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粗放型的房屋建造方式已经逐渐被工业化、集成化的建造方式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它能实现住宅结构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减少现场模板支撑搭设,同时也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现有的双面叠合墙板存在以下问题:(1)内墙板、外墙板为预制混凝土,存在养护工期长、生产效率低、占用生产场地大、具有重量大的缺点,增大了运输安装的难度,增加了劳动量;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673900a的中国实用专利公开的一种双面预制保温叠合剪力墙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结构,其内叶墙板与外叶墙板需要浇筑形成,施工不便,生产效率低。(2)在构造双面叠合墙板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时,相邻竖向的两块双面叠合墙板在组装时,其纵向钢筋一般采用钢筋套筒连接,施工过程为:灌浆套筒预埋在预制剪力墙的底部,将预制剪力墙的顶部竖向钢筋外伸,然后将上一层的预制剪力墙的底部灌浆套筒套在该层预制剪力墙的顶部竖向外伸钢筋上并灌浆,从而将上下层的剪力墙连接起来。如此,存在以下问题:一般剪力墙的塑性铰形成于剪力墙的底部,然而由于灌浆套筒的作用,使得剪力墙的底部形成不了塑性铰,这样导致在灌浆套筒下端位置处将该层顶部钢筋拉断,从而发生脆性破坏,安全难以控制,易出现安全隐患。此外还不方便施工,存在连接和灌浆难度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包括内墙板、外墙板;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外墙板之间具有内腔,内腔中安装有钢筋桁架,内墙板与外墙板为水泥板;内墙板与外墙板设置有相对应的对拉螺栓孔;所述钢筋桁架两侧分别与所述内墙板、外墙板组装连接,所述钢筋桁架包括纵筋,分别为若干根第一纵筋、若干根第二纵筋,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第二纵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第二纵筋从水泥板上下端伸出;每根第一纵筋与该第一纵筋相对称的第二纵筋之间连接有蛇形连接筋;所述第一纵筋、第二纵筋上设置有横筋穿设孔。
优选的,所述蛇形连接筋设置有多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w”型设置,所述蛇形连接筋通过所述弯折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相连,在连接后形成横筋穿设孔,该横筋穿设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纵筋、第二纵筋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两侧均设置有板筋连接件,所述板筋连接件焊接在所述第一纵筋、第二纵筋外壁上;所述板筋连接件通过板筋连接螺丝分别与所述内墙板、外墙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筋连接件的形状呈“t”形、“h”型、矩形或槽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纵筋的底部设置有搭接部。
优选的,所述水泥板的厚度为6-15m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包含有多块组装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还包括横筋,横筋穿过相邻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相对应的横筋穿设孔将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在横向连接为一个整体;叠合剪力墙在纵向上是通过绑扎上下相邻的纵筋连接呈一个整体。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的叠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本层底板上拼装固定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分为左右两片,通过支撑拉片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用于支撑所述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
其中,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为铝模板支撑拉片体系,所述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开设有方便工人绑扎纵筋的封堵洞口;还包括与所述封堵洞口相适配的框架模板封堵板,框架模板封堵板可组装连接在所述封堵洞口中;
s2:将多块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安放在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上,使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内墙板和外墙板上端分别与本层顶板模板相连结,内墙板和外墙板的下端支撑在支撑拉片上,然后对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固定;
其中,每一块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具体固定方法为:在合适高度选取一处对拉螺栓孔,然后将对拉螺栓杆穿过对拉螺栓孔,在对拉螺栓杆左右对称套设两个模板支撑卡,使模板支撑卡分别与内墙板和外墙板相贴合,然后将左右两个斜支撑对称套设在对拉螺栓杆的两端,使左右两个斜支撑底部分别支撑固定在本层底板上,最后左右对称拧紧紧固螺丝完成模板支撑卡、斜支撑的固定,进而实现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固定;
s3:将横筋穿过相邻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相对应的横筋穿设孔并与钢筋桁架相连,形成完整受力筋体系,从而将该层的多块组装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在横向上连接呈一个整体;
s4:工人通过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上的封堵洞口伸手进入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的内腔中,将本层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纵筋与位于本层底板下方的叠合剪力墙的纵筋相绑扎,从而在竖向上连接呈一个整体;
s5:绑扎完成后,将框架模板封堵板安装在封堵洞口中,将封堵洞口封堵;
s6:安装封边模板;
s7:在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本层的叠合剪力墙。
