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的排汽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的排汽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装置,例如蒸箱或者蒸烤一体机等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在其内胆的上方设置有具排气风机的排气通道,内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废蒸汽通过该排气通道前排。排气通道的排气口的上方或下方一般设置有控制面板,排汽过程中外排汽体会喷至控制面板上而在控制面板上形成水雾,尤其当外排的蒸汽量较大时,这样不仅不方便用户观察控制面板上显示的数据,而且也不方便用户通过控制面板对烹饪装置进行操作。
申请号为cn201911348012.2(公开号为cn11105343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外排蒸汽量可控的蒸箱,包括内胆和排汽通道,内胆上的排汽口与该排汽通道上的导气口相流体连通,所述排汽通道出风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汽支口,还包括设置在排汽通道外且进风端口与该排汽支口连通的辅助排汽通道,该辅助排汽通道的出风端口通向冷凝通道,且还包括能启闭上述排汽支口的挡流组件,该挡流组件包括挡流板和弹性复位件,上述挡流板能在排汽通道中的气压及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动作而开启上述排汽支口,而上述弹性复位件使上述挡流板具有关闭上述排汽支口的趋势。本发明通过辅助排汽通道分流外排蒸汽,从而减少从排汽通道排放的蒸汽量,减少外排蒸汽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专利通过对外排蒸汽进行分流的方式来减少排至控制面板附近的气体,从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外排汽体喷至控制面板的情况,但是会对蒸汽整体的排汽速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外排汽体喷至控制面板又能保证排汽顺畅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汽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汽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汽结构的烹饪装置。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汽结构,包括前侧开口的烹饪内胆,该烹饪内胆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与上述烹饪内胆的第一排气孔相流体连通,且该烹饪内胆的开口上盖合有烹饪门体,上述排气通道的排汽端口位于该烹饪门体的上方,而上述烹饪门体的前表面上凸设有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汽端口沿烹饪内胆的左右方向依次包括左排汽口、右排汽口以及位于该左排汽口和右排汽口之间的中排汽口,且该排气通道的排汽端包括与上述左排汽口、右排汽口以及中排汽口分别对应的左流道、右流道以及中流道,并且,上述排气通道的排汽端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上述中流道启闭的控制组件,上述控制面板的位置与上述中排汽口对应,且该控制面板能在升降组件驱动下沿烹饪门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升降并限位,并且,当上述中流道开启时,上述控制面板位于其升降行程的最低处。
进一步,当所述中流道关闭时,上述控制面板位于其升降行程的最高处。现有的烹饪装置一般为嵌入式安装,控制面板的位置相对较高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并且此时中流道关闭,即使将控制面板设置在其最高处也不会有蒸汽喷至其表面。
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的上端设置有供手部握持的把手部。将把手与控制面板整合在一起,使得烹饪装置的门体表面更加简洁,方便用户操作,并且烹饪装置工作过程中,蒸汽不会喷至控制面板处,这样把手部不会被加热,从而能有效避免用户被高温烫伤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烹饪门体能以其下端为支点而相对于烹饪内胆的开口前后转动,上述控制面板的最高处位于其上端缘与烹饪门体的上端缘对齐处,控制面板位于其最低处时,其下上端缘与烹饪门体的上端缘之间的距离为烹饪门体高度的1/15~1/10。这样当控制面板位于其最高处时,其高度能进一步方便用户操作(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弯腰操作),而在其最低处时能有效避免门体打开时,控制面板与其他部件(例如橱柜或者其他烹饪装置与上述烹饪门体上下安装的门体)发生干涉而影响烹饪门体的正常开启。
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分别竖向设置在排气通道中并分别沿排气通道的前后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流板与排气通道的左侧面之间形成上述左流道,第二导流板与排气通道的右侧面之间形成上述右流道,而该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上述中流道,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中部分别通过竖向延伸的旋转轴枢接在排气通道中,且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后端能分别以对应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其前端转动并相互拼合而使上述中流道关闭。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能在排气通道的排气端分别形成左流道、中流道以及右流道,同时通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转动能方便地实现中流道的启闭,结构简单,并且能方便、准确地控制中流道的启闭。
