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3:01:41|212|起点商标网
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洗衣机中通常设有向洗衣机内投放衣物处理剂的洗涤剂盒,洗涤剂盒与洗衣机的进水系统连通,当开始洗涤时,洗衣机控制进水系统向洗涤剂盒内进水,将衣物处理剂冲入洗衣机的洗涤筒中。由于衣物处理剂冲刷不充分经常会造成衣物处理剂粘附在洗涤剂盒的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或斑块,此情况不仅对洗涤水造成污染同时会对带洗涤衣物造成污染,此外,结块或斑块过大会堵塞进水通道,影响向洗涤筒内的进水过程,进一步影响洗涤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及洗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容置衣物处理剂,且所述的壳体上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

投放装置,向所述的空腔内投放衣物处理剂;

扰流结构,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在所述的空腔内形成多个流动通道,使从所述的投放装置中流出的衣物处理剂充分溶解。

进一步,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容纳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盒和与所述的投放盒连接的投放盖;

所述的投放盒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具有敞口的投放腔室,所述的投放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

所述的扰流结构与所述的敞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包括顶翻结构;

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壁;

所述的顶翻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的底壁上向所述的空腔内部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的投放盒被所述的凸起结构顶起,使所述的投放盒发生翻转,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向所述的扰流结构处倾倒衣物处理剂。

进一步,包括离心部;

所述的离心部为设置在所述的投放盒的壁面上的配重块,且靠近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设置;

所述的配重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的投放盒绕发生翻转,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向所述的扰流结构处倾倒衣物处理剂。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向所述的洗衣机内部凸起的侧壁;

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侧壁上的提升筋口,和可开闭所述提升筋口的投放盖;

所述的扰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的底壁上;

所述的提升筋口与所述的扰流结构在所述的底壁上的投影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壁;所述的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板,所述的扰流结构交错排列设置在所述的底壁上。

进一步,所述的扰流板呈多排排布,排与排之间交错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壁,所述的底壁包括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

所述的扰流板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的底壁的长边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扰流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至少为一个,沿所述的扰流板的高度和/或宽度方向布置。

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的洗涤筒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洗衣机的提升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提升筋作为衣物处理剂的容纳装置,使衣物处理剂的溶解过程高效充分,避免了在因衣物处理剂冲刷不充分在洗涤剂盒上形成结块或斑块,对洗涤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可以取消洗涤剂盒的设置,提高了洗衣机的装配效率,降低了洗衣机的制作成本;

