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及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安装于构成现有结构物的角铁件来进行加强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以及能够将天线、避雷针等附带设备安装于铁塔等现有结构物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铁塔、建筑物等结构物由角铁件、其他型钢等构成,由于地震、天气等各种因素,角铁件、型钢产生变形、压曲、时效老化。例如,作为对这样的现有结构物进行加强的加强装置,有本申请人的专利文献1的日本专利第6301212号公报“现有钢架结构物的加强装置”。
另一方面,将设置于地上或建筑物的屋顶等的现有的铁塔用于移动电话等的通信用天线、紧急无线广播用天线的设置或避雷针的设置。例如,作为将天线等附带设备安装于构成结构物的现有的角钢材的公知的技术,有本申请人的专利文献2的日本特开2018-080482号公报“附带设备安装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现有钢架结构物的加强装置,其使用将第一角钢材和第二角钢材以两角钢材的一个边彼此相互接近且平行地排列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平行型角钢集合体而构成。
即,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是一种现有钢架结构物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现有钢架结构物的加强装置具备:第一加强板材,其具有比第一角钢材的两边的宽度大的宽度,以宽度方向的一端缘与第一角钢材的内侧角部抵接且位于两边形成的开口部的角度被分成两部分的中间的方式,在第一角钢材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第二加强板材,其具有比第二角钢材的两边的宽度大的宽度,以宽度方向的一端缘与第二角钢材的内侧角部抵接且位于两边形成的开口部的角度被分成两部分的中间的方式,在第二角钢材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配置;以及多个固定机构,它们在第一及第二角钢材的长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将第一加强板材一体地固定于第一角钢材且将第二加强板材一体地固定于第二角钢材,固定机构具有:支承板材,其以贯通在第一及第二角钢材的一个边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且在与第一及第二角钢材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第一及第二固定金属件,它们一端分别利用第一固定用螺栓、螺母固定于向第一角钢材的外侧突出的第一加强板材的前端部;第三及第四固定金属件,它们一端分别利用第二固定用螺栓、螺母固定于向第二角钢材的外侧突出的第二加强板材的前端部;第五及第六固定金属件,它们一端分别利用第三固定用螺栓、螺母固定于从在第一及第二角钢材的另一个边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向外侧突出的支承板材的前端部;第一紧固用螺栓、螺母,分别将第一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及第三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对置配置于从在第一及第二角钢材的一个边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向外侧突出的支承板材的前端部的两面,并且将两个另一端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从而使第一加强板材压接于第一角钢材的内侧角部,且使第二加强板材压接于第二角钢材的内侧角部;第二紧固用螺栓、螺母,将第二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与第五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分别对置配置,并且将两个另一端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从而使第一加强板材压接于第一角钢材的内侧角部;以及第三紧固用螺栓、螺母,将第四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与第六固定金属件的另一端分别对置配置,并且将两个另一端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从而使第二加强板材压接于第二角钢材的内侧角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一种附带设备安装装置,其用于将附带设备安装于具有构成建筑物的剖面呈l形的两边的角铁件,其特征在于,该附带设备安装装置具备将附带设备固定于角铁件的固定件,固定件具有:两个带构件,它们以将角铁件的两边从各自的外侧面侧夹持的方式配置;带辅助构件,其在角铁件的内侧,以将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角度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远离角铁件的内侧角部的方向上延伸配置;结合用螺栓、螺母,它们将从角铁件突出的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与各带构件的一端部结合;紧固用螺栓、螺母,它们通过在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外侧角部侧将各带构件的另一端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各带构件一边沿着角铁构件的一边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外侧角部侧移动,通过将带辅助构件的端缘按压于角铁件的内侧角部,使带辅助构件一体地固定于角铁件;以及支承体,其设置于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且安装有附带设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01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80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强装置中,为了加强第一角钢材和第二角钢材,使用第一~第三固定用螺栓、螺母和第一~第三紧固用螺栓、螺母来固定第一~第六固定金属件。第一~第三固定用螺栓、螺母和第一~第三紧固用螺栓、螺母在一个部位各安装两根,将加强装置安装于角钢材时的保持力、稳定性高,但加强装置本身的重量变重,部件数量也较多。
