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装箱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房,特别涉及一种单体集装箱房。
背景技术:
随着集装箱房逐渐被市场所接受,一种临时建筑、休闲农庄、度假村、户外旅游住所,临时办公场所等领域对单体集装箱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目前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至目的地后简单开门开窗、装修、接电后使用。其缺点在于:1.简单改造后的集装箱房居住空间小,使用局促;2.照明电等仍然需要与外接电相连,可是野外环境因为对外接电不方便而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并且移动时工程量较大;3.简单改造后的集装箱房无户外活动平台,用户只能在密闭空间内起居和办公,影响其居住体验。
目前亟需一种集装箱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简单改造后的集装箱居住空间小、对外接电不方便、运输工程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房,具体如下: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底部设置拓展板,所述拓展板从集装箱本体底部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伸出或收缩;所述集装箱本体顶部设置太阳能板组件,所述太阳能板组件从集装箱本体顶部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伸出或收缩,和/或,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伸出或收缩。
可选的,所述集装箱本体门端设有第一门组和第二门组,所述第一门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门框上,所述第二门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门组上,所述拓展板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伸出,所述太阳能板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伸出,与所述第一门组、第二门组形成密闭空间。
其他实施例中,密闭空间不限于上述结构组成,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集装箱本体侧部具有侧框,所述集装箱本体侧部还具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框底部可旋转式连接。
其他实施例中,侧板与侧框不限于旋转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手段,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集装箱本体顶部具有顶侧梁和顶端梁,所述太阳能板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能板组件和第二太阳能板组件,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顶侧梁上,可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伸缩;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端梁上,可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伸缩。
可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组件包括设置在顶侧梁下面并且垂直于侧板的第一导轨、可在第一导轨内滑动的第一活动框架、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限位件以防止第一活动框架脱落和设置在第一活动框架上的太阳能板,和/或,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组件包括设置在顶端梁下面并且垂直于顶端梁长度方向的第二导轨、可在第二导轨内滑动的第二活动框架、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限位件以防止第二活动框架脱落和设置在第二活动框架上的太阳能板。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组件不限于上述结构,第二太阳能板组件也不限于上述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端部导轨和第一中间导轨,所述第一端部导轨包括第一板、与第一板平行的第二板、同时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板的第三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形成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二板与顶侧梁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顶侧梁底面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端部导轨和第二中间导轨,所述第二端部导轨包括第一板、与第一板平行的第二板、同时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板的第三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形成第二导轨槽,第二端部导轨的所述第二板与顶端梁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顶端梁底面的距离。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轨不限于上述结构,第二导轨也不限于上述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三板超出所述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一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侧梁底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导轨的横截面呈倒“f“型,和/或,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超出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一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端梁底面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横截面呈倒“f“型。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三板可以不超出第一端部轨道的第一板上表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也可以不超出第二端部轨道的第一板上表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中间导轨为两个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三板相背设置而成,和/或,所述第二中间导轨为两个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相背设置而成。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中间导轨和第二中间导轨也不限于上述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和/或第二活动框架由圆管和方管连接而成,所述圆管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导轨槽和/或所述第二导轨槽中,以限定的行程进行伸缩。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所述一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中的圆管之间连接设置与顶侧梁平行的第一方管至第四方管;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单元还包括与顶侧梁垂直的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所述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与所述圆管平行并且各自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圆管的长度,所述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第三方管连接,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第六方管交叉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五方管和第七方管,所述圆管长出第五方管的部分与第四方管的两端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二活动框架单元,所述一个第二活动框架单元中的圆管之间连接设置与顶端梁平行的第一方管至第四方管;所述第二活动框架单元还包括与顶端梁垂直的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所述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与所述圆管平行并且各自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圆管的长度,所述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第三方管连接,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第六方管交叉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五方管和第七方管,所述圆管长出第五方管的部分与第四方管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和第二活动框架,不限于上述连接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圆管与所述圆管相邻的方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间隙与对应的轨道固定,以使对应的第一活动框架和/或第二活动架在限定的行程内进行伸缩,或者,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活动框架和/或第二活动架,以使其在限定行程内伸缩。