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及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2021-01-13 13:01:32|240|起点商标网
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及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采用此种针床装置的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织横机普遍采用双针位结构,前后两片针床呈“八”字形对称设置,两块针床上的织针也呈“八”字形设置。双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在编织毛衫时一般采用衣片成型的编织方式,编织好的衣片经缝合后形成整件毛衫。由于毛衫的缝合质量取决于缝合工的熟练程度,不利于提高毛衫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双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进行全成型编织时,需采用隔针编织的方式才能满足全成型编织要求,例如机号为e12的双针位结构针织横机,在进行全成型编织时需使用e6机号的针距,织物难以达到细密的编织效果,且针织横机需要较大的编幅才能满足编织物的尺码要求。故双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在进行全成型编织时存在编制范围小、编织效率低等缺陷。

四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能够实现全成型编织,即毛衫的大身、袖子和领子可以全部编织成型,后续无需再进行缝合,有利于提高毛衫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四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是指在前后针床上各配置上、下两层织针,上层织针和下层织针都可以进行编织、移圈等操作,互为对侧的上层织针与下层织针可以实现线圈的相互转移,两侧的下层织针之间也可以完成线圈的相互转移。四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在进行全成型编织时一般采用满针的编织方式,织物可以达到细密的编织效果,且由于四针位结构针织横机满针编织所需的编幅小于双针位结构针织横机隔针编织所需的编幅,机头来回移动时的行程大大缩短,编织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安装上、下两层织针,现有一些四针位结构的针织横机一般采用四针床结构,即前后两侧各设置两块上下分布的针床,上层织针设置在上针床上,下层织针设置在下针床上。此种结构中,针床的装配要求较高,同侧两块针床很难满足机头运行时的形位公差要求,另外,同侧两块针床均需要设置选针脚,针织横机的宽度增大,机头上与选针脚配合的选针机构的难度也增大,机头的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有利于简化针床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包括针床和设于针床上的插片,插片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有多个,相邻插片之间形成有针槽,针槽内设有前后布置的下织针与下挺针脚,所述下织针与下挺针脚之间设有可翘转的转换针脚,针槽内还设有位于下织针顶部的隔板,隔板的顶部设有相对于下织针倾斜设置的上织针,上织针的后端联接有可上下摆动的上挺针脚,上挺针脚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片,推片的底部设有可前后移动的过渡针脚,转换针脚的前端可与下织针或过渡针脚配合,下挺针脚可以通过转换针脚带动下织针前后移动,下挺针脚也可以通过转换针脚、过渡针脚及推片带动上挺针脚向上摆动。

优选的,所述过渡针脚的顶部设有倾斜设置且前低后高的推面,上挺针脚设有位于上织针后侧且向上凸出的上挺踵,过渡针脚向前移动时通过推面与推片底端的配合带动推片向上移动,推片向上移动时带动上挺针脚向上摆动使上挺踵伸出针槽。

优选的,所述推片设于隔板的后方,推片的顶面与隔板的顶面平行设置,推片向上移动到位时推片的顶面与隔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上织针的后部设有联接槽及位于联接槽后侧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前端与联接槽连通、后端敞口设置,上挺针脚的前端设有与联接槽配合的联接凸起,上挺针脚的前部伸入开口槽中且联接凸起插设于联接槽中,联接凸起与联接槽采用弧形配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换针脚可翘转连接于下挺针脚,转换针脚的前端与下织针之间设有设有可拆卸配合的串接结构,过渡针脚设有位于下挺针脚前侧的过渡凸起,转换针脚通过串接结构可带动下织针同步移动,转换针脚通过与过渡凸起的抵触可带动过渡针脚向前移动。

优选的,所述过渡针脚设于隔板后部的底侧,隔板的底侧设有用于避让过渡针脚前端的避让槽;和/或,所述过渡针脚设有向下凸出的限位块,针床装置包括穿经插片设置的限位钢丝,限位钢丝位于限位块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转换针脚的底部设有翘转凸起,下挺针脚的前端设有与翘转凸起配合的翘转凹槽,转换针脚通过翘转凸起与翘转凹槽的配合可翘转连接于下挺针脚;和/或,所述转换针脚的后端设有向上凸出的转换针踵,转换针脚的底部或下挺针脚的顶部设有弹性臂,转换针踵受压使转换针脚翘转时弹性臂受力变形。

