纵框条腔遮护的右纵框条腔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帘片翻转机构包括一安装扣、一安装扣滑轮和一滑动座,安装扣设置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内并且该安装扣的下部与帘片翻转机构腔的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固,安装扣滑轮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扣的上部,滑动座同样位于帘片翻转机构腔内并且与安装扣的中部滑动配合;所述百叶帘的帘片梯绳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所述安装扣并且与所述滑动座固定;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经过所述滑动座和安装扣滑轮后与所述百叶帘的底条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安装扣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扣嵌固腔,在所述安装扣的上部构成有一安装扣滑轮腔,而下部构成有一安装扣底部通孔,该安装扣底部通孔与安装扣滑轮腔相通,在安装扣的前侧上沿和后侧上沿各构成有一安装扣导滑凸块,并且在安装扣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外壁上围绕外壁的四周延伸有一安装扣扩展导向条,而在安装扣的底部的外壁上并且同样围绕外壁的四周延伸有一安装扣底部限位条,安装扣导滑凸块与安装扣扩展导向条朝向上的一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滑动座导向滑动腔,而安装扣扩展导向条朝向下的一侧与安装扣底部限位条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槽,在所述安装扣滑轮腔的腔壁的前后两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安装扣滑轮轴枢转支承腔,所述安装扣滑轮在对应于安装扣滑轮腔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扣滑轮轴的中部,而该安装扣滑轮轴的两端支承在所述滑轮轴枢转支承腔的腔壁上,所述滑动座与所述的滑动座导向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的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槽在对应于所述安装扣嵌固腔的位置与所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固;所述的帘片梯绳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的安装扣底部通孔进入所述安装扣滑轮腔并且该帘片梯绳的梯绳第一绳端部引出安装扣滑轮腔与所述滑动座的左端固定,而帘片梯绳的梯绳第二绳端部同样引出安装扣滑轮腔与滑动座的右端固定;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在所述滑动座的右端以及滑动座的左端;所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与所述滑动座非接触的状态下引入滑动座并且套置在所述的安装扣滑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座的底部构成有一滑动座滑动腔,该滑动座滑动腔的滑动座滑动腔壁与所述滑动座导向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的安装扣导滑凸块朝向下的一侧表面与滑动座滑动腔的滑动座滑动腔壁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扣扩展导向条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与滑动座滑动腔壁朝向下的一侧表面滑动配合,在滑动座的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各构成有一滑动座挡块,在该滑动座挡块上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让位孔,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让位孔的孔壁非接触的状态下引入滑动座并套置于所述安装扣滑轮上,在滑动座的左端后侧构成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而在滑动座的右端后侧构成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在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包括一左挡绳脚和一左绕绳脚,左挡绳脚构成于所述滑动座的左端后侧,该左挡绳脚的前侧面与滑动座的后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左导槽,左绕绳脚构成于滑动座的左端端面偏后侧,该左绕绳脚的右侧面与滑动座的左端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左引导槽;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包括一右挡绳脚和一右绕绳脚,右挡绳脚构成于所述滑动座的右端后侧,该右挡绳脚的前侧面与滑动座的后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右导槽,右绕绳脚构成于滑动座的右端端面偏后侧,该右绕绳脚的左侧面与滑动座的右端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右引导槽,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依次经翻转牵引绳右引导槽、翻转牵引绳右导槽、翻转牵引绳左导槽和翻转牵引绳左引导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座的左端构成有一梯绳第一端部固定脚,而右端构成有一梯绳第二端部固定脚,所述的梯绳第一绳端部与梯绳第一端部固定脚固定,而所述的梯绳第二绳端部在途经所述安装扣滑轮后与梯绳第二端部固定脚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绳轮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右绳轮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右绳轮机构包括绕套绳轮支承座、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绕套绳轮支承座与位于所述窗体的窗体左上角的所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的左侧固定,在该绕套绳轮支承座的上部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钩,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一端与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钩固定,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转动地同轴设置在绳轮轴的中部,而该绳轮轴的前端和后端支承在绕套绳轮支承座的前后对应的绕套绳轮支承座壁体上,并且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位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的后方;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上,而所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操控机构上设置有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在该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上,并且在该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上绕复一圈或两圈,在所述内操控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内操控机构滑动滚轮,该内操控机构滑动滚轮与所述腔体分隔板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上串接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拉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腔体分隔板将内框体的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腔分隔为分别供设置内操控机构和帘片翻转机构的内操控机构腔以及帘片翻转机构腔,因而开创性地实现了将内操控机构以及帘片翻转机构同设于窗体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使结构得以合理简化并且体现经济性;由于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的帘片翻转机构移动设置在帘片翻转机构腔内,因而得以摒弃帘片翻转轴,既可延长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使用寿命,又能体现操作时的轻巧省力;由于由帘片翻转机构的滑动座带动百叶帘的帘片梯绳,因而能保障帘片的翻转平稳性,满足使用者对帘片翻转的期望要求;由于整体结构的零部件数目少,因而有便于制造与装配并且能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于帘片翻转机构、左绳轮机构、内操控机构和右绳轮机构上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一端与右绳轮机构固定并且另一端在途经内操控机构后返回至右绳轮机构再继而依次穿过帘片翻转机构及百叶帘的帘片与百叶帘的底条固定的示意图。