同样地,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中,由于重视将装置安装于角铁件时的保持力、稳定性,因此如图5~8所示,各使用两根结合用螺栓、螺母和紧固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但由于两根螺栓之间也需要距离,因此带构件的宽度变大,装置本身变重。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的不良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安装于构成现有的结构物的角铁件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以及也能够安装天线、避雷针等附带设备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中,该现有结构物使用具有剖面呈l形的两边的角铁件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加强装置具有:两个带构件,它们以将角铁件的两边从各自的外侧面侧夹持的方式配置;带辅助构件,其在角铁件的内侧以将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角度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远离角铁件的内侧角部的方向上延伸配置;结合用螺栓、螺母,它们将从角铁件突出的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与各带构件的一端部结合;紧固用螺栓、螺母,它们通过在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外侧角部侧将各带构件的另一端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各带构件一边沿着角铁件的一个边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外侧角部侧移动,通过将带辅助构件的端缘按压于角铁件的内侧角部,使带辅助构件一体地固定于角铁件,在该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中,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不是分别在带构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置多组的结构,而是分别仅配置一组,在带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用肋,加强用肋设置于两个带构件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加强用肋在将两个带构件组合安装于角铁件时,两个带构件的加强用肋彼此位于上下不同的一侧。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通常,若在将加强装置安装于角铁件时考虑安装保持力、稳定性,则常识性地认为需要在上下设置两个以上或多组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来进行固定。
但是,在本申请发明的结构中,可知:通过设置带辅助构件,带辅助构件的端部具有宽度,从内侧按压角铁件,能够使角铁件和带构件更密接地固定,因此即使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分别为一个也能够充分地固定。因此,在本申请发明中,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未必是分别在带构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置多组的结构,而是分别仅配置一组。
另外,也可以是,在带构件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用肋。也可以是,加强用肋设置于两个带构件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在将两个带构件组合安装于角铁件时,两个带构件的加强用肋彼此位于上下不同的一侧。
可知:加强用肋虽然设置于带构件的上下两侧,但若仅设置于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则具有充分的强度。若加强用肋仅位于带构件的单侧,则也省去了制作加强装置本身的麻烦,也减轻了装置本身的重量。通过减小螺栓与肋板的间隔,能够将变形抑制得较小。通过交替配置加强用肋,能够保持向角铁件压接的压接性的平衡。
各带构件具有:夹持部,其具有比一个边的宽度大的长度,且与一个边的外侧面滑动接触;结合部,其利用结合用螺栓、螺母与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结合;连结部,其将夹持部和结合部连结;以及紧固部,其设置在位于与连结部相反的位置的夹持部的端部,利用紧固用螺栓、螺母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的各带构件的另一端部是紧固部。
加强用肋由横跨连结部和结合部的部分、以及横跨夹持部和紧固部的部分构成。通过设置加强用肋,能够提高带构件的结合部与连结部之间、紧固部与夹持部之间的强度。
也可以是,在组合的两个带构件中,任一个带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覆盖另一个带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方式弯折。具有能够抑制装置本身的旋转,能够收敛角铁件向长度方向的移动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是,预先将结合用螺栓和紧固用螺栓焊接于带构件。通常,在现场将螺栓穿过螺栓孔,用螺母紧固,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一边用扳手固定螺栓一边用螺母紧固的作业性差,在安全性方面,下落、坠落等危险性较高。通过预先将螺栓焊接于带构件,仅用一个扳手紧固螺母侧就能够进行固定,能够简便地完成安装作业。
本发明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用于将附带设备安装与具有构成结构物的剖面呈l形的两边的角铁件,其特征在于,该附带设备安装装置具备将附带设备固定于角铁件的固定件,固定件具有:两个带构件,它们以将角铁件的两边从各自的外侧面侧夹持的方式配置;带辅助构件,其在角铁件的内侧,以将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角度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远离角铁件的内侧角部的方向上延伸配置;结合用螺栓、螺母,它们将从角铁件突出的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与各带构件的一端部结合;紧固用螺栓、螺母,它们通过在角铁件的两边形成的外侧角部侧将各带构件的另一端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各带构件一边沿着角铁件的一个边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外侧角部侧移动,通过将带辅助构件的端缘按压于角铁件的内侧角部,使带辅助构件一体地固定于角铁件;以及支承体,其设置于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且安装有附带设备,在该附带设备安装装置中,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不是分别在带构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置多组的结构,而是分别仅配置一组,在带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用肋,加强用肋设置于两个带构件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加强用肋在将两个带构件组合安装于角铁件时,两个带构件的加强用肋彼此位于上下不同的一侧。