进一步,各所述导流板均包括呈直板状的导流部,而各导流部的后端分别朝内弯折而形成能相互拼合的拼合部,各旋转轴分别铰接在对应导流部的前端。这样各导流板的导流部能分别实现对各流道中的气流的导流,而拼合部的设计,不仅进一步方便对中流道的启闭,而且在通过旋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而实现中流道的启闭过程中对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左流道和右流道中气体的顺畅流动。
进一步,各所述拼合部与对应的导流部所成的夹角大小为135°~150°。这样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旋转较小的角度即能实现对两拼合部的拼合和分离,即实现中流道的启闭,进一步减少中流道启闭过程中对两侧的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影响。
进一步,各所述导流部的前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由后至前朝外倾斜的导流斜面。这样在中流道开启状态下,两侧的导流斜面可将中流道的出口处的部分气体排向两侧的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进一步减少从中排气口外排的蒸汽。
进一步,各所述导流板的导流部的前端的外侧分别朝外延伸有铰接座,而各铰接座上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旋转轴穿设的轴孔。从而能使各导流板固定在铰接在排气通道中,此外由于各铰接座分别设置在各导流部的前端,从而能进一步减少各导流板以对应的旋转轴转动过程中对其前端角度的影响,进而减少对左流道和右流道的影响。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各旋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上述主动轴、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分别沿烹饪内胆的左右方向延伸,而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分别沿烹饪内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上述主动轴上安装有用来与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而主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而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外侧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内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锥齿轮,而各旋转轴的上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一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锥齿轮。通过上述驱动组件方便实现对各导流板旋转的控制,并且能对各导流板进行限位自锁,从而能保证各流道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对中流道启闭控制的可靠性。具体地,上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主动轴转动,而主动轴通过两侧的第一外螺纹与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的啮合而带动个从动轴转动,而各从动轴则分别带动对应的传动轴转动,而转动的各传动轴最终带动对应的旋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应的导流板的转动。其中,各第一传动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锥齿轮的相啮合能进一步保证驱动组件传动的可靠性以及自锁状态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各流道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对中流道启闭控制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烹饪门体包括位于外侧的外门板,该烹饪门体中形成有安装夹层,上述外门板的内表面构成该安装夹层的其中一侧侧面,而上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该安装夹层中。从而使得烹饪门体的内部结构就紧凑而外部简洁。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传动轴、滑动齿条以及滑轨,上述外门板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安装口,上述控制面板的背面上凸设有第一连接块,该第一连接块嵌装在上述安装口中并能沿该安装口上下滑动,上述控制面板的背面上凸设有第一连接块,该第一连接块嵌装在上述安装口中并能沿该安装口上下滑动,上述滑轨竖向延伸且其上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上述安装口前后相对的滑移口,上述滑动齿条嵌装固定在上述滑轨中且其前侧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该第二连接块嵌装在上述滑移口中并能沿上述滑移口上下滑动,而上述第一连接块与该第二连接块固定,上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上述升降传动轴沿左右方向横设,该升降传动轴上安装有能与上述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而该升降传动轴上还安装有能与上述齿条相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通过上述升降组件能方便实现对控制面板升降的控制,同时能对控制面板所在的高度进行自锁,保证控制面板安装结构的稳固性,方便用户通过控制面板对烹饪装置进行控制操作。具体地,升降电机驱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齿轮驱动升降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升降传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滑动齿条带动滑轨上下移动,继而是的滑移快在安装口中上下移动,实现控制面板的上下升降。