2)本发明采用可拆卸的投放装置向提升筋内投放衣物处理剂,投放衣物处理剂时可直接将投放装置从提升筋上取下,避免了直接拆除提升筋的大工作量,投放过程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3)本发明采用在提升筋的空腔中设置扰流结构,使衣物处理剂得到充分的溶解起泡,提高了衣物清洗的效率,同时避免了衣物处理剂溶解不充分粘附在提升筋的空腔中,形成不易清理的结块或斑块,提高了洗衣机的清洁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在洗衣机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洗衣机内的安装状态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投放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投放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升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升筋沿b-b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投放装置的存放状态示意性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投放装置存放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投放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投放装置沿b-b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底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底壁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投放盒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升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升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升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拨水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拨水叶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二叶轮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二叶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一叶轮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一叶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转轴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一转轴沿c-c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提升筋沿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扰流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扰流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扰流结构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中提升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中:100、洗衣机;101、外壳;102、外筒;103、内筒;105、固定机构;151、吊簧;152、减震器;200、提升筋;201、壳体;211、第一侧壁;212、第二侧壁;213、底壁;214、提升筋口;220、凸台结构;230、连通孔;231、导水孔;232、导水结构;2321、第一孔面;2322、第二孔面;240、安装位;241、限位体;2411、第一侧板;2412、第二侧板;300、投放盖;301、盖本体;302、第一按键;303、第二按键;304、压簧;310、本体部;311、限位部;312、装配结构;313、第一连接臂;314、第二连接臂;315、连接轴;316、支撑件;317、第二凸起;320、按压部;331、第一卡勾;332、第二卡勾;340、侧限位部;341、凹槽;400、投放盒;401、敞口;402、投放盒底;403、投放盒侧壁;404、安装结构;405、减震件;406、把手结构;407、减震元件;410、凹陷部;411、第一凸起;412、定位槽;500、搅拌装置;501、第一叶轮;502、第二叶轮;503、第二转轴;504、第一转轴;505、紧固件;506、第一支撑板;507、第二支撑板;508、固定孔;510、支撑柱;511、第一轮毂;512、第一叶片;515、安装孔;521、第二轮毂;522、第二叶片;530、拨水叶片;531、轮毂;532、叶片;540、扰流结构;541、扰流板;600、顶翻结构;700、弹性件;800、离心部;901、锁舌;902、锁本体。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以滚筒洗衣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100一般性可包括:外壳101、洗涤筒、提升筋200、和固定机构105。洗涤筒通常由外筒102和可在外筒102内转动的内筒103构成,洗涤水或漂洗水可存在在内筒103和外筒102之间,内筒103上设置与外筒102连通的透水孔,洗涤水或漂洗水从透水孔中进入内筒103中参与衣物处理;或者,洗涤水或漂洗水只存放在内筒103中进行衣物处理。在外筒102的底部可具有排水口,排水口经由排水泵连通至洗衣机100的外排管路,以在主洗阶段和各漂洗阶段结束时将洗涤筒中的水经排水口向外排出洗衣机100。洗涤筒上部设有进水口,用于向洗涤筒内引入洗衣用水。进水管路的一端与洗涤筒连通,一端连接自来水,进水管路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导通或断开进水管路的进水阀门。进水管路配置成在洗衣机100的进水期间向洗涤筒中提供洗衣用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洗衣机100的进水期间通常为洗衣机100执行的洗衣程序的进水期间。进水管路提供的洗衣用水的量可由洗涤筒内的衣物的重量和/或选择的洗衣程序确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予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剂主要是指在洗衣机主洗阶段使用的洗涤剂,但也可以是用于漂洗阶段的柔顺剂、增白剂等等。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200包括:壳体201,所述的壳体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壳体201上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230;投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向所述的空腔内投放衣物处理剂;搅拌装置500,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上,引导从所述的投放装置投放的衣物处理剂流向所述的搅拌装置500。

通过投放装置将衣物处理剂投入提升筋200中,通过提升筋200上的连通孔230洗衣机内的洗涤水/漂洗水可进入提升筋200内与衣物处理剂冲刷混合,混合后的洗衣用水经连通孔230流出壳体201进入内筒103中对衣物进行洗涤。冲刷混合过程在整个洗涤/漂洗过程中持续进行,使得投入提升筋200中的衣物处理剂得到充分的溶解,避免了衣物处理剂残留在提升筋200的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或斑块;同时,利用提升筋作为衣物处理剂的投放容纳构件,可以取消现有的洗涤剂盒,简化了洗衣机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导流结构的设置使衣物处理剂能够顺畅的流向搅拌装置500处,使得洗衣用水和衣物处理剂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

所述的投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的一端,所述的搅拌装置500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的另一端。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壁213,所述的投放装置和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在所述的底壁213上的投影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底壁213呈高低倾斜设置形成导流结构,所述的投放装置设置在导流结构的上游位置,所述的搅拌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下游位置。保证了衣物处理剂能够第一时间流向搅拌装置500,优选的,所述的搅拌装置500设置在所述的导流结构的最低位置处。搅拌装置500位于导流结构的最低位置处,有利于洗衣用水和衣物处理剂集中在搅拌装置500处,为二者之间的混合提供了便利。

如图3所示,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包括支撑柱510和拨水叶轮530,所述的拨水叶轮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柱510上。所述的支撑柱510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所述的底壁213由一端向所述支撑柱510所在位置处倾斜设置形成导流结构,所述的支撑柱510设置在所述的导流结构的最低处。通过将底壁213设置为倾斜面形成导流结构,加工简单,设置方便,效果显著。

所述的底壁213位于所述的投放装置300所在一端到所述的支撑柱510所在位置处的断面为倾斜面,所述底壁213的另一端到所述的支撑柱210所在位置处的断面为平直面(如图3所示)。

在另外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壁213由两端向所述支撑柱213所在位置处倾斜设置形成导流结构,所述的支撑柱213设置在所述的导流结构的最低处。

为了保证投放装置与搅拌装置500之间不发生干涉,所述的投放装置所在一端到支撑柱510处的距离大于另一端到支撑柱510处的距离,由此,搅拌装置500靠近壳体201的另一端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投放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盖300和与所述的投放盖可翻转连接的投放盒400。所述的投放盒400具有敞口401的投放腔室,所述的投放盒400至少具有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向上靠近所述的投放盖300存放衣物处理剂的存放状态(如图5所示),和所述的投放盒400相对所述的投放盖300翻转后,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倾倒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的投放盖3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上,所述的投放盒400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