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各带构件也与加强装置同样地,可知:通过设置带辅助构件,带辅助构件的端部具有宽度,从内侧按压角铁件,能够使角铁件和带构件更密接地固定,因此即使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分别为一个也能够充分地固定。因此,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未必是分别在带构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配置多组的结构,而是仅配置一组。
在本发明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中,也可以是,在带构件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用肋。另外,也可以是,加强用肋设置于两个带构件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将两个带构件组合安装于角铁件时,两个带构件的加强用肋彼此位于上下不同的一侧。加强用肋也可以设置于上下两侧,但只要设置于任一方,在安装于角铁件时上下交替地设置加强用肋,则为充分的强度。
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各带构件也与加强装置同样地,具有:夹持部,其具有比一个边的宽度大的长度且与一个边的外侧面滑动接触;结合部,其利用结合用螺栓、螺母与带辅助构件的延伸端部结合;连结部,其将夹持部和结合部连结;以及紧固部,其设置在位于与连结部相反的位置的夹持部的端部,利用紧固用螺栓、螺母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的各带构件的另一端部是紧固部。
也可以是,加强用肋由横跨连结部和结合部的部分、以及横跨夹持部和紧固部的部分构成,与加强装置的加强用肋同样地,提高了结合部和连结部、以及紧固部和夹持部的强度。
也可以是,在组合的两个带构件中,任一个带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覆盖另一个带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方式弯折。通过将带构件的端部弯曲,能够抑制附带设备安装装置本身的旋转。
也可以是,预先将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结合用螺栓和紧固用螺栓焊接于带构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及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由以上结构构成,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1)能够在不对构成结构物的现有的角铁件本身实施加工且不会松动的情况下容易且牢固地安装于结构物。并且,能够半永久性地确保附带设备相对于角铁件的安装保持力。
(2)利用一根结合用螺栓、螺母和一根紧固用螺栓、螺母安装两个带构件,能够减轻设计时的增加载荷。另外,由于与以往相比容易制作,部件数量也减少,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安装作业性。
(3)即使利用一根结合用螺栓、螺母和一根紧固用螺栓、螺母进行安装,也不会引起带构件彼此的旋转。
(4)由于带构件的宽度变小,因此结合用螺栓、螺母及紧固用螺栓、螺母与加强用肋的间隔变小,能够将变形抑制得较少。
(5)通过交替配置加强用肋,使对母材压接的压接性均等,保持平衡。另外,通过引起少许的变形,提高了与母材的密接性,更稳定了对母材的固定。
(6)在紧固结合用螺母、紧固用螺母时,由于加强用肋仅是单侧,因此紧固器具容易进入,容易固定。
(7)与以往产品相比,能够缩小带构件的宽度,还能够减少加强用肋和螺栓数量,因此能够实现装置本身的轻量化。
(8)通过使带构件的两端弯折,能够抑制装置本身的旋转,并且能够收敛相对于角铁件的直角方向的移动。通过使带构件的两端接触,成为外观上的闭合剖面,有助于装置本身的稳定性、固定度、强度的提高。
(9)通过预先将结合用螺栓及紧固用螺栓焊接于带构件,在安装时,仅用一个扳手紧固螺母侧就能够进行固定,能够简化安装作业。
(10)与以往相比,尺寸为一半左右,部件数量减少,因此能够缩短装置本身的制作工序,比较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的带辅助构件的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现有结构物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5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5的实施方式的带辅助构件的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9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加强装置应用于作为现有的钢架结构物的桁架结构物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概要立体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与图9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概要立体图。
图11是将图9、10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将避雷针安装于现有的天线用铁塔时的一例的概要说明图(第三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将避雷针安装于构成图12所示的天线用铁塔的角铁件时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箭头a-a线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3的箭头b-b线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现有结构物的加强装置30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加强装置30构成为包括以将角铁件12的两边从各自的外侧面侧夹持的方式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带辅助构件303、一组结合用螺栓、螺母304、以及一组紧固用螺栓、螺母30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相当于技术方案的两个带构件。
