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磨毛被芯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磨毛被芯面料。
背景技术:
磨毛面料被芯面料一直都是秋冬季消费者的热衷选择。磨毛一方面能提升床品面料的保暖特性,另一方面是搭配具有亲肤特性的材质,制成的面料手感柔软、不发涩。但是,特有的绒毛结构也存在弊端,短绒毛结构存在易藏粉尘进而滋生细菌螨虫,再加上冬被不方便家庭水洗清洁,这对儿童或特殊消费群体造成极大不方便,影响健康。
目前,针对此类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对面料进行各类抑菌防螨功能整理,但后道功能整理使用的整理助剂多为有机物类功能物质,在发挥功能特性的同时,必然也会对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另一方面就是功能的不持久,而且功能整理的同时可能会带来面料风格的改变,如手感、色差、光泽等方面的变化。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有直接采用功能纤维直接织入面料的方式,这其中,有引入差别化程度较高的化学纤维,但是化学纤维不亲肤的特性不太适合应用于家纺面料中,另外功能性化纤的抗菌物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铜(cu)、银(ag)等;也有直接采用功能纤维素纤维的例子,如抗菌天丝/粘胶等。但是,作为健康纺织品,很多现有产品的设计更多的是直接以生产成本为主要考量因素,并没有细致的考虑面料的结构参数以及应用场景对于抑菌特性的潜在协同作用,使得功能性达到更佳、更持久且最大程度降低面料的皮肤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抗菌功能被芯面料存在的抗菌效果差、不持久、不耐水洗,并可能存在潜在皮肤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选用金属氧化锌纤维素纤维来承担抗菌效果,并利用经面缎纹的组织形式,将功能纤维配置在面料的反面(不被人体可接触且与细菌直接接触),在面料规格的设计中更进一步的限制了纱线的配置(经纱细、纬纱粗)、织物结构参数(浮长线、覆盖系数、毛羽长度)使得面料的抗菌性能达到最大程度并降低了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得的面料手感柔软、蓬松、保暖,抗菌性能持久,无潜在人体接触危害,非常适合于冬季被芯面料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抑菌磨毛被芯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在机织面料的一面有磨毛层;
所述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纯棉单纱,纬纱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短纤;
所述机织面料选用经面缎纹组织,且经纱平均浮长线不超过3。
进一步地,所述经纱的纱线支数为40s~60s,纬纱的纱线支数为32s~50s,且经纱纱线支数是纬纱纱线支数的1.2~1.25倍。
进一步地,所述机织面料的经纱密度为144~173根/英寸,纬纱密度为72~90根/英寸,平方米克重为120g/m2~160g/m2。
进一步地,所述机织面料的经向覆盖系数高于79%,纬向覆盖系数高于45%。
进一步地,所述磨毛层的毛羽高度为0.5~1.0mm。磨毛层是采用碳素磨毛辊进行磨毛工艺得到。
有益效果:
1、根据被芯面料的使用场景,通过对面料结构参数进行控制,如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抗菌纤维纱线位置的安排、组织结构的选用、织物覆盖系数的限定,以此实现了面料抗菌性能的最大化。
2、面料表面磨毛层毛羽高度的设计,使得面料本身的掉毛率极低,且起毛起球性能达到一等品水准。
3、面料在实现优异抗菌效果的过程中,选用家纺面料中亲肤性较好的抗菌纤维,而且并没有通过后整理助剂加工的方式,制得的面料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抑菌磨毛被芯面料的纬向剖面图,其中,1为经纱、2为纬纱、3为纳米氧化锌功能粒子、4为磨毛层。
图2为实施例1中机织面料层的组织结构图,■为经组织点,□为纬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菌磨毛被芯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在机织面料的一面有磨毛层,磨毛层是通过碳素磨毛辊进行磨毛工艺得到。
家纺面料为实现人体接触的舒适性,通常选用材质需要以纤维素纤维的原料为主。棉纤维的吸湿、亲肤特性一直是消费者的首选,所以本实用新型面料的经纱选用100%棉纤维。但通常冬被被芯面料的克重偏高,选用的纱线支数偏低,所以总体的面料风格厚实,偏硬挺。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天丝纤维,除具备棉纤维的特性之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纤维的刚性低,所以制成的面料手感柔软、丝滑,贴身。同时,纬纱的刚软特性直接关乎最终面料的风格,所以选用100%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纬纱。另外,有研究发现,相对于消费者其他生活环境的洁净度来说,冬被的被芯区域即芯材是细菌等污染物最容易藏身的位置,又因为被芯等不方便洗涤清洁,且秋冬磨毛被芯面料的磨毛结构容易藏污纳垢,这就导致了面料实际的清洁度很差而消费者对于被芯面料和芯材两部分细菌清洁的需求度高。混纺纱与本申请中单一组分纱线交织的方式相比,虽然最终面料的有效成分相同,但由于在混纺阶段,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刚度的不同,粘胶纤维更多的会集中在纱线结构的内层,很难实现暴露于外层,抗菌性不能充分发挥。