优选的,所述插片设有位于上织针顶部的压槽,针床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压板,压板通过与压槽配合穿经各插片设置且位于上织针的顶部;和/或,所述插片设有位于上挺针脚后侧的卡槽,针床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卡条,卡条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插片配合的齿槽,卡条通过与卡槽配合穿经插片设置且插片的局部嵌于齿槽中。

优选的,所述针床装置还包括磁钢,磁钢设于针床上且位于下织针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包括针床基座,还包括上述记载的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针床装置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针床基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床装置,对针床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针槽内加设了位于下织针顶部的隔板,上织针设于隔板的顶部,利用隔板实现上织针和下织针的布置,无需增加针床的数量,有利于降低针床装置的装配要求。下挺针脚可以通过转换针脚带动下织针前后移动,下挺针脚也可以通过转换针脚、过渡针脚及推片带动上挺针脚向上摆动。通过转换针脚、过渡针脚及推片的配合即可实现上织针和下织针运行的切换,针床装置只需设置与下织针对应的选针脚即可,无需加设与上织针对应的选针脚,有利于简化针床装置及机头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过渡针脚向前移动时,通过推面与推片底端的配合带动推片向上移动,过渡针脚与推片之间的联动配合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也便于使过渡针脚和推片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推片向上移动时,带动上挺针脚向上摆动使上挺踵伸出针槽,以便机头能通过上挺踵带动上挺针脚前后移动,实现机头通过上挺针脚带动上织针前后移动的目的。

3、推片的顶面与隔板的顶面平行设置,当推片向上运动至自身的顶面与隔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时,推片向上移动到位,上挺针脚可以在推片顶面与隔板顶面结合形成的轨道平面上平稳的前后移动,有利于提高上挺针脚的移动平稳性。

4、上挺针脚通过联接凸起与联接槽的配合联接于上织针,上挺针脚与上织针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联接凸起与联接槽采用弧形配合结构,上挺针脚可以以联接凸起的中心点作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上挺针脚的前部伸入开口槽中,通过开口槽可以限制上挺针脚上下摆动时的幅度,避免上挺针脚摆动过度的情况,有利于提高上挺针脚的结构稳定性。

5、驱动下织针时,转换针脚通过串接结构连接于下织针,下挺针脚可以通过转换针脚带动下织针同步前后移动。驱动上织针时,转换针脚翘转使串接结构脱开,转换针脚与下织针脱离,转换针脚与过渡凸起配合,下挺针脚可以通过转换针脚与过渡凸起的配合带动过渡针脚向前移动。转换针脚与下织针之间、转换针脚与过渡针脚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便于根据编织需要改变转换针脚的配合结构。

6、过渡针脚的前端可以在隔板底侧的避让槽中来回移动,有利于提高过渡针脚的移动稳定性,也可以通过避让槽限制过渡针脚向前移动时的行程,有利于提高过渡针脚的结构稳定性。过渡针脚向后移动至限位块接近限位钢丝时,过渡针脚向后移动到位,通过限位块与限位钢丝的配合限制过渡针脚向后移动时的行程,有利于提高过渡针脚的结构稳定性。

7、转换针脚通过翘转凸起与翘转凹槽的配合实现可翘转连接于下挺针脚,转换针脚与下挺针脚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转换针脚可以以翘转凸起的中心点作为支点来回翘转。转换针踵受压使转换针脚发生翘转时,弹性臂受力变形。松开转换针踵后,弹性臂恢复形变的同时可以带动转换针脚及时翘转复位。

8、穿经插片设置的压板及卡条有利于提高插片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插片偏转导致织针或针脚被卡死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针床装置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压板位于上织针的顶部,对上织针具有限位作用,有助于提高上织针的结构稳定性。卡条位于上挺针脚的后侧,卡条可以限制上挺针脚向后移动复位时的行程,有助于提高上挺针脚的结构稳定性。