第一带构件301由钢板材构成,以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与一个边121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配置。该第一带构件301具有:第一夹持部3011,其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压接,且具有比一个边121的宽度大的长度;第一连结部3012,其在第一夹持部3011的一端部,从该一端部朝向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倾斜地延伸设置;第一结合部3013,其设置于第一连结部3012的前端,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结合;以及第一紧固部3014,其设置在位于与第一连结部3012相反的位置的第一夹持部3011的端部,使第一带构件301产生紧固力。
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带构件301的刚性,在第一连结部3012与第一结合部3013的接合部位以跨接于第一连结部3012与第一结合部3013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15。并且,为了提高第一带构件301的刚性,在第一夹持部3011与第一紧固部3014的接合部位以跨接于第一夹持部3011与第一紧固部3014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16。
第二带构件302也与第一带构件301同样地由钢板材构成,以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与另一个边122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配置。第二带构件302具有:第二夹持部3021,其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压接,且具有比另一个边122的宽度大的长度;第二连结部3022,其在第二夹持部3021的一端部,从该一端部朝向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倾斜地延伸设置;第二结合部3023,其设置于第二连结部3022的前端,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结合;以及第二紧固部3024,其设置在位于与第二结合部3023相反的位置的第二夹持部3021的端部,使第二带构件302产生紧固力。
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带构件302的刚性,在第二连结部3022与第二结合部3023的连结部分以跨接于第二连结部3022与第二结合部3023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25。并且,为了提高第二带构件302的刚性,在第二夹持部3021与第二紧固部3024的连结部分以跨接于第二夹持部3021与第二紧固部3024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26。
如图2所示,设置于第一带构件301的加强用肋3015、3016和设置于第二带构件302的加强用肋3025、3026设置在第一带构件301和第二带构件302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任一方,在将两个带构件组合安装于角铁件12时,加强用肋设置在相互不同的一侧。通过交替地配置加强用肋,对角铁件12压接的压接性变得均等,成为平衡良好的状态。另外,通过交替地配置加强用肋,减少设置加强用肋的部分,能够引起少许的变形,提高与角铁件12的密接性,能够期待对角铁件12的稳定性。
带辅助构件303发挥通过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固定于角铁件12时的辅助功能,由长方形的钢板材成形。如图1所示,带辅助构件303在角铁件12的内侧以将两边121和122形成的角度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远离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结合用螺栓、螺母304在角铁件12的两边121和122的内侧,在由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结合部3013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结合部3023夹持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的状态下,将这两个结合部3013和3023固定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而一体化。
紧固用螺栓、螺母305在与角铁件的12的两边121和122的内侧相反一侧、即两边121和122形成的外侧角部123,用于通过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紧固部3024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第一带构件301一边沿着角铁件的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移动。
与此同时,紧固用螺栓、螺母305用于使第二带构件302一边沿着角铁件的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移动,并将带辅助构件303的另一端部303b向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按压。
并且,紧固用螺栓、螺母305通过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压接于角铁件12的两边121和122的外侧面,将第一带构件301、第二带构件302、带辅助构件303固定于角铁件12。
另外,也可以预先将结合用螺栓304和紧固用螺栓305焊接于带构件。在将加强装置30安装于角铁件12时,仅利用一根扳手紧固螺母侧就能够进行固定,能够简化安装作业。