为进一步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排汽结构的烹饪装置,其特在于,还包括第二内胆,该第二内胆位于上述烹饪内胆之下,该第二内胆的前侧开口上盖合有与上述烹饪门体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门体,该第二门体能以其下端为支点而相对于第二内胆的开口前后转动,并且,该第二内胆的第二排气孔与上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排气通道的排汽端口包括左排汽口、右排汽口以及中排汽口,而排气通道的排气端包括左流道、右流道以及中流道,其中控制面板的安装位置与上述中排汽口对应,即该控制面板同时与上述中流道相对应,当上述中流道开启时,上述控制面板通过升降组件位于其升降行程的最低处。这样当烹饪内胆中需要外排的蒸汽较多时,通过升降组件将控制面板位移至最低处,同时中流道开启,这样由烹饪内胆排至排气通道的蒸汽能同时通过左流道、右流道以及中流道经对应的左排汽口、右排汽口以及中排汽口快速外排,而当烹饪内胆中需要外排的蒸汽较少时,控制面板位于其最高处,中流道关闭,这样由烹饪内胆排至排气通道的蒸汽能通过左流道、右流道经对应的左排汽口、右排汽口由控制面板的左右两侧外排,有效避免外排的蒸汽喷至控制面板表面(此时控制面板可位于其升降行程的任意处)。
此外,本发明中的烹饪装置中通过控制面板的上下移动能有效避免烹饪门体打开状态下,第二门体关闭过程中,控制面板与第二门体发生干涉,影响第二门体的关闭。
可见,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组件控制中流道的启闭,从而控制排气通道的排汽方向,通过升降组件实现对控制面板的高度的调整,操作方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控制面板位于最低处状态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通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流道开启状态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门体的局部剖视图(控制面板位于最低处状态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控制面板位于最高处状态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通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流道关闭状态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门体的局部剖视图(控制面板位于最高处状态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门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门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内胆1和位于该烹饪内胆1之下的第二内胆2,该烹饪内胆1和第二内胆2的前侧开口上分别盖合有烹饪门体11和第二门体21,本实施例中,各门体分别能以其下端为支点而相对于对应内胆的开口前后转动而实现启闭,即各内胆均采用下铰接而由上端旋转启闭的门体。上述烹饪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30,本实施例中,该排气通道30由上导风板31和下导风板32上下扣合而成,且该排气通道30的进风口端设置有排气风机33。上述烹饪内胆1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未示出),而第二内胆2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未示出),该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分别与上述排气通道30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排气孔分别通过对应的排气管(未示出)与排气通道30的进气口相连通。上述排气通道30的排汽端口位于该烹饪门体11的上方,而上述烹饪门体11的前表面上凸设有控制面板7(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面板7具体为显示器)。本发明中的“前”、“后”、“左”、“右”的方位描述均以用户面对各内胆开口操作时为参照,用户的左右方向为各内胆的左右方向,而各内胆与用户正对的一面为前,背对用户的一面为后。
进一步,上述排气通道30的排汽端口沿烹饪内胆1的左右方向依次包括左排汽口3011、右排汽口3031以及位于该左排汽口3011和右排汽口3031之间的中排汽口3021,且该排气通道30的排汽端包括与上述左排汽口3011、右排汽口3031以及中排汽口3021分别对应的左流道301、右流道303以及中流道302,并且,上述排气通道30的排汽端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上述中流道302启闭的控制组件4。上述控制面板7的位置与上述中排汽口3021对应,且该控制面板7能在升降组件6驱动下沿烹饪门体11的高度方向上下升降并限位,并且,当上述中流道302开启时,上述控制面板7位于其升降行程的最低处。这样当烹饪内胆1中需要外排的蒸汽较多时,通过升降组件6将控制面板7位移至最低处,同时中流道302开启,这样由烹饪内胆1排至排气通道30的蒸汽能同时通过左流道301、右流道303以及中流道302经对应的左排汽口3011、右排汽口3031以及中排汽口3021快速外排,而当烹饪内胆1中需要外排的蒸汽较少时,控制面板7位于其最高处,中流道302关闭,这样由烹饪内胆1排至排气通道30的蒸汽能通过左流道301、右流道303经对应的左排汽口3011、右排汽口3031由控制面板7的左右两侧外排,有效避免外排的蒸汽喷至控制面板7表面(此时控制面板7也可根据需要位于其升降行程的任意处)。此外,本发明中的烹饪装置中通过控制面板7的上下移动能有效避免烹饪门体11打开状态下,第二门体21关闭过程中,控制面板7与第二门体21发生干涉,影响第二门体21的关闭。