当用户将投放装置从提升筋200中取出时,投放盒400呈存放状态,投放盒400的敞口自动靠近投放盖300,避免了投放盒400敞口向远离投放盖300的方向倾斜,对用户向投放盒400中投放衣物处理剂造成不便,提高了用户在衣物处理剂投放过程中的体验度。当用户将投放装置放回提升筋200后,投放盒400翻转为投放状态,投放盒400中的衣物处理剂可顺利的从投放盒400中流出。

如图4所示,包括顶翻结构600,所述的投放盒400包括投放盒底402和投放盒侧壁403,所述的投放盒侧壁403一端与所述的投放盒底402连接,另一端围成所述的敞口401。所述的顶翻结构600与靠近所述的投放盒底402的投放盒侧壁403相抵,所述的投放盒400从所述的存放状态翻转成所述的投放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的壳体201包括底壁213,所述的顶翻结构600为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向所述的空腔内部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的投放盒400被所述的凸起结构顶起,使所述的投放盒400翻转为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401倾倒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状态。

顶翻结构600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加工难度小,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作用显著,在投放装置的安装完成时即完成了从存放状态到投放状态的转化。

如图6所示,所述的投放盖300上设有装配结构312,所述的投放盒400上设有安装结构404,所述的装配结构312与所述的安装结构404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投放盒400可绕轴翻转。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的装配结构312为一向所述的空腔内部延伸的凸起,所述的装配结构312的顶端宽度大于所述投放盒400的宽度,且所述装配结构312的顶端两侧相对设置第一连接臂313和第二连接臂314。所述的安装结构404为相对设置在投放盒400上的第一安装孔4041(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安装孔4042(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13和第二连接臂314上均设有向对侧连接臂方向凸起的连接轴315,所述的投放盒400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13和第二连接臂314之间,所述的连接轴315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4041和第二安装孔4042连接。第一安装孔4041和第二安装孔4042设置在投放盒侧壁403上,且靠近投放盖300设置,能够提高投放盒400的容量,避免用户向投放盒400中加衣物处理剂量多时,从安装孔中流出,对用户的身体或者家居环境造成污损。

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用户从提升筋200中取出投放盒400时,保证敞口401自动向投放盖300处翻转,所述的安装结构404设置在投放盒侧壁403中部偏向所述的敞口401的一侧。这样,利用杠杆原理,投放盒底402一端的臂长增加,在重力的影响下,投放盒底402自动向远离投放盖300的方向翻转。

如图7所示,所述的壳体201包括向所述的洗衣机内部凸起的侧壁,所述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如图2所示),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的顶部相接,底部之间设置底壁213。在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230,以便洗衣用水的进出。所述的侧壁上设有提升筋口214,所述的投放盖300可拆卸的设置在提升筋口214上。投放盖300可拆卸的设置在提升筋口214上,投放盖300与投放盒400连接,需要向提升筋内投放衣物处理剂时,只需要将投放盖300从提升筋200上拆卸下来即可。投放盖300的体积相较于提升筋200的体积小,用户更容易抓握,简化了用户向提升筋内投放衣物处理剂的投放过程,同时减小了用户的工作量,用户体验度提高。

如图8所示,投放盖300包括:盖本体301、第一按键302、第二按键303和压簧304。盖本体301具有本体部310、限位部311和前述装配结构312,限位部311为设置在装配结构312中部的通孔。第一按键302和第二按键303对称设置于盖本体301的两侧,分别具有按压部320、第一卡勾331、第二卡勾332和侧限位部340,其中按压部320的顶部与本体部310滑动摩擦连接,在其底部形成第一卡勾331和第二卡勾332,在其侧面向内延伸形成侧限位部340,侧限位部340设置成在限位部311内摩擦滑动。在侧限位部340的末端开设有纵截面为圆形的凹槽341。压簧304的一端位于第一按键302的凹槽341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按键303的凹槽341内。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100的提升筋200的投放盖300能够通过按压轻松打开。

