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浇筑钢筋混凝土楼板,尤其是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楼板时,楼板厚度通常使用水泥垫块或塑料卡子等确保,但是水泥垫块塑料卡子难以固定,使楼板厚度容易出现误差,且同时还需放置马凳用于支撑楼板上的钢筋,但是马凳既无法在双层双向钢筋交接处使用,马凳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还容易渗水,对混凝土楼板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能够在每层钢筋的交接点设置,具有较高的适用范围,能够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浇灌效率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所述楼板厚度控制器设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楼板上,所述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设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配合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孔沿所控制器本体的周向分布;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设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配合孔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配合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孔沿所控制器本体的周向分布;防水部,所述防水部设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防水部用于承载混凝土渗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在所述楼板上,所述第一配合孔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配合孔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周壁设置,且朝向所述通孔的径向内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形成所述防水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所述通孔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由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所述通孔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三翻边的顶壁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壁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用于锁紧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楼板厚度控制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下端相连,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楼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由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所述通孔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孔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配合孔沿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合孔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配合孔沿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间隔设置,使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上能够分别设置一层钢筋;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均为多个,使得楼板厚度控制器处能够设置为多根钢筋的交接点,即在每层钢筋的交接点处均能设置楼板厚度控制器;多数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楼板面上会有着管线设置需求,多个第一配合孔的设置也能够使管线穿过多个第一配合孔,使得楼板面具有管线处也能够设置楼板厚度控制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能够通过安装具有预设高度的楼板厚度控制器,使预设高度与厚度相同,即可在浇灌混凝土时使混凝土顶面与楼板顶壁齐平实现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控制;防水部能够承载混凝土凝固后因渗水现象渗漏的水,降低渗水对混凝土楼板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该楼板厚度控制器适用于具有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浇灌,且能够在每层钢筋的交接点设置,具有较高的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浇灌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控制器本体;11、通孔;12、第一本体;13、第二本体;14、第一配合孔;15、第二配合孔;
2、第一翻边;3、凸出部;4、第二翻边;5、第三翻边;6、第四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楼板厚度控制器设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楼板上,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第一配合孔14、第二配合孔15和防水部。控制器本体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11。第一配合孔14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侧壁上,第一配合孔14为多个,多个第一配合孔14沿所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分布。第二配合孔15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侧壁上,第二配合孔15位于第一配合孔14的上方,第二配合孔15为多个,多个第二配合孔15沿所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分布。防水部设在控制器本体1的内壁上,防水部用于承载混凝土渗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配合孔14和第二配合孔15间隔设置,使第一配合孔14和第二配合孔15上能够分别设置一层钢筋;第一配合孔14和第二配合孔15均为多个,使得楼板厚度控制器处能够设置为多根钢筋的交接点,即在每层钢筋的交接点处均能设置楼板厚度控制器;多数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楼板面上会有着管线设置需求,多个第一配合孔14的设置也能够使管线穿过多个第一配合孔14,使得楼板面具有管线处也能够设置楼板厚度控制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能够通过安装具有预设高度的楼板厚度控制器,使预设高度与厚度相同,即可在浇灌混凝土时使混凝土顶面与楼板顶壁齐平实现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控制;防水部能够承载混凝土凝固后因渗水现象渗漏的水,降低渗水对混凝土楼板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该楼板厚度控制器适用于具有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浇灌,且能够在每层钢筋的交接点设置,具有较高的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浇灌效率和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器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所述第一本体12设在所述楼板上,所述第一配合孔14设在所述第一本体12上。所述第二本体13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设在所述第一本体12上,所述第二配合孔15设在所述第二本体13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本体13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设在第一本体12上,使得双层双向钢筋中的上层钢筋位置能够通过第二本体13相对第一本体12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也能使相同规格的楼板厚度控制器适用于不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使本实施例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之间能够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第二本体13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设在第一本体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本体13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2,第一翻边2由第二本体13的内周壁设置,且朝向通孔11的径向内侧延伸设置,第一翻边2上设有凸出部3,凸出部3、第一翻边2和第二本体13的侧壁形成防水部。
可以理解的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位于通孔11中的混凝土与通孔11的内壁之间会存在渗水现象,渗水容易对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实施例的结构设置,能够使混凝土与通孔11的内壁之间的水流入防水部中,而不会沿间隙流入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底壁并对楼板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提高了现浇混凝土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本体13的下端设有第二翻边4,第二翻边4由第二本体13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通孔11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配合孔15的底壁与第二翻边4之间的距离恒定,第二翻边4的设置有利于施工人员通过测量第二翻边4与楼板之间的距离,并加上第二配合孔15的底壁与第二翻边4之间的距离,从而快速准确的确定上层钢筋的高度,从而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钢筋高度调试效率和钢筋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本体13的上端设有第三翻边5,第三翻边5由第二本体13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通孔11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第三翻边5的顶壁与第二本体13的顶壁齐平。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翻边5的设置能够提高楼板厚度控制器顶壁的面积,使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更明显的第三翻边5的顶壁确定混凝土的浇灌厚度,降低了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本体1还包括锁紧部,锁紧部用于锁紧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部能够使得第二本体13在预设高度稳固地与第一本体12连接,减少了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因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之间出现相对位移所导致的误差,提高了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的准确度。
可选地,锁紧部能够设置为螺钉、螺栓或销钉等结构,锁紧部的具体结构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楼板厚度控制器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控制器本体1的下端相连,连接部用于与楼板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的设置有利于该楼板厚度控制器通过螺钉、螺栓或销钉等结构与楼板稳固连接,降低了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楼板厚度控制器相对楼板出现位移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控制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部包括第四翻边6,第四翻边6由控制器本体1的外周壁设置,且朝向通孔11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翻边6的底壁能够平稳的贴合在楼板上,既能够降低楼板厚度控制器与楼层之间的间隙,降低因该间隙造成的楼层厚度控制时产生的误差,还有利于楼板厚度控制器通过第四翻边6快速与楼板相连。
可选地,第四翻边6上设有四个插接孔,四个插接孔沿第四翻边6的周向均匀分布,插接孔中穿设有螺钉、螺栓或销钉等结构以将楼板厚度控制器锁紧在楼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配合孔14为四个,四个第一配合孔14沿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控制器本体1的侧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双向钢筋的交接处通常为在平面上互相垂直的两根钢筋的交接处,因此将第一配合孔14设置为四个沿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一根钢筋穿设在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孔14中,另一根钢筋穿设在另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孔14中,即可实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能够安放在双向钢筋的交接处上。四个第一配合孔14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加工难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第一配合孔14对控制器本体1侧壁的破坏,使楼板厚度控制器开设第一配合孔14后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可靠的强度,减少楼板厚度控制器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配合孔15为四个,四个第二配合孔15沿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控制器本体1的侧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双向钢筋的交接处通常为在平面上互相垂直的两根钢筋的交接处,因此将第二配合孔15设置为四个沿控制器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同时一根钢筋穿设在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孔15中,另一根钢筋穿设在另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孔15中,即可实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能够安放在双向钢筋的交接处上。四个第二配合孔15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加工难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第二配合孔15对控制器本体1侧壁的破坏,使楼板厚度控制器开设第二配合孔15后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可靠的强度,减少楼板厚度控制器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