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
背景技术:
楼房建造过程通常先建造结构性承重框架,如钢结构或浇筑水泥框架,结构性承重框架之间需要建造墙体,以分割出一个个独立空间。目前,墙体的建造可以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建造,也可以采用墙体模块装配建造。由于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施工现场凌乱,废料、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过多,且建造的墙体不可拆装,无法循环利用,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过高,施工周期长。因此,大力倡导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即采用墙体模块拼接技术建造墙体。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由多个墙体模块装配拼接形成。墙体模块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和保温隔音材料。为了方便相邻两个墙体模块连接固定,型材框架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插接结构,墙体模块的两侧端面不是平面。装配式墙体两端(起始端和尾端)的两块墙体模块与其他建筑表面抵接时,会留有凹槽或缝隙,为了使装配式墙体表面保持平整,需要对凹槽或者缝隙进行填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能够填充墙体模块与建筑表面抵接时产生之间的凹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装配式墙体尾端与建筑侧壁抵接,装配式墙体尾端包括墙体模块,墙体模块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搭接型材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的一侧具有凹台,凹台的末端与底板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包括与第一翼板相对的平板段,以及位于底板远离平板段一侧的搭接段,搭接段的厚度与凹台的深度相等;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垂直,且墙体模块的一个搭接型材与建筑侧壁抵靠;装配式墙体尾端还包括设置于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之间的填充型材,填充型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凹台抵靠,且与凹台固定连接,第二侧板与搭接段的内壁抵靠,且与搭接段固定连接,第三侧板与建筑侧壁抵靠,且与建筑侧壁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侧板的厚度与凹台的深度相等;装配式墙体尾端还包括面板条,面板条固定于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且面板条的宽度与第一侧板的宽度相等,且面板条的厚度与墙面板的厚度相等。
可选的,第一侧板包括波纹段和平直段,波纹段与凹台搭接;波纹段的波高与凹台的深度相等;平直段的外侧壁与波纹段远离凹台的端面与平齐。
可选的,波纹段的波形为“梯形”或者近似“梯形”。
可选的,第一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的连接板;第一子板位于第二子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第一子板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二子板的宽度与凹台的宽度相等,且第二子板的一端与第一子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平齐,并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连接板的宽度与凹台的深度相等。
可选的,填充型材还包括第四侧板,第四侧板的外侧壁与底板抵靠,且第四侧板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
可选的,底板与第三侧板之间填充有隔音保温材料。
可选的,面板条的材质与墙面板的材质相同;且墙面板为石膏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玻璃棉板、陶板、防火板、吸音板、炭毡板、水泥板、中密度板、欧松板、金属板、无机纤维板、木塑板或木工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尾端,基于搭接型材的结构,装配式墙体尾端的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抵靠时会形成阶梯状凹槽,通过填充型材和面板条填充上述凹槽。同时,由于墙体模块的端面与建筑侧壁抵靠在一起,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之间没有安装间隙,无法使用固定结构将墙体模块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墙体模块通过填充型材与建筑侧壁固定连接,其中,填充型材的第一侧板与凹台固定连接,第二侧板与搭接段固定连接,第三侧板与建筑侧壁固定连接;填充型材即可以填补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之间的凹槽,同时还可以将墙体模块固定安装在建筑侧壁上。第一侧板的厚度与凹台的深度相等,基于此,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与第一翼板的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面板条的宽度与第一侧板的宽度相等,且面板条的厚度与墙面板的厚度相等,基于此,面板条的外侧壁与墙面板的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且面板条恰好能够填充墙体模块与建筑侧壁之间的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相互搭接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尾端的局部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填充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填充型材与搭接型材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形填充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填充型材与搭接型材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的填充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墙体尾端填充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尾端填充型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墙体尾端的墙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墙体尾端的面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1-墙面板;10-型材框架;2-搭接型材;21-底板;22-第一翼板;221-凹台;23-第二翼板;23a-平板段;23b-搭接段;3-连接型材;4-填充型材;41-第一侧板;411-波纹段;412-平直段;413-第一子板;414-第二子板;415-连接板;42-第二侧板;43-第三侧板;44-第四侧板;5-面板条;6-隔音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装配式墙体的两端分别与建筑侧壁a抵接。示例性的,装配式墙体安装在建筑的两面墙体之间,装配式墙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墙体侧壁抵靠;装配式墙体安装时,通常从建筑的其中一个侧壁a(如图1中左侧的建筑侧壁a)开始依次安装多个墙体模块100,并将装配式墙体先进行安装的一端(装配式墙体的左端)称为装配式墙体起始端;将最后安装的一端(装配式墙体的右端)称为装配式墙体尾端。