所述的提升筋口214与所述的第一卡勾331和第二卡勾332相匹配的位置处的壁面向所述的空腔内部弯折形成凸台结构220,所述的凸台结构220与所述的第一卡勾331和第二卡勾332之间卡接连接。使用时,按压第一按键302和第二按键303,使第一卡勾331和第二卡勾332与壳体201的凸台结构220脱离,将投放盒400取出壳体201,旋转一定角度使投放盒400的敞口401朝上,经敞口401向投放盒400内放入衣物处理剂,之后再将投放盖300放入提升筋口214处,在压簧304的弹簧力作用下,投放盖300的第一卡勾331和第二卡勾332与壳体201的凸起结构220卡扣固定,投放盖300与壳体201锁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提升筋与是实施例二中的区别在于:投放盒400上设有离心部8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部800带动投放盒400发生翻转。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容纳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盒400和与所述的投放盒连接的投放盖300,所述的投放盒400和所述的投放盖300通过连接轴315连接。所述的离心部800设置在所述的投放盒400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的投放盒400绕所述的连接轴315翻转。洗涤/漂洗过程中内筒103通常处于往复运动状态,往复过程中,洗衣用水灌入投放盒400中,对投放盒400内部进行冲刷,尤其是能够对投放盒底402处进行冲刷,能够保证投放盒400中的衣物处理剂得到充分溶解,投放盒400内衣物处理剂的无残留。

所述的投放盒400具有敞口的投放腔室,所述的投放盒400至少具有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401向上靠近所述的投放盖存放衣物处理剂的存放状态(如图11所示),和所述的投放盒400相对所述的投放盖300翻转后,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401倾倒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状态(如图10所示)。所述的离心部800为设置在所述的投放盒400的壁面上的配重块,且靠近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401设置。所述的配重块80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的投放盒400绕所述的连接轴315从所述的存放状态翻转成所述的投放状态。

由于洗涤/漂洗过程中内筒103通常处于往复运动状态,离心力的方向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洗涤/漂洗过程中在配重块800的带动下,投放盒400在投放状态和存放状态之间不断切换。当投放盒400处于投放状态时,投放盒400中的衣物处理剂或衣物处理剂与洗衣用水的混合溶液从投放盒400中流出,同时也有洗衣用水在此时进入投放盒400中,当投放盒400处于存放状态时,投放盒400中的洗衣用水对投放盒400的内壁面进行冲刷,尤其是不易达到的投放盒底402处也能得到充分的冲刷,避免了衣物处理剂冲刷不充分粘附在投放盒的内壁面上,形成不易清理的结块或者斑块。

如图11所示,所述的连接轴315位于所述的投放盒400中部远离所述的投放腔室的敞口401的一侧。这样,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增加了配重块一端的臂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配重块800更容易带动投放盒400完成存放状态到投放状态的转换。

投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投放盒400连接的弹性件700,所述的弹性件700一端与所述的投放盖3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投放盒400连接。弹性件700为压簧,对所述的投放盒400具有压缩弹性力,当从壳体201中将投放装置取出时,在压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投放盒底402向远离投放盖300的方向翻转,使敞口401向投放盖300的方向翻转,投放盒400呈存放状态。投放盒400的敞口自动靠近投放盖300,避免了投放盒400敞口向远离投放盖300的方向倾斜,对用户向投放盒400中投放衣物处理剂造成不便,提高了用户在衣物处理剂投放过程中的体验度。当用户将投放装置放回提升筋200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投放盒400翻转为投放状态,投放盒400中的衣物处理剂可顺利的从投放盒400中流出。

为了避免设置的弹性件700长度过长,影响弹性件中弹性力的作用效果,所述的投放盖300上设有向所述的空腔内部延伸的支撑件316。所述的弹性件700一端与所述的支撑件316连接,另一端与靠近所述的投放盒底402的投放盒侧壁403连接。支撑件316的设置缩短了压簧的体积,提高了压簧的作用效果,有利于投放盒400得到有效的翻转推动力。

如图10所示,所述的投放装置还包括减震件405。所述的减震件405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且靠近所述的敞口401设置;或者,所述的减震件405设置在所述的投放盒400上,设置在所述的敞口401与所述的底壁213接触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减震件为弹性垫片。在洗涤/漂洗过程中,内筒103不断往复运动,投放盒400在存放状态和投放状态之间不断转化,减震件405的设置避免了转化过程中投放盒400与底壁213之间的之间碰撞,避免了碰撞过程中对装置造成损坏或者产生噪音。