以往,将第一带构件301与第二带构件302的弯曲角度设为45度左右,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60度左右。将钢板弯曲成45度进行制作是非常困难的作业,因此设为60度左右容易弯曲并容易进行加工。另外,第一带构件301、第二带构件302与角铁件12端部的接触变得平缓,向角铁件12内侧压接的压接性进一步提高。与结合用螺栓304的距离变小,在带紧固时能够抑制带构件301、302、带辅助构件303的挠曲量,更可靠地固定。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11对使用本发明的加强装置30进行角铁件12的加强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9、10所示,构成工厂建筑物的锯齿形屋顶的钢架结构物(桁架结构物)由水平件、相对于该水平件朝向规定的角度斜上方倾斜地对置配置的倾斜件、将水平件与倾斜件之间结合的垂直件、以及在由垂直件划分的水平件与倾斜件之间配置成对角线状并将两者结合的支撑件构成,是由截面形状呈l字状的等边角钢构成的角铁件12。另外,各垂直件的两端及各支撑件的两端借助设置于水平件及倾斜件的角撑板与水平件和倾斜件结合。构成锯齿形屋顶用的钢架结构物的钢材除了呈l字状的等边角钢以外,还可以并用扁钢、ct钢、槽钢等型钢。
图11所示的加强角铁件12的加强装置30为图1~4所示的结构,由以夹着角铁件12的方式组合的第一带构件301和第二带构件302、以将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分成两部分的方式配置的带辅助构件303、使第一结合部3013和第二结合部3023结合的结合用螺栓、螺母304、以及将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紧固部3024紧固的紧固用螺栓、螺母305构成。
加强用肋设置于第一带构件301的下部和第二带构件302的上部。通过在上下不同侧交替地配置设置于第一带构件301的加强用肋3015、3016和设置于第二带构件302的加强用肋3025、3026,从而向角铁件12压接的压接性的平衡良好。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现有钢架结构物的加强装置30的带辅助构件303能够使用市售的扁钢,并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加强现有的角铁件12,除此以外,能够容易且简化实施加强时的固定用部件的操作、管理,并且能够缩短加强所需要的作业时间,且能够实现加强施工的低成本化。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16对使用本发明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安装避雷针15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2中,现有的天线用铁塔10(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结构物)具备由l形的两边相等的等边角钢材构成且成为支柱的四根角铁件12、以及架设在这些角铁件12之间的桁架结构材13。
在天线用铁塔10的最上部设置有通信用的抛物面天线14,并且在天线用铁塔10的上方延伸设置有避雷针15(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附带设备)。另外,在位于抛物面天线14的下方且设置于天线用铁塔10的平台16的周围设置有多个接收用天线17。并且,在位于平台16的下方且设置于天线用铁塔10的平台18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发送用天线19。
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用于将避雷针15安装于天线用铁塔10的角铁件12,如图12~14所示,具备用于将避雷针15固定于角铁件12的固定件20。
固定件20构成为包括以将角铁件12的两边从各自的外侧面侧夹持的方式左右对称地配置的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带辅助构件303、一组结合用螺栓、螺母304、一组紧固用螺栓、螺母305、以及支承体30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相当于技术方案的两个带构件。
第一带构件301用于避雷针15向角铁件12的固定,由钢板材构成,以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与一个边121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如图14所示,第一带构件301具有:第一夹持部3011,其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压接,且具有比一个边121的宽度大的长度;第一连结部3012,其在第一夹持部3011的一端部,从该一端部朝向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倾斜地延伸设置;第一结合部3013,其设置于第一连结部3012的前端,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结合;以及第一紧固部3014,其设置在位于与第一连结部3012相反的位置的第一夹持部3011的端部,使第一带构件301产生紧固力。
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带构件301的刚性,在第一连结部3012与第一结合部3013的接合部位以跨接于第一连结部3012与第一结合部3013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15。并且,为了提高第一带构件301的刚性,在第一夹持部3011与第一紧固部3014的接合部位以跨接于第一夹持部3011与第一紧固部3014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16。
第二带构件302用于避雷针15向角铁件12的固定,由钢板材构成,以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接触的方式在与另一个边122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第二带构件302具有:第二夹持部3021,其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压接,且具有比另一个边122的宽度大的长度;第二连结部3022,其在第二夹持部3021的一端部,从该一端部朝向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倾斜地延伸设置;第二结合部3023,其设置于第二连结部3022的前端,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结合;以及第二紧固部3024,其设置在位于与第二结合部3023相反的位置的第二夹持部3021的端部,使第二带构件302产生紧固力。
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带构件302的刚性,在第二连结部3022与第二结合部3023的连结部分以跨接于第二连结部3022与第二结合部3023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25。并且,为了提高第二带构件302的刚性,在第二夹持部3021与第二紧固部3024的连结部分以跨接于第二夹持部3021与第二紧固部3024之间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用肋3026。