装配式墙体尾端包括墙体模块100,参照图2,墙体模块10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1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1之间的型材框架10。参照图3,型材框架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2,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2的连接型材3。参照图4,搭接型材2包括底板21和位于底板21两侧的第一翼板22和第二翼板23,第一翼板22的一侧具有凹台221,凹台221的末端与底板21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23包括与第一翼板22相对的平板段23a,以及位于底板21远离平板段23a一侧的搭接段23b,搭接段23b的厚度(垂直于墙面板1方向的尺寸)与凹台221的深度(垂直于墙面板1方向的尺寸)相等。参照图4,凹台221的末端是指凹台221的左端。参照图1和图6,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垂直,且墙体模块100的一个搭接型材2与建筑侧壁a抵靠,具体的,搭接型材2的搭接段23b的末端与建筑侧壁a抵靠。
需要说明的是,将搭接型材2设置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建造装配式墙体时,可以沿垂直于墙体方向将墙体模块100移动至预设位置,避免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留有间隙。且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进行装配时,两个搭接型材2搭接固定,参照图5,一个搭接型材2的搭接段23b可以搭在另一个搭接型材2的凹台221处,搭接后的两个搭接型材2,其中一个搭接型材2的第一翼板22的外侧壁与另一个搭接型材2的第二翼板23的外侧壁平齐;即,图5中,两个搭接型材2的两个上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个下侧壁也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同时,墙体模块100选用的墙面板1的规格相同。基于此,任意两个相邻的墙体模块100搭接固定时,两个相邻的墙体模块100的外侧表面(墙面板1远离型材框架10的表面)平齐。
由于受温度变化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墙体安装完之后,装配式墙体的内部会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装配式墙体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凹台221的宽度略小于搭接段23b的宽度,两个搭接型材2拼接后,搭接段23b远离底板21的一端能够抵靠在凹台221远离底板21的侧壁,两个搭接型材2的两个底板21之间具有拼接缝隙;进一步的,可以在上述拼接缝隙中填充隔音保温材料6。上述搭接缝隙可以上减小应力对装配式墙体的影响,降低装配式墙体产生损坏的风险。
基于搭接型材2的结构,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抵靠时会形成的阶梯状的凹槽。参照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尾端还包括设置于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位于凹槽内)的填充型材4。参照图8,填充型材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的第三侧板43。参照图9,第一侧板41与凹台221抵靠,且与凹台221固定连接,第二侧板42与搭接段23b的内壁抵靠,且与搭接段23b固定连接,第三侧板43与建筑侧壁a抵靠,且与建筑侧壁a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一侧板41与凹台22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侧板42与搭接段23b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三侧板43与建筑侧壁a之间通过碰撞螺栓固定连接。第一侧板41的厚度与凹台221的深度相等;基于此,第一侧板41与凹台221搭接后,第一侧板41的外侧壁(图9中第一侧板41的下侧壁)与第一翼板22的外侧壁(图9中第一翼板22的下侧壁)平齐。
进一步的,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尾端还包括面板条5,面板条5固定于第一侧板41的外侧壁上,面板条5的宽度与第一侧板41的宽度相等,以使面板条5正好能够填充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的空隙。面板条5的厚度与墙面板1的厚度相等,以使面板条5的外侧与墙面板1的外侧位于同一平面内,进而使装配式墙体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尾端,通过填充型材4和面板条5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形成的凹槽。并通过填充型材4与建筑侧壁a固定连接,不需要使用固定结构将墙体模块100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装配式墙体和填充型材4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不会再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形成缝隙。
实施例一
填充型材4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结构强度较好;示例性的,填充型材4可以由铝合金、钢铁等金属制成。此时,当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大于1mm时就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当凹台221的深度较大时,示例性的,凹台221的深度大于5mm时,若直接将第一侧板41的厚度设置成与凹台221深度相适应的板材,会导致第一侧板41用料较多,增加填充型材4的成本。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侧板41包括波纹段411和平直段412,波纹段411与凹台221搭接;波纹段411的波高与凹台221的深度相等,且平直段412的外侧壁32与波纹段411的外侧端面与平齐,以使第一侧板41的外侧端面与第一翼板22的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相较于直接将第一侧板41制成厚度与凹台221深度相同的板状,本实施例可以减少材料用量,进而降低填充型材4的制造成本。其中,波纹段411的波高是指:波纹段411的波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沿垂直于平直段412方向的高度差。
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波纹段411的波形为“梯形”或者近似“梯形”。将波纹段411设置成梯形波纹板可以增加波纹段411与凹台221的接触面积,以及波纹段411与面板条5的接触面积,不仅可以防止波纹段411发生变形,还可以防止波纹段在凹台221以及面板条5上挤压形成凹坑,进而确保装配式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波纹段411的波形还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实施例二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板41设置为双层板结构,此时,第一侧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板413和第二子板414,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子板413和第二子板414的连接板415。第一子板413位于第二子板414远离第二侧板42的一侧,第一子板413一端与第三侧板4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415连接;第二子板414的宽度与凹台221的宽度相等,且第二子板414的一端(左端)与第一子板413远离第三侧板43的一端(左端)平齐,并与连接板415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板415靠近第三侧板43的一侧,且为自由端。连接板415的宽度(垂直于第一子板413方向的尺寸)与凹台221的深度相等。此时,第一侧板41可以与凹台221以及面板条5完全贴合,不会出现中空的部分,使用螺钉固定面板条5与第一侧板41、以及第一侧板41与凹台221时,螺钉不会将面板条5或第一侧板41挤压生成凹坑。