实施例四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投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投放盖300与投放盒4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投放盖300与提升筋口214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二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盖300,用于开合提升筋口214。投放盒400设置于投放盖300的下方。如图13所示,投放盖300具有向下延伸的装配结构312,装配结构312的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凸起313。投放盒400具有敞口401、投放盒底402和投放盒侧壁403,其中靠近投放盖300的投放盒侧壁403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410,凹陷部410的侧面向内延伸有第一凸起411。装配结构312的第二凸起317和凹陷部410的第一凸起411适配固定,来使投放盒400固定在投放盖300的下方。优选地,凹陷部410的上表面还形成有定位槽412;装配结构312的底端插设在定位槽412内。在投放洗衣用剂时,将投放盖300连同投放盒400拿出壳体201,然后旋转投放盖300使敞口401朝上,之后向投放盒400内放入洗衣用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投放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投放盖300与投放盒4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投放盖300与提升筋口214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二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的底壁213上设有多个限位体241,多个限位体241共同围成所述的安装位240。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盒400,所述的投放盒400限位安装在多个限位体241共同围成的安装位240上。在底壁213上固设有限位体241,投放盒400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底壁213上,由于内筒103在洗衣过程中进行往复运动,固设的限位体241能够保证在洗衣过程中投放盒400不发生位移。同时,由于内筒103的往复运动使投放盒400中的衣物处理剂,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出与洗衣用水进行混合。

如图14、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安装位240的形状与所述的投放盒400在所述的底壁上的投影形状相匹配。保证了投放盒400能够完整稳定的安装在安装位240中。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限位体241包括第一侧板2411和第二侧板2412,所述的第一侧板2411和第二侧板2412之间垂直连接。所述的投放盒400上具有垂直于所述底壁213的直角,所述的第一侧板2411和第二侧板2412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投放盒上的直角部位贴合。

所述的投放盒400具有相对设置的敞口401和投放盒底402。所述的敞口401和投放盒底402的两侧具有直角,所述的限位体241为四个,分别与所述的敞口401和投放盒底402的两侧直角贴合。保证了投放盒400能够完整稳定的安装在安装位240中。

所述的第一侧板2411与所述的敞口401平行,且所述的第一侧板2411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敞口401处的壁面厚度。保证了敞口401不被第一侧板2411遮挡,避免了衣物处理剂从投放盒400中流出过程中,在第一侧板2411与敞口401的接触位置发生淤积,形成难以清理的结块或者斑块。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壳体201上设有便于投放衣物处理剂的提升筋口214。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盖300,所述的投放盖3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提升筋口214上。所述的投放盖300上设有限位结构350,所述的限位结构350与所述的投放盒400的投放盒侧壁403贴合。限位结构350的设置避免了投放盒在内筒103做往复运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投放盖300的方向移动。

如图14和图17所示,包括减震元件407,所述的限位结构350设置在所述投放盖300的底部向所述的空腔内延伸的凸起结构的顶端,所述的减震元件407设置在所述的限位结构350与所述的投放盒400之间。所述的减震元件407设置在投放盒侧壁403上,或者所述的减震元件407设置在所述的限位结构350靠近所述的投放盒侧壁403的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减震元件407为弹性垫片。在对投放盒400起到限位的同时减小了投放盖300的安装难度。

如图17所示,所述的投放盒400上设有把手结构406,所述的把手结构406设置在靠近所述的投放盒底402的一端。用户只需要提起把手机构406即可将投放盒400从壳体201中取出,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投放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投放盖300通过锁止装置与壳体201连接。

如图20所示,所述的投放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提升筋口214,和可开闭所述的提升筋口214的投放盖300。所述的锁止装置900包括锁本体902和锁舌901,所述的锁本体90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上(如图19所示),所述的锁舌901设置在所述的投放盖300上,所述的锁舌901可活动的插入所述的锁本体902中。

所述的锁本体902包括锁扣、锁扣簧片和与所述的锁舌顶端的锁钩配合的锁槽(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的锁舌901插入所述的锁本体902中,所述的投放盖300与所述的壳体201连接,当对所述的投放盖300再次施加外力,所述的锁舌901从所述的锁本体902中退出,所述的投放盖300与壳体201之间解除锁定,提升筋口214暴露在用户视线中,用户经提升筋口214向提升筋200的空腔内投放衣物处理剂。