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所述第一导轨的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一板和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二板侧面靠近箱外的端部,所述限位板与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三板平行,并与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一板和第一端部导轨的第二板焊接,所述限位板限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框架的第一方管和第三方管之间的行程;和/或,所述第二导轨的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一板和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二板侧面靠近箱外的端部,所述限位板与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平行,并与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一板和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二板焊接,所述限位板限定于所述第二活动框架的第一方管和第三方管之间的行程。
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不限于限位板,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限位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框架还包括第一延伸框架,所述第一延伸框架与所述第一活动框架通过铰链可折叠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框架还包括第二延伸框架,所述第二延伸框架与所述第二活动框架通过铰链可折叠连接。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框架不包括第一延伸框架,第二活动框架不包括第二延伸框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所述拓展板、所述太阳能板伸出和收缩的方式包括手动推拉方式、齿轮及齿条传动方式和链条传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其他实施例中,拓展板、所述太阳能板伸出和收缩的方式也不限于上述几种,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房可以扩大居住空间,另外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自供电,而且还不会加大运输工程量,甚至还会减小运输工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集装箱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伸缩太阳能板的导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个活动框架单元与相应导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延伸框架的活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系统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简单改造后的集装箱居住空间小、对外接电不方便、运输工程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装箱房,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房居住空间有所增加,无需对外接电就可以实现照明等用电需求,而且,移动时,工程量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装箱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多功能集装箱房1,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底部10设置拓展板,所述拓展板可以从集装箱本体底部10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x方向)伸出或收缩;所述集装箱本体顶部设置太阳能板组件,所述太阳能板组件从集装箱本体顶部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y方向)伸出或收缩,和/或,沿所述本体方向(x方向)伸出或收缩。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板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和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可沿集装箱本体宽度方向(y方向)伸缩,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可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x方向)伸缩。
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和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可以单独进行伸缩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伸缩操作。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本体的一侧的门端设有第一门组11和第二门组(图未示),集装箱本体的另一侧的门端设置第三门组12。第一门组11设置在集装箱本体的端门框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门组11为两扇对开门。第二门组也为两扇门,其中一扇门铰接在第一门组一扇门的门框上;第二门组的另一扇门铰接在第一门组的另一扇门的门框上。
当所述拓展板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x方向)伸出,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x方向)伸出,与所述第一门组、第二门组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的形成可以扩大现有的集装箱房的空间。此时,第一门组的两扇门分别与集装箱本体各自对应的侧壁在同一个平面内或者平行。第二门组的两扇门与第一门组各自对应的两扇门垂直。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本体侧部具有侧框,所述侧板14与所述侧框底部采用若干个铰链15进行铰接。这样,侧板可以向外翻转,当翻转至与侧板框所在的平面垂直或者大致垂直时,此时外翻的侧板可以形成一个大露台。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限于铰接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侧板外翻就可以。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本体顶部具有顶侧梁18和顶端梁19,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顶侧梁18的下面,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设置在顶端梁19的下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和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结构大致相同,下面以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的结构为例来阐述。
结合参考图1-图3,第一太阳能板组件16包括设置在顶侧梁18下面并且垂直于侧板的第一导轨、可在第一导轨内滑动的第一活动框架、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限位件163以防止第一活动框架脱落和设置在第一活动框架上的太阳能板(图未示)。