图4为图1至图3所示的帘片翻转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5为图1至图3所示的右绳轮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窗体1,该窗体1包括位于窗体左上角以及窗体右上角的用于连接窗体框管的另一个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示出了内框体2,该内框体2设置在窗体1内并且该内框体5包括上横框条21,在该上横框条2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211;示出了前玻璃10和后玻璃20,前玻璃10设置在前述窗体1的前侧(即使用状态下朝向室内的一侧),而后玻璃20设置在窗体1的后侧(即使用状态下朝向室外的一侧),并且前玻璃10与后玻璃20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由密封胶条连同窗体1粘结固定,前玻璃10与后玻璃20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30;示出了百叶帘3,该百叶帘3设置在前述的百叶帘腔30内并且位于内框体2的左纵框条22与右纵框条23之间,前述的上横框条21固定在左纵框条22与右纵框条23的上端之间;示出了帘片翻转机构4、内操控机构5、外操控机构6、帘片翻转牵引绳7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前述外操控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内操控机构5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前玻璃10最前侧并且隔着前玻璃10与内操控机构5磁性吸合在一起;右绳轮机构9和左绳轮机构40,右绳轮机构9在对应于前述上横框条21的右端与前述右纵框条23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窗体右上角的前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上,左绳轮机构40在对应于上横框条21的左端与左纵框条22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在窗体左上角的前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上横框条腔21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设置有一腔体分隔板212,由该腔体分隔板212将上横框条腔211分隔为位于腔体分隔板212的上方的内操控机构腔2111和位于腔体分隔板212的下方的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内操控机构腔2111的高度大于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的高度,前述的内操控机构5移动地设置在前述内操控机构腔2111内,并且该内操控机构5的底部与腔体分隔板212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而前述的帘片翻转机构4移动地设置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内,百叶帘3的帘片梯绳33的上端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内与前述帘片翻转机构4固定;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4、左绳轮机构40、内操控机构5和右绳轮机构9上;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的一端与前述右绳轮机构9固定,另一端在经前述内操控机构5后返回至右绳轮机构9并且进而(即继而)依次穿过帘片翻转机构4以及百叶帘3的帘片31与百叶帘3的底条32固定。

继续见图1至图3,前述的窗体1还包括上横框管12、下横框管13、左纵框管14和右纵框管15,上横框管12的左端与前述窗体左上角的前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而上横框管12的右端与窗体右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下横框管13的左端与窗体左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而下横框管13的右端与窗体右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左纵框管14的上端与前述窗体左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连接,而左纵框管14的下端与窗体左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右纵框管15的上端与前述窗体右上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而右纵框管15的下端与窗体右下角的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插接,通过上面的说明并且通过对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前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的数量有四个并且形状呈l字形(也可称“7”字形);前述内框体2的上横框条2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前述上横框管1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插嵌连接,并且可以参见cn208885163u的图1,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前述左纵框条22优选采用粘固方式或其它类似的方式与前述左纵框管14朝向前述右纵框管15的一侧固定,而前述右纵框条23同样优选采用粘固方式或其它类似方式与右纵框管15朝向左纵框管14的一侧固定;在前述前玻璃10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外操控机构6的位置以横向状态粘固有一外操控机构导滑条101,外操控机构6与该外操控机构导滑条101滑动配合。