如图20所示,壳体201上的连通孔230主要集中设置在提升筋的一端,提升筋口214设置在提升筋的另一端。当投放盖300闭合在壳体201上后,提升筋口214所在的一侧封闭,投入壳体201中的衣物处理剂不会直接从壳体中流出,避免了将提升筋200安装回内筒103中时,衣物处理剂发生溢出污染家居环境。

结合图2和图20,所述的壳体201包括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所述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的顶部相接,底部之间设置底壁213(如图19所示)。所述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连接后向所述的洗衣机的内部延伸形成凸起。所述的提升筋口214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壁211或第二侧壁212上,靠近侧壁的顶端设置。提升筋口214靠近侧壁的顶端设置,保证了衣物处理剂的容量能够最大化,同时为经连通孔230流入提升筋200中的洗衣用水与衣物处理剂之间的混合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二者之间的混合更加充分,避免衣物处理剂残留形成不易清理的结块或者斑块。

如图20所示,所述的提升筋口214靠近底壁213的一侧边沿上设有连接轴315,所述的投放盖300与所述的连接轴315连接,并可以绕所述的连接轴315翻转。所述的提升筋口214与所述的连接轴315相对的另一边沿的位置处设有锁本体902,所述的投放盖300上与所述的锁本体902相对的位置处设置锁舌901。通过锁舌901和锁本体902之间的锁止,投放盖300可完全封闭提升筋口214。

如图21所示,当所述的投放盖300处于完全开启时,所述的投放盖300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的提升筋口214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优选的,所述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开启后的投放盖300可以作为用户投放衣物处理剂的导流板,为用户投放衣物处理剂提供了便利。

实施例七

结合图4、图22和图23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搅拌装置500,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安装在所述的壳体201内,使从所述的投放装置中流出的衣物处理剂充分溶解。通过投放装置将衣物处理剂投入提升筋200中,通过提升筋200上的连通孔230洗衣机内的洗涤水/漂洗水可进入提升筋200内,在搅拌装置500的作用下与衣物处理剂冲刷混合,且冲刷混合过程在整个洗涤/漂洗过程中持续进行。此过程使得投入提升筋200中的衣物处理剂得到充分的溶解,避免了衣物处理剂残留在提升筋200的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结块或斑块;同时,利用提升筋作为衣物处理剂的投放容纳构件,可以取消现有的洗涤剂盒,简化了洗衣机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如图4所示,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容纳衣物处理剂的投放盒400和与所述的投放盒连接的投放盖300。所述的投放盒400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具有敞口401的投放腔室,所述的投放盖3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上。所述的搅拌装置500与所述的敞口401相对设置。当投放盒400向壳体201的空腔内倾倒衣物处理剂时,衣物处理剂能够顺利的向搅拌装置500处流动,受到搅拌装置500的扰动作用,衣物处理剂能够快速的与进入壳体201中的洗衣用水进行混合,然后经壳体201上的连通孔230流出进入内筒103中参与洗衣过程。

如图4和图22所示,所述的壳体201包括底壁213,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包括支撑柱510和拨水叶轮530,所述的拨水叶轮530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柱510上。所述的支撑柱510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所述的支撑柱510的顶面与所述的壳体201之间具有间隔。

如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的拨水叶轮530包括轮毂531和叶片532,所述的轮毂531的中部设有轴孔,通过轴孔所述的拨水叶轮530套设在所述的支撑柱510上。所述的支撑柱510的底部设有一凸台结构,凸台结构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轮毂531的直径,所述的凸台结构对所述的轮毂531起到限位作用,使拨水叶轮530与底壁21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大大降低了拨水叶轮530转动过程的摩擦阻力。

为了提高拨水叶轮53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紧固件包括紧固帽和紧固体,所述的紧固帽设置在所述的紧固体的一端,所述的紧固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拨水叶轮530的轴孔的直径,能够对拨水叶轮530的上行运动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的支撑柱510的顶端设有安装孔515,所述紧固体与所述的安装孔515紧固连接。