9、针床上设置磁钢,磁钢会使下织针受到磁作用力,该磁作用力可以使下织针的底面与针床的表面贴合,有利于提高下织针来回移动时的稳定性,确保下织针在不受机头驱动时能稳定的处于初始位置。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织横机,采用上述记载的针床装置,无需增加针床的数量,有利于降低针床装置的装配要求。通过转换针脚、过渡针脚及推片的配合即可实现上织针和下织针运行的切换,针床装置只需设置与下织针对应的选针脚即可,无需加设与上织针对应的选针脚,有利于简化针床装置及机头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针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构件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隔板、推片及过渡针脚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插片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上织针与上挺针脚的爆炸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下织针、下挺针脚及转换针脚的爆炸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工位针脚与选针脚的爆炸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工位针脚处于b工位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工位针脚处于h工位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转换针脚与下织针配合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转换针脚受压翘转与过渡针脚配合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床装置中上挺针脚向上摆动到位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针织横机的示意图。

图中,100-针床,210-插片,211-压槽,212-卡槽,213-长槽,220-隔板,221-限位台阶,222-避让槽,231-限位板条,232-压板,233-卡条,234-前压条,235-后压条,241-钢丝一,242-钢丝二,243-限位钢丝,244-工位钢丝,245-钢丝三,246-钢丝四,247-钢丝五,310-下织针,311-凹槽,320-下挺针脚,321-翘转凹槽,322-第一弹性臂,323-下挺踵,330-工位针脚,331-工位针踵,332-工位槽,333-第二弹性臂,340-选针脚,341-第三弹性臂,342-选针踵,350-磁钢,410-转换针脚,411-转换凸起,412-转换针踵,413-翘转凸起,420-过渡针脚,421-推面,422-过渡凸起,423-限位块,430-推片,431-限位凸起,510-上织针,511-联接槽,512-开口槽,520-上挺针脚,521-上挺踵,522-联接凸起,610-齿口片,620-沉降片,700-针床基座,810-选针压板,820-压片,830-转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装置,包括针床100和设于针床100上的插片210,插片210沿针床1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有多个,相邻插片210之间形成有针槽,针槽内设有前后布置的下织针310与下挺针脚320。下织针310与下挺针脚320之间设有可翘转的转换针脚410,针槽内还设有位于下织针310顶部的隔板220,隔板220的顶部设有相对于下织针310倾斜设置的上织针510,上织针510的后端联接有可上下摆动的上挺针脚520,上挺针脚520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片430,推片430的底部设有可前后移动的过渡针脚420,转换针脚410的前端可与下织针310或过渡针脚420配合,下挺针脚320可以通过转换针脚410带动下织针310前后移动,下挺针脚320也可以通过转换针脚410、过渡针脚420及推片430带动上挺针脚520向上摆动。

针床装置倾斜设于针织横机的针床基座700上,为了便于说明,在针床装置中将针床100描述为水平。本实施例中,针床100呈矩形的板状,针床100的表面设有多条沿针床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插槽,插槽沿针床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插片210的底侧固定插设于插槽中。针床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与针床100表面垂直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针床装置还包括多根同时穿经插片210和隔板220的固定钢丝,通过固定钢丝使隔板220固定于针槽内,提高隔板220的稳定性。隔板220大致呈三角形,隔板220的底面与针床100的表面之间形成与下织针310配合的槽,下织针310可前后移动的设于该槽内。隔板220的顶面相对于针床100的表面倾斜设置,上织针510的底面抵于隔板220的顶面上,上织针510可沿隔板220的顶面来回移动,上织针510与下织针310之间的夹角等于隔板220顶面与针床100表面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隔板220的顶面与针床100的表面之间的夹角α优选设置为30°,即上织针510与下织针310之间的夹角也优选设置为30°。

结合图5,为了提高上织针510的稳定性,插片210上设有位于上织针510顶部的压槽211,针床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压板232,压板232通过与压槽211配合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位于上织针510的顶部,压板232的长度方向与插片210的平面方向垂直设置,压板232与隔板220的顶面结合使上织针510受到限位,提高上织针510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压板232脱离压槽211,压槽211优选设置成燕尾槽。