实施例三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填充型材4还包括第四侧板44,第四侧板44的外壁与底板21抵靠,且第四侧板44的一端与第一侧板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42连接;此时,填充型材4为闭口式管状结构,其结构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好,但是制作成本较高,适用于墙体受力情况复杂,且垂直于墙体方向的力较大的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装配式墙体尾端还包括隔音保温材料6,隔音保温材料6填充于填充型材4与搭接型材2围成的空间内,用于增强装配式墙体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示例性的,当填充型材4为如图8或图10所示的结构时,隔音保温材料6可以粘附在第三侧板43的内侧(左侧);当填充型材4为如图12所示的结构时,隔音保温材料6可以预先填充在填充型材4的内部。一般的,隔音保温材料6一般还选用保温效果好、且耐高温的材料,示例性的,隔音材料可以选择岩棉、粒状棉、玻璃棉、酚醛发泡板、聚苯乙烯板、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发泡玻璃板、珍珠岩板、硅酸铝纤维棉或陶瓷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保温材料层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墙面板1和面板条5能够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对装配式墙体进行后续的表面涂装和装饰,面板条5与墙面板1选用相同的材质制成。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面板条5和墙面板1可以为石膏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玻璃棉板、陶板、防火板、吸音板、炭毡板、水泥板、中密度板、欧松板、金属板、无机纤维板、木塑板或木工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每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墙面板1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墙体尾端的安装方法,参照图13~图16,包括:
步骤s10:参照图13,在预设位置安装所述装配式墙体的前段,直至剩余最后一块墙体模块。
步骤s20:参照图13和图14,将填充型材4固定在建筑侧壁的预设位置。参照图9,第三侧板43与建筑侧壁a贴合固定,第一侧板41的外侧壁与第一搭接型材的第一翼板22的外侧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搭接型材为装配式墙体的前段中距离建筑侧壁a最近的一个搭接型材2,即图14中最右侧的一个墙体模块100的右侧的搭接型材2。
步骤s30:参照图15和图16,竖立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并将其至少一部分穿过前一块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的间隙,绕竖直轴线旋转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使所述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两个搭接型材2分别与第一搭接型材2a和填充型材4搭接。
步骤s40:将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两侧的搭接型材2分别与第一搭接型材2a和填充型材4固定连接。
步骤s50:将面板条5固定在填充型材4的第一侧板4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使之能够正好与前段墙体以及建筑侧壁a上的填充型材接触,且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两侧分别与填充型材4和搭接型材固定连接。因此,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上端和下端不需要与建筑的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基于此,不会有固定件裸露在装配式墙体的表面,不会影响装配式墙体表面后续的涂装和装饰。同时,不需要现场裁切面板,施工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升装配式墙体整体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将第一侧板41与搭接型材2的凹台221抵靠,且使用螺钉将第一侧板41与凹台221固定连接;第二侧板42与搭接段23b内壁抵靠,且使用螺钉将第二侧板42与搭接段23b固定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螺钉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螺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填充型材4采用如图8或图10所示的结构时,搭接型材2与填充型材固定时,底板21与第三侧板43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此时,需要在底板21与第三侧板43之间填充隔音保温材料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尾端的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21:在第三侧板43的内侧安装保温隔音材料。步骤s21在步骤s20之后,且在步骤s30之前进行。
当填充型材4采用如图12所示的结构时,填充型材4内本身填充有隔音保温材料6,底板21与第三侧板43之间没有空隙,不需要再行安装隔音保温材料6。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墙体侧壁a之间的间隔不一定为标准的墙体模块100(已经安装好的墙体模块100)宽度的整数倍,由此,参照图13,当装配式墙体安装至剩余最后一块墙体模块时,已安装的墙体模块100与建筑侧壁a之间的间距为l,标准的墙体模块100的宽度为b1,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宽度为l,可选的,l=(0.5~1.5)b1。示例性的,标准的墙体模块为1.00米,若两个建筑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9.00米,且小于9.50米时,可以先安装八块标准的墙体模块100;若两个建筑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9.50米,且小于10.00米时,可以先安装九块标准的墙体模块100。使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宽度l=(0.5~1.5)b1,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宽度不会太宽也不会太窄,便于最后一块墙体模块100的加工和运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