带辅助构件303发挥通过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将支承体306固定于角铁件12时的辅助功能,并且兼用于支承体306的支承,由长方形的钢板材成形。
如图14所示,带辅助构件303在角铁件12的内侧以将两边121和122形成的角度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向远离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的方向延伸配置。
另外,带辅助构件303具有连结部3031,该连结部3031通过将与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相反的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沿带辅助构件303的长度方向延长而一体设置,在该连结部3031安装有支承作为附带设备的避雷针15的支承体306。
支承体306用于将避雷针15安装于固定件30,如图13、14所示,具有规定长度的筒状支柱306a和通过焊接固定于支柱306a的下端外周的带加强用肋306b的安装部306c,通过将该安装部306c利用由一组高抗拉螺栓、螺母构成的螺栓、螺母307安装于连结部3031,从而使避雷针15一体地固定于角铁件12。
结合用螺栓、螺母304在角铁件12的两边121和122的内侧,在通过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结合部3013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结合部3023夹持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的状态下,将这两个结合部3013及3023固定于带辅助构件303的一端部而一体化,由高抗拉螺栓、螺母构成,除了结合用的螺母304a之外,还具备防止该结合用螺母304a松动的锁紧螺母304b。
紧固用螺栓、螺母305在与角铁件的12的两边121和122的内侧相反的一侧、即两边121和122形成的外侧角部123,用于通过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紧固部3024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第一带构件301一边沿着角铁件的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移动。
与此同时,紧固用螺栓、螺母305用于使第二带构件302一边沿着角铁件的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滑动接触,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移动,并将带辅助构件303的另一端部303b向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按压。
并且,紧固用螺栓、螺母305通过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压接于角铁件12的两边121和122的外侧面,将第一带构件301、第二带构件302、带辅助构件303固定于角铁件12。
该紧固用螺栓、螺母305由高抗拉螺栓、螺母构成,除了紧固用螺母305a之外,还具备防止该紧固用的螺母305a松动的锁紧螺母305b。
接着,对使用如上述构成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将避雷针15固定于角铁件12时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6所示,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结合部3013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结合部3023以面对称的方式重叠于带辅助构件303的两面,并且使第一结合部3013的螺栓孔3013a和第二结合部3023的螺栓孔3023a与带辅助构件303的螺栓孔303a一致。
在该状态下,将结合用螺栓、螺母304的螺栓贯穿到上述三者的螺栓孔中,通过将结合用螺母304a螺合到其贯穿前端部分,将第一带构件301和第二带构件302临时结合于带辅助构件303。在该临时结合状态下,能够以结合用螺栓、螺母304的螺栓为支点向远离带辅助构件303的方向打开。
在该情况下,对于将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组装于角铁件12而言,优选使第一带构件301的包含第一夹持部3011的第一紧固部3014与第二带构件302的包含第二夹持部3021的第二紧固部3024的间隔大于角铁件12的两边121与122之间的间隔。
接着,在以结合用螺栓、螺母304的螺栓为支点如上述那样打开第一带构件301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状态下,将带辅助构件303的另一端部303b按压于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
接下来,将打开状态的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以结合用螺栓、螺母304的螺栓为支点向角铁件12从两侧面夹持的方向转动,使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抵接,使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抵接。
在该状态下,通过紧固结合用螺母304a,将第一带构件301和第二带构件302固定于带辅助构件303,并且将第一夹持部3011按压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并且将第二夹持部3021按压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
然后,通过将锁紧螺母304b与结合用螺栓、螺母304的螺栓螺合并紧固,将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可靠地固定于带辅助构件303。
接着,在形成于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紧固部3014的螺栓孔3014a及形成于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紧固部3024的螺栓孔3024a贯穿紧固用螺栓、螺母305的螺栓,将紧固用的螺母305a与其贯穿端部螺合,从而将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紧固部3024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使第一带构件301一边沿着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压接,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滑动,同时使第二带构件302一边沿着角铁件的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压接,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滑动。