基于以上多方面原因的考虑,本实用新型选用抗菌功能纱线作为纬纱。优选地,为了实现面料的抗菌特性,采用在再生纤维素纺丝过程中就加入抗菌物质的方式制成的功能纤维,具体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短纤,这样的抗菌效果更持久,而且纳米氧化锌颗粒本身与其他重金属如铜、银有所区别的是它没有人体皮肤接触危害,也不存在对人体深层机能的消极影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织面料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所述经纱1为纯棉单纱,所述纬纱2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短纤,经纱1和纬纱2按经面缎纹组织(图2所示)交织,由于纳米氧化锌是均匀分布在粘胶中,因此在纬纱2的纤维表面和截面均分布有纳米氧化锌3。同时,在机织面料的一面,通过碳素磨毛辊进行磨毛工艺形成了磨毛层4。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对面料纱线参数的设计做了更明确的优化。秋冬磨毛被芯面料总体要求面料厚重一些,所以通常选用的纱线支数要偏小一点,通常经纱优选支数范围40s~60s。但是为了最大发挥抗菌纤维的功能,这里需要设计纬纱纱线支数更低一点(纱线更粗)一点,单根纱线中含有的纤维根数越大,这样在相同面积范围内,抗菌活性物质的含量就偏高一点,抗菌性能更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经纱纱线支数选用40s~60s,纬纱纱线支数选用32s~50s,且经纱纱线支数是纬纱纱线支数的1.2~1.25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抑菌磨毛被芯面料选用的组织为缎纹组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使得面料手感柔软特性的情况下,该类组织能最大程度的将抗菌纤维的纬纱以纬浮长的方式配置在面料的反面,直接接触细菌,发挥抗菌效果。而且这样也避免了抗菌功能物质直接接触正面人体皮肤或者套件面料因反复摩擦导致这些物质含量很快释放殆尽。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经纱平均浮长不宜超过3,浮长线过长,面料在后道磨毛工序中导致的纱线强力下降很大,造成面料的基本物性不达标。还有,浮长线越长,面料的结构更松散,经过磨毛后,纱线之间的固结力越低,会造成面料的掉毛率也高,这也影响到消费者的睡眠体验。因此,机织面料选用经面缎纹组织,且经纱平均浮长线不超过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织面料的经纱密度为144~173根/英寸,纬纱密度为72~90根/英寸,平方米克重为120g/m2~160g/m2。依照此结构参数,对应制得的机织面料的经向覆盖系数高于79%,纬向覆盖系数高于75%。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面料手感的情况下,使得面料整体的覆盖系数更高,尽可能的使得纬纱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大,实现更高的抗菌性能。还需要说明的是,依据本发明中经纬密度的设计,制得的成品面料中纳米氧化锌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5%~50%。这样的含量既可以保证被芯中有害菌的抑制和消除作用,同时不会因为含量过高造成过高的抗菌性能,破坏对与人体皮肤共生细菌的良性健康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织面料层之上的绒毛层是通过碳素磨毛辊进行磨毛工艺得到,毛羽高度0.5~1.0mm。磨毛工艺带来的手感柔软、保暖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可能的卫生问题。所以通过调整磨毛工艺,在保证面料蓬松保暖特性的情况下,使得最终面料表面的绒毛层毛羽的工艺长度为0.5~1.0mm。这样带来的好处是,面料本身的储存赃物的能力降低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当然,也改善了磨毛面料的掉毛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面料具有抗菌的效果,但不代表其具有防污、消除异物的能力,所以尽量减少尘埃、赃物的储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设计,在配合抗菌纤维功能的作用下,使得面料的安全抗菌的能力极大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选用再生纤维素抗菌纤维发挥持久抗菌特性,并利用经面缎纹的组织形式,将功能纤维配置在面料的反面(不与人体直接接触且易与细菌接触),在面料规格的设计中更进一步的限制了纱线的配置(经纱细、纬纱粗)、优化了织物的结构参数(浮长线、覆盖系数、毛羽长度),使得面料的抗菌性能达到最大程度并降低了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得的面料手感柔软、蓬松、保暖,抗菌性能持久,无潜在皮肤接触危害,非常适合作为冬季被芯面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短纤是采用cn109056092a中公开的方法制成。
实施例1
所述抑菌磨毛被芯面料,经纱采用100%紧密纺棉纱40s,纬纱采用100%粘胶环锭纺纱线32s。
面料规格为:c40s*r32s/144*72,缎纹,平方米克重157g/m2,坯布门幅105英寸,成品门幅98.5英寸,其中r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纤维。
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穿停经片→穿综穿筘→织造。
染整工艺:烧毛→退浆→精炼→柔软定型→磨毛。
实施例2