由图1所示,在对应于前述上横框条腔21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对前述内操控机构腔2111以及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朝向前述前玻璃10的一侧蔽护的上横框条腔盖板2113;在前述左纵框条22朝向前述前玻璃10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左纵框条腔221,在对应于该左纵框条腔221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左纵框条腔221遮护的左纵框条腔盖板2211;在前述右纵框条23朝向前述前玻璃10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右纵框条腔231,在对应于该右纵框条腔231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右纵框条腔231遮护的右纵框条腔盖板2311。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设计思想,如果出于规避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之目的,在前述左纵框条腔221或右纵框条腔231内设置等效于前述腔体分隔板212的隔离板而使左纵框条腔221或右纵框条腔231各依需分隔成分别用于设置内操控机构5以及帘片翻转机构4的腔室,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帘片翻转机构4的数量有两个,下面的陈述是针对一个而言的;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8的数量有两根。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3,前述的帘片翻转机构4包括一安装扣41、一安装扣滑轮42和一滑动座43,安装扣41设置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内并且该安装扣41的下部与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的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21121嵌固,安装扣滑轮4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扣41的上部,滑动座43同样位于帘片翻转机构腔2112内并且与安装扣41的中部滑动配合;前述百叶帘3的帘片梯绳33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前述安装扣41并且与前述滑动座43固定;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前述滑动座43上,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在经过前述滑动座43和安装扣滑轮42后与前述百叶帘3的底条32固定。

继续见图4,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211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安装扣4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扣嵌固腔21122,在前述安装扣41的上部构成有一安装扣滑轮腔411,而下部构成有一安装扣底部通孔412,该安装扣底部通孔412与安装扣滑轮腔411相通,在安装扣41的前侧上沿和后侧上沿各以向外扩展方式构成有一安装扣导滑凸块413,并且在安装扣4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外壁上围绕外壁的四周延伸有一安装扣扩展导向条414,而在安装扣41的底部的外壁上并且同样围绕外壁的四周延伸有一安装扣底部限位条415,安装扣导滑凸块413与安装扣扩展导向条414朝向上的一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滑动座导向滑动腔416,而安装扣扩展导向条414朝向下的一侧与安装扣底部限位条415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槽417,在前述安装扣滑轮腔411的腔壁的前后两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安装扣滑轮轴枢转支承腔4111,前述安装扣滑轮42在对应于安装扣滑轮腔411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扣滑轮轴421的中部,而该安装扣滑轮轴421的两端支承在前述滑轮轴枢转支承腔4111的腔壁上,前述滑动座43与前述的滑动座导向滑动腔416滑动配合,前述的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嵌槽417在对应于前述安装扣嵌固腔21122的位置与前述帘片翻转机构腔底壁21121嵌固;前述的帘片梯绳33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前述的安装扣底部通孔412进入前述安装扣滑轮腔411并且该帘片梯绳33的梯绳第一绳端部331引出安装扣滑轮腔411与前述滑动座43的左端固定,而帘片梯绳33的梯绳第二绳端部332同样引出安装扣滑轮腔411与滑动座43的右端固定,并且作为优选的方案,该梯绳第二绳端部332在套置于安装扣滑轮42后再与滑动座43的右端固定;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前述滑动座43的右端以及滑动座43的左端;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在与前述滑动座43非接触的状态下引入滑动座43并且套置在前述的安装扣滑轮42上。

请重点见图4,在前述滑动座43的底部构成有一上下贯通的滑动座滑动腔431,该滑动座滑动腔431的滑动座滑动腔壁与前述滑动座导向滑动腔416滑动配合,前述的安装扣导滑凸块413朝向下的一侧表面与滑动座滑动腔431的滑动座滑动腔壁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滑动配合,前述安装扣扩展导向条414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与滑动座滑动腔壁朝向下的一侧表面滑动配合,在滑动座43的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各构成有一滑动座挡块432,在该滑动座挡块432上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让位孔4321,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在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让位孔4321的孔壁非接触的状态下引入滑动座43并套置于前述安装扣滑轮42上,在滑动座43的左端后侧构成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433,而在滑动座43的右端后侧构成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434,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433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434上。