可见,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组件4控制中流道302的启闭,从而控制排气通道30的排汽方向,通过升降组件6实现对控制面板7的高度的调整,操作方便,方便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地,当上述中流道302关闭时,上述控制面板7位于其升降行程的最高处。现有的烹饪装置一般为嵌入式安装,控制面板7的位置相对较高时可避免用户弯腰操作,并且此时中流道302关闭,即使将控制面板7设置在其最高处也不会有蒸汽喷至其表面。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面板7的上端设置有供手部握持的把手部71。具体地,上述控制面板7的外形呈方盒状,其上端沿其长度方向朝上延伸而形成上述把手部71,并且,该把手部71的背面由下至上朝前倾斜,从而方便用户的握持。将把手与控制面板7整合在一起,使得烹饪装置的门体表面更加简洁,方便用户操作,并且烹饪装置工作过程中,蒸汽不会喷至控制面板7处,这样把手部71不会被加热,从而能有效避免用户被高温烫伤。此外,烹饪门体11能以其下端为支点而相对于烹饪内胆1的开口前后转动,上述控制面板7的最高处位于其上端缘与烹饪门体11的上端缘对齐处,而位于其最低处时,其上端缘与烹饪门体11的上端缘之间的距离为烹饪门体11高度的1/15~1/10。这样当控制面板7位于其最高处时,该高度能进一步方便用户操作(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弯腰操作),而在其最低处时能有效避免烹饪门体11打开时,控制面板7与其他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门体21)发生干涉而影响烹饪门体11的正常开启。
进一步,上述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该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分别竖向设置在排气通道30中并分别沿排气通道30的前后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流板41与排气通道30的左侧面之间形成上述左流道301,第二导流板42与排气通道30的右侧面之间形成上述右流道303,而该第一导流板41与第二导流板42之间形成上述中流道302,第一导流板41与第二导流板42的中部分别通过竖向延伸的旋转轴44枢接在排气通道30中,且第一导流板41与第二导流板42的后端能分别以对应的旋转轴44为中心相对于其前端转动并相互拼合而使上述中流道302关闭。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能在排气通道30的排气端分别形成左流道301、中流道302以及右流道303,同时通过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的转动能方便地实现中流道302的启闭,结构简单,并且能方便、准确地控制中流道302的启闭。
各上述导流板均包括呈直板状的导流部401,而各导流部401的后端分别朝内弯折而形成能相互拼合的拼合部402,各旋转轴44分别铰接在对应导流部401的前端。这样各导流板的导流部401能分别实现对各流道中的气流的导流,而拼合部402的设计,不仅进一步方便对中流道302的启闭,而且在通过旋转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而实现中流道302的启闭过程中对左流道301和右流道303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左流道301和右流道303中气体的顺畅流动。优选地,各上述拼合部402与对应的导流部401所成的夹角大小为135°~15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0°)。这样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旋转较小的角度即能实现对两拼合部402的拼合和分离,即实现中流道302的启闭,进一步减少中流道302启闭过程中对两侧的左流道301和右流道303的影响。此外,各上述导流部401的前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由后至前朝外倾斜的导流斜面4011。这样在中流道302开启状态下,两侧的导流斜面4011可将中流道302的出口处的部分气体排向两侧的左排汽口3011和右排汽口3031,进一步减少从中排汽口3021外排的蒸汽。本实施例中,各导流斜面4011的倾斜角度为150°。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各旋转轴44转动的驱动组件5,该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主动轴52、第一从动轴53、第二从动轴54、第一传动轴55以及第二传动轴56,上述主动轴52、第一传动轴55以及第二传动轴56分别沿烹饪内胆1的左右方向延伸,而第一从动轴53和第二从动轴54分别沿烹饪内胆1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上述主动轴52上安装有用来与安装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511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21,而主动轴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22,第一从动轴53和第二从动轴54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一外螺纹522螺纹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541,而第一从动轴53和第二从动轴54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外螺纹542,第一传动轴55和第二传动轴56的外侧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二外螺纹542螺纹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55和第二传动轴56的内侧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锥齿轮561,而各旋转轴44的上端分别安装有能与对应的第一传动锥齿轮561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锥齿轮441。