由此,将带辅助构件303的另一端部303b强力地按压于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并且使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分别压接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及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
由此,将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带辅助构件303固定于角铁件12而一体化。然后,通过将锁紧螺母305b与紧固用螺栓、螺母305的螺栓螺合并紧固,从而将固定件20可靠地固定于角铁件12。
特别是,如图14所示,优选第一带构件301的靠第一紧固部3014的第一夹持部3011的一部分局部地压接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并且第二带构件302的靠第二紧固部3024的第二夹持部3021的一部分局部地压接于角铁件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以不在除了这些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接触的方式,角铁件12的两边121及122的各外侧面和与其分别对置的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是不在整面上接触的部分接触结构,并且紧固力集中于角铁件12的两边角部。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第一及第二夹持部3011、3021相对于角铁件12的两边121及122的摩擦阻力,由紧固用螺栓、螺母305进行的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的紧固操作变得容易,能够将固定件20可靠地固定于角铁件12。
如上所述,在将避雷针15的支承体306安装在固定于角铁件12的固定件20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组螺栓、螺母307将设置于支柱306a的安装部306c固定于带辅助构件303的连结部3031来进行。
在该情况下,用于将支承体306的支柱306a固定于角铁件12的固定件2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根据避雷针15的功能、规模及设置场所等也可以使用多个。
另外,将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安装于角铁件12的步骤当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根据安装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的铁塔的环境、向铁塔安装的安装部位等进行变更。
根据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设为如下结构:利用结合用螺栓、螺母304将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与带辅助构件303一体地结合,在该状态下,利用紧固用螺栓、螺母305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紧固部3024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从而一边使第一带构件301沿着角铁件的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压接一边使第一带构件301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滑动,并且一边使第二带构件302沿着角铁件的12的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压接一边向角铁件12的外侧角部123侧滑动,并且将带辅助构件303的另一端部303b强力地按压于角铁件12的内侧角部124,并且使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夹持部3011及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夹持部3021分别压接于角铁件12的一个边121的外侧面及另一个边122的外侧面,将带辅助构件303、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固定于角铁件12而一体化。
因此,在将避雷针15安装于现有的铁塔的角铁件12时,不对角铁件12本身实施任何加工,就能够在现场容易地安装避雷针15,并且能够半永久性地确保避雷针15相对于角铁件12的安装保持力。
另外,仅通过紧固用螺栓、螺母305将第一带构件301的第一紧固部3014和第二带构件302的第二紧固部3024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紧固就能够将固定件20固定于角铁件12,因此能够实现避雷针15向铁塔的安装施工的效率化及低成本化。
并且,第一带构件301及第二带构件302通过加强用肋3015、3016、3025、3026实现加强,因此第一及第二带构件301、302的刚性提高,能够使固定件20与角铁件12的一体化更牢固。
本发明的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向铁塔安装天线、避雷针,当然也能够应用于向使用由角钢材构成的角铁件或构成平行型角钢集合体的一对角钢件的结构物安装包含天线、避雷针的其他附带设备,当然在不脱离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要件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天线用铁塔,12…角铁件,121…角铁件的边,122…角铁件的边,123…外侧角部,124…内侧角部,13…桁架结构体,14…抛物面天线,15…避雷针,16…平台,17…接收用天线,18…平台,19…发送用天线,20…固定件,30…加强装置或附带设备安装装置,301…第一带构件,3011…第一夹持部,3012…第一连结部,3013…第一结合部,3014…第一紧固部,3015…加强用肋,3016…加强用肋,302…第二带构件,3021…第二夹持部,3022…第二连结部,3023…第二结合部,3024…第二紧固部,3025…加强用肋,3026…加强用肋,3027…弯折部,3028…弯折部,303…带辅助构件,303a…带辅助构件的螺栓孔,303b…带辅助构件的另一端部,3031…连结部,304…结合用螺栓、螺母,304a…结合用螺母,304b…锁紧螺母,305…紧固用螺栓、螺母,305a…紧固用螺母,305b…锁紧螺母,306…支承体,306a…支柱,306b…加强用肋,306c…安装部。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