优选的,步骤s2中的所述模板支撑卡呈十字型,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通过膨胀螺栓与本层底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内墙板、外墙板为免预制的水泥板,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墙板养护工期长,生产效率低,占用生产场地大以及预制混凝土墙板上下钢筋套筒连接和灌浆难度大及安全等问题;由于内墙板、外墙板采用厚度6-15mm的水泥板,大大减轻了产品质量,减小了运输安装的难度,降低劳动强度;在车间内组装,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2.钢筋桁架两侧焊接有板筋连接件,板筋连接件通过板筋连接螺丝分别与内墙板、外墙板相连,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提高了装配速度,省时省力;
3.蛇形连接筋设置有多个弯折部,弯折部呈“w”型设置,蛇形连接筋通过弯折部分别与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相连,在连接后形成横筋穿设孔,在施工时,将横筋贯穿多块拼装的免拆双面叠合墙板的横筋穿设孔,横筋与纵筋、蛇形连接筋相连,形成剪力墙完整受力筋体系;
4.通过将纵筋的两端延伸出内腔外,采用“两端露头”的形式,方便上下层纵筋的连接;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采用铝模板支撑拉片体系,同时在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开设有封堵洞口;还包括与封堵洞口相适配的框架模板封堵板,框架模板封堵板可拆卸连接在封堵洞口中,这样此结构在施工时,方便工人施工,工人通过封堵洞口伸手进入内腔中,完成对上下层纵筋的绑扎,这样就摒弃了灌浆套筒,有效解决由于灌浆套筒的作用,使得剪力墙的底部形成不了塑性铰,导致在灌浆套筒下端位置处将该层顶部钢筋拉断,从而发生脆性破坏,安全难以控制,易出现安全隐患、不方便施工,存在连接和灌浆难度大的弊端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一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主视图。
图3是在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a向横筋与第一纵筋、第二纵筋排布示意图。
图5是模板支撑卡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下层叠合剪力墙纵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上下层叠合剪力墙墙板错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中上下层叠合剪力墙墙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墙板;2外墙板;31第一纵筋;32第二纵筋;4蛇形连接筋;41弯折部;5板筋连接件;6板筋连接螺丝;7横筋;8对拉螺栓孔;9预留洞口;10横筋穿设孔;11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1封堵洞口;12支撑拉片;13对拉螺栓杆;14模板支撑卡;141通孔;15斜支撑;16紧固螺丝;17膨胀螺栓;18本层底板;19框架模板封堵板;20本层顶板;21搭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它包括内墙板1、外墙板2;内墙板1与外墙板2为免预制的水泥板;内墙板1与外墙板2相对立设置,二者之间留有安装空间;内墙板1与外墙板2之间的内腔中安装有钢筋桁架。
钢筋桁架两侧分别与内墙板1、外墙板2可拆卸组装连接,钢筋桁架包括纵筋,纵筋分为若干根第一纵筋31、若干根第二纵筋32,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对称设置,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的两端从内腔中伸出延伸到外面,即纵筋的两端伸出水泥板外,采用两端露头的结构形式;每根第一纵筋31与该第一纵筋31相对称的第二纵筋32之间连接有连接筋,每根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上均设置有横筋穿设孔10,具体而言,为了方便安装,连接筋为蛇形连接筋4,蛇形连接筋4设置有多个弯折部41,弯折部41呈“w”型设置,弯折部41可由蛇形连接筋一体化弯折形成,蛇形连接筋4通过弯折部41分别与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相焊接,在连接后,弯折部41与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共同形成上述的横筋穿设孔10,该横筋穿设孔10设置在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之间的空间内。
钢筋桁架两侧均设置有板筋连接件5,板筋连接件5的截面形状可呈“t”形、“h”型、矩形或槽型设置,板筋连接件5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状,因为这样加工制作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具体而言,板筋连接件5焊接在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外壁上,板筋连接件5通过板筋连接螺丝6分别与内墙板1、外墙板2相连接。
通过在钢筋桁架两侧焊接有板筋连接件5,板筋连接件5通过板筋连接螺丝6分别与内墙板1、外墙板2相连,采用螺接的方式,提高了装配速度,省时省力。
内墙板1与外墙板2为免预制的水泥板,水泥板的厚度为6-15mm,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养护工期长,生产效率低,占用生产场地大等问题;由于内墙板1、外墙板2采用厚度6-15mm水泥板,大大减轻了产品质量,减小了运输安装的难度,降低劳动强度;在车间内组装,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内墙板1与外墙板2厚度较薄,在内、外墙板之间的空腔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将内墙板1、外墙板2涨裂,内墙板1与外墙板2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对拉螺栓孔8,对拉螺栓孔8由上往下之间的行距越来越窄,利用对拉螺栓孔8可将内墙板1与外墙板2拉紧,提高承载能力。
内墙板1和/或外墙板2上开设有预留洞口9,预留洞口9可以安装预留线盒面板。
上述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生产工艺为:
布置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外侧合适位置焊接板筋连接件5→通过板筋连接螺丝6将外墙板2与板筋连接件5连接→钢筋桁架内侧合适位置焊接板筋连接件5→通过板筋连接螺丝6将内墙板1与板筋连接件5连接→产品横向按照不同尺寸分类放置。
由此可知,内墙板1、外墙板2通过采用免预制水泥板,解决了预制混凝土养护工期长,生产效率低,占用生产场地大的问题;且采用的水泥板厚度为6-15mm,大大减轻了产品质量;钢筋桁架两侧焊接有板筋连接件5,板筋连接件5通过板筋连接螺丝6分别与内墙板1、外墙板2相连,采用螺接的方式,在车间内组装,提高了装配速度,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包含有多块组装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还包括横筋,横筋穿过相邻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相对应的横筋穿设孔将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在横向连接为一个整体;叠合剪力墙在纵向上是通过绑扎上下相邻的纵筋连接呈一个整体。