推片430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隔板220的后方,为了提高上挺针脚520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推片430的顶面倾斜设置,且推片430的顶面与隔板220的顶面平行设置。当推片430向上移动到位时,推片430的顶面与隔板2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上挺针脚520可以在推片顶面与隔板顶面结合形成的轨道平面上平稳的前后移动。推片430前侧的顶端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凸起431,隔板220后侧的顶端设有与限位凸起431配合的限位台阶221,通过限位凸起431与限位台阶221的配合使推片430向下移动复位时的行程受到限制。

结合图5,为了提高推片430的稳定性,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的限位板条231,限位板条231设于推片430的后侧,使推片430受到前后方向上的限位,限位板条2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供插片210卡入的槽,各插片210插设于限位板条231上的槽中,限位板条231与插片210相互插合,有利于提高限位板条231和插片210的稳定性。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位于推片430后侧的钢丝一241和钢丝二242,钢丝一241位于限位板条231的上方且抵于推片430后侧壁的上部,钢丝二242位于限位板条231的下方且抵于推片430后侧壁的下部,通过限位板条231、钢丝一241及钢丝二242使推片430受到限位,提高推片430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过渡针脚420带动推片430上下移动的目的,过渡针脚420的顶部设有前低后高的推面421。过渡针脚420向前移动时,通过推面421与推片430底端的抵触带动推片430向上移动。过渡针脚420向后移动时,推面421对推片430的抵触作用消除,推片430可以向下移动复位。本实施例中,过渡针脚420的顶面设置成前低后高的结构,推面421的前端与过渡针脚前部较低的平面相接,推面421的后端与过渡针脚后部较高的平面相接。推片430向上移动至推片的底面与过渡针脚后部较高的平面齐平时,推片向上移动到位。

结合图6,上挺针脚520设有向上凸出的上挺踵521,上挺踵521位于上织针510的后侧。推片430向上移动时,带动上挺针脚520向上摆动,上挺踵521在上挺针脚520向上摆动时可以伸出针槽,即上挺踵521可以凸出于插片210,使上挺踵521在机头来回移动时可以进入机头的驱动轨道中。过渡针脚420向后移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后,上挺针脚520向下摆动复位至初始位置,使上挺踵521沉回针槽中,上挺针脚复位的同时可以带动推片430向下移动复位。

为了实现上挺针脚520与上织针510之间的联接,上织针510的后部设有联接槽511及位于联接槽511后侧的开口槽512,开口槽512的前端与联接槽511连通、后端敞口设置,上挺针脚520的前端设有与联接槽511配合的联接凸起522,上挺针脚520的前部伸入开口槽512中且联接凸起522插设于联接槽511中,联接凸起522与联接槽511采用弧形配合结构。上挺针脚520可以以联接凸起522的中心点作为支点上下摆动,上挺针脚520也能通过联接凸起522与联接槽511的配合带动上织针510同步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开口槽512呈v形,上挺针脚520摆动至与开口槽512的内壁接触时即摆动到位,通过开口槽512限制上挺针脚520上下摆动时的幅度,避免上挺针脚摆动过度的情况。

为了提高上挺针脚520的稳定性,插片210上设有位于上挺针脚520后侧的卡槽212,针床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卡条233,卡条23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与插片210配合的齿槽,卡条233通过与卡槽212的配合穿经各插片210设置,各插片210的局部嵌于对应的齿槽中。通过卡条233限制上挺针脚520向后移动复位时的行程,卡条233与插片210相互插合也有利于提高插片210的稳定性。