这样通过设置上述驱动组件5方便实现对各导流板旋转的控制,并且能对各导流板进行限位自锁,从而能保证各流道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对中流道302启闭控制的可靠性。具体地,上述驱动电机51驱动第一主动齿轮511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从动齿轮521带动主动轴52转动,而主动轴52通过两侧的第一外螺纹522与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541的啮合而带动各从动轴转动,而各从动轴则分别带动对应的传动轴转动,而转动的各传动轴最终带动对应的旋转轴44转动,进而实现对应的导流板的转动。其中,各第一传动锥齿轮561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锥齿轮441的相啮合能进一步保证驱动组件5传动的可靠性以及自锁状态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各流道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对中流道302启闭控制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各上述导流板的导流部401的前端的外侧分别朝外延伸有铰接座43,而各铰接座43上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旋转轴44穿设的轴孔430。从而能使各导流板固定在铰接在排气通道30中,此外由于各铰接座43分别设置在各导流部401的前端,从而能进一步减少各导流板以旋转轴44转动过程中对其前端角度的影响,进而减少对左流道301和右流道303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各铰接座43分别固定在下导风板32的内底面上,而上述驱动组件5设置在排气通道30之外,各旋转轴44的上端分别穿过上导风板31的顶壁而与对应的传动轴联动。
上述升降组件6可有多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烹饪门体11包括位于外侧的外门板111、门框110以及内门板112,该烹饪门体11中形成有安装夹层1100,上述外门板111的内表面构成该安装夹层1100的其中一侧侧面,而上述升降组件6安装在该安装夹层1100中,从而使得烹饪门体11的内部结构就紧凑而外部简洁。具体地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外门板111和内门板112分别设置在门框110的前后端,从而围成上述安装夹层1100。
进一步,上述升降组件6包括上述升降组件6包括升降电机61、升降传动轴62、滑动齿条63以及滑轨64,上述外门板111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安装口1111,上述控制面板7的背面上凸设有第一连接块72,该第一连接块72嵌装在上述安装口1111中并能沿该安装口1111上下滑动,上述滑轨64竖向延伸且其上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上述安装口1111前后相对的滑移口641,上述滑动齿条63嵌装固定在上述滑轨64中且其前侧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631,该第二连接块嵌装631在上述滑移口641中并能沿上述滑移口641上下滑动,而上述第一连接块72与该第二连接块631固定。上述升降电机6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611,上述升降传动轴62沿左右方向横设,该升降传动轴62上安装有能与上述第二主动齿轮611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21,而该升降传动轴62上还安装有能与上述滑动齿条63相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622。通过上述升降组件6能方便实现对控制面板7升降的控制,同时能对控制面板7所在的高度进行自锁,保证控制面板7安装结构的稳固性,方便用户通过控制面板7对烹饪装置进行控制操作。具体地,升降电机61驱动第二主动齿轮611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齿轮621驱动升降传动轴62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升降传动齿轮622转动,从而使得滑动齿条63沿滑轨64上下滑动,同时使得第二连接块631在滑移口641中上下滑动而第一连接块72在安装口1111中上下滑动
实现控制面板7的上下升降。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块72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对应地,上述安装口1111、滑轨64以及滑动齿条63均为两个,同时升降传动齿轮622也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上述升降传动轴62的两端,而各升降传动齿轮622分别与对应的滑动齿条63相啮合,从而能使控制面板7在升降组件6的驱动下更加平稳地上下升降。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烹饪内胆1和第二内胆2其中一个或同时启动蒸功能时(此时需外排的蒸汽量较大),各内胆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对应的排气管排入排气通道30中,排气通道30的排气风机33工作,中流道302开启,排气通道30中的气体分别通过左流道301、中流道302以及右流道303从对应的左排汽口3011、中排汽口3021以及右排汽口3031外排,同时控制面板7通过升降组件6下移至最低处,避免中排汽口3021处的出气喷至其表面。
当蒸功能快结束时,各内胆中需要外排的蒸汽大大降低(此时需外排的蒸汽量较小),通过控制组件4控制中流道302关闭,排气通道30中的气体分别通过左流道301和右流道303从对应的左排汽口3011以及右排汽口3031外排,同时控制面板7通过升降组件6上移至最高处,由于此时中流道302关闭,因此不会有蒸汽喷至控制面板7处,此时用户通过控制面板7上的把手部71开门时不会烫手,同时将控制面板7上移能避免第二门体21打开时控制面板7与第二门体21发生干涉而影响第二门体21的正常开启。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