上述的叠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本层底板18上拼装固定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分为左右两片,通过支撑拉片12连接为一个整体,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用于支撑所述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起到支撑限制定位的作用;
其中,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为铝模板支撑拉片体系,铝模板支撑拉片体系可采用山东百维科技建筑有限公司生产的铝模板,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还开设有方便工人施工的封堵洞口111;还包括与封堵洞口111相适配的框架模板封堵板19,框架模板封堵板19可拼装连接在封堵洞口111中。框架模板封堵板19与封堵洞口1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的铝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s2:将多块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安放在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上,使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内墙板1和外墙板2上端分别与本层顶板模板20相连结,内墙板1和外墙板2的下端支撑在支撑拉片12上,然后对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支撑拉片12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支撑拉片12配合销子等可方便快速的将内、外铝模板锁紧固定,避免在浇入混凝土时产生的震动和形成的压力影响墙厚;另一方面,支撑拉片12还起到支撑作用,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内墙板1和外墙板2承压在支撑拉片12上,被支撑拉片12支撑。
其中,每一块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具体固定方法为:在合适高度选取对拉螺栓孔8,然后将对拉螺栓杆13穿过对拉螺栓孔8,在对拉螺栓杆13上左右对称套设两个模板支撑卡14,使模板支撑卡14分别与内墙板1和外墙板2相贴合,然后将两个斜支撑15左右对称套设在对拉螺栓杆13的两端,使左右两个斜支撑15底部支撑固定在本层底板18上,最后左右对称拧紧紧固螺丝16完成模板支撑卡14、斜支撑15的固定,进而实现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固定。模板支撑卡14用于增大与内外墙板接触面积,防止紧固螺丝16对水泥板表面造成损坏。
另外,在剩余的其它对拉螺栓孔8中穿入对拉螺栓杆13,在对拉螺栓杆13上左右对称套设两个模板支撑卡14,然后左右对称拧紧紧固螺丝16,将内墙板1与外墙板2拉紧,使模板支撑卡14分别与内墙板1和外墙板2相贴合,用于增大接触面积。
s3:将横筋7穿过相邻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相对应的横筋穿设孔10并与钢筋桁架相连,形成完整受力筋体系,从而将该层的多块组装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在横向上连接呈一个整体;
s4:工人通过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上的封堵洞口111伸手进入内墙板1与外墙板2之间的内腔中,将本层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的纵筋与位于本层底板下方的叠合剪力墙的纵筋相绑扎,从而在竖向上连接呈一个整体;
s5:绑扎完成后,将框架模板封堵板19安装在封堵洞口111中,将封堵洞口111封堵;
s6:安装封边模板;
s7:在内墙板1与外墙板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本层的叠合剪力墙。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中位于本层底板下方叠合剪力墙采用的是本发明中的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其形成叠合剪力墙的方法可以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施工方法,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方法,优选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另外,上下层纵筋连接时,采用搭接绑扎方式,这样纵筋在横向上错位布置,使得上下层叠合剪力墙的墙板(内墙板、外墙板)之间有错位,如图8所示。
优选的,步骤s2中的所述模板支撑卡14呈十字型,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141;斜支撑15通过膨胀螺栓17与本层底板18固定。
本发明的横筋7采用后置入的施工方法,通过在蛇形连接筋4设置有多个弯折部41,弯折部41呈“w”型设置,蛇形连接筋4通过弯折部41分别与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相连,在连接后形成横筋穿设孔10,在施工时,将横筋7贯穿多块组装相连的免拆双面叠合墙板的横筋穿设孔10,横筋7与纵筋、蛇形连接筋4相连,形成剪力墙完整受力筋体系,提高剪力墙的受力能力、稳定性更优。
本发明通过将纵筋的两端延伸出内腔外,采用“两端露头”的形式,方便上下层纵筋的连接;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采用铝模板支撑拉片体系,同时在底部限位支撑框架模板11开设有封堵洞口111;还包括与封堵洞口相适配的框架模板封堵板19,框架模板封堵板19可拆卸连接在封堵洞口111中,这样此结构在施工时,方便工人施工,工人通过封堵洞口111伸手进入内腔中,完成对上下层纵筋的绑扎,这样就摒弃了灌浆套筒,有效解决由于灌浆套筒的作用,使得剪力墙的底部形成不了塑性铰,导致在灌浆套筒下端位置处将该层顶部钢筋拉断,从而发生脆性破坏,安全难以控制,易出现安全隐患、不方便施工,存在连接和灌浆难度大的弊端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免拆双面叠合剪力墙板,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的底部设置有搭接部21,纵筋的底部向一侧弯曲形成上述的搭接部,在施工时,下层叠合剪力墙板的纵筋顶端与上层叠合剪力墙板的搭接部21相连,可实现上下层叠合剪力墙板的平齐,解决实施例一种出现的上下层叠合剪力墙板错位的问题,更加便于施工。
利用搭接部21,可实现上下层叠合墙板纵筋弯曲错位,保证在施工后上下层的叠合剪力墙板平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