结合图7,转换针脚410可上下翘转的连接于下挺针脚320,转换针脚410的前端与下织针310之间设有可拆卸配合的串接结构。本实施例中,转换针脚410的前端设有向下凸出的转换凸起411,转换针脚410的后端设有向上凸出的转换针踵412。下织针310的顶部设有与转换凸起411配合的凹槽311,转换凸起与凹槽构成串接结构,即转换针脚410与下织针310之间通过转换凸起411与凹槽311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过渡针脚420的前端设有向下凸出的过渡凸起422,过渡凸起422位于转换凸起411的前侧。常态下,转换针踵412不受力,转换凸起411嵌于凹槽311中,转换针脚410与下织针310串接在一起,下挺针脚320可以通过转换针脚410带动下织针310同步前后移动。转换针踵412受压时,转换针脚410的前端向上翘转使转换凸起411脱离凹槽311而抵于过渡凸起422的后侧,下挺针脚320带动转换针脚410向前移动时,转换针脚410通过转换凸起411与过渡凸起422之间的抵触带动过渡针脚420向前移动。

过渡针脚420设于隔板220后部的底侧,为了提高过渡针脚420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隔板220的底侧设有后端开口且用于避让过渡针脚420前端的避让槽222,避让槽222的高度略大于过渡针脚420前端的高度,过渡针脚420的前端位于避让槽222中,通过避让槽222限制过渡针脚420向前移动时的行程。过渡针脚420偏后的部位设有向下凸出的限位块423,针床装置还包括穿设于各插片210上的限位钢丝243,限位钢丝243位于限位块423的后侧,过渡针脚420向后移动至限位块423接近限位钢丝243不再向后移动,通过限位块423与限位钢丝243的配合限制过渡针脚420向后移动时的行程。

为了实现转换针脚410与下挺针脚320之间的翘转连接,转换针脚410大致中间部位的底部设有翘转凸起413,下挺针脚320的前端设有与翘转凸起413配合的翘转凹槽321,翘转凸起413设于翘转凹槽321中。翘转凸起413与翘转凹槽321之间采用弧形配合结构,转换针脚410可以以翘转凸起413的中心点作为支点进行翘转。

为了在转换针踵412不受力时能及时带动转换针脚410翘转复位,下挺针脚320的前端设有抵于转换针脚410底部的第一弹性臂322,第一弹性臂322的前端固定设置、后端悬空设置。转换针踵412受压使转换针脚410翘转时,第一弹性臂322受力变形。当松开转换针踵412时,第一弹性臂322恢复形变的同时可以带动转换针脚410进行复位翘转。

针床100的前侧固定有齿口片610,齿口片610的局部位于针槽的前端内。针槽的前端设有用于限位齿口片610的隔片,通过隔片使齿口片610受到限位,提高其设于针槽内的稳定性。针槽内还设有位于上织针510顶部的沉降片620,沉降片用于按压线圈,沉降片620可来回移动且可上下摆动。

为了提高下织针310的稳定性,针床装置还包括磁钢350,磁钢350设于针床100上且位于下织针31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针床100上设有位于下织针310底部的槽,插片210上设有与该槽对应的长槽213,磁钢350呈长条状,磁钢350穿经针床100上的槽及插片210上的长槽213设置。磁钢350会使下织针310受到磁作用力,该磁作用力可以使下织针310的底面始终贴合针床100的表面,有利于提高下织针310来回移动时的稳定性,确保下织针在不受机头驱动时能稳定的处于初始位置。

下挺针脚320整体大致呈弓形,下挺针脚320的前后两端抵于针床100的表面,下挺针脚320的大致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凸出的下挺踵323,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位于下挺针脚310顶部的钢丝三245,钢丝三245位于下挺踵323的后侧,钢丝三可以限位下挺针脚。针槽内还设有工位针脚330和选针脚340,工位针脚330设于下挺针脚320的后侧,选针脚340设于工位针脚330的后侧。

结合图8,工位针脚330的前端抵于下挺针脚320后端的顶部,工位针脚330的前端设有向上凸出的工位针踵331,工位针踵331位于下挺踵323的后方。工位针脚330后端的底壁上设有三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工位槽332,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与工位槽332配合的工位钢丝244。不同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时,工位针脚330处于不同的工位。工位针脚330的底部设有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臂333,第二弹性臂333位于工位针脚330后端的底部,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位于第二弹性臂333顶部的钢丝四246。