所述抑菌磨毛被芯面料,经纱采用100%紧密纺棉纱60s,纬纱采用100%粘胶环锭纺纱线50s。
面料规格为:c60s*r50s/173*90,缎纹,平方米克重125/m2,坯布门幅105英寸,成品门幅98.5英寸,其中r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纤维。
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穿停经片→穿综穿筘→织造。
染整工艺:烧毛→退浆→精炼→柔软定型→磨毛。
对比例1
以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为对比因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经纬纱线支数均为40s,并未按照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经纱纱线支数是纬纱纱线支数的1.2~1.25倍的要求,但总体抗菌纤维含量基本相同。
该面料经纱采用100%紧密纺棉纱40s,纬纱采用100%粘胶环锭纺纱线40s。
面料规格为:c40s*r40s/144*90,缎纹,平方米克重137g/m2,坯布门幅105英寸,成品门幅98.5英寸,其中r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纤维。
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穿停经片→穿综穿筘→织造。
染整工艺:烧毛→退浆→精炼→柔软定型→磨毛。
对比例2
以经纬纱线位置的配置为对比因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中经纬纱线均采用棉/抗菌纤维的混纺纱线,未按照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经纱为100%棉,纬纱为100%抗菌粘胶的要求,但总体抗菌纤维含量基本相同。
该面料经纱采用(c/r60/40)紧密纺棉纱40s,纬纱采用紧密纺混纺纱(c/r60/40)32s,其中r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纤维。
面料规格为:(c/r60/40)40s*(c/r60/40)32s/144*72,缎纹,平方米克重160g/m2,坯布门幅105英寸,成品门幅98.5英寸。
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穿停经片→穿综穿筘→织造。
染整工艺:烧毛→退浆→精炼→柔软定型→磨毛。
对比例3
以面料组织的选用为对比因素,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中抑菌磨毛面料采用平纹组织,未按照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缎纹组织的要求,但总体抗菌纤维含量基本相同。
该面料经纱采用100%紧密纺棉纱40s,纬纱采用100%抗菌粘胶环锭纺纱线32s。
面料规格为:c40s*r32s/110*55,平纹,平方米克重120g/m2,坯布门幅105英寸,成品门幅98.5英寸,其中r为纳米氧化锌抗菌粘胶纤维。
织造工艺: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穿停经片→穿综穿筘→织造。
染整工艺:烧毛→退浆→精炼→柔软定型→磨毛。
本实用新型所述抑菌磨毛被芯面料的功能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
【抗菌性能】
按照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中规定的方法,通过抑菌率指标来评价被芯面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能力。
实施例和对比例面料产品特性以及各物性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
(1)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可知,在相同抗菌纤维含量、且面料的覆盖系数相同的条件下,依照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两种面料的抗菌性能相当。但本实用新型中面料因为限定了经纱纱支和纬纱纱支之间的关系,使得面料中的经纬纱线在相同面积下交织次数是要少于对比例1中的,这就造成了实际使用时,与细菌接触的有效面积是要更多的,所以面料的抗菌性能会更优异。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2可知,在相同材质、克重、及更多抗菌纤维含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面料因为采用经纱为100%非抗菌纤维,纬向采用100%抗菌纤维的方法,使得最终面料的抗菌性能要好于对比例2中面料。
(3)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3可知,在相同纱线种类、参数配置且抗菌纤维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了缎纹组织,使得面料的抗菌性能要好于对比例3中的面料。这是因为经过磨毛工序,平纹组织的面料中抗菌纱线会收到更严重的磨损,导致抗菌物质的流失,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平纹组织导致面料与细菌接触的有效面积更少。
(4)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3可知,在相同抗菌纤维含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因设计的经纬密度带来较高的经纬向覆盖系数,使得面料的抗菌性能更加优异。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替换和改进,这些替换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