如图22和图23所示,拨水叶轮530具有轮毂531和多个叶片532,拨水叶轮530的多个叶片532围绕轮毂531一周倾斜设置,两者相接处呈弧形。叶片532从轮毂531的顶面到轮毂531的底面逐渐由窄变宽,且相邻叶片532的前视投影部分重叠。由于提升筋200上的连通孔230主要布置在壳体201的上部,洗衣用水经连通孔230进入壳体201后可以在壳体的下部短暂停留,叶片532的下部变宽可以有效的将停留在壳体201下部的洗衣用水和衣物处理剂进行充分混合。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的壳体201上设有导水孔231,所述的导水孔231对应所述的搅拌装置500设置。优选地,所述的导水孔231与所述的搅拌装置500的下部位置相对;更为优选的,所述的导水孔231的布置在所述的叶片532的下部,宽度与所述叶片532的底部宽度相当,高度与所述叶片532的一半高度相当。导水孔231的设置水流更加容易进入提升筋200的内部,并在导水孔231位置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拨水叶轮530旋转加速,溶解效果更好。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搅拌装置500,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装置500包括至少两个联动设置的叶轮,使壳体内的衣物处理剂充分溶解。

如图24至图30所示,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包括第一转轴504,安装在第一转轴504上的第一叶轮501。还包括第二转轴503及安装在第二转轴503上的第二叶轮502。所述的第二转轴503/第二叶轮502与第一转轴504传动连接,带动第一转轴504转动。第二叶轮502的叶片大于第一叶轮501的叶片,第二叶轮502能够更好的受到洗衣用水的冲击力。当第二叶轮502转动时带动第一叶轮501转动,能够使靠近第一叶轮501的衣物处理剂向第二叶轮502处流动,在第二叶轮502和第一叶轮501的共同作用下,使洗衣用水与衣物处理剂充分混合起泡。

如图29所示,所述的第一转轴504与第二转轴503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叶轮502与所述的第二转轴503紧固连接,所述的第一叶轮501与所述的第一转轴504固定连接。

结合图29和图30所示,所述的第二转轴503为圆轴;包括紧固件505,所述的第二叶轮502上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第二转轴503上设有与所述的安装孔匹配的装配孔(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的紧固件505穿过所述的安装孔和所述的装配孔,所述的第二转轴503和所述的第二叶轮502紧固连接。保证了第二叶轮502与第二转轴503之间的联动,由于第一转轴504与第二转轴503之间一体成型,第二转轴50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轴50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叶轮501转动。

如图30所示,所述的第一转轴504为多边形轴,所述的第一叶轮501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的轴孔的形状与所述的第一转轴504的形状一致,所述的第一叶轮501与所述的第一转轴504过盈配合。通过多边形中包含的凸起结构对第一转轴504与第一叶轮501之间的配合起到限位作用,使二者之间联动。

所述的第二叶轮502包括第二叶片522和第二轮毂521,所述的第一叶轮501包括第一叶片512和第一轮毂511。所述的第二叶片522与所述的第二轮毂521垂直设置,且相邻叶片522的前视投影不重叠。所述的第一叶片512绕所述的第一轮毂511倾斜设置,且相邻叶片512的前视投影部分重叠。且第一叶片512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叶片522的直径。

在第一叶轮501转动时能够使衣物处理剂向第二叶轮502处流动,同时与进入壳体201的洗衣用水沿轴向搅动,在第二叶轮502转动时能够使洗衣用剂和洗衣用水充分混合,并且使洗衣用剂快速起泡。本实施例的洗衣机100的搅拌装置500通过设置结构不同的第一叶轮501和第二叶轮502,洗衣用水受第一叶轮501作用和第二叶轮502作用形成的水流发生交叉冲击,可以增强促进洗衣用剂和洗衣用水的混合、溶解和起泡。

所述的壳体201包括底壁213,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的第一支撑板506和第二支撑板507。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06和第二支撑板507上设有同轴的支撑孔,所述的第二转轴503从所述的支撑孔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06和第二支撑板507。第二叶轮502位于第一支撑板506和第二支撑板507之间的轴段上。第一转轴504一端设有限位凸台,另一端与第二转轴503连接,第一叶轮套设在第一转轴504上,位于限位凸台和第一支撑板506之间。

为了对第一转轴504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的第一转轴504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06上的支撑孔的直径,所述的第一转轴504与第二转轴503之间的过渡面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06的壁面贴合。

搅拌装置500中还包括固定销(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第二转轴503的顶部设有固定孔508,所述的固定孔508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板507的外部,所述的固定孔508与所述的固定销之间紧固连接。避免了转动过程中搅拌装置发生脱落。