选针脚340的前部位于工位针脚330的上方且位于工位针踵331的后侧,选针脚340的底部设有第三弹性臂341,第三弹性臂341的后端抵于工位针脚330上。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位于工位针脚330顶部的钢丝五247,钢丝五247位于工位针踵331的后侧,选针脚340的前端抵于钢丝五247上。针床装置还包括穿经各插片210设置且用于限位选针脚340的前压条234和后压条235,前压条234位于选针脚340前端的顶部,后压条235位于选针脚340后端的顶部。选针脚340设有向上凸出的选针踵342,本实施例中,在针床100的长度方向上,每八个选针脚340构成一个选针单元,同一选针单元内的八个选针脚340的八个选针踵342自前向后间隔设置且各选针踵的高度自前向后依次增大。

结合图9,选针脚340上的选针踵342在选针器上选针压板810的按压作用下可以被压入针槽内,选针踵342被压入针槽后,相应的选针脚340不能前行推动工位针脚340运行,最前方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工位针脚330处于b工位,即工位针脚处于初始位置。在机头的编织区域内,工位针脚330上的工位针踵331被机头上的压片820压入针槽中,相应的,工位针脚330施力于下挺针脚320使下挺踵323沉入针槽中,与该下挺针脚对应的织针不参与编织。

结合图10,选针脚340上的选针踵342未被选针器上的选针压板810压入针槽内时,选针脚上的选针踵342凸出于插片,选针脚340在机头的带动下可以向前移动,选针脚340向前移动时通过与工位针踵331配合带动工位针脚330前移至中间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时或最后方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中间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时工位针脚处于h工位。最后方的工位槽332与工位钢丝244配合时,工位针脚330处于a工位。工位针脚处于h工位或a工位时,与该工位针脚对应的织针可以完成编织、集圈、移圈或接圈等动作。

结合图11,常态下,机头上的转换板830未按压转换针脚410的转换针踵412,转换针脚410前端的转换凸起411位于下织针310上的凹槽311中,下挺针脚320、转换针脚410及下织针310串接在一起。机头来回移动时可以通过下挺踵323带动下挺针脚320前后移动,下挺针脚320通过转换针脚410带动下织针310同步前后移动,使下织针310参与编织。

结合图12,当需要利用上织针510参与编织时,机头上的转换压板830按压转换针脚410的转换针踵412,转换针脚410的前端向上翘转使转换凸起411脱离下织针310的凹槽311而位于过渡针脚420上的过渡凸起422的后侧,转换针脚410与下织针310脱离,转换针脚410与过渡针脚420配合。

结合图13,机头通过下挺踵323驱动下挺针脚320向前移动时,下挺针脚320通过转换针脚410带动过渡针脚420向前移动,过渡针脚420向前移动时通过推面421与推片430底端的抵触配合带动推片430向上移动,推片430向上移动时带动上挺针脚520向上摆动使上挺踵521伸出针槽。机头可以通过上挺踵521驱动上挺针脚520前后移动,上挺针脚520前后移动时带动上织针510同步移动,使上织针510可以参与编织。机头带动过渡针脚420向后移动复位和带动上挺针脚520向下摆动复位,使推片430可以向下移动复位。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还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包括针床基座700及上述记载的针床装置,针床基座700上设有两个呈“八”字形对称设置的基面,针床装置设有两个,两个针床装置分别安装于两个基面上,即两个针床装置也呈“八”字形对称设于针床基座700上。

可以理解的是,隔板220顶面与针床100表面之间的夹角α的具体角度值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的30°,也可以设置为27°、29°、31°、33°、35°、37°、40°等其他合理的角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转换凸起411与凹槽311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臂322也可以设于转换针脚410的底部,第一弹性臂322的后端抵于下挺针脚320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选针单元内选针脚340的具体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的八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等其他合理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隔板22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隔板220设置成其他合适的结构时,也可以取消避让槽222的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钢丝等其他构件代替压板使上织针510受到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钢丝等其他构件代替卡条使上挺针脚520受到限位。

可以理解的时,针织横机还包括机头等其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针织横机中,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侧的针床装置上设置沉降片620即可。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