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左绕套装置433包括一左挡绳脚4331和一左绕绳脚4332,左挡绳脚4331构成于前述滑动座43的左端后侧,该左挡绳脚4331的前侧面与滑动座43的后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左导槽4333,左绕绳脚4332构成于滑动座43的左端端面偏后侧,该左绕绳脚4332的右侧面与滑动座43的左端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左引导槽4334;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右绕套装置434包括一右挡绳脚4341和一右绕绳脚4342,右挡绳脚4341构成于前述滑动座43的右端后侧,该右挡绳脚4341的前侧面与滑动座43的后侧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右导槽4343,右绕绳脚4342构成于滑动座43的右端端面偏后侧,该右绕绳脚4342的左侧面与滑动座43的右端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翻转牵引绳右引导槽4344,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7依次经翻转牵引绳右引导槽4344、翻转牵引绳右导槽4343、翻转牵引绳左导槽4333和翻转牵引绳左引导槽4334。

由图4所示,在前述滑动座43的左端构成有一梯绳第一端部固定脚435,而右端构成有一梯绳第二端部固定脚436,前述的梯绳第一绳端部331与梯绳第一端部固定脚435固定,而前述的梯绳第二绳端部332在途经前述安装扣滑轮42后与梯绳第二端部固定脚436固定。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至图3,前述左绳轮机构40的结构是与前述右绳轮机构9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右绳轮机构9进行说明,该右绳轮机构9包括绕套绳轮支承座91、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93,绕套绳轮支承座91与位于前述窗体1的窗体左上角的前述窗体框管角连接件11的左侧固定,在该绕套绳轮支承座91的上部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钩911,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的一端与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钩911固定,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93转动地同轴设置在绳轮轴94的中部,而该绳轮轴94的前端和后端支承在绕套绳轮支承座91的前后对应的绕套绳轮支承座壁体上,并且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位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93的后方;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7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上,而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套置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93上。

由图3所示,在前述内操控机构5上设置有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51,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该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51上,并且在该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51上绕复一圈、一圈半或两圈。

作为优选的方案,由图3所示,在前述内操控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对内操控机构滑动滚轮53(例如在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各设置一个内操控机构滑动滚轮53),由于该内操控机构滑动滚轮53与前述的腔体分隔板212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因而能显著减小内操控机构5在循着内控制机构腔2111移动时与腔体分隔板212之间的摩擦,使操作变得更为轻巧自如。

由于内操控机构5的结构除了增设了一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滚轮51外,其余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参见申请人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外操控机构6同例,因而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7上串接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拉簧71。

当使用者向左拨移外操控机构6时,由外操控机构6带动内操控机构5相应向左位移,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套置在内操控机构5的升降牵引绳绳轮52、右绳轮机构9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套轮93以及安装扣滑轮42上,并且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固定钩911以及底条32固定,因而随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8的收绳,百叶帘3的底条32向上位称,百叶帘向上升起,反之同例。

当要使百叶帘3的帘片31翻转时,那么同样通过拨动外操控机构6带动内操控机构5,由内操控机构5的移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7,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7绕套在滑动座43上,即依次经翻转牵引绳右引导槽4344、翻转牵引绳右导槽4343、翻转牵引绳左导槽4333和翻转牵引绳左引导槽4334而形成与滑动座43摩擦式套接(绕套),又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7还套置于左绳轮机构40的等效于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的绳轮上以及套置在右绳轮机构9的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绕套轮92上,因而可由帘片翻转牵引绳7带动滑动座43移动,由于帘片梯绳33的梯绳第一绳端部331以及梯绳第二绳端部332分别与滑动座43的梯绳第一端部固定脚435以及梯绳第二端部固定脚436固定,因而在滑动座43的滑动下通过梯绳第一绳端部331以及梯绳第二绳端部332带动帘片梯绳33,使帘片31翻转,帘片31向前或向后(也称向内或向外)翻转取决于外操控机构6的拨移方向,例如向左或向右拨移外操控机构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