实施例九

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的搅拌装置500与实施例八中的搅拌装置500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轴503固设在第一支撑板506和第二支撑板507上,第一叶轮501受洗衣用水的冲击绕第一转轴504旋转,第二叶轮502受洗衣用水的冲击绕第二转轴503旋转,从而促进洗衣用剂与洗衣用水的混合,结构巧妙。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第一叶轮501、第二叶轮502、第一转轴503与实施例八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轴504与实施例八中的不同,本实施例为保证第一叶轮501能够在洗衣用水的冲击下顺畅旋转,第一转轴503为圆轴。第一叶轮501处洗衣用水形成的水流和在第二叶轮502处洗衣用水形成的水流发生交叉冲击。

第一叶轮501的叶片512的宽度大于第二叶轮502的叶片522的宽度,长度小于第二叶轮502的叶片522的长度,在第一叶轮501转动时能够使进入壳体201的洗衣用水沿轴向搅动,在第二叶轮502转动时能够使洗衣用剂和洗衣用水充分混合,并且使洗衣用剂快速起泡。

本实施例中的洗衣机100的搅拌装置通过设置结构不同的第一叶轮501和第二叶轮502,洗衣用水受第一叶轮501作用和第二叶轮502作用形成的水流发生交叉冲击,可以增强促进洗衣用剂和洗衣用水的混合、溶解和起泡。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扰流结构540,安装在所述的壳体201内,在所述的空腔内形成多个流动通道,使从所述的投放装置中流出的衣物处理剂充分溶解。

如图32至图34所示,所述的壳体201包括底壁213,所述的扰流结构540包括多个扰流板541。所述的扰流结构540交错排列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在底壁213上形成多个流动通道。当洗衣用水经连通孔230进入壳体201中,洗衣用水与衣物处理剂混合后在多个流动通道中撞击,加速了衣物处理剂的溶解和起泡。

所述的扰流板541呈多排排布,排与排之间交错布置。扰流板541与底壁213之间过渡连接。扰流板541与底壁213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在底壁213上设置多个限位槽,扰流板541插接在限位槽中,或者其他可以保证扰流板541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扰流板541安装数量的自由度。

所述的底壁213包括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所述的扰流板541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的底壁213的长边平行。保证了衣物处理剂能够顺利的流入扰流结构540的多个流动通道中。

为了增强扰流板541的扰流效果,所述的扰流板54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为一个,沿所述的扰流板541的高度和/或宽度方向布置。洗衣用水可以经过扰流板541上的通孔流入通道内,且经通孔流动的洗衣用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能够对扰流结构540中的衣物处理剂起到有效的冲击作用,提高了衣物处理剂的溶解速度。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导水结构232,能够引导所述洗衣机内的水流入所述的壳体内冲刷从所述的投放装置中投放的衣物处理剂流向所述的搅拌装置。

如图35所示,所述的导水结构232设置在所述的投放装置的一端,靠近所述的投放装置设置,使经导水结构232流入壳体201中的洗衣用水,可以首先对衣物处理剂的投放位置进行冲刷。

所述的壳体201包括与所述的底壁213连接向所述的洗衣机内部凸起的侧壁,所述的投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侧壁的上部。所述的导水结构232设置在所述的投放装置与所述的底壁213之间的侧壁上。

所述的导水结构232为设置在所述的壳体201上的透水孔,所述的透水孔在所述的壳体201上形成的通道呈倾斜状,且向所述的搅拌装置500的位置倾斜。倾斜的通道使经过导水结构232的水流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能够有效的冲击投放位置处的衣物处理剂向搅拌装置500处流动。

所述的透水孔232具有位于所述的壳体201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孔面2321,和位于所述的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孔面2322。所述的第二孔面2322比所述的第一孔面2321靠近所述的底壁213和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如此设置才能保证洗衣用水可以直接对底壁213上的衣物处理剂进行冲刷。

所述的搅拌装置500包括支撑柱510和拨水叶轮530,所述的拨水叶轮530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柱510上。所述的支撑柱510设置在所述的底壁213上,所述的导水结构232向所述的支撑柱510与所述的底壁213的连接处倾斜。

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盖300,所述的壳体201上设有便于投放衣物处理剂的提升筋口214,所述的投放盖300覆盖在所述的提升筋口214上,所述的导水结构232位于所述的投放盖300和所述的底壁213之间的壳体壁面上。

所述的壳体201包括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所述的导水结构232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

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装置同实施例七中相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搅拌装置还可以是任意其他能够促进衣物处理剂溶解的装置。例如实施例八、实施例九、实施例十中所涉及到的形式。

一种洗衣机,具有上述的洗衣机的提升筋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洗衣机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