结合参考图2和图3,第一活动框架由若干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组成。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位于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端部的第一端部导轨161,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之间的第一中间导轨165。具体可以参考图2,所述第一端部导轨161包括第一板1611、与第一板平行的第二板1612、同时垂直连接于第一板1611、第二板1612的第三板1613,其中,第一板1611、第二板1612和第三板1613形成第一导轨槽1614,所述第二板1612与顶侧梁18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1611与所述顶侧梁18底面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1613超出所述第一板1611的上表面与所述顶侧梁18底面连接,第一端部导轨的横截面呈倒“f“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一个活动框架单元为例,太阳能板放置在方管组成区域内。第三板1613之所以超出第一板1611是因为,留出放置太阳能板的余地,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和准确的将太阳能板置入第一活动框架上。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板1613不超出第一板1611的上表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2,两个第一端部导轨161的第三板1613相背设置,形成第一中间导轨165,所述第一中间导轨165就会有两个第一导轨槽,这两个第一导轨槽相背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由圆管和方管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单元中的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导轨和第一中间导轨的与所述第一端部导轨相对的第一导轨槽中,以限定的行程进行伸缩,第一活动框架单元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一端部导轨中从而限定每个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的伸缩,进而可以限定整个第一活动框架的伸缩。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单元具有两根圆管1628,两根圆管1628之间连接设置与顶侧梁18平行的第一方管1621、第二方管1622、第三方管1623和第四方管1624。所述第一活动框架单元还包括与顶侧梁18垂直的第五方管1625、第六方管1626和第七方管1627。所述第五方管1625至第七方管1627与所述圆管1628平行并且各自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圆管1628的长度。第五方管1625至第七方管16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1621、第三方管1623连接。所述第二方管1622与所述第六方管1626交叉连接并且所述本实施例中,第二方管1622具有两根,其中一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五方管1625和第六方管1626,另外一根与第六方管1626和第七方管1627。圆管1628长出第五方管1625的部分与第四方管1624的两端连接。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管1622为一根长方管,第二方管1622与所述第六方管1626交叉连接,并且第二方管1622的两端直接连接于第五方管和第七方管之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第六方管交叉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交叉连接。
其他实施例中,就像第二方管,第一方管至第七方管中任何一方管的个数不限于一根,可以为两根或者多根,圆管的个数也不限于一根。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框架不限于上述的框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框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管与相邻的同方向延伸的方管中间留有间隙。例如,参考图3,圆管1628与第五方管之间留有间隙,限位件163穿过所述间隙与所述轨道固定,当第一活动框架单元向远离顶侧梁的方向移动时,第三方管1623卡在限位板163处,就无法使得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继续向远离顶侧梁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框架单元只能在限定的行程内进行伸缩。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63为限位板,所述第一导轨的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第一板和第二板侧面靠近箱外的端部,所述限位板与第三板平行,并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焊接,所述限位板限定于第一方管和第三方管之间的行程。
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也可以固定在第一活动框架单元上,当第一活动框架单元进行伸缩时,限位件卡在顶侧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个圆管1628与设置在第三方管1623、第四方管1624组成的框架,可以提高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移动时的稳固性,并且还可以增加第一活动框架单元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活动框架上的太阳能板。当太阳能板随第一活动框架伸出时可作发电,遮阳两用,发电量通过储能器储存,并通过逆变器可转换为交流电。集装箱部件全部展开后使用面积近乎增加一倍,照明用电可实现自给自足,各部件收起后可随时移动,运输方法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板组件17设置在顶端梁的下面。
所述第二太阳能板组件包括设置在顶端梁下面并且垂直于顶端梁长度方向的第二导轨、可在第二导轨内滑动的第二活动框架、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限位件以防止第二活动框架脱落和设置在第二活动框架上的太阳能板。
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端部导轨和第二中间导轨,所述第二端部导轨包括第一板、与第一板平行的第二板、同时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板的第三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形成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板与顶端梁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顶端梁底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超出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顶端梁底面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横截面呈倒“f“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不超出所述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一板的上表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第二中间导轨为两个第二端部导轨的第三板相背设置而成。
所述第二活动框架单元具有两根圆管,两根圆管之间连接设置与顶端梁19平行的第一方管、第二方管、第三方管和第四方管。所述第二活动框架单元还包括与顶端梁19垂直的第五方管、第六方管和第七方管。所述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与所述圆管平行并且各自长度分别小于所述圆管的长度。第五方管至第七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方管、第三方管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方管具有两根,其中一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五方管和第六方管,另外一根与第六方管和第七方管。圆管长出第五方管的部分与第四方管的两端连接。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管为一根长方管,第二方管与所述第六方管交叉连接,并且第二方管的两端直接连接于第五方管和第七方管之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例中,就像第二方管,第一方管至第七方管中任何一方管的个数不限于一根,可以为两根或者多根,圆管的个数也不限于一根。
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活动框架不限于上述的框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框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第二活动框架的结构也可以参考第一活动框架的结构。
第二太阳能板组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第一太阳能板组件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齿轮及齿条传动方式实现太阳能板组件、拓展板的伸缩移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链条传动或者手动推拉的方式实现传动。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结合。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不限于上述方式来控制太阳能板组件、拓展板的伸缩移动。
本实施例中,图5为太阳能工作运转的示意图,具体请参考图5:
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能,产生“光生伏特效应”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供家用电器直接使用。产生的多余电能可通过控制器给蓄电池充放电,把多余的电能储存待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参考图4,所述第一活动框架还包括第一延伸框架164,所述第一延伸框架164与所述第一活动框架通过铰链可折叠连接。当第一活动框架伸出时,第一延伸框架164处于展开状态,从而可以设置更多的太阳能板;当第一活动框架收缩时,第一延伸框架164处于折叠状态,从而可以减少占用空间,更方便于运输。
所述第二活动框架还包括第二延伸框架,所述第二延伸框架与所述第二活动框架通过铰链可折叠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