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绿色建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而绿色建筑小区建设可以激发起居民爱护水环境、呵护水环境的心态,实现人类与自然水生态和谐相处的目标,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雨水收集利用作为绿色建筑基本的技术要求,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利用;
而现有的基于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由于在实际收集雨水后,缺少对溢流的雨水进行弃流的功能,进而导致雨水在收集处理时,容易因雨量过大而导致雨水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进而降低了雨水处理的效果,同时缺少对雨水进行高效处理组件,导致雨水在收集后无法达到其使用标准,进而限制了雨水的利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缺少对溢流的雨水进行弃流的功能,进而导致雨水在收集处理时,容易因雨量过大而导致雨水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进而降低了雨水处理的效果,同时缺少对雨水进行高效处理组件,导致雨水在收集后无法达到其使用标准,进而限制了雨水的利用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包括瓦屋顶,所述瓦屋顶底部固定支撑有横梁,所述横梁一侧端部连接有积水檐,所述积水檐底部贯穿连接有主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底部一侧连接有进水阀,所述主排水管边部位于进水阀一侧位置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连接有雨水弃流箱,所述雨水弃流箱一侧连接有初级过滤箱,所述雨水弃流箱与初级过滤箱之间连接有通水管,所述雨水弃流箱内侧底部安装有挡板,且挡板内部开设有弃流通槽,所述雨水弃流箱底部一侧与主排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阀,所述初级过滤箱顶部连接有混凝剂添加管,所述初级过滤箱内侧嵌入安装有滤网;
所述初级过滤箱底部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一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连接水管底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侧顶部设置有石英砂填料层,所述储水箱内侧位于石英砂填料层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沸石填料层,所述储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微纳米增氧泵,所述微纳米增氧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雨水弃流箱与初级过滤箱之间通过通水管贯通连接,且通水管的高度位于滤网顶面之上。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内侧顶部与石英砂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对应位置处均安装有填料槽板,且石英砂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均位于填料槽板内。
优选的,所述主排水管一端连接有排水井。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底部连接有外接水管,所述外接水管一侧位于储水箱底部位置处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外接水管一端连接有渗透软管,所述渗透软管顶部设置有草皮砖。
优选的,所述渗透软管顶部位于草皮砖底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渗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进水阀、进水管、雨水弃流箱、通水管、挡板、弃流通槽和排水阀能够在汛期雨量较大时,通过雨水弃流箱和排水阀来将过多的雨水进行弃流处理,以此来降低雨水的收集量,以使后期收集的雨水能够进行更加充分彻底的处理,进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和后期对雨水的利用范围。
2、通过初级过滤箱、混凝剂添加管和滤网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混凝过滤处理,以此来消除雨水中混杂的污物,同时结合储水箱内的石英砂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能够对雨水进行再次充分的净化处理,使得雨水更加洁净,且通过微纳米增氧泵来大大提高水体增氧效率,从而促进水体微生物生长,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通过外接水管、止回阀和渗透软管方便将处理后的雨水进行快速的利用于草皮砖的灌溉,以此使得处理后的雨水方便及时利用,且通过排水井方便将主排水管内的收集的雨水进行快速的排出。
结合以上,本申请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相对投资小,管理维护简单,雨水经过处理后能够达到市政杂用水标准,且在处理过程中,在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并稍加沉淀后再过滤,使得出水效果要优于直接过滤,同时结合石英砂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对屋面雨水中的浊度、ss和cod能够进行有效去除,进一步提高水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接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瓦屋顶;2、横梁;3、积水檐;4、主排水管;5、进水阀;6、进水管;7、雨水弃流箱;8、初级过滤箱;9、通水管;10、挡板;11、弃流通槽;12、排水阀;13、混凝剂添加管;14、滤网;15、连接水管;16、控制阀;17、储水箱;18、石英砂填料层;19、沸石填料层;20、微纳米增氧泵;21、外接水管;22、止回阀;23、草皮砖;24、渗透软管;25、排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包括瓦屋顶1,瓦屋顶1底部固定支撑有横梁2,横梁2一侧端部连接有积水檐3,积水檐3底部贯穿连接有主排水管4,主排水管4底部一侧连接有进水阀5,主排水管4边部位于进水阀5一侧位置处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一侧连接有雨水弃流箱7,雨水弃流箱7一侧连接有初级过滤箱8,雨水弃流箱7与初级过滤箱8之间连接有通水管9,雨水弃流箱7内侧底部安装有挡板10,且挡板10内部开设有弃流通槽11,雨水弃流箱7底部一侧与主排水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阀12,初级过滤箱8顶部连接有混凝剂添加管13,添加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初级过滤箱8内侧嵌入安装有滤网14,滤网14为活性炭过滤网,雨水弃流箱7与初级过滤箱8之间通过通水管9贯通连接,且通水管9的高度位于滤网14顶面之上,便于将雨水弃流箱7内的雨水输送至初级过滤箱8内,同时便于通过滤网14来对雨水进行过滤;
初级过滤箱8底部连接有连接水管15,连接水管15一侧连接有控制阀16,连接水管15底端连接有储水箱17,储水箱17内侧顶部设置有石英砂填料层18,储水箱17内侧位于石英砂填料层18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沸石填料层19,储水箱17内侧顶部与石英砂填料层18和沸石填料层19对应位置处均安装有填料槽板,且石英砂填料层18和沸石填料层19均位于填料槽板内,便于石英砂填料层18和沸石填料层19在储水箱17内部进行置放,储水箱17底部一侧连接有微纳米增氧泵20,微纳米增氧泵2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储水箱17底部连接有外接水管21,外接水管21一侧位于储水箱17底部位置处安装有止回阀22,外接水管21一端连接有渗透软管24,渗透软管24顶部设置有草皮砖23,渗透软管24顶部位于草皮砖23底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渗透孔,方便通过渗透软管24来将处理后的雨水作用于草皮砖23的底部,主排水管4一端连接有排水井25,方便将主排水管4内的雨水进行快速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基于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通过积水檐3来将瓦屋顶1上流下的雨水进行初步收集,并通过主排水管4来将瓦屋顶1表面的雨水进行集中排出,打开进水阀5,使得主排水管4内的雨水能够通过进水管6直接进入到雨水弃流箱7内,再利用通水管9将雨水弃流箱7内的雨水输送至初级过滤箱8内;
当在汛期雨量过大时,打开挡板10底部的排水阀12,使得雨水弃流箱7内的部分雨水能够通过弃流通道11返流到主排水管4内,并通过主排水管4来将弃流的雨水输送至排水井25内,而另一部分雨水经过通水管9进入到初级过滤箱8内后,通过混凝剂添加管13来将聚合氯化铝加入到初级过滤箱8内,并稍加沉淀后,通过滤网14来对雨水中混杂的污物进行过滤,以此来提高雨水的处理效果;
且在雨水经过过滤处理后,打开控制阀16,使雨水通过连接水管15进入到储水箱17内,在雨水进入储水箱17内后,通过储水箱17内的顶部的石英砂填料层18和沸石填料层19来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以此来去除雨水中的浊度、ss和cod,保证雨水的处理效果,且在雨水经过石英砂填料层18和沸石填料层19处理后,启动微纳米增氧泵20,通过微纳米增氧泵20来提高雨水的增氧效率,从而便于促进水体微生物生长,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最后,雨水通过储水箱17内部组件处理后,打开止回阀22,并通过外接水管21将处理后的雨水输送至渗透软管24内,并通过渗透软管24来对草皮砖23的底部进行渗透灌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